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對流通紙幣進行平整、消毒、計數(shù)和防偽檢驗的裝置,具體地指一種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nèi)各金融系統(tǒng)、商業(yè)娛樂、企事業(yè)單位等部門所使用的點驗鈔機,僅具有傳統(tǒng)的點鈔驗鈔作用,功能較為單一,對需識別紙幣的要求較高。但紙幣在市場上流通過一段時間后,往往會出現(xiàn)皺紋、折疊、撕裂等現(xiàn)象,逐漸變成破損不堪的舊紙幣,其上還會沾滿細菌、病菌等污染物,不僅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而且折皺破損的紙幣往往無法被點驗鈔機快速清點和正確識別,同時皺折的紙幣對顧客而言不好攜帶,對商店和超市的收銀員而言存放不便,對銀行工作人員而言整理困難,對紙幣自身而言壽命縮短。而傳統(tǒng)的點驗鈔機并不能解決上述問題,因而也滿足不了眾多顧客和工作人員對紙幣干凈衛(wèi)生、清點高效、識別準確的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在快速計數(shù)、準確防偽報警的基礎上,既能使皺折的紙幣平整光滑、又能殺死紙幣上的細菌的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
為實現(xiàn)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包括底板、安裝在底板上固定各種部件的機架和控制各種電器工作的電路板、以及外罩。機架的上部布置有托鈔板、分鈔輪、壓鈔輪以及與其配合的光電傳感器、熒光管、光電計數(shù)器和防偽磁頭。機架的下部布置有送鈔輪、接鈔葉輪和接鈔板。機架的中部高低錯位布置有一對加溫滾筒,兩加溫滾筒的中心設置有加熱管,兩加溫滾筒的上方、下方及一側面分設有輥輪,與各加溫滾筒相對應的三個輥輪之間通過一條耐溫傳動帶緊密相連,兩加溫滾筒和對應的耐溫傳動帶之間形成一條可兩次連續(xù)熱壓平整紙幣的回轉(zhuǎn)通道,其中高位加溫滾筒上的通道入口與壓鈔輪的壓鈔平面相接,低位加溫滾筒上的通道出口與送鈔輪的送鈔平面相接,上述各種回轉(zhuǎn)部件通過對應的傳動部件與驅(qū)動電機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所設計在點鈔驗鈔組件和送鈔接鈔組件之間的一對加溫滾筒和對應的耐溫傳動帶緊密相連,形成一條可兩次連續(xù)熱壓平整紙幣的回轉(zhuǎn)通道,接通電源后,中心加熱管自動將加溫滾筒表面的溫度控制在適當?shù)姆秶?,紙幣?jīng)過點鈔驗鈔組件準確記數(shù)、高精度防偽,再經(jīng)過兩次連續(xù)的高溫熱壓平整滅菌,最后通過送鈔接鈔組件輸出。本實用新型在點鈔驗鈔的同時完成對紙幣的清潔程序,所有操作均由機器智能化完成,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存取款和清點款的工作效率,節(jié)省了工作人員和顧客的操作時間,也杜絕了紙幣表面病菌的傳播,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經(jīng)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該機殺菌作用進行檢測,其殺菌率為99.8%。同時,經(jīng)過熱壓平整處理的紙幣更有利于驗鈔機快速清點和準確識別防偽,也更有利于紙幣流通壽命的延長,起到了真正保護、愛護人民幣的作用。
圖1為一種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回轉(zhuǎn)部件的傳動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中所示的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包括由底板20和外罩24構成的機殼,底板20下面安裝有四個支撐腳21,底板20上面安裝有固定各種部件的機架19和控制各種電器工作的電路板27。機架19的上部托鈔板支架28上安裝有托鈔板2,托鈔板2上設有光電傳感器1,托鈔板2旁設置有分鈔輪4和壓鈔輪7,分鈔輪4與壓鈔輪7之間設有熒光管5,壓鈔輪7上方設有光電計數(shù)器6,壓鈔輪7下方設有一對防偽磁頭8,防偽磁頭8安裝在防偽磁頭固定板29上。機架19的下部安裝有送鈔輪16,送鈔輪16下緣出鈔處與接鈔葉輪17和接鈔板18相配合。機架19的中部高低錯位布置有一對加溫滾筒10、13,兩加溫滾筒10、13的中心設置有加熱管11、14,兩加溫滾筒10、13的上方、下方及一側面分設有輥輪26,與各加溫滾筒10、13相對應的三個輥輪26之間通過一條耐溫傳動帶23緊密相連,具有一定的壓力,使兩加溫滾筒10、13和對應的耐溫傳動帶23之間形成一條可兩次連續(xù)熱壓平整紙幣的回轉(zhuǎn)通道,其中高位加溫滾筒10上的通道入口與壓鈔輪7的壓鈔平面相接,低位加溫滾筒13上的通道出口與送鈔輪16的送鈔平面相接,使紙幣的點驗、熱壓、送出一體化。在兩加溫滾筒10、13的另一側面各設置有溫控傳感器12和多個擋鈔爪15。溫控傳感器12將所接收的滾筒溫度信號傳遞給電路板27,通過電路板27控制電加熱管11、14始終確保加溫滾筒10、13的表面溫度在80~95℃的范圍,防止溫度過高烤焦紙幣,也避免溫度過低達不到平整紙幣的效果。多個擋鈔爪15可使平整滅菌后的紙幣順利到達送鈔輪16。上述各種回轉(zhuǎn)部件通過安裝在機架19上的兩部驅(qū)動電機22、25驅(qū)動,其中一部驅(qū)動電機22通過傳動皮帶33與接鈔葉輪17相連;另一部驅(qū)動電機25通過一根傳動皮帶31與分鈔輪4、過渡輪30、加溫滾筒10和送鈔輪16相連,同時通過另一根傳動皮帶32與壓鈔輪7和加溫滾筒13相連。外罩24的頂部設置有一排風扇9,以利整個機體的散熱,進一步縮小加溫滾筒10、13的溫度偏差。計數(shù)顯示及報警指示板3安裝在外罩24的表面,便于人們直觀了解點驗鈔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首先接通電源,加熱管11、14工作,使加溫滾筒10、13的表面溫度達到80~95℃,然后將需要點驗的紙幣放入托鈔板2,光電傳感器1將感應到的信號傳送給電路板27,使該機所有電路導通,熒光管5、光電計數(shù)器6、防偽磁頭8、計數(shù)顯示及報警指示板3通電,驅(qū)動電機22、25運轉(zhuǎn),通過各根傳動皮帶31、32、33帶動分鈔輪4、壓鈔輪7、加溫滾筒10、13、送鈔輪16、接鈔葉輪17同時運轉(zhuǎn)。紙幣由分鈔輪4分開,一張一張地經(jīng)過熒光燈5進入壓鈔輪7,通過光電計數(shù)6、防偽磁頭8的點驗后,送入高位加溫滾筒10和耐溫傳動帶23之間的紙幣通道進行高溫平整消毒,然后進入低位加溫滾筒13和耐溫傳動帶23之間的紙幣通道進行二次高溫平整消毒,經(jīng)過高溫平整處理后紙幣由送鈔輪16送入接鈔葉輪17,最后落入接鈔板18上,同時計數(shù)顯示及報警指示板3上面顯示出點鈔的數(shù)字。如果發(fā)現(xiàn)偽鈔,則本機自動仃止工作,計數(shù)顯示及報警指示板3上面的報警燈亮且發(fā)出叫聲。電路控制部分為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作多述。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包括底板(20)、安裝在底板(20)上固定各種部件的機架(19)和控制各種電器工作的電路板(27)、以及外罩(24);機架(19)的上部布置有托鈔板(2)、分鈔輪(4)、壓鈔輪(7)以及與其配合的光電傳感器(1)、熒光管(5)、光電計數(shù)器(6)和防偽磁頭(8);機架(19)的下部布置有送鈔輪(16)、接鈔葉輪(17)和接鈔板(18);其特征在于機架(19)的中部高低錯位布置有一對加溫滾筒(10、13),兩加溫滾筒(10、13)的中心設置有加熱管(11、14),兩加溫滾筒(10、13)的上方、下方及一側面分設有輥輪(26),與各加溫滾筒(10、13)相對應的三個輥輪(26)之間通過一條耐溫傳動帶(23)緊密相連,兩加溫滾筒(10、13)和對應的耐溫傳動帶(23)之間形成一條可兩次連續(xù)熱壓平整紙幣的回轉(zhuǎn)通道,其中高位加溫滾筒(10)上的通道入口與壓鈔輪(7)的壓鈔平面相接,低位加溫滾筒(13)上的通道出口與送鈔輪(16)的送鈔平面相接,上述各種回轉(zhuǎn)部件通過對應的傳動部件與驅(qū)動電機(22、25)相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兩加溫滾筒(10、13)的另一側面設有溫控傳感器(12)和擋鈔爪(1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驅(qū)動電機有兩部,其中一部驅(qū)動電機(22)通過傳動皮帶(33)與接鈔葉輪(17)相連;另一部驅(qū)動電機(25)通過一根傳動皮帶(31)與分鈔輪(4)、加溫滾筒(10)和送鈔輪(16)相連,同時通過另一根傳動皮帶(32)與壓鈔輪(7)和加溫滾筒(13)相連。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外罩(24)上設置有排風扇(9)。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外罩(24)上設置有排風扇(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型平整消毒點驗鈔機,它是在現(xiàn)有感應式防偽點驗鈔機的點鈔驗鈔組件和送鈔接鈔組件之間,增設一對高低錯位布置的加溫滾筒,兩加溫滾筒的中心設置有加熱管,兩加溫滾筒的上方、下方及一側面分設有輥輪,與各加溫滾筒相對應的三個輥輪之間通過一條耐溫傳動帶緊密相連,兩加溫滾筒和對應的耐溫傳動帶之間形成一條可兩次連續(xù)熱壓平整紙幣的回轉(zhuǎn)通道,其中高位加溫滾筒上的通道入口與壓鈔輪的壓鈔平面相接,低位加溫滾筒上的通道出口與送鈔輪的送鈔平面相接,上述各種回轉(zhuǎn)部件通過對應的傳動部件與驅(qū)動電機相連。該機可在快速計數(shù)、準確防偽報警的基礎上,使皺折的紙幣平整光滑,且能殺死紙幣上的細菌,預防疾病傳播。
文檔編號G07D7/00GK2755687SQ200420111070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0月28日
發(fā)明者李壯楠 申請人:李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