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學拾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從光盤等光記錄介質中讀取數據或者能將信號記錄到光盤上的光學拾取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多個物鏡的光學拾取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用在光記錄和/或再現設備中的光學拾取裝置是這樣一種裝置該裝置將一束激光束照射到光盤上,比如壓縮磁盤(CD)或者數字化視頻光盤(DVD),然后從光盤上讀取信息或者將信息記錄到光盤上。該光學拾取裝置包括驅動單元,在照射在光盤記錄層上的激光束聚焦不準的時候,該驅動單元驅動物鏡沿光盤徑向尋找光盤的軌道,以及驅動物鏡沿光軸方向控制激光束的焦點。
在未經審查的、公開號為2003-109234的日本專利中披露了這樣一種光學拾取裝置的實例。所公開的光學拾取裝置通過改變物鏡的位置來調整激光束照射在光盤上的位置。所述光學拾取裝置包括對稱地安裝在物鏡骨架(bobbin)相對側面處的聚焦線圈和對稱地安裝在該聚焦線圈相對側處的循跡線圈。聚焦線圈和循跡線圈以能夠保持重量平衡的對稱方式放置。根據該披露的光學拾取裝置,重量的偏差被消除,所以,由線圈產生的驅動力可以均勻地作用到各個方向,使激光束的聚焦修正能夠準確和方便地進行。該披露的光學拾取裝置只是具有一個物鏡的光學拾取裝置的一種形式。
近來,對于能夠在或者從各種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比如壓縮磁盤(CD)、數字化視頻光盤(DVD)或者藍光光盤(BD)上記錄或者再現信息的光學拾取裝置的需求一直在增長。
然而,這要求這種光學拾取裝置具有多個對應于各種光盤的物鏡、多個對應于各個物鏡的光程,以及要求用來校正激光束焦點的聚焦線圈和循跡線圈要平衡布置。這樣,光學拾取裝置的結構復雜,制造困難而且成本高昂,而且,光學拾取裝置也不易小型化,其精度也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和示范性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學拾取裝置,該光學拾取裝置包括多個與各種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相對應的物鏡,但其結構簡化而且其尺寸被最小化。
本發明的附加特征和/或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說明,有些從描述中就能看出,或者有些在發明的實踐中可以弄明白。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光學拾取裝置包括物鏡骨架,該物鏡骨架具有上表面,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裝在該上表面上,該物鏡骨架具有開口的下表面以及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由支撐單元支撐,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彼此相對;安裝在物鏡骨架的第三側面上的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安裝在物鏡骨架的第四側面上的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第四側面與第三側面相對;與第一聚焦線圈與第二聚焦線圈以及第一循跡線圈與第二循跡線圈相對設置的磁鐵。
第三側面具有形成于其一個側面部分處的第一封閉面和形成于其另一個側面部分處的第一開口,所述第四側面有第二封閉面和第二開口,第二封閉面與第一封閉面呈對角線相對布置,第二開口與第一開口呈對角線相對布置;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一封閉面處,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二封閉面上。
所述磁鐵包括第一磁鐵單元和第二磁鐵單元,所述第一磁鐵單元與所述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相對布置,該第二磁鐵單元與所述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相對布置;第一磁鐵單元包括第一磁鐵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第一界限部分和第二界限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與第一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相反,第一界限部分用來沿循跡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二界限部分用來沿聚焦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二磁鐵單元包括第一磁鐵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第一界限部分和第二界限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與第一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相反,第一界限部分用來沿循跡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二界限部分用來沿聚焦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安裝在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二界限部分上。
所述第一磁鐵單元和第二磁鐵單元還包括磁軛,所述的磁軛用來支撐所述的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并引導產生于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的磁通的流動,磁軛有彎曲部分用來蓋住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
所述的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的中心線與第一磁鐵單元的上端對齊,使得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的上部與所述磁軛的彎曲部分相對;所述的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的中心線與第二界限部分對齊。
所述的第二界限部分與第一界限部分垂直。所述的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沿光盤的徑向布置。所述的支撐單元包括多個彈性線。
光學拾取裝置還包括第一反射鏡,所述第一反射鏡安裝在第一物鏡下方,用來引導通過第一開口入射的激光束射入第一物鏡;和第二反射鏡,所述第二反射鏡安裝在第二物鏡下方,用來引導通過第二開口入射的激光束射入第二物鏡。
所述的第一物鏡是適用于壓縮光盤(CDs)和數字視頻光盤(DVDs)的物鏡,所述的第二物鏡是適用于藍光光盤(BDs)的物鏡。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光學拾取裝置,用來在/從至少兩種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上記錄和/或再現信息。這種光學拾取裝置包括第一物鏡,該第一物鏡用來將來自第一光源的激光束射到兩種光盤中的一種光盤上;第二物鏡,該第二物鏡用來將來自第二光源的激光束射到兩種光盤中的另一種光盤上;呈長方體形狀的物鏡骨架,該物鏡骨架具有所述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安裝在其上的上表面和開口的下表面,;以及使所述的物鏡骨架沿循跡方向和聚焦方向移動的驅動機構,其中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物鏡骨架的一個側面的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安裝在物鏡骨架的另一個側面的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且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與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以對稱的形式對角設置以便維持物鏡骨架的平衡;以及與第一聚焦線圈、第二聚焦線圈、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相對布置的磁鐵。
所述物鏡骨架的一個側面具有形成于該側面的一側部分處的第一封閉面和形成于該側面的另一側部分處的第一開口,在物鏡骨架的另一個側面具有與第一封閉面對角相對布置的第二封閉面和與第一開口對角相對布置的第二開口,這樣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的光程以對角相對的方式對稱布置;所述的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一封閉面上,所述的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二封閉面上。
所述的磁鐵包括與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相對的第一磁鐵單元,以及與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相對的第二磁鐵單元。第一磁鐵單元包括第一磁鐵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第一界限部分和第二界限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與第一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相反,第一界限部分用來沿循跡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二界限部分用來沿聚焦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類似地,第二磁鐵單元包括第一磁鐵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第一界限部分和第二界限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與第一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相反,第一界限部分用來沿循跡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二界限部分用來沿聚焦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放置在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放置在第二界限部分上。
第一磁鐵單元和第二磁鐵單元還包括磁軛,所述的磁軛用來支撐所述的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并引導產生于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的磁通的流動,磁軛具有彎曲部分,用來蓋住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
所述的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的中心線與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排成對齊,使得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的上部與所述磁軛的彎曲部分相對;所述的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的中心線與第二界限部分對齊。
所選的適于第一物鏡的第一種光盤至少是選自CD一族光盤和DVD一族光盤中的一種光盤,所選的適于第二物鏡的第二種光盤是藍光光盤(BD)。
除了上述的示范性實施例和方面外,通過參考附圖和研究下面的說明,還可發現本發明更多的方面和實施例。
所有的附圖構成本發明披露的一部分,結合附圖閱讀下面的示范性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和權利要求書將能更好地理解本發明。雖然下述的書面和圖解說明集中說明本發明的示范性實施例,但必須明確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內容僅僅是示例性的,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本發明的要旨和范圍僅僅通過權利要求書來限制。以下是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光學拾取裝置的結構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光學拾取裝置的物鏡骨架的結構的透視圖;圖3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光學拾取裝置的結構的俯視圖;圖4和圖5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來說明光學拾取裝置沿循跡方向的驅動原理的光學拾取裝置的磁路線圈和磁鐵單元的一種布置圖;以及圖6和圖7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來說明光學拾取裝置沿聚焦方向的驅動原理的光學拾取裝置的磁路線圈和磁鐵單元的一種布置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在將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的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附圖中有圖解,且附圖標記全部是指相似的部件。以下參考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旨在解釋本發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光學拾取裝置的結構的分解透視圖。參見圖1,光學拾取裝置包括固定在底座2上的支持架3;由多根吊線4支撐的物鏡骨架10,該物鏡骨架10用來支撐多個物鏡,比如說第一物鏡21和第二物鏡31,這樣物鏡骨架10可以沿循跡方向和/或聚焦方向移動;第一光學拾取部分20,所述第一光學拾取部分20裝在第一物鏡21的下面用來發射激光束,該激光束具有適合在/從第一種光盤10,比如壓縮磁盤(CD)和數字視頻光盤(DVD)上記錄/再現信息的集束點和波長;第二光學拾取部分30,所述第二光學拾取部分30裝在第二物鏡31的下面用來發射激光束,該激光束具有適合在/從第二種光盤10,比如同壓縮磁盤(CD)和數字視頻光盤(DVD)相比有不同記錄密度的藍光光盤(BD)上記錄/再現信息的集束點和波長;以及驅動單元,該驅動單元包括用來驅動物鏡骨架10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即循跡方向和聚焦方向上移動的磁路線圈和磁鐵。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光學拾取裝置的物鏡骨架10的結構的透視圖。如圖1和圖2所示,物鏡骨架10呈長方體形狀,包括上表面11,第一物鏡21和第二物鏡31分別裝在上表面11的相對兩邊;開口的下表面16;以及由彈性吊線4支撐的第一側面12和第二側面13。物鏡骨架10由從支持架3伸出的吊線4支撐,這樣物鏡骨架10可以在預定的距離內相對于支持架3上下移動或者從一邊移動到另一邊。裝在物鏡骨架10上表面11上的第一物鏡21和第二物鏡31沿光盤1的徑向設置。
物鏡骨架10還包括第三側面14和與第三側面14相對的第四側面15。第三側面14包括形成于第三側面14的一側部分的第一封閉面14a和形成于第三側面14的另一側部分的第一開口14b。相似的,第四側面15包括形成于第四側面15的一側部分的第二封閉面15a和形成于第四側面15的另一側部分的第二開口15b。第四側面15的第二封閉面15a與第三側面14的第一封閉面14a呈對角布置,并且第四側面15的第二開口15b與第三側面14的第一開口14b呈對角布置。這樣,如圖1和圖3所示,通過第一開口14b朝向第二物鏡31的光程被確定下來,同時,通過第二開口15b朝向第一物鏡21的另一光程也被確定下來。
參看圖3,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光學拾取裝置的結構被進一步顯示出來。如圖1和圖3所示,光學拾取裝置還包括對應于第一物鏡21的第一光學拾取部分20和對應于第二物鏡31的第二光學拾取部分30。
第一光學拾取部分20包括第一激光二極管22、第一半反射鏡23、第一反射鏡24、第三反射鏡25和第一光電二極管26。第一半反射鏡23接收來自第一激光二極管22的激光束,并且至少透過一部分激光束,同時反射剩余一部分激光束。第一反射鏡24和第三反射鏡25引導透過第一半反射鏡23的激光束射到第一物鏡21上。結果,發射自第一激光二極管22的激光束透過第一半反射鏡23入射到第三反射鏡25上。通過物鏡骨架10上的第二開口15b,由第三反射鏡25反射的激光束入射到安裝在第一物鏡21下方的第一反射鏡24上。由第一反射鏡24反射的激光束射在第一物鏡21上。第一物鏡21集中(聚焦)激光束并在光盤1的記錄層上形成集束點。由光盤1的記錄層反射的激光束通過第一物鏡21、第一反射鏡24、第三反射鏡25和第一半反射鏡23射在第一光電二極管26上。第一光電二極管26將激光束轉變成電信號并將其輸出。最終,光盤上記錄的信息得以被讀取和再現。
第二光學拾取部分30同第一光學拾取部分20相似。第二光學拾取部分30包括第二激光二極管32、第二半反射鏡33、第二反射鏡34、第四反射鏡35和第二光電二極管36。第二半反射鏡33接收來自第二激光二極管32的激光束,并且至少透過一部分的激光束,同時反射剩余一部分激光束。第二反射鏡34和第四反射鏡35引導透過第二半反射鏡33的激光束射到第二物鏡31上。結果,發射自第二激光二極管32的激光束透過第二半反射鏡33射在第四反射鏡35上。通過物鏡骨架10上的第一開口14b,由第四反射鏡35反射的激光束入射到安裝在第二物鏡31下方的第二反射鏡34上。由第二反射鏡34反射的激光束射在第二物鏡31上。第二物鏡31集中(聚焦)激光束并在光盤1的記錄層上形成集束點。第二光電二極管36將從光盤1、通過第二物鏡31反射的激光束轉變成電信號并將其輸出。最終,光盤1上記錄的信息得以被讀取和再現。
第一物鏡21和第一光學拾取部分20用來形成適合于讀取壓縮磁盤(CD)或數字視頻光盤(DVD)上記錄的信息的集束點和激光波長,或者用來探測從上述CD或DVD反射回的激光束。相反,第二物鏡31和第二光學拾取部分30用來形成適合于讀取具有高記錄密度的藍光光盤(BD)上記錄的信息的集束點和激光波長,或者用來探測從上述BD反射回的激光束。結果,本發明所披露的光學拾取裝置能夠適應于不同種類的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1。
光學拾取裝置還包括驅動物鏡骨架10的驅動單元,物鏡21和31就裝在該驅動單元上,在入射到光盤1記錄層上的激光束焦點沒對準時,驅動單元沿循跡方向,即光盤1的徑向驅動物鏡骨架10以尋找光盤1的磁道,并且沿聚焦方向,即光軸的方向驅動物鏡骨架10以控制激光束的焦點。驅動單元包括安裝在物鏡骨架10上的磁路線圈和與磁路線圈相對設置的磁鐵。
在圖1和圖2中,磁路線圈包括安裝在第三側面14的第一封閉面14a上部的第一聚焦線圈41、安裝在第一封閉面14a下部的第一循跡線圈51、安裝在第四側面15的第二封閉面15a上部的第二聚焦線圈42和安裝在第二封閉面15a下部的第二循跡線圈52。特別地,第一聚焦線圈41和第二聚焦線圈42與第一循跡線圈51和第二循跡線圈52以對稱的形式呈對角相對地設置在物鏡骨架10上。從而,使得物鏡骨架10相對側面部分處的重量相同,于是維持了物鏡骨架10的平衡。
第一聚焦線圈41和第二聚焦線圈42以這樣的方式纏繞兩者的水平邊都比兩者的豎直邊長。第一循跡線圈51和第二循跡線圈52以這樣的方式纏繞兩者的豎直邊都比兩者的水平邊長。線圈可以是通過纏繞銅線制成的體型(bulk-type)的線圈。但優選的,該線圈是通過在薄膜上形成圖案線圈而被制造的精細圖案線圈,以簡化光學拾取裝置的結構和減小其尺寸。精細圖案線圈又薄又輕,這有助于光學拾取裝置的小型化。
如圖1所示,磁鐵包括與第一封閉面14a相對的第一磁鐵單元60,該第一封閉面14a上裝有第一聚焦線圈41和第一循跡線圈51;以及與第二封閉面15a相對的第二磁鐵單元70,該第二封閉面15a上裝有第二聚焦線圈42和第二循跡線圈52。
圖4和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來說明光學拾取裝置沿循跡方向的驅動原理的光學拾取裝置的磁路線圈和磁單元的一種布置圖。在圖4中,第一磁鐵單元60包括第一磁鐵部分61;第二磁鐵部分62,第二磁鐵部分62的極性設置與第一磁鐵部分61的極性設置相反;用來沿循跡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61和第二磁鐵部分62之間限定界限的第一界限部分63用來沿聚焦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61和第二磁鐵部分62之間限定界限的第二界限部分64。第二界限部分64從第一界限部分63向下延伸,使得第二界限部分64與第一界限部分63垂直。最終,第一磁鐵部分61呈 的形狀。因此,第一磁鐵部分61覆蓋了上表面和第二磁鐵部分62的一個側面。而且,如圖4所示,第一磁鐵部分61的前表面是S極,第二磁鐵部分62的前表面是N極。相應地,第一磁鐵部分61的背面是N極,第二磁鐵部分62的背面是S極。如圖1所示,第一磁鐵單元60還包括從磁軛板6向上延伸的磁軛65,磁軛板6固定在底座2上,磁軛65用來支撐第一磁鐵部分61和第二磁鐵部分62的背面并引導磁通的流動。磁軛65具有彎曲部分66,用來蓋住第一磁鐵部分61的上端。盡管在圖中沒有具體地顯示出,第二磁鐵單元70具有與第一磁鐵單元60相同的形狀。
如圖4所示,與第一磁鐵單元60相對的第一聚焦線圈41這樣設置其水平中心線與第一磁鐵部分61的上端61a對齊,這樣,通過流經第一聚焦線圈41的電流和第一磁鐵單元60產生的磁通之間的相互作用來進行聚焦操作。特別地,第一聚焦線圈41的下部與第一磁鐵部分61相對,使得第一聚焦線圈41的下部會與第一磁鐵部分61的磁通發生接觸,并且第一聚焦線圈41的上部與磁軛65的彎曲部分66相對,使得第一聚焦線圈41的上部與流經彎曲部分66的磁通接觸,由此產生極化效應。
第一循跡線圈51以這樣的方式布置其垂直中心線與第二界限部分64對齊,這樣,通過流經第一循跡線圈51的電流和第一磁鐵單元60產生的磁通之間的相互作用來進行尋軌操作。盡管沒有標示出來,與第二磁鐵單元70相對的第二聚焦線圈42和第二循跡線圈52采用與第一聚焦線圈41和第一循跡線圈51相同的方式布置。
下面參考圖4和圖5說明光學拾取裝置沿循跡方向的驅動原理。
當電流逆時針流過第一循跡線圈51時,磁力Ft沿左方向施加到第一循跡線圈51,如圖4所示。相反,當電流順時針流過第一循跡線圈51時,磁力Ft沿右方向施加到第一循跡線圈51,如圖5所示。因為第二磁鐵單元70與第二循跡線圈52同第一磁鐵單元60和第一循跡線圈51采用相同的布置,因此,磁力作用在第二循跡線圈52上的方式與第一循跡線圈51的相同。所以,安裝有第一物鏡21和第二物鏡31的物鏡骨架10能夠根據上述的驅動原理沿循跡方向移動,于是,激光束可以沿循跡方向移動,從而激光束的聚焦得以被修正。
圖6和圖7圖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光學拾取裝置沿聚焦方向的驅動原理。當電流逆時針流過第一聚焦線圈41時,磁力Ff沿向下的方向(即光盤和物鏡之間的距離增加的方向)施加在第一聚焦線圈41上,如圖6所示。相反,當電流順時針流過第一聚焦線圈41時,磁力Ff沿向上的方向(即光盤和物鏡之間距離減小的方向)施加在第一聚焦線圈41上,如圖7所示。因為第二磁鐵單元70與第二聚焦線圈42同第一磁鐵單元60和第一聚焦線圈41采用相同的布置,因此,磁力作用在第二聚焦線圈42上的方式與第一聚焦線圈41的相同。所以,安裝有第一物鏡21和第二物鏡31的物鏡骨架10能夠根據上述的驅動原理沿聚焦方向移動,從而激光束的聚焦得以被修正。
從上面的描述中可知,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安裝在物鏡骨架的上表面。于是,本發明具有從或向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上讀取或記錄信息的功能。
安裝在物鏡骨架10上的用來校正激光束焦點的磁路線圈相互間呈對角線相對地以對稱方式布置,對應于第一物鏡21的光程和對應于第二物鏡31的光程相互間也呈對角線相對地以對稱方式布置。所以,本發明有以下效果維持物鏡骨架10的平衡;簡化光學拾取裝置的結構;減小光學拾取裝置的尺寸。
第一、二聚焦線圈和第一、二循跡線圈是通過在薄膜上形成圖案線圈而制成的精細圖案線圈,因此,驅動部分的重量和尺寸都減小了。所以,本發明具有調焦操作中靈敏度高的效果。
而且,第一、二磁鐵單元包括極性設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二磁鐵部分。這樣,本發明具有簡化了光學拾取裝置的結構和縮小了光學拾取裝置的尺寸的效果。
盡管通過對本發明說明性實施例具體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會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要旨和范圍的情況下,能夠對各種形式和細節進行改變。比如,圖1-3所示的第一物鏡21,其被用來在或從至少一種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高密度光盤,如CD-族光盤和DVD-族光盤上記錄和/或再現數據。與第一物鏡21相反,第二物鏡31被用來在或從甚至具有更高密度的光盤,如藍光光盤(BDs)上記錄和/或再現數據。然而,多個物鏡21和21可以包括三個或更多用來在三種或三種以上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上記錄和/或再現數據。類似地,多個光學拾取部件可以被安裝用來支撐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多種光盤。同樣,不同類型的更高級的光盤和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下一代DVDs也能以上述相同的方式被使用。因此,相應地,本發明不應該被限制在披露的示范性實施例上,而應該認為本發明包括所有落入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光學拾取裝置,包括物鏡骨架,該物鏡骨架包括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裝在其上的上表面、開口的下表面、以及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述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由支撐單元支撐,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彼此相對;安裝在物鏡骨架的第三側面上的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安裝在物鏡骨架的第四側面上的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第四側面與第三側面相對;與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以及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相對設置的磁鐵,其中所述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裝在物鏡骨架的上表面上以支持激光束射到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不同類型的光學介質上,從而進行數據的記錄和/或再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側面具有形成于其一個側面部分處的第一封閉面和形成于其另一個側面部分處的第一開口,所述第四側面具有第二封閉面和第二開口,第二封閉面與第一封閉面呈對角線地相對布置,第二開口與第一開口呈對角線地相對布置;以及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一封閉面上,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二封閉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鐵包括第一磁鐵單元和第二磁鐵單元,該第一磁鐵單元與所述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相對布置,該第二磁鐵單元與所述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相對布置;第一磁鐵單元包括第一磁鐵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第一界限部分和第二界限部分,其中第二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與第一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相反;第一界限部分用來沿循跡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以及第二界限部分用來沿聚焦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二磁鐵單元包括第一磁鐵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第一界限部分和第二界限部分,其中第二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與第一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相反;第一界限部分用來沿循跡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以及第二界限部分用來沿聚焦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安裝在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且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二界限部分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鐵單元和第二磁鐵單元還包括磁軛,所述的磁軛用來支撐所述的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并引導產生于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的磁通的流動,所述磁軛具有彎曲部分以用來蓋住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的中心線與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對齊,使得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的上部與所述磁軛的彎曲部分相對;以及所述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的中心線與第二界限部分對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界限部分與第一界限部分垂直。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沿光盤的徑向布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反射鏡,所述第一反射鏡安裝在第一物鏡下方,用來將通過第一開口入射的激光束引導至第一物鏡;以及第二反射鏡,所述第二反射鏡安裝在第二物鏡下方,用來將通過第二開口入射的激光束引導至第二物鏡。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鏡是適用于壓縮光盤(CD)和數字視頻光盤(DVD)的物鏡,所述第二物鏡是適用于藍光光盤(BD)的物鏡。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單元包括多個彈性部件,用來支撐物鏡骨架沿循跡方向和聚焦方向移動。
11.一種用來在/從至少兩種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上記錄和/或再現信息的光學拾取裝置,該光學拾取裝置包括第一物鏡,該第一物鏡用于將來自第一光源的激光束射到兩種光盤中的一種光盤上;第二物鏡,該第二物鏡用于將來自第二光源的激光束射到兩種光盤中的另一種光盤上;呈長方體形狀的物鏡骨架,該物鏡骨架具有所述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安裝在其上的上表面和開口的下表面;以及用于使所述物鏡骨架沿循跡方向和聚焦方向移動的驅動機構,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物鏡骨架的一個側面處的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安裝在物鏡骨架的另一個側面處的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使得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與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以對稱的形式呈對角地相對設置以便保持物鏡骨架的平衡;以及與第一聚焦線圈、第二聚焦線圈、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相對布置的磁鐵。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鏡骨架的一個側面具有形成于該側面的一側部分處的第一封閉面和形成于該側面的另一側部分處的第一開口,以及在物鏡骨架的另一個側面具有與該第一封閉面呈對角地相對布置的第二封閉面和與該第一開口呈對角地相對布置的第二開口,這樣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的光程以對稱方式呈對角地相對布置;以及所述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一封閉面上,且所述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安裝在第二封閉面上。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鐵包括與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相對的第一磁鐵單元,以及與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相對的第二磁鐵單元;第一磁鐵單元包括第一磁鐵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第一界限部分和第二界限部分,其中第二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與第一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相反;第一界限部分用來沿循跡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以及第二界限部分用來沿聚焦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以及第二磁鐵單元包括第一磁鐵部分、第二磁鐵部分、第一界限部分和第二界限部分,其中第二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與第一磁鐵部分的極性設置相反;第一界限部分用來沿循跡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以及第二界限部分用來沿聚焦方向在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之間限定界限;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放置在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且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放置在第二界限部分處。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磁鐵單元和第二磁鐵單元還包括磁軛,所述磁軛用來支撐所述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并引導產生于第一磁鐵部分和第二磁鐵部分的磁通的流動,所述磁軛具有彎曲部分用來蓋住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的中心線與第一磁鐵部分的上端對齊,使得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的上部與所述磁軛的彎曲部分相對;以及所述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的中心線與第二界限部分對齊。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界限部分與所述第一界限部分垂直。
17.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反射鏡,所述第一反射鏡安裝在第一物鏡下方,用來將從第一光源、通過第一開口入射的激光束引導至第一物鏡;第二反射鏡,所述第二反射鏡安裝在第二物鏡下方,用來將從第二光源、通過第二開口入射的激光束引導至第二物鏡。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選擇用于第一物鏡的所述兩種光盤中的所述一種至少是選自CD一族光盤和DVD一族光盤中的一種光盤,選擇用于第二物鏡的所述兩種光盤中的所述另一種是藍光光盤。
19.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二聚焦線圈以及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是通過在薄膜上形成圖形線圈而被制成的精細圖案線圈。
全文摘要
一種光學拾取裝置,具有多個能適用于不同種類的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的物鏡,所述裝置的結構因此得到簡化、其尺寸也得以最小化。所述光學拾取裝置包括物鏡骨架,該物鏡骨架具有裝有第一物鏡和第二物鏡的上表面、開口的下表面、由支撐單元支撐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彼此相對;裝在第三側面處的第一聚焦線圈和第一循跡線圈;裝在第四側面處的第二聚焦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第四側面與第三側面相對;以及相對于第一聚焦線圈、第二聚焦線圈、第一循跡線圈和第二循跡線圈設置的磁鐵。
文檔編號G11B7/135GK1925036SQ20061008271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日
發明者金石中, 尹涌漢, 樸壽韓, 裴楨國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