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停車管理方法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停車管理系統,更準確地說,涉及一種智能停車管理系統;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智能停車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汽車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工具,基于土地資源的限制,空間冗余度不足,而各類停車場停放車輛復雜、車主與停車場之間易產生糾紛、車流高鋒堵車嚴重、突發案件無法追蹤、月卡和臨時小票長期印制成本較高、人員管理成本高、停車收入流失、加上車主駕車技術與服務需求層次不一,這些已經成為當今停車場管理服務的難題。如何防止停車收入的大量流失,如何進一步提高物業管理水平、服務與外部整體形象,從而營造現代化、人性化、規范化的管理服務理念,給進出停車場的車輛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合理的服務,如何實行科學、規范的智能化管理已成為當今技防和物業管理領域的重要議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智能停車管理方法。
[0004]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停車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5]停車方法如下:
[0006]S1:車輛獲得唯一識別碼后進入至車輛緩存區;
[0007]S2:車輛掃描系統對車輛進行車輛掃描,并上傳至主系統;
[0008]S3:主系統根據接收到的車輛掃描信息,并確定適合該車輛的空車位;
[0009]S4:主系統發出調度信息,全向運載平臺接收到調度信息,將位于車輛緩存區的車輛輸送至系統預訂的停車位。
[0010]取車方法如下:
[0011]SlO:主系統接收到取車信息后,進行繳費信息確認;
[0012]Sll:主系統發出調度信息,全向運載平臺接收到調度信息,將位于停車位的車輛輸送至車輛緩存區;
[0013]S12:車輛從車輛緩存區尚開。
[0014]優選的是,還包括與主系統無線通信的移動終端,用戶通過安裝在該移動終端上的APP與主系統進行通信;該APP包括預約停車模塊、繳費模塊、預約取車模塊。
[0015]優選的是,所述步驟S4中,車輛停好后,主系統向用戶移動終端上的APP發送停車到位的信息。
[0016]優選的是,所述車輛緩存區為可從地面升降至地下車庫的升降平臺或者車輛緩存區和停車場在同一平層,停車緩存區位于停車場邊界處。
[0017]優選的是,在所述步驟SI之前,還包括車輛通過限高、限寬欄的步驟。
[0018]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包括:
[0019]車輛緩存區,用于緩存待停入的車輛;
[0020]車輛掃描系統,對位于車輛緩存區的車輛進行車輛掃描;
[0021]全向運載平臺,用于對車輛進行自動輸送;
[0022]主系統,接收車輛掃描系統信息,并向全向運載平臺發送調度信息。
[0023]本發明的停車管理系統,針對不同車型進行光學或視頻掃描/識別,通過掃描確認并比對車輛入場前后的外觀完整性,并將車輛停在系統選定的停車位上,這不僅省去了大量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簡化了停車方法和模式,節省了客戶的大量停車尋位的時間,節約了大量的資源,使得整個設計智能自動停車位系統應用更加先進、穩定。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使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取得的技術效果易于理解,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0025]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停車管理方法,其包括停車的步驟以及取車的步驟,其中停車的步驟如下:
[0026]S1:車輛獲得唯一識別碼后進入至車輛緩存區;
[0027]S2:車輛掃描系統對車輛進行車輛掃描,并上傳至主系統;
[0028]S3:主系統根據接收到的車輛掃描信息,并確定適合該車輛的空車位;
[0029]S4:主系統發出調度信息,全向運載平臺接收到調度信息,將位于車輛緩存區的車輛輸送至預訂的停車位。
[0030]取車的步驟如下:
[0031]SlO:主系統接收到取車信息后,進行繳費信息確認;
[0032]Sll:主系統發出調度信息,全向運載平臺接收到調度信息,將位于停車位的車輛輸送至車輛緩存區;
[0033]S12:車輛從車輛緩存區尚開。
[0034]本發明的車輛掃描系統,可通過2或3個激光/光學車型檢測器采集車輛的長、寬、高全部外形信息,并通過掃描確認并比對車輛入場前后的外觀完整性,經過特征提取后與數據庫中的車型信息進行特征匹配,實現車型智能識別。激光車型檢測器對移動/非移動物體的外形檢測精確快速,CAN總線和以太網接口可以實現數據的高速實時遠距離傳輸,與車型數據庫中的特征進行比對,從而得出車輛的分類信息,同時具有體積小、壽命長、安裝簡便的優點,非常適于車輛識別的信息采集工作。
[0035]本發明的全向運載平臺,例如可以是一種自動控制的全向運載平臺,該型平臺可以以任意姿態(直行、橫行、360度任意方向斜行、原地旋轉、各種連續曲線等)在二維平面內移動,運動靈活、平穩,可以實現精準的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
[0036]該型移動平臺分為重載搬運平臺、精確裝配平臺、檢修平臺、智能移動平臺等,可用于各種生產線上的自動搬運、精確裝配等工作。其主要特點有:可采用不同的聯動控制技術,實現平臺360度全向移動以及原地旋轉等動作;可采用遙控、自動導航等方式,實現對裝備的運動速度和移動位置進行精準控制;可選配多種定位及導航方式,從而實現全向運載平臺的自主運行功能。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選用電磁、光電、手動操縱桿操作、無線操作等操作方式。結合超聲、激光障礙物檢測技術的應用,實現沿預定路線自動運送物料、自主定位數字化輔助裝配等功能,安全可靠。
[0037]本發明優選的是,還包括與主系統無線通信的移動終端,用戶通過安裝在該移動終端上的APP與主系統進行通信;該APP包括預約停車模塊、繳費模塊、預約取車模塊。
[0038]用戶可在APP上進行注冊,錄入車輛及車主基本信息(駕駛證,行駛證,車輛車架號,牌照信息等)。用戶可通過該移動終端上的APP進行停車預約、繳費、取車預約等,并可接受主系統發送的停車信息等。
[0039]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步驟S4中,車輛停好后,主系統向用戶移動終端上的APP發送停車到位的信息。
[0040]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車輛緩存區為可從地面升降至地下車庫的升降平臺。用戶從地面可直接將車開進車輛緩存區,用戶離開后,將車輛下降至地下車庫,之后進行車輛掃描等;或者車輛緩存區和停車場在同一平層,停車緩存區位于停車場邊界處。
[0041]進一步優選的是,在所述步驟SI之前,還包括車輛通過限高、限寬欄的步驟,這樣可以防止超出預定停車場停車尺寸的車輛進入。
[0042]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其包括:
[0043]車輛緩存區,用于緩存待停入的車輛;
[0044]車輛掃描系統,對位于車輛緩存區的車輛進行車輛掃描,并比對車輛入場前后的外觀完整性;
[0045]全向運載平臺,用于對車輛進行自動輸送;
[0046]主系統,接收車輛掃描系統信息,并向全向運載平臺發送調度信息。
[0047]本發明的停車管理系統,針對不同車型進行光學或視頻掃描/識別,可將車輛停在主系統預訂的停車位上,這不僅省去了大量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簡化了停車方法和模式,節省了客戶的大量停車尋位的時間,節約了大量的資源,使得整個設計智能自動停車位系統應用更加先進、穩定。
[0048]本發明已通過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盡的說明。然而,通過對前文的研讀,對各實施方式的變化和增加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申請人的意圖是所有的這些變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發明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中。
【主權項】
1.一種智能停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停車方法如下: 51:車輛獲得唯一識別碼后進入至車輛緩存區; 52:車輛掃描系統對車輛進行車輛掃描,并上傳至主系統; 53:主系統根據接收到的車輛掃描信息,并確定適合該車輛的空車位; S4:主系統發出調度信息,全向運載平臺接收到調度信息,將位于車輛緩存區的車輛輸送至預訂的停車位。 取車方法如下: 510:主系統接收到取車信息后,進行繳費信息確認; 511:主系統發出調度信息,全向運載平臺接收到調度信息,將位于停車位的車輛輸送至車輛緩存區; 512:車輛從車輛緩存區尚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主系統無線通信的移動終端,用戶通過安裝在該移動終端上的APP與主系統進行通信;該APP包括預約停車模塊、繳費模塊、預約取車模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車輛停好后,主系統向用戶移動終端上的APP發送停車到位的信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緩存區為可從地面升降至地下車庫的升降平臺或者同層平面單獨設立的獨立區域。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之前,還包括車輛通過限高、限寬欄的步驟。6.一種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車輛緩存區,用于緩存待停入的車輛; 車輛掃描系統,對位于車輛緩存區的車輛進行車輛掃描; 全向運載平臺,用于對車輛進行自動輸送; 主系統,接收車輛掃描系統信息,并向全向運載平臺發送調度信息。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停車管理方法及系統,車輛獲得唯一識別碼后進入至車輛緩存區;車輛掃描系統對車輛進行車輛掃描,并上傳至主系統;主系統根據接收到的車輛信息,并確定適合該車輛的空車位;主系統發出調度信息,將位于車輛緩存區的車輛通過自主控制的全向運載平臺輸送至預訂的停車位。主系統接收到取車信息后,進行繳費信息確認;主系統發出調度信息,將位于停車位的車輛通過自主控制的全向運載平臺輸送至車輛緩存區;車輛從車輛緩存區離開。本發明的停車管理系統,針對不同車型進行光學或視頻掃描/識別,通過自主控制的全向運載平臺可將車輛停在停車位上,這不僅省去了大量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簡化了停車方法和模式,使得整個設計智能自動停車位系統應用更加先進、穩定。
【IPC分類】E04H6/18, E04H6/30, E04H6/12, G08G1/14
【公開號】CN105336211
【申請號】CN201510711238
【發明人】張勇, 曾煒
【申請人】深圳市前海泰盛智港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