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盤驅動裝置及搭載有盤驅動裝置的盤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驅動CD(Compact Disc)及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光盤等盤旋轉的盤驅動裝置及搭載有盤驅動裝置的盤設備。特別是,涉及盤驅動裝置中的電機的轉子部的脫落防止機構。
背景技術:
圖14、圖15及圖16分別是現有的盤旋轉用電機的結構的剖面圖。即,以往,在要求薄型化及小型化的盤驅動裝置中,構成其盤驅動裝置的電機中的轉子的脫落防止機構采用有圖14、圖15及圖16這樣的結構。
在圖14中,盤旋轉用電機由轉子部101和定子部102構成。轉子部101的轉盤部103具有向下面突出設置的卡合部104。轉子部101具有軸121。另一方面,定子部102具有對用于支承軸121的軸承122進行保持的軸承罩105。在軸承罩105上設置被卡合部106。通過將卡合部104沿軸向卡合在被卡合部106上,防止轉子部101從定子部102脫落。在此,所謂軸向是指與軸121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在這樣的結構中,說明卡合部104與被卡合部106的卡合方法。
在將轉子101的軸121插入到定子部102的軸承122中時,轉子部101的卡合部104與設置于軸承罩部105上的被卡合部106接觸而受到徑向的力。由此,卡合部104彈性變形,達到被卡合部106的下方。其結果,即使向轉子部101施加向軸向上側的力,卡合部104鉤掛在被卡合部106上,防止轉子部101從定子部102脫落。
對于該方法有各種提案。例如將樹脂制的或具有彈性的金屬制的防脫落部件一體地固定設置在轉盤部上,與軸承罩部卡合的結構;或者,將具有彈性的金屬圓板固定在合成樹脂制的轉盤部上,將在一體成形于該圓板上的臂狀部上形成的卡合爪與軸承罩部卡合的結構等。例如被日本專利申請特開平9-247886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申請特開平10-23702號公報公開。
圖15所示的盤旋轉用電機由轉子部107和定子部108構成。轉子部107的轉盤部109固定設置由其他部件構成的具有螺旋槽的脫落防止部件110。在定子部108的定子芯111上設置的支架112或定子部108的軸承罩113上形成與脫落防止部件110嚙合的螺旋槽。
在將轉子部107的軸123插入定子部108的軸承124時,一邊使轉子部107旋轉,一邊將防脫落部件110的螺旋槽擰入支架112的螺旋槽或軸承罩113的螺旋槽中,從而完成電機的組裝。由此,防止轉子部107從定子部108脫落。例如,被日本專利申請特開平8-51740號公報公開。
圖16所示的盤旋轉用電機由轉子部114和定子部115構成。在轉子部114的軸117上固定設置有防脫落墊圈116。即,將防脫落墊圈116和軸117與轉子部114一體化。因此,即使向轉子部114施加向軸向上側的力,通過墊圈116與電子部115的軸承118的抵接,也可以防止轉子部114從定子部115脫落。
由于該方法可根據需要使轉子部從定子部脫離,故也提案有形成為可彈性變形的特殊形狀的墊圈。例如,公開于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3-18788號公報。
然而,近年來,用于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不僅要求小型化及薄型化,而且也要求長達數千小時的長壽命性能或數萬次的盤反復拆裝的可靠性。
另外,近年來,環境保護也成為重要的課題,要求有資源的有效利用或對環境來說更加理想的廢棄方法。因此,希望電機容易修理或再利用、拆卸以及分類。
但是,在圖14所示的脫落防止機構中,卡合部104或被卡合部106需要設定為可彈性變形的材質或形狀。這對于數萬次的盤反復拆裝的耐久性是不理想的。
另外,該結構使轉子部101不可能從定子部102脫離。即使有這樣的可能,卡合部104或被卡合部106也會由于過大的彈性變形而破損或塑性變形。另外,由于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內構成防脫落結構,故對零件精度要求嚴格的小型及薄型的盤旋轉用電機不可能進行再利用。
對此,圖15所示的防脫落機構具有容易使轉子部107從定子部108脫離的優點。但是,除了在脫落防止部件110上形成螺旋槽的結構之外,還需要在軸向上具有一定的長度。因此,對于要求小型化及薄型化的盤旋轉用電機而言是不合適的。
另外,由于螺旋槽需要高精度,故需要金屬材料的切削加工部件或樹脂成形零件,這在節省成本方面不能說是有利的。
圖16所示的防脫落機構也可使轉子部114從定子部115脫離,由于僅由固定設置在軸117上的墊圈116構成,故比較便宜。但是,圖16所示的防脫落機構由于在軸承118下側構成,故相對于小型化及薄型化的要求,難以確保軸承118的長度,對于長壽命性的可靠性而言是不合適的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具有如下的結構。
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的轉子部具有載置盤的轉盤部、轉子架、設置于轉子架上的軸。另外,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的定子部具有支承軸的軸承、保持軸承的軸承罩、卷繞有卷線的定子芯以及保持軸承罩的支架。另外,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具有轉子脫離防止機構。
該轉子脫離防止機構在轉盤部上一體形成多個卡合部,在軸承罩上一體形成有被卡合部,該被卡合部由具有可插通卡合部的開口寬度的多個凹部和用于將卡合部螺旋地導入凹部的多個導入部構成,通過將卡合部和被卡合部螺旋地組合而構成。
另外,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也可以如下構成。
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的轉子部具有載置盤的轉盤部、轉子架、配置于轉子架上的軸。另外,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的定子部具有支承軸的軸承、保持軸承的軸承罩、卷繞有卷線的定子芯以及保持軸承罩的支架。另外,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具有轉子脫離防止機構。
該轉子脫離防止機構在轉盤部上一體地形成有多個卡合部,在軸承罩上一體地形成第一被卡合部,并且具有可旋轉地被支承的第二被卡合部,在第一被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上形成多個切口部,將卡合部、第一被卡合部及第二被卡合部組合而構成轉子脫離防止機構。
這樣,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沿軸向與轉盤的卡合部能夠卡合地設置,并且通過與卡合部螺旋地嚙合而將成為被卡合部的螺旋結構一體地形成在軸承罩上。或者,在被卡合部上形成使卡合部通過的切口部,該被卡合部形成上側被卡合部固定、下側被卡合部可動的雙層結構。并且,在使卡合部通過切口部之后,利用卡合部使下側被卡合部沿周向旋轉,由此形成能夠堵塞上側被卡合部的切口部的結構。這樣,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可根據需要而使轉子部容易從定子部脫離,并且具有防止轉子脫落的結構。
如所述結構那樣,通過采用螺旋結構或雙層結構,能夠形成小型化及薄型化的結構,而且可根據需要而使轉子部容易從定子部脫離,電機的再利用或拆卸也容易進行。
另外,由于能夠以沖壓加工形成,故部件也比較便宜,而且也能夠削減零件數量,組裝性也得到改善。
另外,由于是不需要部件彈性變形的結構,故能夠確保高剛性,可靠性方面也有效。
圖1是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1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的結構剖面圖;圖2是圖1所示的電機的定子部的立體圖;圖3A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電機中,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前的狀態的立體圖;圖3B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電機中,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嵌合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3C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電機中,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后的狀態的立體圖;圖4A及圖4B是表示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脫離時的狀態的上面圖;圖5是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2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的結構剖面圖;圖6A是表示在圖5的電機中,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和遮蔽環的立體圖;圖6B是表示在圖5的電機中,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前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C是表示在圖5的電機中,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嵌合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6D是表示通過轉盤部的卡合部使遮蔽環旋轉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E是表示在圖5的電機中,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后的狀態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定子芯的絕緣體和遮蔽環的嵌合狀態的立體圖;圖8A、圖8B及圖8C是表示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脫離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9是表示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3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中的定子芯的絕緣體和遮蔽環的嵌合狀態的立體圖;圖10是表示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4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中的定子芯的絕緣體和遮蔽環的嵌合狀態的立體圖;圖11A是表示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5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中的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前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1B是表示該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在裝入嵌合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1C是表示該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后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2A及圖12B是表示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脫離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3是本實施方式6的盤設備的概略結構圖;圖14是現有的盤旋轉用電機的結構剖面圖;圖15是現有的其他的盤旋轉用電機的結構剖面圖;圖16是現有的另外的盤旋轉用電機的結構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使用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1)圖1是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1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的結構剖面圖;圖2是圖1所示的電機的定子部的立體圖;圖3A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電機中,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前的狀態的立體圖;圖3B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電機中,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嵌合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3C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電機中,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后的狀態的立體圖;圖4A及圖4B是表示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脫離時的狀態的上面圖。
說明本實施方式1中的盤驅動裝置的結構。在圖1至圖4B中,本實施方式1的盤驅動裝置65具有圖1所示的轉子部6和定子部12以及圖3A所示的轉子脫落防止機構70。
在圖1中,轉子部6具有載置盤(未圖示)的轉盤部1、轉子架2以及設置于轉子架2上的軸5。
定子部12具有支承轉子部6的軸5的軸承7、保持軸承7的軸承罩8、卷繞有卷線的定子芯10以及保持軸承罩8的支架11。
轉子脫落防止機構70的結構如下。在轉盤部1上一體地形成多個卡合部13。在軸承罩8上一體地形成被卡合部14,該被卡合部14由具有可插通卡合部13的開口寬度的多個凹部15和用于將卡合部13螺旋地導入凹部15的多個導入部16構成。通過將卡合部13和被卡合部25螺旋地組合,構成轉子脫落防止機構70。
使用圖1詳細說明本實施方式1的盤驅動裝置65的結構。
在圖1中,盤驅動裝置65利用盤旋轉用電機(以下稱為電機)60使盤(未圖示)旋轉驅動。電機60具有轉子部6和定子部12。
轉子部6具有載置盤的轉盤部1、轉子架2、支承轉盤部1和盤的盤調心部件3、安裝于轉子架2上的轉子磁鐵4以及設置于轉子架2的中央的軸5。
定子部12具有支承轉子部6的軸5的軸承7、保持該軸承7的軸承罩8、卷繞有卷線9并經由空隙與轉子磁鐵4相對配置的定子芯10以及保持軸承罩8的支架11。
在此,對本實施方式1的盤驅動裝置65的轉子脫落防止機構70進行詳細說明。
通過沖壓加工在轉盤部1上一體地形成有多個L形的卡合部13。該卡合部13起到防止轉子脫落的功能。
如圖2及圖3A所示,在軸承罩8上一體地形成有可沿軸向與轉盤部1的卡合部13卡合的被卡合部14。被卡合部14通過在多處形成凹部15和導入部16而形成螺旋結構。在此,所謂軸向是指與軸5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圖3A~圖3C分別表示卡合部13和被卡合部14在裝入時嵌合狀態的說明圖,圖4A及圖4B分別表示卡合部13和被卡合部14脫離時狀態的說明圖。
首先,在將轉子部6組合到定子部12上時,如圖3A所示,轉子部6的轉盤部1中的卡合部13的位置與定子部12的軸承罩8的被卡合部14中的凹部15的位置對齊。然后,如圖3B所示,沿導入部16的上面,將卡合部13從周向第一側向第二側插入凹部15,順時針地螺旋嚙合。由此,如圖3C所示,卡合部13到達被卡合部14的下側,轉子部6和定子部12嵌合。
由于轉子部6通過軸向的磁引力而產生向下的磁推力,故如圖3C所示,轉子部6的卡合部13位于導入部16的下側。因此,即使轉子部6向逆時針方向旋轉,轉子部6也不脫落。
如上所述,在軸承罩8上一體地形成被卡合部14,該被卡合部14由具有可插通卡合部13的開口寬度的多個凹部15和用于將卡合部13從周向第一側向第二側螺旋導入凹部15的多個導入部16構成。通過將卡合部13和被卡合部14螺旋地組合而構成轉子脫落防止機構70。
因此,即使由于某種原因而將轉子部6向軸向上側拉伸,由于卡合部13抵接含導入部16的被卡合部14的下面,轉子部6也不會脫落。
另外,通常盤旋轉用電機僅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在旋轉中即使在轉子部6上施加向軸向上側的拉伸力,如圖3A~圖3C所示,由于導入部16順時針地向下方傾斜,故轉子部6不脫落。
這樣,通常使用時,即使振動或沖擊等外界干擾,轉子部6也不會脫離,但如圖4A及圖4B所示,向軸向上側提起轉子部6,沿導入部16的上側使卡合部13保持原樣地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則能夠容易地進行有意的脫離。
另外,如圖1所示,軸承罩8的被卡合部14及轉盤部1的卡合部13可由沖壓加工而一體地成形。因此,部件也比較便宜,而且也能夠削減零件數量,容易組裝。
另外,如圖1及圖2所示,卡合部13及被卡合部14可以僅在如下的空間中形成,即,在軸向上,在軸承罩8的部件的板厚上加上用于螺旋地嚙合卡合部13的導入部16的空間。另外,在徑向上,由于能夠在軸承罩8的外徑和卷繞有卷線9的定子芯10的內徑之間的空間構成,故能夠將電機小型化及薄型化。
另外,由于在軸承7的外側區域構成,故能夠確保軸承7的長度,成為小型化及薄型化的基礎上確保長壽命性這樣的可靠性優良的結構。
而且,卡合部13及被卡合部14由于通過螺旋地嚙合而卡合,故不需要部件的彈性變形。因此,能夠確保高剛性,即使進行數萬次的盤的反復拆裝,也可以具有高的耐用性,可提供可靠性高的盤驅動裝置。
(實施方式2)圖5是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2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的結構剖面圖。
圖5所示的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2的盤驅動裝置75的電機70與所述實施方式1的不同點在于,作為可沿軸向與轉盤部21的卡合部22卡合的、形成于軸承罩23上的第一被卡合部的被卡合部24形成與作為第二被卡合部的其他部件(以下記為遮蔽環25)嵌合的雙層結構。而且,在軸承罩23的被卡合部24(第一被卡合部)及其他部件的遮蔽環25(第二被卡合部)上分別形成多個切口部,并且該遮蔽環25為可動式的。
圖6A~圖6E是圖5所示的電機70中的卡合部22和被卡合部24在組裝時嵌合狀態的說明圖。即,圖6A是表示軸承罩23的被卡合部24和遮蔽環25的立體圖,圖6B是表示轉盤部21的卡合部22和軸承罩23的被卡合部24在裝入時嵌合前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C是表示轉盤部21的卡合部22和軸承罩23的被卡合部24在裝入嵌合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D是表示通過轉盤部21的卡合部22使遮蔽環25旋轉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E是表示轉盤部21的卡合部22和軸承罩23的被卡合部24在裝入時嵌合后的狀態的立體圖。
首先,在將電機70中的轉子部組合到定子部上時,如圖6A所示,將軸承罩23的被卡合部24的切口部26和遮蔽環25的切口部27的周向位置對齊。
然后,如圖6B所示,將轉盤部21的卡合部22的周向位置與切口部26及27的周向位置對齊。
并且,如圖6C所示,使卡合部22通過切口部26,使其卡合部22位于被卡合部24的下側,由此如圖6D所示,通過卡合部22使可沿周向旋轉地構成的遮蔽環25順時針方向旋轉。并且,如圖6E所示,遮蔽環25的各切口部27的周向位置位于軸承罩23的被卡合部24中的多個切口部26相互間。
由此,被卡合部24的切口部26由遮蔽環25遮蔽,防止轉子部向軸向脫落。
在此,遮蔽環25可向周向旋轉,固定到除有意地施加荷重以外,即,在振動或沖擊等下不移動的程度。
具體地,如圖7所示,遮蔽環25嵌合在設于定子芯的絕緣體28的內徑部。在其遮蔽環25的內徑部的多處形成有肋部29。通過該肋部29,遮蔽環25可由大于或等于規定量的施加荷重而沿周向旋轉,并且,通過適當的聯接強度而壓接在軸承罩23的外壁上。
因此,遮蔽環25不會由振動或沖擊等而沿周向旋轉。其結果,不解除被卡合部24的切口部26的遮蔽,可靠地防止轉子部向軸向的脫落。
另外,近年來,盤驅動裝置的振動降低及噪音降低成為重要的課題,但在本實施方式2的盤驅動裝置中,不會有遮蔽環25成為勵振源而導致盤驅動裝置的振動增大及噪音增大的問題。
另外,使用圖8A~圖8C說明由于某種必要性而有意地將轉子部從定子部脫離時的方法。圖8A、圖8B及圖8C是表示轉盤部的卡合部22和軸承罩23的被卡合部24脫離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首先,如圖8A所示,在使轉子部向軸向上側移動,以輕荷重使卡合部22接觸遮蔽環25的狀態下,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規定量。然后,如圖8B所示,使卡合部22和遮蔽環25的切口部27的周向位置一致。另外,在裝入有轉子部的狀態下都不能夠看到二者的周向位置是否一致,但通過使其一致而使轉子部的軸向位置增高遮蔽環25的厚度量,故能夠得到確認。
然后,一邊向卡合部22施加向軸向上側的輕荷重,一邊使轉子部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如圖8C所示,若使卡合部22和被卡合部24的切口部26的周向位置一致,則卡合部22可通過切口部26,轉子部能夠脫離。
因此,通過形成本實施方式2的結構,能夠得到與所述實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實施方式3)圖9是表示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3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的定子芯的絕緣體和遮蔽環的嵌合狀態的立體圖,僅表示被卡合部33的主要部分。
本實施方式3與所述實施方式2不同之處在于,通過利用盤簧32按壓軸承罩的被卡合部33的下面而實現遮蔽環31的輕固定。由該結構,在本發明實施方式3的盤驅動裝置中也能夠實現與所述實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實施方式4)圖10是表示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4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中的定子芯的絕緣體和遮蔽環的嵌合狀態的立體圖,僅表示被卡合部44的主要部分。
本實施方式4與所述實施方式2不同之處在于,在絕緣體41上一體地形成可向軸向作用力的彈性彈簧部42。根據該結構,通過按壓軸承罩的被卡合部44的下面而實現遮蔽環43的輕固定。由該結構,在本發明實施方式4的盤驅動裝置中也能夠實現與所述實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實施方式5)圖11A是表示作為本發明實施方式5的盤驅動裝置的盤旋轉用電機的轉盤部的卡合部和軸承罩的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前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1B是表示該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在裝入嵌合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1C是表示該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在裝入時嵌合后的狀態的立體圖。
本實施方式5的盤驅動裝置與所述實施方式2~4的不同之處在于遮蔽環51由可彈性變形的材料,例如由樹脂或具有彈性的金屬成形。
在裝入轉子部時,通過利用遮蔽環51的彈性變形裝入,更加容易且可靠地遮蔽軸承罩52的被卡合部53的切口部54,改善組裝操作性。
首先,在將轉子部裝入定子部時,如圖11A所示,使轉盤部的卡合部55的周向位置與軸承罩52的被卡合部53的切口部54的周向位置對齊。然后,如圖11B所示,利用卡合部55按壓遮蔽環51的彈性彈簧部56并使其彈性變形。另外,如圖11C所示,通過使轉子部相對定子部順時針方向旋轉,卡合部55能夠到達被卡合部53的下方,通過被卡合部53和遮蔽環51防止轉子部向軸向的脫落。
另外,在轉子部脫離時,與所述實施方式2的情況相同,如圖12A所示,通過向形成于遮蔽環51上的彈性彈簧部56的前端部57施加逆時針方向的荷重,使遮蔽環51逆時針方向旋轉。如圖12B所示,通過使軸承罩52的切口部54和設于遮蔽環51上的切口部58的位置對齊,可使轉子部脫離。
此時,遮蔽環51的輕固定也可采用所述實施方式2~4中的任一種方式。
根據本實施方式5,電機的組裝性得到改善,同時被卡合部53的切口部54的遮蔽更加可靠且安全,可靠性也提高。
另外,本發明的盤驅動裝置例如光媒體用主軸電機那樣,不僅小型化及薄型化,在高可靠性及要求對應于環境的便攜式設備用無刷電機也特別有用。
(實施方式6)圖13是本實施方式6的盤設備的概略結構圖。
圖13所示的本實施方式6的盤設備99例如是盤播放器或盤記錄器。盤設備99搭載有作為驅動盤90旋轉的盤驅動裝置85的電機80。電機80由盤驅動電路87驅動,使盤90旋轉。拾取器95由拾取驅動電路97驅動,從盤90讀入信息或向盤90寫入信息。
作為該盤設備99,例如可適用所述實施方式1~實施方式5的盤驅動裝置。由此,本實施方式6的盤設備99可起到與所述實施方式1~5相同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盤驅動裝置,包括轉子部,其具有載置盤的轉盤部、轉子架、設于所述轉子架上的軸;定子部,其具有支承所述軸的軸承、保持所述軸承的軸承罩、卷繞有卷線的定子芯以及保持所述軸承罩的支架;轉子脫落防止機構,所述轉子脫落防止機構在所述轉盤部上一體地形成多個卡合部,在所述軸承罩上一體地形成被卡合部,該被卡合部由具有可插通所述卡合部的開口寬度的多個凹部和用于將所述卡合部螺旋地導入所述凹部的多個導入部構成,通過將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螺旋地組合而構成所述轉子脫落防止機構。
2.一種盤設備,其搭載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盤驅動裝置。
3.一種盤驅動裝置,包括轉子部,其具有載置盤的轉盤部、轉子架、設于所述轉子架上的軸;定子部,其具有支承所述軸的軸承、保持所述軸承的軸承罩、卷繞有卷線的定子芯以及保持所述軸承罩的支架;轉子脫落防止機構,所述轉子脫落防止機構在所述轉盤部上一體地形成多個卡合部,在所述軸承罩上一體地形成第一被卡合部,并且具有可旋轉地被支承的第二被卡合部,在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及所述第二被卡合部上形成多個切口部,通過將所述卡合部、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及所述第二被卡合部組合而構成所述轉子脫落防止機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盤驅動裝置,所述第二被卡合部具有多個彈性彈簧部。
5.一種盤設備,其搭載有權利要求3所述的盤驅動裝置。
6.一種盤設備,其搭載有權利要求4所述的盤驅動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盤驅動裝置,包括具有載置盤的轉盤部的轉子部、具有軸承罩的定子部以及轉子脫落防止機構。在轉盤部上一體地形成多個卡合部,在軸承罩上一體地形成被卡合部,該被卡合部由具有可插通卡合部的開口寬度的多個凹部和用于將卡合部螺旋地導入凹部的多個導入部構成,通過將卡合部和被卡合部螺旋地組合而構成轉子脫落防止機構。
文檔編號G11B19/20GK1866371SQ20061008274
公開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19日
發明者西方俊之, 久山浩二, 池野弘志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