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拾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可以用光學方法在光盤等信息存儲介質上進行信息的存儲、重 放以及刪除的光拾取裝置。
背景技術:
圖11是表示第1相關技術的光拾取裝置9的結構的圖。
圖12表示包含在 光拾取裝置9中的光檢測器98上照射的光束的照射范圍39。
圖13A以及圖13B 是表示光檢測器98的移動量和光量平衡的關系曲線。
光拾取裝置9的結構包含產生光束的激光元件91,以2個直角棱鏡的全 反射面作為接合面,在該全反射面中的任意一個面上形成偏振膜并且加以接合 的偏振光束分離器92,由光學各向異性體形成的,在透過的光束的互相垂直的 兩個偏振分量間產生其波長1/4的位相差的1/4波長板93、將透過1/4波長板 93的光束變換為平行光形成的光束的透鏡94、將從透鏡94射出的光束聚光的 物鏡95、產生像散的柱面透鏡97、對光束感光將其變換為電信號的光檢測器 98。存儲介質96是以光學方式存儲、重放信息的盤狀存儲介質。
光檢測器98中感光的感光部被XY坐標的X軸方向的分割線81以及Y 軸方向的分割線82分割為4個區域A D。各區域的感光部通過感光,輸出每 個分別與光強度對應區域的光電輸出信號SA SD。向光檢測器98照射光束的 照射范圍39中,照射至各區域的感光部的光強度相等時,調整光檢測器98的 位置,使各區域的感光部輸出的光電輸出信號SA SD相等,利用例如粘結劑 固定在支持光檢測器98的殼體上。
作為第2相關技術,有不用像散法而用刀刃法的焦點誤差檢測裝置。該焦 點誤差檢測裝置由互相平行的3條分割線分割光檢測器的4個感光元件構成, 并且設有遮斷包含在存儲介質反射的光束中的1次衍射光束向的感光元件的入 射的遮光裝置。由于設有遮斷包含在存儲介質反射的光束中的1次衍射光束向
感光元件的入射的遮光裝置,可以不受檢測跟蹤誤差使用的1次衍射光束的影
響地檢測出焦點誤差(參照例如日本專利特開平2—126429號公報)。
作為第3相關技術,有光頭。該光頭中,感光單元對由第1分割線和對第 1分割線對稱配置的至少1個遮光區域分割成多束的光束分別感光。第1分割 線設定為與信息道在光學上對應的方向平行。遮光區域最好遮蔽反射光束內被 信息道衍射的0次衍射光和1次衍射光重疊的區域的一部分。受光盤的傾斜影 響較大的光量分布的區域借助于遮蔽區域去除,由于對分割成多個的反射光束 感光,因此可以降低光盤傾斜引起的跟蹤誤差信號的偏移(參照例如日本專利 特表平11一513835號公報)。
第1相關技術中,光檢測器98由于周圍溫度的變化或者物理沖擊等原因, 有時在殼體等上固定的位置會移動。光檢測器98的位置一移動,光量平衡就 會變化。圖13A的曲線表示光量平衡KSA+SD)-(SB+SC》/(SA+SB+SC+SD)隨 X軸方向的移動量的變化,圖13B的曲線表示光量平衡 {(SA+SB)-(SC+SD)}/(SA+SB+SC+SD)隨Y軸方向的移動量的變化
也就是說,光量平衡與光檢測器98的移動量大致成正比例關系,因此光 檢測器98的位置一移動,照射至各區域感光部的照射范圍的面積就會增加或 減少,存在光電輸出信號SA SD的為了使光電輸出信號SA SD相等而調整的 值會發生變化這樣的問題。光電輸出信號SA SD —變化,光電輸出信號SA SD 相等這樣的關系就不存在,所以會從應該檢測出的所希望的誤差偏離開,控制 性降低。
第2以及第3相關技術也是,相對于光檢測器或者感光單元的移動量,光 量平衡的變化與圖13B所示的曲線有同樣的關系。存在光檢測器或感光單元一 移動,光檢測器或者感光單元的輸出就會發生變化的問題,無法進行所希望的 誤差檢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小由于光檢測器的移動,光檢測器的輸出 信號發生變化的光拾取裝置。
本發明的光拾取裝置的特征是,包含射出光束的光源、
包含至少被分割成兩個區域,含有對照射的光束感光的感光部,輸出與感 光部的各區域感光的光強度相應的,每一區域的輸出信號的感光單元、
將光源射出的光束在存儲信息的存儲介質上聚光,并且將被存儲介質反射 的光束聚光在感光單元的感光部的光學單元、以及
對被光學單元聚光于感光部的光束中,在含有所述至少被分割成2個的區 域中鄰接的區域形成的邊界線中的至少一部分邊界線的預先決定的范圍聚光 的光束進行遮光的遮光單元。
如果采用本發明,由光源射出光束,利用含有至少被分割成2個區域,對 照射的光束感光的感光部的感光單元,輸出與感光部的各區域感光的光強度相 應的,每一區域的輸出信號。
然后,利用光學單元,將從光源射出的光束聚光在存儲信息的存儲介質上, 并且將被存儲介質反射的光束聚光在感光單元的感光部,利用遮光單元,對利 用光學單元聚光在感光部的光束中,在含有所述分割成至少2個的區域中鄰接 的區域形成的邊界線中的至少一部分邊界線的預先決定的范圍聚光的光束進 行遮光。
因此,若感光單元例如光檢測器的移動量在預先決定的范圍內,則照射至 感光部的各區域的光束的強度不會變化,因此可以減小由于光檢測器的移動而 引起的光檢測器輸出信號的變化。換言之,由于可以設置即使光檢測器移動, 光量平衡也不會變化的區域,可以增大對周圍的溫度變化或物理沖擊等引起的 光檢測器的移動的容許度,提高光拾取裝置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發明中,所述感光部最好由與各區域對應的多個感光元件形成。 另外,本發明中所述邊界線是直線,所述預先決定的范圍最好是由與邊界
線平行的2條邊夾著的范圍。
另外,本發明的所述邊界線至少含有正交的2條直線,所述預先決定的范 圍最好是由與所述正交的各直線平行的2條邊夾著的十字形形狀的區域。
另外,本發明中,被所述光學單元聚光于感光部的光束的半徑為r,所述 聚光的光束的中心與所述邊界線的距離為S,與所述預先決定的范圍的邊界線 正交的方向的最小寬度為w,距離S與寬度w間的關系為S<w<2時,距離S
最好滿足下述條件
(兀r2Xsin'1 (S/r) / 90 + 2S (r2—82) 1/2) / (兀r2) =0。
另外,本發明中,所述遮光單元最好包含與支持所述光源、所述感光單元、 所述光學單元、以及所述遮光單元的殼體構件不同的板狀構件、以及形成于所
述板狀構件,并且對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
另外,本發明中,所述遮光單元最好包含與支持所述光源、所述感光單元 以及所述光學單元的殼體構件一體形成的突出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突出部,并 且對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
另外,本發明中,最好是所述光學單元包含分離被存儲介質反射的光束的 光束分離單元;所述殼體構件包含支持固定光束分離單元的位置的定位突出 部;所述遮光單元包含形成于定位突出部,并且對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
另外,本發明中,最好是所述光學單元包含分離被存儲介質反射的光束的 光束分離單元;所述遮光單元包含形成于光束分離單元,并且對光進行遮光的 遮光部。
另外,本發明中,最好是所述光學單元包含柱面透鏡;所述遮光單元包含 形成于柱面透鏡上,并且對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
另外,本發明中,所述遮光部最好是真空蒸鍍的金屬膜。
本發明的目的、特色以及優點參照下述詳細說明和附圖會更加明確。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的結構圖。
圖2是表示光檢測器的大概結構以及照射的光束的照射范圍的圖。
圖3A以及圖3B是表示光檢測器的移動量與光量平衡的關系圖。
圖4是表示照射至光檢測器的光束的第2照射范圍的圖。
圖5A以及圖5B是表示光檢測器的移動量和光量平衡的關系的曲線。
圖6表示在遮光單元上形成的遮光部以及透過遮光單元的光束的透過范圍 的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的結構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的結構圖。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的結構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5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的結構圖。
圖11是表示第1相關技術的光拾取裝置的結構圖。
圖12表示向包含在光拾取裝置中的光檢測器照射的光束的照射范圍。
圖13A以及圖13B是表示光檢測器的移動量和光量平衡之間的關系的曲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最佳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的結構圖。光拾取裝置1 包含激光元件ll、偏振光束分離器12、 1/4波長板13、透鏡14、物鏡15、柱 面透鏡17、光檢測器18以及遮光單元19構成。激光元件11、偏振光束分離 器12、 1/4波長板13、透鏡14、物鏡15、柱面透鏡17、光檢測器18以及遮光 單元19由未圖示的殼體構件支持。
作為光源的激光元件11射出光束。作為光束分離單元的偏振光束分離器 12以2個直角棱鏡的全反射面作為接合面,該全反射面的任一面上形成有偏振 膜后接合。偏振光束分離器12使從激光元件11射出的光束透過、射出,并且 存儲介質16反射的光束在全反射面上反射,方向改變90度后射出。
1/4波長板13由光學各向異性體形成,對入射的光束在互相垂直的2個偏 振成分間賦予其波長的1/4的位相差并使其射出。所以,1/4波長板13將被存 儲介質16反射的光束變換為與從激光元件11射出的光束的偏振方向有90度 不同的偏振方向。
透鏡14將從1/4波長板13射出的光束變換為平行光形成的光束,從物鏡 15射出的平行光聚光在光檢測器18上。物鏡15將從透鏡14射出的平行光聚 光在存儲介質16上,將存儲介質16反射的光束變換為平行光形成的光束。存 儲介質16是以光學方式錄放信息用的存儲介質,例如可以由CD (Compact Disk,高密度盤)或者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k,數字多用途盤)等光盤構 成。
柱面透鏡17是產生像散的透鏡,使從偏振光束分離器12射出的光束透過。
作為感光單元的光檢測器18,對光進行感光的感光部被分割成4個區域,輸出 每個與各區域感光的光強度對應的區域的光電輸出信號。
遮光單元19形成包含使光線透過的,與殼體構件不同的板狀構件、以及 形成于該板狀構件上,并且進行遮光的遮光部的構成。板狀的構件具有例如
0.3mm的厚度。遮光單元19對從偏振光束分離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一部分進行 遮光。偏振光束分離器12、 1/4波長板13、透鏡14、物鏡15以及柱面透鏡17 構成光學單元。
這樣,遮光單元19包含與殼體構件不同的板狀構件和形成于所述板狀構 件并且進行遮光的遮光部,因此遮光單元可以用與殼體構件不同的工序制造。
圖2是表示光檢測器18的大概結構以及照射的光束的照射范圍31。光檢 測器18的對光進行感光的感光部被XY坐標的Y軸方向的邊界線即分割線21 以及X軸方向的分割線22分割為4個區域A、 B、 C、 D,輸出每個與各區域 的感光部感光的光線的光強度相對應的區域的光電輸出信號SA、 SB、 SC、 SD。
照射范圍31表示光束照射至光檢測器18的區域。照射至光檢測器18的 光束是從偏振光束分離器12射出的光束中除了被遮光單元19遮住的光束外的 殘余光束,在與分割線21正交的方向的寬度w的部分沒有光束照射。
區域A D的各區域的感光部分別由感光元件構成。在光檢測器18照射 光束的照射范圍31中,照射至各感光元件的光強度相等時,調整光檢測器18 的位置,例如利用粘結劑固定在殼體構件,使各感光元件輸出的光電輸出信號 SA SD相等。
這樣,感光部由與各區域對應的多個感光元件形成,因此可以通過將多個 感光元件結合來形成感光部。
圖3A以及圖3B是表示光檢測器18的移動量和光量平衡的關系的曲線圖。 圖3A以及圖3B表示向光檢測器18照射的光束的范圍是圖2所示的照射范圍 31的情況下的光檢測器18的移動量和光量平衡的關系。圖3A所示的曲線表 示光量平衡Bx與檢測器18在X軸方向上的移動量的關系。橫軸是X軸方向 移動量,縱軸是光量平衡Bx。光量平衡Bx通過4個光電輸出信號SA SD表 達的公式(1)算出。
Bx= { (SA+SD) — (SB + SC) } / (SA + SB + SC + SD)…(1)
由于從偏振光束分離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一部分被遮光單元19遮光,分割
線21上不受光束照射,所以對于光檢測器18在X軸方向上的移動,存在通過 公式(1)算出的光量平衡經常為O范圍。該范圍是光束被遮住的范圍的X軸 方向的寬度記為w時,從一0.5w到+ 0.5w的范圍。
對于移動量超過一0.5w或者+ 0.5w的范圍的移動,X軸方向的移動量和 光量平衡Bx大致成正比例關系,照射至光檢測器18的光束的半徑為r、光檢 測器18的X軸方向的移動量為x時,光量平衡Bx可以由下面的公式算出。
Bx= { (SA+SD) — (SB + SC) } / (SA+SB + SC + SD) ={VXsin" (x/r) /90 + 2x' (r2—x2) 1/2} / (兀r2)
圖3B所示的曲線表示光量平衡By與光檢測器18在Y軸方向上的移動量 的關系。橫軸是Y軸方向上的移動量,縱軸是光量平衡By。光量平衡By通 過4個光電輸出信號SA SD表達的公式(2)算出。
By= { (SA+SB) — (SC + SD) } / (SA+SB + SC + SD)…(2)
由于沒有遮光單元19的影響,對于光檢測器18在Y軸方向上的移動,Y 軸方向的移動量和光量平衡By大致成正比例關系,光檢測器18在Y軸方向 的移動量為y的時候,下面的公式成立。
By= { (SA+SD) — (SB + SC) } / (SA+SB + SC + SD) ={TT—Xsin" (y/r) / 90 + 2y(r2—y2) 1/2) / (兀r2)
這里,例如照射至光檢測器18的光束半徑為30微米,光檢測器18在X 軸方向上的移動量為5微米的時候, 一旦沒有遮光單元19,光量平衡By的百 分率為21.1%, 4個光電輸出信號的關系、即SA^SB二SC二SD的關系不復存 在,會偏離所希望的誤差檢測,引起控制性降低。
但是,如果用遮光單元19,對從偏振光束分離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一部分 進行遮光,將例如以分割線21為中心的兩側6微米的區域、即12微米寬的區 域遮住,則光量平衡Bx的百分率的值為OX,移動量若位于12微米寬的區域 內,則X軸方向的控制性不會降低。即光檢測器18對于土6微米范圍內的移 動的輸出變化為0%。
這樣,作為邊界線的分割線21是直線,所述預定范圍是被與分割線21平 行的2個邊夾著的范圍,因此如果向與感光部的邊界線正交的方向的移動量在 預定的范圍內,則可以減小光檢測器的移動引起的光檢測器的輸出信號的變 化。
圖4是表示照射于光檢測器的光束的第2照射范圍32的圖。第2照射范 圍32表示光束照射于光檢測器18的范圍。照射于光檢測器18的光束是從偏 振光束分離器12射出的光束中除了被遮光單元19遮住的光束外的殘余光束, 在與分割線21正交的方向的寬度w的部分以及與分割線22正交的方向的寬度 h的部分沒有光束照射。
圖5A以及圖5B是表示光檢測器的移動量和光量平衡之間的關系的曲線 圖。圖5A以及圖5B表示照射于光檢測器18的光束的范圍是圖4所示的第2 照射范圍32的情況下的光檢測器18的移動量和光量平衡之間的關系。圖5A 所示的曲線表示光量平衡Bx與光檢測器18在X軸方向的移動量的關系。由 于圖5A表示的曲線與圖3A所示的曲線相同,所以省略其說明。
圖5B所示的曲線表示光量平衡By與光檢測器18在Y軸方向上的移動量 的關系。橫軸是Y軸方向移動量,縱軸是光量平衡By。圖4所示的第2照射 范圍32由于與分割線22正交的方向的寬度h的部分也沒有照射光束,因此對 于光檢測器18在Y軸方向上的移動量,也與光檢測器18在X軸方向上的移 動量一樣有同樣的關系成立。即Y軸方向的移動量在一0.5h到+ 0.5h的范圍內 的情況下,光量平衡By經常為O。
移動量超過一0.5h到+ 0.5h的范圍時,光量平衡By為
<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
例如,光束的半徑為30微米,光檢測器18在X軸方向以及Y軸方向即 使分別移動5微米,光量平衡Bx以及光量平衡By的百分率的值均為0%,控 制性不會降低。
這樣,邊界線至少含有正交的2條直線,所述預定范圍是被與所述正交的 各直線平行的2條邊夾著的十字形形狀的范圍,所以光檢測器無論向任何方向 移動,只要該移動量在預定范圍內,就可以減小光檢測器的移動造成的光檢測 器的輸出信號的變化。
并且,借助于偏振光束分離器12、 1/4波長板13、透鏡14、物鏡15以及 柱面透鏡17在感光部聚光的光束的半徑為r,所述聚光的光束的中心與所述邊 界線的距離為S,與所述預定范圍的邊界線正交的方向的最小寬度為w,距離 5與寬w間的關系為S〈w〈2時,距離S滿足
(兀r2Xsin.1 (S/r) / 90 + 25 (r2 — 52) 1/2} / (兀r2) =0。
所以,聚光的光束的中心與邊界線的距離S、即光檢測器的移動量若未達 到寬度w的一半,則保持光量平衡,所以可以防止控制性降低。
圖6是表示在遮光單元19上形成的遮光部191以及透過遮光單元19的光 束的透過范圍41的圖。遮光單元19包含與殼體構件不同的板狀構件190以及 形成于該板狀構件190并且進行遮光的遮光部191構成。遮光部191形成于例 如由與Y軸方向平行的2個邊形成的寬度kw的矩形和由與X軸方向平行的2 個邊形成的寬度kh的矩形結合的十字形形狀的范圍。透過范圍41表示透過形 成遮光部191的遮光單元19的面的光束的范圍。
例如,假設透過范圍41的半徑kr為60微米,并且遮光部191的X軸方 向以及Y軸方向的寬度均為24微米,從偏振光束分離器12射出的光束聚光在 光檢測器上,光束的半徑縮小到/2的情況下,光檢測器18即使移動5微米, 移動量也小于光檢測器18上的寬度的一半、即6微米,光量平衡為O,控制性 不降低。
這樣,由激光元件ll射出光束,利用包含至少被分割為2個區域,通過 含有對照射的光束感光的感光部的光檢測器18,輸出與感光部的各區域感光的 光的強度相應的,每一區域的輸出信號。
然后,利用偏振光束分離器12、 1/4波長板13、透鏡14、物鏡15以及柱 面透鏡17,將從光源射出的光束聚光在存儲信息的存儲介質16上,并且將被 存儲介質16反射的光束聚光在光檢測器18的感光部,由偏振光束分離器12、 1/4波長板13、透鏡14、物鏡15以及柱面透鏡17聚光在感光部的光束中,聚 光在包含所述至少分割成2個的區域中鄰接的區域形成的邊界線中的至少一部 分邊界線的預定范圍的光束利用遮光單元19遮住。
因此,若光檢測器的移動量在預定的范圍內,則照射于感光部的各區域的 光束的強度不會變化,因此可以減少由光檢測器的移動造成的光檢測器的輸出 信號的變化。換言之,可以設置即使光檢測器移動,光量平衡也不會變化的區域,因此可以加大對周圍的溫度變化或物理沖擊等引起的光檢測器的移動的容 許度,提高光拾取裝置的可靠性。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2的結構的圖。光拾取裝
置2去掉了圖1所示的光拾取裝置1的遮光單元19,代之以設置遮光單元19b。 遮光單元19b形成包含與殼體構件一體形成的突出部以及形成于該突出部,并 且能夠遮光的遮光部的結構。
這樣,遮光單元19b包含與殼體構件一體形成的突出部以及形成于該突出 部,并且能夠遮光的遮光部,因此不必使用板狀的構件,可以簡化光拾取裝置 的結構。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3的結構的圖。光拾取裝 置3去掉了圖1所示的光拾取裝置1的遮光單元19,代之以設置遮光單元19c。 遮光單元19c包含形成于支持固定偏振光束分離器12位置的殼體構件的定位 突出部,并且能夠遮光的遮光部而構成。定位突出部是例如殼體構件的壁面突 出的十字形突出部。
這樣,殼體構件包含支持固定偏振光束分離器12位置的定位突出部,遮 光單元19c包含形成于該定位突出部,并且能夠遮光的遮光部,因此不必使用 板狀構件,并且可以去除為支持遮光單元與殼體構件一體形成的突出部,可以 簡化光拾取裝置的結構。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4的結構的圖。光拾取裝 置4去掉了圖1所示的光拾取裝置1的遮光單元19,代之以設置遮光單元19d。 遮光單元19d形成包含形成于偏振光束分離器12并且能夠遮光的遮光部的結 構。遮光單元19d的遮光部是例如真空蒸鍍的金屬膜。
這樣,遮光單元19d包含形成于偏振光束分離器12并且能夠遮光的遮光 部,因此不必使用板狀的構件,可以簡化光拾取裝置的結構。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的光拾取裝置5的結構的圖。光拾取裝 置5去掉了圖l所示的光拾取裝置l的遮光單元19,代之以設置遮光單元19e。 遮光單元19e包含形成于柱面透鏡17并且能夠遮光的遮光部而構成。遮光單 元19e的遮光部是例如真空蒸鍍的金屬膜。
這樣,遮光單元19e包含形成于柱面透鏡17并且能夠遮光的遮光部,因
此不必使用板狀的構件,可以簡化光拾取裝置的結構。
并且,由于遮光單元19d以及遮光單元19e的遮光部是例如真空蒸鍍的金
屬膜,可以精巧地形成遮光部的形狀以及大小。
本發明可以在不脫離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條件下以其他各種形態實施。所 以,上述的實施形態在所有的點上只不過是單純的示例。本發明的范圍是權利 要求書所示的范圍,不受本說明書的任何制約。并且,屬于權利要求范圍的變 形或者變更全部包含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射出光束的光源;感光單元,該感光單元包含至少被分割成兩個區域、對照射的光束感光的感光部,且輸出與感光部的各區域感光的光的強度相應的每一區域的輸出信號;將光源射出的光束在存儲信息的存儲介質上聚光,并且將被存儲介質反射的光束聚光在感光單元的感光部的光學單元;遮光單元,該遮光單元對被光學單元聚光在感光部的光束中的、在含有所述至少被分割成2個的區域中鄰接的區域形成的邊界線中的至少一部分邊界線的預先決定的范圍聚光的光束進行遮光。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部由與各區域對應的多個感光元件形成。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邊界線是直線,所述預先決定的范圍是被與邊界線平行的2條邊夾著 的范圍。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邊界線至少含有正交的2條直線,所述預先決定的范圍是被與所述正交的各直線平行的2條邊夾著的十字形 形狀的區域。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被所述光學單元聚光在感光部的光束的半徑為r,所述聚光的光束的中心 與所述邊界線的距離為δ,所述預先決定范圍的與邊界線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小 寬度為w,距離δ與寬度w間的關系為δ<w<2時,距離δ滿足下述關系 (πt*sin-1 (δ/r) / 90+2δ (r2—δ2) 1/2} / (πr2) =0。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單元包含與支持所述光源、所述感光單元、所述光學單元以及 所述遮光單元的殼體構件不同的板狀構件;以及形成于所述板狀構件,并且對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
7.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單元包含與支持所述光源、所述感光單元以及所述光學單元的 殼體構件一體形成的突出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突出部,并且對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
8.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單元包含分離被存儲介質反射的光束的光束分離單元;所述殼體構件包含支持固定光束分離單元的位置的定位突出部;所述遮光單元包含形成于定位突出部,并且對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
9.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單元包含分離被存儲介質反射的光束的光束分離單元;所述遮光 單元包含形成于光束分離單元、并且對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
10.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單元包含柱面透鏡;所述遮光單元包含形成于柱面透鏡,并且對 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
11.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部為真空蒸鍍的金屬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可以減小光檢測器移動造成的光檢測器輸出信號的變化的光拾取裝置。遮光單元(19)包含與殼體構件不同的板狀構件、以及形成于該板狀構件并且對光進行遮光的遮光部。光檢測器(18)的對光感光的感光部被XY坐標上的Y軸方向的分割線(21)以及X軸方向的分割線(22)分割為4個區域(A~D),輸出每個與各區域的感光部感光的光強度相對應的區域的光電輸出信號(SA~SD)。從偏振光束分離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一部分被遮光單元(19)遮光,未被遮光的光束照射至除了被分割線平行的2邊夾著的區域的光檢測器(18)的殘余區域。
文檔編號G11B7/135GK101345061SQ200810131548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2日
發明者古屋貴昭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