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紅外鑒偽的點鈔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
背景技術:
紙幣鑒偽是通過檢測人民幣的固有特性來分辨真假,點鈔機是機電一體化產品, 涉及機械,電子,光學,磁性等多個領域的指示,需要各個方面相互配合。傳統的鑒偽技術在經歷了第一代熒光鑒偽技術(1990),第二代磁性油墨鑒偽技術 (1996),第三代安全線檢測技術Q002)以后,其鑒偽可信度正在面臨嚴重挑戰。目前出現的各種假幣仿真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人為的防偽標記大部分已被造假者掌握,僅靠識別紙幣的紫外熒光反應,磁性油墨和安全線的真偽來判斷紙幣的真假,其可靠性大打折扣。但是,由于真幣印刷用的紅外油墨是高度機密的,所以偽造者都很難仿造紅外油墨進行印刷。因此,未來的假幣識別應該將重點放在紅外檢測特別是紅外圖像的檢測上。使用圖像采集系統的紅外檢測技術是指在得到全票面紅外圖像的基礎上通過與模版進行比對和計算,來判斷紙幣的真偽。該方法準確度高,是未來鑒偽技術的發展趨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通過兩種紅外檢測技術同時進行鑒偽,不但可以提高鑒偽靈敏度,減少誤差,以及同時進行點鈔,而且其結構簡單,通過傳動機構對被檢紙幣的準確傳輸,能快速準確的檢測出被檢紙幣的真偽和數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該點鈔機包括紅外收發裝置,其包括紅外發射單元和紅外接收單元;紅外鑒偽機構模塊,其兩側分別分布有所述紅外收發裝置;以及傳動機構,其分布于所述紅外收裝置和紅外鑒偽機構模塊的四周并固定于本點鈔機的側板上。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所述的紅外發射單元包括紅外發射元件一、紅外發射元件二、紅外發射元件三和紅外發射元件四;與上述發射元件一一對應,所述紅外接收單元包括紅外接收元件一、紅外接收元件二、紅外接收元件三、紅外接收元件四。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所述紅外發射元件一、紅外發射元件二與所述紅外發射元件四、紅外發射元件三呈鏡像排列;對應的,所述紅外接收元件一、紅外接收元件二與所述紅外接收元件四、紅外接收元件三呈鏡像排列。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所述紅外發射元件一、紅外發射元件四分別至少設有兩個發射器件;對應的,所述紅外接收元件一、紅外接收元件四分別至少設有兩個接收器件,該接收器件可接收對應發射器件發出的紅外光線。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所述紅外鑒偽機構模塊包括紅外圖像采集裝置,其位于入鈔口走鈔平面和出鈔口走鈔平面之間;小磁頭,其分布于所述入鈔口走鈔
4平面和出鈔口走鈔平面之上;以及大磁頭,其位于出鈔口走鈔平面之上的中間部位。 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所述紅外鑒偽機構模塊包括兩個紅外圖
像采集裝置,該兩個紅外圖像采集裝置上下對稱地設置于走鈔平面處。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所述紅外圖像采集裝置至少包括一個紅外信息采集單元,該紅外信息采集單元包括設有紅外發射器件的電路板、設有紅外接收器件的電路板、一體凸鏡、一塊光柵條、以及光學有機玻璃,其中,所述設有紅外發射器件的電路板發出一束紅外光后,該紅外光經過所述一體凸鏡聚焦,聚焦后的光線通過所述光學有機玻璃投射在走鈔通道中的被檢紙幣紅外特征區域上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光線經所述光柵條量化后,由所述設有紅外接收器件的電路板上的紅外接收器件進行接收。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主動輪、捻鈔輪、加速輪、出鈔輪和同步帶,其中,所述主動輪設置在所述捻鈔輪、加速輪、出鈔輪的下方且通過同步帶與捻鈔輪和加速輪相連接并進行同向轉動,所述加速輪和出鈔輪通過同步帶相連接并進行同向轉動。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所述的紅外發射單元和紅外接收單元之間的距離為1. 5-2. 2mm。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所述的紅外發射單元和紅外接收單元之間的距離為1. 6mm。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點鈔機通過兩種紅外檢測技術同時進行鑒偽一種是通過紅外收發裝置檢測穿透過被檢紙幣的紅外光線的吸收信息進行鑒偽, 另一種是通過紅外圖像采集裝置檢測從被檢紙幣上反射回的紅外信息進行鑒偽。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雙重紅外鑒偽的方式,提高了點鈔機的鑒偽靈敏度,減少了誤差;同時,結合傳動機構對被檢紙幣進行準確傳輸,從而能夠快速準確的檢測出被檢紙幣的真偽和數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紅外收發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紅外收發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紅外鑒偽機構模塊的內部結構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紅外圖像采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紅外信息采集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揭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茲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圖1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紅外收發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中紅外收發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圖中,包括紅外收發裝置1,其包括紅外發射單元11和紅外接收單元12,所述紅外發射單元11和紅外接收單元12之間的距離為 1. 5-2. 2mm,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距離設置為1. 6mm ;紅外鑒偽機構模塊2,其兩側分別分布有所述紅外收發裝置1 ;以及傳動機構3,其分布于所述紅外收裝置1和紅外鑒偽機構模塊2的四周并固定于本點鈔機的側板4上。請參閱圖2,所述的紅外發射單元11包括紅外發射元件一 111、紅外發射元件二 112、紅外發射元件三113和紅外發射元件四114 ;與上述發射元件一一對應,所述紅外接收單元12包括紅外接收元件一 121、紅外接收元件二 122、紅外接收元件三123、紅外接收元件四124 ;另外,所述紅外發射元件一 111、紅外發射元件二 112與所述紅外發射元件四 114、紅外發射元件三113呈鏡像排列;對應的,如圖4,所述紅外接收元件一 121、紅外接收元件二 122與所述紅外接收元件四124、紅外接收元件三123呈鏡像排列。工作時,紅外發射元件通過其上的發射器件發出紅外光線,紅外接收元件通過其上的接收器件接收對應發射器件發出的紅外光線并將接收到的紅外光線信號傳送至分析電路板進行分析甄別。如圖2,所述紅外發射元件一 111、紅外發射元件四114分別至少設有兩個發射器件;一一對應的,所述紅外接收元件一 121、紅外接收元件四IM分別至少設有兩個接收器件,該接收器件可接收對應發射器件發出的紅外光線。請參閱圖4,所述紅外鑒偽機構模塊2包括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其位于入鈔口走鈔平面M和出鈔口走鈔平面25之間;小磁頭21,其分布于所述入鈔口走鈔平面M和出鈔口走鈔平面25之上;以及大磁頭22,其位于出鈔口走鈔平面25之上的中間部位。工作時,當小磁頭21檢測到被檢紙幣進入點鈔機時,紅外鑒偽系統自動啟動,使得被檢紙幣依次經過入鈔口走鈔平面M之上的小磁頭21和紅外收發裝置1,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出鈔口走鈔平面25之上的紅外收發裝置1、大磁頭22和小磁頭21以對被檢紙幣進行真偽檢測。 更為具體地,請參閱圖5,所述紅外鑒偽機構模塊2包括兩個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該兩個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上下對稱地設置于走鈔平面處,當被檢紙幣穿過該兩個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之間時,被檢紙幣的正面和反面分別被位于上部和下部的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 進行采集檢測。請參閱圖6,所述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至少包括一個紅外信息采集單元230,該紅外信息采集單元230包括設有紅外發射器件的電路板235、設有紅外接收器件的電路板 237、一體凸鏡234、一塊光柵條236、以及光學有機玻璃233 ;其中,所述設有紅外接收器的電路板237水平設置于紅外信息采集單元230的底部,所述光柵條236位于所述設有紅外接收器件的電路板237的上方且與其垂直,所述設有紅外發射器件的電路板235位于所述設有紅外接收器的電路板237的上方并位于所述光柵條236的后方與所述設有紅外發射器件的電路板237形成一定的角度,所述一體凸鏡234罩于所述設有紅外發射器件的電路板 235的之上并與其垂直且緊密相連,所述光學有機玻璃233水平設置在所述光柵條236和一體凸鏡234的上方。工作時,所述設有紅外發射器件的電路板235發出一束紅外光231后, 該紅外光231經過所述一體凸鏡234進行聚焦,聚焦后的光線通過所述光學有機玻璃233 投射在走鈔通道232中的被檢紙幣紅外特征區域上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光線經所述光柵條236量化后由所述設有紅外接收器件的電路板237上的紅外接收器件進行接收,對接收到的信號經過電路板上的高速并轉串電路轉換后輸出至主板,最后通過主板對這些接收到的紅外信息進行分析,就能判別被檢紙幣是否為真幣。請參閱圖7,所述的傳動機構3包括主動輪31、捻鈔輪32、加速輪33、出鈔輪34和同步帶35,其中,所述主動輪31設置在所述捻鈔輪32、加速輪33、出鈔輪34的下方且通過同步帶35與捻鈔輪32和加速輪33相連接并進行同向轉動,所述加速輪33和出鈔輪34通過同步帶36相連接并進行同向轉動。該傳動機構3中的主動輪31可采用交流電機主動輪, 工作時,利用該交流電機主動輪作為動力以對被檢紙幣進行準確傳輸。通過以上詳細的闡述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兩種紅外檢測技術同時進行鑒偽一種是通過紅外收發裝置檢測穿透過被檢紙幣的紅外光線的吸收信息進行鑒偽,另一種是通過紅外圖像采集裝置檢測從被檢紙幣上反射回的紅外信息進行鑒偽。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雙重紅外鑒偽的方式,提高了點鈔機的鑒偽靈敏度,減少了誤差;同時,結合傳動機構對被檢紙幣進行準確傳輸,能夠快速準確的檢測出被檢紙幣的真偽和數量。以上通過對所列實施方式的介紹,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實用新型絕不限于上述所列實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作的等同變化、改進及故意變劣等行為,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該點鈔機包括紅外收發裝置(1), 其包括紅外發射單元(11)和紅外接收單元(12);紅外鑒偽機構模塊(2),其兩側分別分布有所述紅外收發裝置(1);以及傳動機構(3),其分布于所述紅外收裝置(1)和紅外鑒偽機構模塊(2)的四周并固定于本點鈔機的側板(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外發射單元(11)包括紅外發射元件一(111)、紅外發射元件二(112)、紅外發射元件三(113)和紅外發射元件四(114);與上述發射元件一一對應,所述紅外接收單元(12)包括紅外接收元件一(121)、紅外接收元件二(122)、紅外接收元件三(123)、紅外接收元件四(1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發射元件一(111)、紅外發射元件二(112)與所述紅外發射元件四(114)、紅外發射元件三(113)呈鏡像排列;對應的,所述紅外接收元件一(121)、紅外接收元件二(122)與所述紅外接收元件四(1M )、紅外接收元件三(123 )呈鏡像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發射元件一(111)、紅外發射元件四(114)分別至少設有兩個發射器件;對應的,所述紅外接收元件一(121 )、紅外接收元件四(124)分別至少設有兩個接收器件,該接收器件可接收對應發射器件發出的紅外光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鑒偽機構模塊(2)包括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其位于入鈔口走鈔平面(24)和出鈔口走鈔平面 (25)之間;小磁頭(21),其分布于所述入鈔口走鈔平面(24)和出鈔口走鈔平面(25)之上; 以及大磁頭(22),其位于出鈔口走鈔平面(25)之上的中間部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鑒偽機構模塊(2 )包括兩個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 ),該兩個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 )上下對稱地設置于走鈔平面處。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圖像采集裝置(23 )至少包括一個紅外信息采集單元(230 ),該紅外信息采集單元(230 )包括設有紅外發射器件的電路板(235)、設有紅外接收器件的電路板(237)、一體凸鏡(234)、一塊光柵條(236)、以及光學有機玻璃(233),其中,所述設有紅外發射器件的電路板(235)發出一束紅外光(231)后,該紅外光(231)經過所述一體凸鏡(234)聚焦,聚焦后的光線通過所述光學有機玻璃(233)投射在走鈔通道(232)中的被檢紙幣紅外特征區域上被反射回來, 反射回來的光線經所述光柵條(236)量化后,由所述設有紅外接收器件的電路板(237)上的紅外接收器件進行接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 (3)包括主動輪(31)、捻鈔輪(32)、加速輪(33)、出鈔輪(34)和同步帶(35),其中,所述主動輪(31)設置在所述捻鈔輪(32)、加速輪(33)、出鈔輪(34)的下方且通過同步帶(35)與捻鈔輪(32)和加速輪(33)相連接并進行同向轉動,所述加速輪(33)和出鈔輪(34)通過同步帶(36 )相連接并進行同向轉動。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外發射單元(11)和紅外接收單元(12)之間的距離為1. 5-2. 2mm。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外發射單元(11)和紅外接收單元(12)之間的距離為1. 6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利用雙重紅外鑒偽的點鈔機,該點鈔機包括紅外收發裝置,其包括紅外發射單元和紅外接收單元;紅外鑒偽機構模塊,其兩側分別分布有所述紅外收發裝置;以及傳動機構,其分布于所述紅外收裝置和紅外鑒偽機構模塊的四周并固定于本點鈔機的側板上。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點鈔機通過兩種紅外檢測技術同時進行鑒偽一種是通過紅外收發裝置檢測穿透過被檢紙幣的紅外光線的吸收信息進行鑒偽,另一種是通過紅外圖像采集裝置檢測從被檢紙幣上反射回的紅外信息進行鑒偽。本實用新型提高了點鈔機的鑒偽靈敏度,減少了誤差;同時,結合傳動機構對被檢紙幣進行準確傳輸,從而能夠準確快速的檢測出被檢紙幣的真偽和數量。
文檔編號G07D7/20GK202167049SQ20112024504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3日
發明者凡麗, 孟習柱, 朱耀朗, 柯和寶, 陳崇軍 申請人:昆山古鰲電子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