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穿戴式載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穿戴式載板,包括柔性織物基材層,在基材層的單面或雙面形成的濺鍍層,以及保護層;所述保護層覆在濺鍍層上;所述基材層的材料是玻璃纖維、聚合物纖維或混紡布,所述濺鍍層的材料是銅,所述保護層的材質是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所述穿戴式載板使用了比ITO透明電極相對廉價的導電材料銅并且具有特定設計的電路圖,具有高抗沖擊性和低總電阻的性能,由于鍍層數少,因而生產工序少,成本低,生產效率高,具有高可視度以及成本競爭力。
【專利說明】
一種穿戴式載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半導體器件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穿戴式載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人類對功能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新的功能材料已成為新技術和新興工業發展的關鍵。電子電氣設備日趨數字化、高度集成化、信號電平小量化,以滿足其高速化、輕量化和小型化的要求,極易受外界電磁干擾而產生誤動作,帶來嚴重后果。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逐漸對智能電子產品有了可穿戴的需求。可穿戴的產品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可以被拉伸、扭曲、折疊、弄皺,而沒有性能退化。這些產品能夠適應復雜的非平面表面,有著剛性裝置所不具有的應用領域。人們通過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制造出了虛擬鍵盤,比如激光虛擬鍵盤、基于視頻的手勢識別虛擬鍵盤、仿生表面肌電信號虛擬鍵盤、微軟的surf ace觸控鍵盤等,但現有的虛擬鍵盤需要額外的設備來提供攝像頭或者激光來實現鍵盤的功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傳統的IT0(90%氧化銦)薄膜設計需在較高的溫度鍍膜才能達到較佳的導電性,不利于可撓性基材的使用,且氧化銦價格高昂,如何降低使用量也是關鍵。另外,在傳統的電極與導線方面大都使用純鋁及純銀等材料,通過濺鍍或者絲網印刷等方式形成所需的薄膜導線與薄膜電極,但純銀及純鋁材料耐候性較差,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因熱產生電子迀移,長期使用過程中薄膜易產生異常突起或者斷線,造成組件的壽命降低。
[0003]
【發明內容】
: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簡化現有技術的產品,以銅取代ΙΤ0,將銅直接濺鍍在柔性基材上,提供一種濺鍍層數少,耐蝕性能好,鍍層結合強度較高,成本低,生產效率高的穿戴式載板。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
[0006]—種穿戴式載板,包括柔性織物基材層,在基材層的單面或雙面形成的濺鍍層,以及保護層;所述保護層覆在濺鍍層上;所述基材層的材料是玻璃纖維、聚合物纖維或混紡布,所述濺鍍層的材料是銅,所述保護層的材質是金屬或金屬氧化物。
[0007]進一步,所述基材層的長度為lO-lOOOm,寬度為100mm-2000mm,厚度為10-1000μπι。
[0008]進一步,所述聚合物纖維包括聚酯纖維,聚乙烯纖維,聚丙烯纖維,聚丙烯腈纖維,聚乙烯醇纖維,聚氯乙烯纖維和聚氨酷纖維。
[0009]進一步,所述濺鍍層分布網狀銅導體,所述銅導體的寬度1-4微米,各銅導體相互間隔50-100微米。
[0010]進一步,所述濺鍍層的厚度為0.03-1.5微米,優選0.05-0.5微米。
[0011 ]進一步,所述保護層厚度為所述濺鍍層厚度的30-40%。
[0012]本實用新型的穿戴式載板使用了比ITO透明電極相對廉價的導電材料銅并且具有特定設計的電路圖,具有高抗沖擊性和低總電阻的性能,由于鍍層數少,因而生產工序少,成本低,生產效率高,具有高可視度以及成本競爭力。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穿戴式載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其中:卜保護層,2-濺鍍層,3-基材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穿戴式載板,包括柔性織物基材層3,在基材層的單面或雙面形成的濺鍍層2,以及保護層I;所述保護層I覆在濺鍍層2上;所述基材層3的材料是玻璃纖維、聚合物纖維或混紡布,所述濺鍍層2的材料是銅,所述保護層I的材質是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所述基材層3的長度為lO-lOOOm,寬度為100mm-2000mm,厚度為10-1000μπι。所述聚合物纖維包括聚酯纖維,聚乙烯纖維,聚丙烯纖維,聚丙烯腈纖維,聚乙烯醇纖維,聚氯乙烯纖維和聚氨酷纖維。所述濺鍍層2分布網狀銅導體,所述銅導體的寬度1-4微米,各銅導體相互間隔50-100微米。所述濺鍍層2的厚度為0.03-1.5微米,所述保護層I厚度為所述濺鍍層2厚度的 30-40%。
[0017]實施例1
[0018]上述的穿戴式載板,其中所述基材層的材料為玻璃纖維,基材層的長度為10m,寬度為10mm,厚度為1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0.03微米,所述保護層是銅,厚度為0.01微米;所述濺鍍層分布網狀銅導體,所述銅導體的寬度為I微米,各銅導體相互間隔50微米。
[0019]實施例2
[0020]上述的穿戴式載板,其中所述基材層的材料為聚酯纖維,基材層的長度為1000m,寬度為2000mm,厚度為100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1.5微米,所述保護層是銅,厚度為0.6微米;所述濺鍍層分布網狀銅導體,所述銅導體的寬度為4微米,各銅導體相互間隔100微米。
[0021]實施例3
[0022]上述的穿戴式載板,其中所述基材層的材料為聚乙烯纖維,基材層的長度為500m,寬度為1000mm,厚度為50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0.7微米,所述保護層是氧化銅,厚度為2.5微米;所述濺鍍層分布網狀銅導體,所述銅導體的寬度為2.5微米,各銅導體相互間隔75微米。
[0023]實施例4
[0024]上述實施例1的穿戴式載板,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基材層的材料為聚丙烯纖維,厚度為5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0.05微米,所述保護層厚度為0.002微米。
[0025]實施例5
[0026]上述實施例2的穿戴式載板,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基材層的材料為聚丙烯腈纖維,厚度為5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0.5微米,所述保護層厚度為0.15微米。
[0027]實施例6
[0028]上述實施例2的穿戴式載板,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基材層的材料為聚乙烯醇纖維,厚度為5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0.5微米,所述保護層厚度為0.15微米。
[0029]實施例7
[0030]上述實施例3的穿戴式載板,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基材層的材料為聚氯乙烯纖維,厚度為2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0.05微米,所述保護層厚度為0.02微米。
[0031 ] 實施例8
[0032]上述實施例3的穿戴式載板,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基材層的材料為聚氨酷纖維,厚度為2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0.05微米,所述保護層厚度為0.02微米。
[0033]實施例9
[0034]上述實施例6的穿戴式載板,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基材層的材料為混紡布,厚度為10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0.4微米,所述保護層厚度為0.15微米。
[0035]實施例10
[0036]上述實施例9的穿戴式載板,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基材層的長度為800m,寬度為1500m,厚度為800微米,所述濺鍍層厚度為I微米,所述保護層厚度為0.4微米。
[0037]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穿戴式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織物基材層,在基材層的單面或雙面形成的濺鍍層,以及保護層;所述保護層覆在濺鍍層上;所述基材層的材料是玻璃纖維、聚合物纖維或混紡布,所述濺鍍層的材料是銅,所述保護層的材質是金屬或金屬氧化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穿戴式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層的長度為lO-lOOOm,寬度為 100mm-2000mm,厚度為 10-1000μηι。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穿戴式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濺鍍層分布網狀銅導體,所述銅導體的寬度1-4微米,各銅導體相互間隔50-100微米。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穿戴式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濺鍍層的厚度為0.03-1.5微米。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穿戴式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濺鍍層的厚度為0.05-0.5微米。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穿戴式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厚度為所述濺鍍層厚度的30-40%ο
【文檔編號】G06F3/041GK205581827SQ201620186200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1日
【發明人】黃曉東, 陳錫園
【申請人】上海萬寅安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華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