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盤裝置和信息記錄再現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盤裝置,特別是涉及對光盤的多個記錄層進行記錄或再現的技術。
背景技術:
即便對DVD±R等的雙層記錄層構成的光盤,進一步提高記錄速度、即進一步縮短記錄時間的市場要求也是很高的,對于此,至今都是通過光盤的高速旋轉化作出對應。但是,由于高速旋轉化,因光盤具有的誤差而使聚焦伺服和跟蹤伺服信號變得不穩定,記錄品質下降,所以當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時,要降低光盤的旋轉速度,使跟蹤伺服和聚焦伺服穩定化,從而使記錄品質穩定化。
在圖11中,表示了對雙層構成的光盤記錄或再現信息的光盤裝置的現有技術例。本例構成為當從第一記錄層(第一層)的內周側到外周側進行記錄,進一步從第二記錄層(第二層)的外周側到內周側進行記錄時,在第一層中,在內周側的第一區域中以記錄速度v1’進行記錄,在P點位置切換的下一個第二區域中以記錄速度v2’進行記錄,在Q點位置切換的外周側的下一個第三區域中以記錄速度v3’進行記錄,進一步,在第二層中,在與第一層的第三區域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的區域(第二層的第三區域)中也以記錄速度v3’進行記錄,在與第一層的第二區域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的區域(第二層的第二區域)中也以記錄速度v2’進行記錄,在與第一層的第一區域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的區域(第二層的第一區域)中也以記錄速度v1’進行記錄。當在伺服信號中沒有檢測出誤差時,在第一層、第二層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區域中分別以記錄速度v1’、v2’、v3’進行記錄,但是當在伺服信號中檢測出誤差時成為(a)、(b)兩種情況。(a)是在第一層的第三區域的R點位置上在伺服信號中檢測出誤差的情況,(b)是在第一層的第二區域的S點位置上在伺服信號中檢測出誤差的情況。在(a)中,在R點位置上使記錄速度v3’降低(Down)到記錄速度v2’,將該記錄速度v2’維持到第二層的記錄結束為止。即便在第二層的第三區域中記錄速度也不回復到v3’。此外,在(a)中,在S點位置上使記錄速度v2’降低(Down)到記錄速度v1’,將該記錄速度v1’維持到第二層的記錄結束為止。即便在第一層的第三區域和第二層的第三區域中記錄速度也不回復到v3’,即便在第二層的第二區域中記錄速度也不回復到v2’。
此外,作為現有技術例,為了可以與光盤外周部中的誤差對應,通常構成為在光盤外周部中降低記錄速度。
此外,作為與本發明關聯的現有技術的專利文獻中記載的技術,例如,是在日本專利特開2004-62945號公報和日本專利特開2002-109822號公報中記載的技術。在日本專利特開2004-62945號公報中,記載了在由于光盤的部分誤差使外周的品質下降的情況下,為了能夠穩定地記錄數據,在高速地將數據記錄·再現到光盤中,監視跟蹤誤差信號和聚焦誤差信號的高頻成分,當檢測出規定閾值以上的偏心速度和面振動加速度時,以規定的比例降低外周的線速度,降低偏心速度和面振動加速度的頻率,在改善跟蹤伺服和聚焦伺服的響應性的狀態下進行記錄或再現的技術,在日本專利特開2002-109822號公報中記載了在使用光盤的存儲裝置中,為了避免伴隨著光盤的高速旋轉化的讀取/寫入余量不足,并且穩定地維持聚焦伺服和跟蹤伺服狀態,當讀取/寫入余量在第一規定值以下,或者跟蹤伺服和聚焦伺服的伺服異常發生在第一規定頻率以上時,降低主軸電動機的旋轉速度,當讀取/寫入余量在第二規定值以上,或者跟蹤伺服和聚焦伺服的伺服異常發生在第二規定頻率以下時,使主軸電動機的旋轉速度上升的技術。
在上述現有技術中,在圖11記載的技術中,當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時降低(Down)記錄速度,為了維持該降低的記錄速度并進行之后的記錄,當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時記錄時間加長。當在第一層的第一區域的記錄中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時記錄時間變得特別長。此外,在光盤外周部通常降低記錄速度的現有技術的情況下,因為也降低在盤中沒有誤差的情況下的記錄速度,所以記錄時間也變長。此外,在日本專利特開2004-62945號公報中記載的技術,當檢測出由光盤的部分誤差引起的規定閾值以上的偏心速度和面振動加速度時,降低外周的線速度,此后不增大記錄速度。因此,認為在具有誤差的光盤中記錄時間也變長。在日本專利特開2002-109822號公報中記載的技術中,當聚焦誤差信號和跟蹤誤差信號在某個閾值以下時能夠增大記錄速度,但是認為要預測在低的記錄速度下高速旋轉時的伺服信號誤差是困難的,預想通過記錄速度的上升,聚焦誤差信號和跟蹤誤差信號超過閾值,盤電動機重復減速、加速、減速、加速、……,結果導致記錄時間的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是在對光盤的多個記錄層進行信息的記錄或再現的光盤裝置中,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信息的記錄或再現。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這種課題,提供使用方便,有效地發揮高速記錄再現技術的特征的光盤裝置。
本發明是能夠解決上述課題,達到上述目的的技術。
即在本發明的光盤裝置中,構成為對光盤的多個記錄層設定與光盤半徑方向的多個區域對應的多個假想區域,當對第一記錄層記錄或再現信息時,在任一個假想區域中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在該假想區域中將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的情況下,存儲該切換信息,當在第二記錄層中進行與所述第一記錄層中的假想區域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時,在該記錄或再現之前,預先根據該切換信息將該假想區域中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可以縮短在對光盤的多個記錄層進行記錄或再現所需的時間、使用方便的光盤裝置。
圖1是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光盤裝置的構成例圖。
圖2是設定假想區域的說明圖。
圖3是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假想區域和記錄速度的說明圖。
圖4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一例的示意圖。
圖5是聚焦伺服信號的波形例圖。
圖6是圖1的光盤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圖7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二例的示意圖。
圖8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三例的示意圖。
圖9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四例的示意圖。
圖10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五例的示意圖。
圖11是現有技術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圖1~圖10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說明圖。圖1是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光盤裝置的構成例圖,圖2是設定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假想區域的說明圖,圖3是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假想區域和設定為v1、v2、v3這樣3速的記錄速度的說明圖,圖4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一例的示意圖,圖5是具有誤差的聚焦伺服信號的波形例圖,圖6是圖1的光盤裝置的動作說明圖,圖7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二例的示意圖,圖8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三例的示意圖,圖9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四例的示意圖,圖10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五例的示意圖。
在圖1中,1是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光盤裝置,2是具有DVD±R等的雙層記錄層構成的光盤,3是旋轉驅動光盤2的盤電動機,4是光拾取器,5是物鏡,6是在光拾取器4內產生用于記錄或再現的規定強度的激光的激光二極管,7是在光拾取器4內驅動激光二極管6的激光器驅動電路,8是經過物鏡5接受來自光盤2的記錄面(以下也稱其為光盤面)的反射激光,將其轉換成電信號并輸出的光拾取器4內的受光部,9是光拾取器4內使物鏡5對光盤面移動變位或改變物鏡5的姿勢的調節器,10是驅動調節器9的調節器驅動電路,11由具有直線狀的引導部件(未圖示)和導螺桿部件(未圖示)等構成,使光拾取器4沿混合型光盤2的大致半徑方向移動的移動·引導機構部,12是在移動·引導機構部11內旋轉驅動螺旋導桿部件(未圖示)的滑動電動機,15是驅動盤電動機3和滑動電動機12的電動機驅動電路,30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字信號處理器),31是作為在DSP30內控制電動機驅動電路15的電動機控制機構的電動機控制部,32是生成記錄信號的記錄信號生成部,33是在DSP30內將來自受光部8的再現信號作為RF信號、作為跟蹤伺服信號的跟蹤誤差信號和作為聚焦伺服信號的聚焦誤差信號進行處理的再現·誤差信號處理部,34是在DSP30內生成用于控制調節器驅動電路10的聚焦控制用信號和跟蹤控制用信號并進行輸出的聚焦·跟蹤控制部,35是從作為跟蹤伺服信號的跟蹤誤差信號和作為聚焦伺服信號的聚焦誤差信號檢測信號誤差的誤差檢測機構的伺服誤差檢測部,40是作為控制上述DSP30的控制機構的微計算機,50是作為存儲微計算機40處理的信息數據或經過處理的信息數據的存儲機構的存儲器。
作為上述誤差檢測機構的伺服誤差檢測部35將跟蹤誤差信號或聚焦誤差信號的誤差與預先設定的基準值進行比較,將超過該基準值的部分作為該誤差的檢出信號進行輸出。此外,作為控制機構的微計算機40,在關于光盤2的2個記錄層(第一、第二記錄層)設定與該光盤2的半徑方向的多個區域對應的多個假想區域,并根據伺服誤差檢測部35的輸出,以假想區域為單位控制電動機控制部31,控制盤電動機3的旋轉速度,控制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此外,微計算機40以使與光盤2的雙層記錄層中的一方(第一記錄層)對應的多個假想區域和與另一方(第二記錄層)對應的多個假想區域位于各假想區域相互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上的方式設定上述設定的假想區域。此外,當在第一記錄層側的假想區域中進行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的控制時,作為該切換信息,該微計算機40將進行該切換時的該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存儲在作為存儲機構的存儲器50中,作為第二記錄層側的相當的假想區域、即第二記錄層側的假想區域,當對位于與已進行上述切換的第一記錄層側的假想區域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上的假想區域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在該記錄或再現之前,從該存儲器50讀取存儲在上述存儲器50中的假想區域,將上述相當的第二記錄層側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此后,以該切換到低速側的倍速旋轉速度的記錄速度開始記錄或再現。進一步,當在光盤2的第二記錄層側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微計算機40在每個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在與進行該記錄或再現的假想區域對應(=處于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的第一記錄層側的假想區域中,根據存儲在上述存儲器50中的切換信息、即有無被存儲的假想區域的信息判斷是否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作為判斷的結果,當存在對應(=處于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的第一記錄層側的假想區域時,將在第二記錄層側的從此要進行記錄或再現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另一方面,作為判斷的結果,當沒有對應的第一記錄層側的假想區域時,不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
下面,在說明中使用的圖1的光盤裝置的構成要素上,附加與圖1中的標號相同的標號加以使用。
圖2是設定圖1的光盤裝置1中的假想區域的說明圖,(a)是以CAV方式(角速度一定方式)旋轉光盤2的情況,(b)是在光盤2的區域中的一部分區域中以CAV方式旋轉光盤2的PCAV方式的情況。在(a)、(b)的任一個中,微處理機40對光盤2的第一記錄層(第一層),從光盤內周側向著光盤外周側,設定No.n、No.(n+1)、No.(n+2)、No.(n+3)、No.(n+4)、No.(n+5)、No.(n+6)的7個假想區域,對光盤2的第二記錄層(第一層),從光盤外周側向著光盤內周側,設定No.(n+7)、No.(n+8)、No.(n+9)、No.(n+10)、No.(n+11)、No.(n+12)、No.(n+14)的7個假想區域。與相互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No.n的假想區域和No.(n+13)的假想區域,與相互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No.(n+1)的假想區域和No.(n+12)的假想區域,與相互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No.(n+2)的假想區域和No.(n+11)的假想區域,與相互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No.(n+3)的假想區域和No.(n+10)的假想區域,與相互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No.(n+4)的假想區域和No.(n+9)的假想區域,與相互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No.(n+5)的假想區域和No.(n+8)的假想區域,與相互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No.(n+6)的假想區域和No.(n+7)的假想區域。在(a)的CAV方式中,在最外周的假想區域No.(n+6)的假想區域和No.(n+7)的假想區域的各個端部,形成最大的記錄速度Vmax1,在(b)的PCAV方式中,在外周側的假想區域的No.(n+5)、No.(n+6)的假想區域和No.(n+7)、No.(n+8)的假想區域的各個中形成最大的記錄速度Vmax2。
圖3是在7個即第一記錄層(第一層)和第二記錄層(第二層)中設定合計14個、圖1的光盤裝置1中的假想區域,以ZCLV方式旋轉光盤2,使記錄速度為v1、v2、v3(v1<v2<v3)這樣3個速度的情況的說明圖。
在圖3中,微處理機40對光盤2的第一記錄層(第一層),從盤內周側向著盤外周側設定No.1~No.7的7個假想區域,對光盤2的第二記錄層(第二層),從盤外周側向著盤內周側設定No.8~No.14的7個假想區域。與相互相同的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第一記錄層的No.1的假想區域和第二記錄層的No.14的假想區域,設定記錄速度為v1,與相互相同的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第一記錄層的No.2的假想區域和第二記錄層的No.13的假想區域,設定記錄速度為v1,與相互相同的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第一記錄層的No.3的假想區域和第二記錄層的No.12的假想區域,設定記錄速度為v2,與相互相同的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第一記錄層的No.4的假想區域和第二記錄層的No.11的假想區域,設定記錄速度為v2,與相互相同的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第一記錄層的No.5的假想區域和第二記錄層的No.10的假想區域,設定記錄速度為v3,與相互相同的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和第二記錄層的No.9的假想區域,設定記錄速度為v3,與相互相同的盤半徑位置對應地設定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和第二記錄層的No.8的假想區域,設定記錄速度為v3。A是No.1的假想區域的盤內周側端部位置,B是No.3的假想區域的盤內周側端部位置,C是No.5的假想區域的盤內周側端部位置,D是No.7的假想區域和No.8的假想區域的邊界位置,E是No.10的假想區域的盤外周側端部位置,F是No.12的假想區域的盤外周側端部位置,G是No.14的假想區域的盤外周側端部位置。
下面,圖4、圖7、圖8、圖9和圖10是從上述圖3的狀態改變記錄速度v的情況。
圖4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一例的示意圖,是表示在圖3的假想區域中當在第一記錄層的記錄速度為v3的假想區域中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和根據該誤差降低(Down)記錄速度時的記錄速度v的變化狀態的示意圖。
在圖4中,當在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在D1位置,當伺服誤差檢測部35檢測出是伺服信號的跟蹤誤差信號和聚焦誤差信號的基準值以上的誤差時,微計算機40控制DSP30的電動機控制部31,通過電動機驅動電路15降低盤電動機3的旋轉速度,使光盤2從與記錄速度為v3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變化到與記錄速度為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這時,微計算機40將在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中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切換信息)、即降低記錄速度這一情況存儲在存儲器50中。在D1位置以后,在No.7的假想區域內,光盤2成為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No.7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結束并到達D位置時,在進行第二記錄層的No.8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存儲在上述存儲器50中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該No.8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中已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設定第二記錄層的No.8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在本圖4的情況下,因為在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中如上所述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所以上述判定結果也成為在No.7的假想區域中將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的判斷結果。微計算機40根據該判斷結果,通過控制DSP30的電動機控制部31,控制盤電動機3的旋轉速度,將光盤2的旋轉速度設定在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即,在進行第二記錄層的No.8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之前,以成為與D1位置以后的No.7的假想區域中的已降低的倍速旋轉速度(=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相同的旋轉速度的方式設定光盤2。在該設定后,微計算機40在No.8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到達在No.8的假想區域中記錄或再現結束的D2位置時,在進行下一個No.9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上述存儲器50內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該No.9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已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設定第二記錄層的No.9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在本圖4的情況下,因為在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為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所以上述判定結果成為在No.6的假想區域中不將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的判斷結果。微計算機40根據該判斷結果,通過控制DSP30的電動機控制部31,控制盤電動機3的旋轉速度,將光盤2的旋轉速度設定在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即,在進行第二記錄層的No.9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之前,將光盤2設定在與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的倍速旋轉速度(=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相同的旋轉速度上。在該設定后,微計算機40控制電動機控制部31,以該設定的倍速旋轉速度使光盤2旋轉,在No.9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到達在No.9的假想區域中記錄或再現結束的位置時,在進行下一個No.10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前,微計算機40根據上述存儲器50內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該No.10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5的假想區域中已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設定第二記錄層的No.10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下面,微計算機40也在No.10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與上述No.9的假想區域中同樣的控制,使光盤2具有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進行記錄或再現。
即便對于No.11的假想區域~No.15的假想區域,也進行與上述No.9的假想區域和上述No.10的假想區域的情況同樣的控制,使光盤2以與記錄速度v2、v1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旋轉,在光盤裝置中進行記錄或再現動作。
圖5是具有誤差的聚焦伺服信號的波形例圖。
在圖5中,ef是當沒有誤差時的聚焦伺服信號的電平(以下稱為恒定電平),efs1是當判斷在聚焦伺服信號中存在誤差時的聚焦伺服信號的上側基準值,efs2是當判斷在聚焦伺服信號中存在誤差時的聚焦伺服信號的下側基準值,Δefs是上側基準值efsl與下側基準值efs2之差(以下稱為基準值范圍)。將這些上側基準值efs1、下側基準值efs2和基準值范圍Δefs設定在DSP30內的伺服誤差檢測部35中。在本圖5的波形中,因為聚焦伺服信號發生誤差時的電平也超過上側基準值efs1和下側基準值efs2中的任一個,該誤差成為從基準值范圍Δefs超出的電平,所以伺服誤差檢測部35輸出基于該聚焦伺服信號的誤差的信號作為檢測結果,微計算機40以根據該檢測結果控制電動機控制部31,降低(Down)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的方式進行切換,并且將這時的假想區域的信息存儲在存儲器50中。在上述圖4中,在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中產生本圖5的誤差。
圖6是圖1的光盤裝置1的動作說明圖。
在圖6中,(1)首先,光盤裝置1接受對第一記錄層的記錄或再現指示(步驟S611)。
(2)微計算機40對于光盤2的第一、第二記錄層設定假想區域(步驟S612)。
(3)微計算機40從光盤2的第一記錄層的第一假想區域發出進行記錄或再現的指示(步驟S613)(4)伺服誤差檢測部35從聚焦誤差信號(聚焦伺服信號)或跟蹤誤差信號(跟蹤伺服信號)檢測誤差(伺服誤差)(步驟S614)。在圖4的情況下,當在No.7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檢測上述伺服誤差。
(5)伺服誤差檢測部35判斷上述檢測出的伺服誤差是否在預先設定的基準值以上(步驟S615)。
(6)根據上述步驟S615中的判斷結果,當上述伺服誤差在預先設定的基準值以上時,微計算機40控制電動機控制部31,由電動機驅動電路15降低盤電動機3的旋轉速度,降低(Down)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步驟S616)。在圖4的情況下,在No.7的假想區域中,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從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降低到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
(7)微計算機40在上述已降低的倍速旋轉速度下對光盤2進行記錄或再現,并將當降低該倍速旋轉速度時的假想區域存儲在存儲器50中(步驟S617)。在圖4的情況下,將No.7的假想區域存儲起來。
(8)進一步,光盤裝置1接受對第二記錄層的記錄或再現指示(步驟S621)。
(9)在第二記錄層中在此后進行記錄或再現的假想區域(第一假想區域)中,在進行該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存儲器50的存儲信息、即與該第一假想區域對應的第一記錄層側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有無降低實績判斷是否需要通過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降低記錄速度(步驟S622)。在圖4的情況下,對于第二記錄層的最初的假想區域的No.8的假想區域,根據第一記錄層側的No.7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的降低實績判斷是否需要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
(10)作為上述步驟S622中的判斷結果,當需要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時,在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控制DSP30內的電動機控制部31,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降低到規定值(步驟S623)。在圖4的情況下,對于No.8的假想區域,設定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為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
(11)在以上述已降低的倍速旋轉速度使光盤2旋轉的狀態下對于第二記錄層的第一假想區域進行記錄或再現(步驟S624)。
(12)作為上述步驟S622中的判斷結果,當需要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時,微計算機40控制DSP30內的電動機控制部31,不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使裝置移動到記錄或再現狀態。
(13)下面,當對于第二記錄層的第二假想區域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在進行該第二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之前,根據存儲器50的存儲信息即與該第二假想區域對應的第一記錄層側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有無降低實績判斷是否需要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并降低記錄速度(步驟S625)。在圖4的情況下,對于第二記錄層的No.9的假想區域,根據第一記錄層側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的有無降低實績判斷是否需要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
(14)作為上述步驟S625中的判斷結果,當需要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時,在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控制DSP30內的電動機控制部31,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降低到規定值(步驟S626)。在圖4的情況下,因為第一記錄層側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沒有降低實績,所以在No.9的假想區域中,微計算機40不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
(15)以基于上述步驟S625中的判斷結果的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對于第二記錄層的第二假想區域進行記錄或再現(步驟S627)。
(16)下面,微計算機40移動到第二記錄層的第三假想區域中的控制動作(步驟S628)。
微計算機40按照在存儲器50等的光盤裝置1內存儲在存儲部件中的程序,自動地實施上述步驟S611~步驟S617的一連串的順序和上述步驟S621~步驟S628的一連串的順序。
圖7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1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二例的示意圖,是表示在圖3的假想區域中當在第一記錄層的記錄速度為v3的假想區域中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和根據該誤差降低(Down)記錄速度時的記錄速度的變化狀態的示意圖。
在圖7中,當在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在D1位置,當伺服誤差檢測部35檢測出是伺服信號的跟蹤誤差信號和聚焦誤差信號的基準值以上的誤差時,微計算機40使光盤2從與記錄速度為v3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變化到與記錄速度為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這時,微計算機40在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切換信息),即降低記錄速度這一情況存儲在存儲器50中。在D1位置以后,在No.6的假想區域內,光盤2成為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在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結束并到達D2位置時,在第一記錄層內的No.7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使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回復到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此后,在No.7的假想區域中,作為使光盤2成為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狀態,進行記錄或再現。當在第一記錄層的該No.7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結束,到達D位置時,在第二記錄層內的No.8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存儲在存儲器50中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該No.8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中已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設定第二記錄層的No.8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在本圖7的情況下,因為在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中如上所述不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所以上述判定結果也成為在No.7的假想區域中不將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的判斷結果。微計算機40根據該判斷結果,將光盤2的旋轉速度設定在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在該設定后,微計算機40在No.8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No.8的假想區域中記錄或再現結束時,在下一個No.9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上述存儲器50內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該No.9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已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設定第二記錄層的No.9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在本圖7的情況下,因為在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降低到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所以上述判斷結果成為在No.6的假想區域中將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的判斷結果。微計算機40根據該判斷結果,通過控制DSP30的電動機控制部31,控制盤電動機3的旋轉速度,將No.9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旋轉速度設定在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即,在進行第二記錄層的No.9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之前,將光盤2設定在與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的倍速旋轉速度(=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相同的旋轉速度上。在該設定后,微計算機40控制電動機控制部31,以該設定的倍速旋轉速度使光盤2旋轉,在No.9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到達在No.9的假想區域中記錄或再現結束的位置時,在下一個No.10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上述存儲器50內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該No.10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5的假想區域中已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設定第二記錄層的No.10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下面,微計算機40也在No.10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與上述No.8的假想區域中同樣的控制,使光盤2回復到具有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進行記錄或再現。
對于No.11的假想區域~No.15的假想區域也進行與上述No.8的假想區域和上述No.10的假想區域的情況相同的控制,使光盤2以與記錄速度v2、v1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旋轉,在光盤裝置中進行記錄或再現動作。
圖8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1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三例的示意圖,是表示當在圖3的假想區域中,在第一記錄層的記錄速度v3的假想區域中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和根據該誤差降低(Down)記錄速度,在該降低后在第一記錄層中維持記錄速度不變時的記錄速度的變化狀態的示意圖。
在圖8中,當在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在D1位置,當伺服誤差檢測部35檢測出是伺服信號的跟蹤誤差信號和聚焦誤差信號的基準值以上的誤差時,微計算機40使光盤2從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變化到與記錄速度為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這時,微計算機40將No.6的假想區域的信息存儲在存儲器50中,并且在D1位置以后,在No.6的假想區域內使光盤2成為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在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結束,移動到No.7的假想區域時,微計算機40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維持在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進行該No.7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也將該No.7的假想區域的信息存儲在存儲器50中。當第一記錄層的該No.7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結束并到達D位置時,在第二記錄層內的No.8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存儲在存儲器50中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該No.8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中已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將第二記錄層的No.8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設定在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在該設定后,微計算機40在No.8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No.8的假想區域中記錄或再現結束時,在下一個No.9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上述存儲器50內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該No.9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已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將第二記錄層的No.9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設定在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在該設定后,微計算機40以該設定的倍速旋轉速度使光盤2旋轉,在No.9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No.10的假想區域~No.15的假想區域中的動作與上述圖4、圖7的情況相同。
圖9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四例的示意圖,是表示在圖3的假想區域中當在第一記錄層的記錄速度為v3的2個假想區域中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時的記錄速度的變化狀態的示意圖。
在圖9中,當在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在D1位置,當伺服誤差檢測部35檢測出是伺服信號的基準值以上的誤差時,微計算機40使光盤2從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變化到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這時,微計算機40將該No.6的假想區域的信息存儲在存儲器50中,并且在D1位置以后,在No.6的假想區域內使光盤2成為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在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結束,移動到No.7的假想區域時,微計算機40也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維持在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不變,進行該No.7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當在該No.7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在D2位置,當伺服誤差檢測部35再次檢測出伺服信號的基準值以上的誤差時,微計算機40使光盤2從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變化到與記錄速度v1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這時,微計算機40也將該No.6的假想區域的信息存儲在存儲器50中,并且在D2位置以后,在No.7的假想區域內使光盤2成為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進行記錄或再現。在第一記錄層的該No.7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結束并到達D位置時,在第二記錄層內的No.8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存儲在存儲器50中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No.8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7的假想區域中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降低到與記錄速度v1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將第二記錄層的No.8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設定在與記錄速度v1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在該設定后,微計算機40在No.8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在No.8的假想區域中記錄或再現結束時,在下一個No.9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根據上述存儲器50內的信息判斷是否在與該No.9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將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降低到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根據該判斷結果,預先將第二記錄層的No.9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設定在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速度上。在該設定后,微計算機40以該設定的倍速旋轉速度使光盤2旋轉,在No.9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No.10的假想區域~No.15的假想區域中的動作與上述圖4、圖7、圖8的情況相同。
圖10是表示圖1的光盤裝置中的記錄速度控制的第五例的示意圖,是表示在圖3的假想區域中,當即便在第一記錄層中的任一個假想區域中未檢測出服信號的誤差,也在第二記錄層的記錄速度v3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當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時的記錄速度的變化狀態的示意圖。
在圖10中,當在第一記錄層的No.1的假想區域~No.7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當伺服誤差檢測部35未出伺服信號的誤差,在第二記錄層的No.8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若開始在D1位置檢測伺服信號的誤差,則微計算機40使光盤2從與記錄速度v3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變化到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在D1位置以后,在No.8的假想區域內,微計算機40使光盤2成為與記錄速度v2對應的倍速旋轉狀態,進行記錄或再現。
當在No.8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結束,移動到No.9的假想區域時,在該No.9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微計算機40判斷是否在與該No.9的假想區域對應(=光盤半徑位置相同)的第一記錄層的No.6的假想區域中已降低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當根據該判斷結果確認沒有降低時,根據該結果,預先使該No.9的假想區域中光盤2的倍速旋轉速度回復到記錄速度v3。在該回復后,微計算機40在No.9的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No.10的假想區域~No.15的假想區域中的動作與上述圖4、圖7、圖8、圖9的情況相同。
根據上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能夠縮短對光盤的多個記錄層進行記錄或再現所需的時間,結果,能夠提供使用方便的光盤裝置。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微計算機40設定的假想區域如圖3所示,是第一記錄層、第二記錄層都由7個區域構成的結構,但是本發明不限于此。此外,記錄速度也不限于v1、v2、v3這樣3個速度。進一步,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形成使作為控制機構的微計算機40與DSP30地設置的構成,但是本發明不限于此,微計算機也可以具有一體地包含在DSP內的構成。
本發明在不脫離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況下,也可以用上述實施方式以外的其它方式來實施。從而,上述實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只是本發明的一個簡單例示,不應該解釋為即定條件。本發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書表示。進一步,屬于該權利要求書的均等范圍的變形和變更都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盤裝置,對光盤的多個記錄層進行信息的記錄或再現,其特征在于,具有盤電動機,旋轉驅動光盤;電動機驅動電路,驅動所述盤電動機;電動機控制機構,生成控制所述電動機驅動電路的信號;誤差檢測機構,檢測跟蹤伺服信號或聚焦伺服信號的誤差;控制機構,將對應于所述光盤的半徑方向的多個區域的多個假想區域附著設置在所述光盤的多個記錄層上,同時根據所述誤差檢測機構的輸出,在所述假想區域單位上控制所述電動機控制機構,將所述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和存儲機構,存儲將所述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時的切換信息,所述光盤裝置構成為在多個記錄層中的第一記錄層上進行記錄或再現時,當在對應于任一個假想區域的位置進行向所述倍速旋轉速度的低速側的切換時,在第二記錄層,通過所述切換信息,在進行在與所述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相同的盤半徑位置的假想區域上的記錄或再現之前,將所述假想區域中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誤差檢測機構構成為,比較所述跟蹤伺服信號或聚焦伺服信號的誤差與預先設定的基準值,將超過該基準值的信號誤差作為所述誤差檢測信號輸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構構成為,設定所述假想區域,使得對應于所述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和對應于所述第二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位于相同的盤半徑位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構構成為,當在所述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中將所述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時,將進行所述切換時的假想區域作為所述切換信息存儲在所述存儲機構中,當在所述第二記錄層的所述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在進行所述記錄或再現之前,讀取所述存儲的假想區域,將對應的第二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中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構構成為,當在所述第二記錄層中進行記錄或再現時,在每個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根據所述切換信息,判斷對應于所述假想區域的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中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是否已向低速側切換。
6.一種信息記錄再現方法,對具有多個記錄層的光盤進行信息的記錄或再現,其特征在于,經過以下步驟對光盤的第一、第二記錄層進行信息的記錄或再現第一步驟,將對應于所述光盤的半徑方向的多個區域的多個假想區域附著設置在所述光盤的多個記錄層上;第二步驟,對所述光盤的第一記錄層進行信息的記錄或再現,檢測跟蹤信伺服信號或聚焦伺服信號的誤差;第三步驟,檢測出所述誤差時,在檢測到所述誤差的假想區域中,將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第四步驟,將已切換所述倍速旋轉速度的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作為切換信息存儲,同時接著進行記錄或再現;第五步驟,移動到第二記錄層,在進行所述第二記錄層中假想區域上的記錄或再現之前,根據所述存儲的切換信息,判斷對應于所述假想區域的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中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是否已向低速側切換;第六步驟,所述判斷的結果是所述倍速旋轉速度已向低速側切換時,將所述第二記錄層中假想區域的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第七步驟,以所述切換的低速的倍速旋轉速度進行所述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第八步驟,當從已進行所述第七步驟中的記錄或再現的假想區域移動到下一個相鄰的假想區域時,在所述下一個假想區域中進行記錄或再現之前,判斷對應于所述下一個假想區域的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中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是否已向低速側切換;第九步驟,當所述判斷結果是所述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中倍速旋轉速度向低速側切換時,將所述下一個假想區域的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所述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中倍速旋轉速度還沒有向低速側切換時,不將所述下一個假想區域的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而使其達到或保持規定的倍速旋轉速度;第十步驟,以所述切換的低速的倍速旋轉速度進行所述下一個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第十一步驟,在第二記錄層中還移動到下一個假想區域并進行記錄或再現時,重復進行所述第八步驟、所述第九步驟和第十步驟。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步驟中,設定所述假想區域,使得對應于第一記錄層的假想區域和對應于第二記錄層的假想區域位于相同的盤半徑位置。
全文摘要
在本發明的光盤裝置中,構成為對光盤的多個記錄層設定與光盤半徑方向的多個區域對應的多個假想區域,當對第一記錄層記錄或再現信息時,在任一個假想區域中檢測出伺服信號的誤差、在該假想區域中將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的情況下,存儲該切換信息,當在第二記錄層中進行與所述第一記錄層中的假想區域相同的光盤半徑位置的假想區域中的記錄或再現時,在該記錄或再現之前,預先根據該切換信息將該假想區域中光盤的倍速旋轉速度切換到低速側。
文檔編號G11B7/004GK1975867SQ20061011069
公開日2007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28日
發明者武田信博, 原井充 申請人:日立樂金資料儲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