專利名稱:漆包線專用模具涂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漆包線專用模具涂漆裝置。
漆包線生產是在裸銅線外涂復上絕緣原漆,在專用烘爐內烘烤,使漆基固化成膜達到絕緣目的。國際上發展較成熟的涂漆工藝有兩種,一種是毛氈涂漆,又稱毛氈法。另一種是模具涂漆,又稱模具法。因模具法涂漆技術要求較高,國內制造的漆包線專用設備尚未大面積推廣,即使有模具涂漆裝置也只在毛氈涂漆裝置的基礎上附設一個模具支架,因原漆接觸空氣面積大、污染大、粘度變化大的三大缺點很難克服。生產出的漆包線質量不穩定,漆包線表面質量也很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工藝設計合理,漆層控制均勻,表面質量好的漆包線專用模具涂漆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漆包線專用模具涂漆裝置,主要由供漆箱及與其相連的漆泵組成,漆泵連接精濾器,精濾器由供漆管與均壓管相連,均壓管前方連接分配器,分配器還分別與回漆支管和涂漆器相連,涂漆器還通過回漆總管與供漆箱相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采用新設計制造的專用模具涂漆裝置,其優點是涂漆器互相隔離,可以分開控制供漆及回流,加有均壓裝置使各道供漆壓力基本一致,可以停止一組線的供漆,不影響其它線正常生產,而且原漆蒸發面積小,粘度變化小。漆層控制均勻,漆包線表面質量好,可以生產各種型號的漆包線。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涂漆器剖示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均壓管剖示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分配器結構圖。
如圖1所示,供漆箱1上設有漆泵2,漆泵2連接精濾器4,通過精濾器4和供漆總管16與均壓管6相連,供漆箱1與均壓管6之間還設有安全閥3,均壓管6通過分配器7分別與回漆支管5和涂漆器9相連通,涂漆器9通過內設有粗濾器8與回漆總管10相通,回漆支管5也與回漆總管10相通,回漆總管10連通供漆箱1,整個裝置形成供漆回路。
如圖2所示,涂漆器9的底部設有回漆管11,邊上設有進漆口12,進漆口12通過供漆腔13和供漆柱口14與涂漆器9相通,涂漆器9的上部還設有涂漆模座15。
如圖3所示,均壓管6一端連接供漆總管16,均壓管6上還設有供漆口17。
如圖4所示,分配器7由閥體20及分別設于閥體20上的回漆口18、進漆口19及供漆口21組成,閥體20由控制桿22控制。使用時,原漆經精濾器、輸漆管到均壓管,再從均壓管到分配器,分配器是一個專用三通閥,一個方向可以控制原漆到涂漆器,另一個方向控制原漆到回流支管,經回流總管回到漆箱,不因生產頭數的變化而影響各涂漆器內的供漆壓力。原漆在供給和回流的過程中,除送到涂漆器后經供漆柱和涂漆模涂復到線上的以外,大部分是在封閉系統內運行。涂漆器面積只有原漆缸面的十二分之一左右,而且多余的原漆立即經粗濾器流到回流總管,再返回供漆箱,因而粘度基本無變化漆層均勻,所生產的漆包線表面光潔本實用新型適用于生產各種型號的漆包線。
權利要求1.一種漆包線專用模具涂漆裝置,由供漆箱(1)及設于供漆箱(1)上的漆泵(2)組成,其特征在于漆泵(2)通過精濾器(4)及與精濾器(4)相連的供漆總管(16)與均壓管(6)相連,均壓管(6)通過分配器(7)分別與涂漆器(9)和回漆支管(5)相連,涂漆器(9)通過回漆管(11)連通回漆總管(10)并與供漆箱(1)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線專用模具涂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壓管(6)上設有若干供漆口(1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線專用模具涂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漆器(9)上設有涂漆模座(1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線專用模具涂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配器(7)的中間為閥體(20)組成,閥體(20)上分別設有回漆口(18)、進漆口(19)和供漆口(21),閥體(20)由設于其上的控制桿(22)控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漆包線專用模具涂漆裝置,主要由供漆箱及設于供漆箱上的漆泵組成,漆泵通過精濾器和供漆總管與均壓管相連,均壓管通過分配器分別與涂漆器和回漆支管相通,涂漆器和回漆支管分別通過回漆總管與供漆箱連通,形成供漆回路,適用于生產各種型號的漆包線。
文檔編號H01B13/06GK2418563SQ0021720
公開日2001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00年4月10日
發明者徐繼良 申請人:浙江露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