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底座的電子設備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底座及一電子裝置。底座包括一第一主體及至少一第一結合部。第一結合部包括一轉動件,轉動件樞接于第一主體且具有一從動部及一定位部。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二主體及至少一第二結合部。第二結合部包括一彈性件及一定位槽,彈性件連接于第二主體,定位槽形成于第二主體。當底座承載電子裝置而使第一結合部對位于第二結合部時,彈性件推動從動部以使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專利說明】具有底座的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電子設備,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有底座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平板計算機(tabletPC)或是智能型手機(smartphone)等,因具有能讓使用者隨身攜帶且操作簡單等優點,已被廣泛地使用。由于可攜式電子裝置一般不具有用來支撐的底座,且大多無實體鍵盤供使用者操作,故現有技術的設計多會將可攜式電子裝置與擴充底座搭配。所述擴充底座具有供可攜式電子裝置放置與充電的功能,更具有鍵盤模塊供使用者進行輸入。[0003]在一些擴充底座中,是利用固定結構(如卡勾)來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然而,當可攜式電子裝置與擴充底座相結合時,制造與組裝公差可能使可攜式電子裝置與擴充底座之間存在非預期的間隙,導致擴充底座上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易產生晃動而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困擾。【
發明內容】[0004]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可避免底座上的電子裝置產生晃動。[0005]本發明的電子設備包括一底座及一電子裝置。底座包括一第一主體及至少一第一結合部。第一結合部包括一轉動件,轉動件樞接于第一主體且具有一從動部及一定位部。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二主體及至少一第二結合部。第二結合部包括一彈性件及一定位槽,彈性件連接于第二主體,定位槽形成于第二主體。當底座承載電子裝置而使第一結合部對位于第二結合部時,彈性件推動從動部以使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0006]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動件具有一樞接部并通過樞接部而樞接于第一主體,樞接部位于從動部與定位部之間。[0007]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動件具有一連接部,連接部是由磁性材料所構成或連接部包括一磁性件,連接部連接于樞接部與定位部之間,第二結合部包括另一磁性件,另一磁性件配置于第二主體,當第一結合部對位于第二結合部時,另一磁性件與連接部之間的磁吸力帶動轉動件旋轉。[0008]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另一磁性件配置于彈性件與定位槽之間。[0009]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結合部包括一容納槽,容納槽形成于第二主體且容納至少部分彈性件。[0010]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彈性件包括一彈性部及一推抵部,彈性部連接于第二主體與推抵部之間,推抵部適于推抵從動部。[0011]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槽內具有一接觸面,定位部具有另一接觸面,當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時,定位部的接觸面傾斜并靠合于定位槽內的接觸面。[0012]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部是由磁性材料所構成或定位部包括一磁性件。[0013]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結合部包括另一磁性件,另一磁性件配置于第一主體且對位于定位部,定位部適于通過另一磁性件與定位部之間的磁吸力被限位。[0014]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結合部包括另一磁性件,另一磁性件配置于第二主體且對位于定位槽,定位部適于通過另一磁性件與定位部之間的磁吸力被限位。[0015]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部具有相對的一底側及一頂側,定位部的一外徑從底側往頂側漸減。[0016]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槽具有一開口端,定位部適于從開口端卡入定位槽,定位槽的一內徑從開口端往定位槽內漸減。[0017]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部具有相對的兩第一斜面,定位槽內具有相對的兩第二斜面,兩第一斜面的斜度分別相同于兩第二斜面的斜度,當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時,兩第一斜面分別靠合于兩第二斜面。[0018]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部在各第一斜面上具有至少一凹槽。[0019]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主體具有鄰接第一結合部的一第一承靠面,第二主體具有鄰接第二結合部的一第二承靠面,當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時,第一承靠面靠合于第二承靠面。[0020]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部上具有一第一對位微結構,定位槽內具有一第二對位微結構,當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時,第一對位微結構靠合于第二對位微結構。[0021]一種電子裝置,其與一底座結合以形成一電子設備。電子裝置包括一主體及至少一結合部,結合部包括一彈性件及一定位槽,彈性件連接于主體,定位槽形成于主體。當電子裝置與底座結合時,彈性件推動底座的一轉動件,以使轉動件的一定位部卡合于電子裝置的定位槽。[0022]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結合部包括一容納槽,容納槽形成于主體且容納至少部分彈性件。[0023]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彈性件包括一彈性部及一推抵部,彈性部連接于主體與推抵部之間,推抵部適于推抵轉動件。[0024]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槽內具有一接觸面,當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時,定位部靠合于定位槽內的接觸面。[0025]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結合部包括一磁性件,磁性件配置于主體且對位于定位槽,定位部適于通過磁性件與定位部之間的磁吸力被限位。[0026]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槽具有一開口端,定位部適于從開口端卡入定位槽,定位槽的一內徑從開口端往定位槽內漸減。[0027]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部具有相對的兩第一斜面,定位槽內具有相對的兩第二斜面,兩第一斜面的斜度分別相同于兩第二斜面的斜度,當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時,兩第一斜面分別靠合于兩第二斜面。[0028]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主體具有鄰接結合部的一承靠面,當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時,底座靠合于承靠面。[0029]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部上具有一第一對位微結構,定位槽內具有一第二對位微結構,當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時,第一對位微結構靠合于第二對位微結構。[0030]基于上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設備中,當底座承載電子裝置時,第二結合部的彈性件推抵第一結合部的轉動件的從動部,而使轉動件的定位部卡合于第二結合部的定位槽,進而將電子裝置定位于底座上。在此定位方式之下,彈性件可藉其彈性變形能力來吸收底座與電子裝置的制造組裝公差,以避免電子裝置與底座之間因所述制造組裝公差而存在非預期的間隙,使底座上的電子裝置不會產生晃動而讓使用者能夠舒適地操作電子設備。[0031]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0032]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0033]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立體圖;[0034]圖2A繪示圖1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彼此分離;[0035]圖2B繪示圖2A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相結合;[0036]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的剖面圖;[0037]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的剖面圖;[0038]圖5A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彼此分離;[0039]圖5B繪示圖5A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相結合;[0040]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定位部位于定位槽內的局部放大圖。[0041]符號說明[0042]100:電子設備[0043]110:底座[0044]110a、210a、310a、410a:第一主體[0045]110b、210b、310b、410b:第一結合部[0046]112:輸入介面[0047]114、414:轉動件[0048]114a、414a:從動部[0049]114b、214b、314b、414b、514b:定位部[0050]114c、414c:樞接部[0051]114d、414d:連接部[0052]116a、128a、128b:磁性件[0053]120:電子裝置[0054]120a、220a、320a、420a:第二主體[0055]120b、220b、320b、420b:第二結合部[0056]122:觸控顯示介面[0057]124、424:彈性件[0058]124a、424a:彈性部[0059]124b、424b:推抵部[0060]126、226、326、426、526:定位槽[0061]129、429:容納槽[0062]226a:開口端[0063]B:底側[0064]Ml:第一對位微結構[0065]M2:第二對位微結構[0066]Ρ1、ΡΓ:第一位置[0067]Ρ2、Ρ2’:第二位置[0068]R1、R1’:第一斜面[0069]R2、R2’:第二斜面[0070]S1、SI’:第一承靠面[0071]S2、S2’:第二承靠面[0072]S3、S4、S3’、S4’:接觸面[0073]T、T,:凹槽[0074]U:頂側[0075]X、Y、Z:參考坐標軸【具體實施方式】[0076]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立體圖。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電子設備100包括一底座110及一電子裝置120。底座110包括一第一主體IlOa及至少一第一結合部I1b(繪示為兩個),電子裝置120包括一第二主體120a及至少一第二結合部120b。底座110的第一主體I1a與電子裝置120的第二主體120a適于通過第一結合部IlOb與第二結合部120b而相結合。[0077]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及底座110例如分別是平板計算機(tabletPC)及對應的擴充底座。底座110的第一主體IlOa具有輸入介面112(如鍵盤模塊)供使用者操作,且電子裝置120的第二主體120a具有觸控顯示介面122(如液晶屏幕的觸控顯示面)供使用者操作。在其它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可為其它種類的裝置且底座110可為對應于此裝置的底座,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0078]圖2A繪示圖1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彼此分離。圖2B繪示圖2A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相結合。請參考圖2A及圖2B,各第一結合部IlOb包括一轉動件114,轉動件114樞接于第一主體IlOa且具有一從動部114a及一定位部114b。各第二結合部120b包括一彈性件124及一定位槽126,彈性件124連接于第二主體120a,定位槽126形成于第二主體120a。當圖1所示的底座110承載電子裝置120而使各第一結合部IlOb對位于對應的第二結合部120b時,彈性件124會推動從動部114a而帶動轉動件114旋轉,以使定位部114b從圖2A所示的第一位置Pl移至圖2B所示的第二位置P2并卡合于定位槽126,進而將電子裝置120定位于底座110上。[0079]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體I1a具有鄰接第一結合部I1b的一第一承靠面SI,第二主體120a具有鄰接第二結合部120b的一第二承靠面S2。在上述定位方式之下,當定位部114b卡合于定位槽126時,彈性件124可藉其彈性變形能力來吸收底座110與電子裝置120的制造組裝公差,讓第一承靠面SI確實地靠合于第二承靠面S2,以避免電子裝置120與底座110之間因所述制造組裝公差而存在非預期的間隙,使底座110上的電子裝置120不會產生晃動而讓使用者能夠舒適地操作電子設備100。[0080]請參考圖2A及圖2B,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結合部120b包括一容納槽129,容納槽129形成于第二主體120a且用以容納至少部分彈性件124。具體而言,彈性件124包括一彈性部124a及一推抵部124b,彈性部124a例如是彈簧、橡膠件、彈片或其它種類的彈性體(繪示為彈簧)且連接于第二主體120a與推抵部124b之間。推抵部124b至少部分地突伸至容納槽129外且適于如圖2B所示推抵從動部114a。在其它實施例中,彈性件124可為其它適當形式,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0081]本實施例的轉動件114具有一樞接部114c,樞接部114c位于從動部114a與定位部114b之間,轉動件114通過樞接部114c而樞接于第一主體110a。承上,轉動件114具有一連接部114d且第二結合部120b包括一磁性件128a,連接部114d連接于樞接部114c與定位部114b之間且其材質例如為可被磁力吸引的感磁材料,磁性件128a例如是永久磁鐵且配置于第二主體120a而位于彈性件124與定位槽126之間。當第一結合部IlOb對位于第二結合部120b時,轉動件114除了通過彈性件124對從動部114a的推抵被帶動,更通過磁性件128a與連接部114d之間的磁吸力而被帶動,以從圖2A所示的第一位置Pl往圖2B所示的第二位置P2旋轉。[0082]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114d的材質例如是感磁材料,以使連接部114d與磁性件128a可產生磁吸力,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在連接部114d內配置另一磁性件以與磁性件128a產生磁吸力,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0083]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結合部IlOb包括一磁性件116a,第二結合部120b包括一磁性件128b。磁性件116a例如是永久磁鐵且配置于第一主體IlOa并對位于定位部114b,磁性件128b例如是永久磁鐵且配置于第二主體120a并對位于定位槽126。定位部114b的材質例如為可被磁力吸引的感磁材料。當圖1所示的電子裝置120未裝設于底座110上時,定位部114b適于如圖2A所示通過磁性件116a與定位部114b之間的磁吸力被限制于第一位置Pl,以避免定位部114b非預期地突伸出。當圖1所示的電子裝置120裝設于底座110上時,定位部114b適于如圖2B所示通過磁性件128b與定位部114b之間的磁吸力被限制于第二位置P2,使定位部114b穩固地卡合于定位槽126內。在本實施例中,磁性件116a如圖2A所示設置于定位部114b的下方,然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它實施例中,磁性件116a可改為設置于定位部114b的兩側或其它適當位置。[0084]在本實施例中,定位部114b的材質例如是感磁材料,以使定位部114b與磁性件116a、128b可產生磁吸力,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在定位部114b內配置另一磁性件以與磁性件116a、128b產生磁吸力,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0085]在本實施例中,定位槽126內具有傾斜的一接觸面S3,定位部114b具有另一接觸面S4。當定位部114b如圖2A所示位于第一位置Pl時,定位部114b的接觸面S4為水平。當定位部114b隨著轉動件114的轉動從圖2A所示的第一位置Pl移至圖2B所示的第二位置P2時,定位部114b的接觸面S4傾斜并靠合于定位槽126內的接觸面S3。進一步而言,磁性件128b例如被接觸面S3暴露,從而當定位部114b卡入定位槽126時,定位部114b會碰撞磁性件128b而產生敲擊聲,讓使用者藉此敲擊聲而得知圖1所示的電子裝置120已確實地被定位于底座110上。[0086]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的剖面圖。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第一主體210a、第一結合部210b、定位部214b、第二主體220a、第二結合部220b、定位槽226在參考坐標軸X、Y、Z中的配置與作用方式類似于圖2A、2B的第一主體110a、第一結合部110b、定位部114b、第二主體120a、第二結合部120b、定位槽126在所述參考坐標軸X、Y、Z中的配置與作用方式,于此不再贅述。圖3所示實施例的其它結構特征如下述。[0087]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定位部214b具有相對的一底側B及一頂側U且具有相對的兩第一斜面Rl,其中通過在定位部214b形成此兩第一斜面Rl,可使定位部214b在圖3所示剖面的外徑從底側B往頂側U漸減。相應地,定位槽226具有一開口端226a且定位槽226內具有相對的兩第二斜面R2,定位部214b適于從開口端226a卡入定位槽226,其中通過在定位槽226內形成此兩第二斜面R2,可使定位槽226在圖3所示剖面的內徑從開口端226a往定位槽226內漸減。承上,兩第一斜面Rl的斜度被設計為分別相同于兩第二斜面R2的斜度,以使定位部214b與定位槽226在圖3所示剖面具有相同的錐度。通過上述錐度配合方式,當定位部214b如圖3所示卡入定位槽226時,兩第一斜面Rl會分別靠合于兩第二斜面R2,確保定位部214b與定位槽226之內壁緊密地結合而不會存在非預期的間隙,以避免底座110上的電子裝置120產生晃動。[0088]進一步而言,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定位部214b在各第一斜面Rl上具有至少一凹槽T(繪示為一個),如此可縮減定位部214b與定位槽226之內壁的接觸面積,以降低定位部214b卡入定位槽226時所產生的摩擦力。本發明不對凹槽T的形式及數量加以限制,其可為其它適當形狀或其它適當數量,舉例說明如下。[0089]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定位部卡合于定位槽的剖面圖。在圖4所示實施例中,第一主體310a、第一結合部310b、定位部314b、第二主體320a、第二結合部320b、定位槽326、第一斜面R1’、第二斜面R2’的配置與作用方式類似于圖3的第一主體210a、第一結合部210b、定位部214b、第二主體220a、第二結合部220b、定位槽226、第一斜面R1、第二斜面R2的配置與作用方式,于此不再贅述。圖4所示實施例與圖3所示實施例的不同處在于,各第一斜面R1’上的凹槽T’的數量為多個(繪示為三個),其中定位部314b在相鄰的兩凹槽T’之間是與定位槽326之內壁以線接觸或點接觸的方式相靠合,以維持定位部314b與定位槽326之間的卡合穩固性并達到縮減定位部314b與定位槽326之內壁接觸面積以降低摩擦力的效果。[0090]圖5A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彼此分離。圖5B繪示圖5A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相結合。在圖5A及圖5B所示實施例中,第一主體410a、第一結合部410b、轉動件414、從動部414a、定位部414b、樞接部414c、連接部414d、第二主體420a、第二結合部420b、彈性件424、彈性部424a、推抵部424b、定位槽426、容納槽429、第一位置Pl’、第二位置P2’、第一承靠面SI’、第二承靠面S2’、接觸面S3’、接觸面S4’的配置與作用方式類似于圖2A及圖2B的第一主體110a、第一結合部110b、轉動件114、從動部114a、定位部114b、樞接部114c、連接部114d、第二主體120a、第二結合部120b、彈性件124、彈性部124a、推抵部124b、定位槽126、容納槽129、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第一承靠面S1、第二承靠面S2、接觸面S3、接觸面S4的配置與作用方式,于此不再贅述。[0091]圖5A及圖5B所示實施例與圖2A及圖2B所示實施例的不同處在于,圖5A及圖5B所示實施例并未設置圖2A、2B中的磁性件116a、128a、128b,其僅通過彈性件424對從動部414a的推抵而帶動轉動件414由圖5A所示的第一位置P1’轉動至圖5B所示的第二位置P2,。[0092]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定位部位于定位槽內的局部放大圖。請參考圖6,在本實施例中,定位部514b上具有第一對位微結構Ml,定位槽526內具有第二對位微結構M2。當定位部514b卡合于定位槽526時,第一對位微結構Ml靠合于第二對位微結構M2以提升定位部514b與定位槽526的對位準確性。[0093]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設備中,當底座承載電子裝置時,第二結合部的彈性件推抵第一結合部的轉動件的從動部,而使轉動件的定位部卡合于第二結合部的定位槽,進而將電子裝置定位于底座上。在此定位方式之下,彈性件可藉其彈性變形能力來吸收底座與電子裝置的制造組裝公差,以避免電子裝置與底座之間因所述制造組裝公差而存在非預期的間隙,使底座上的電子裝置不會產生晃動而讓使用者能夠舒適地操作電子設備。此外,可將定位部上的兩第一斜面的斜度被設計為分別相同于定位槽內的兩第二斜面的斜度,從而當定位部卡入定位槽時,兩第一斜面會分別靠合于兩第二斜面,確保定位部與定位槽之內壁緊密地結合而不會存在非預期的間隙,以更有效地避免底座上的電子裝置產生晃動。[0094]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公開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主權項】1.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包括一第一主體及至少一第一結合部,其中該第一結合部包括一轉動件,該轉動件樞接于該第一主體且具有一從動部及一定位部;以及一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二主體及至少一第二結合部,其中該第二結合部包括一彈性件及一定位槽,該彈性件連接于該第二主體,該定位槽形成于該第二主體,當該底座承載該電子裝置而使該第一結合部對位于該第二結合部時,該彈性件推動該從動部以使該定位部卡合于該定位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轉動件具有一樞接部并通過該樞接部而樞接于該第一主體,該樞接部位于該從動部與該定位部之間。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轉動件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是由磁性材料所構成或該連接部包括一磁性件,該連接部連接于該樞接部與該定位部之間,該第二結合部包括另一磁性件,該另一磁性件配置于第二主體,當該第一結合部對位于該第二結合部時,該另一磁性件與該連接部之間的磁吸力帶動該轉動件旋轉。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另一磁性件配置于該彈性件與該定位槽之間。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結合部包括一容納槽,該容納槽形成于該第二主體且容納至少部分該彈性件。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彈性件包括一彈性部及一推抵部,該彈性部連接于該第二主體與該推抵部之間,該推抵部適于推抵該從動部。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定位槽內具有一接觸面,該定位部具有另一接觸面,當該定位部卡合于該定位槽時,該定位部的該接觸面傾斜并靠合于該定位槽內的該接觸面。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是由磁性材料所構成或該定位部包括一磁性件。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結合部包括另一磁性件,該另一磁性件配置于該第一主體且對位于該定位部,該定位部適于通過該另一磁性件與該定位部之間的磁吸力被限位。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結合部包括另一磁性件,該另一磁性件配置于該第二主體且對位于該定位槽,該定位部適于通過該另一磁性件與該定位部之間的磁吸力被限位。11.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具有相對的一底側及一頂側,該定位部的一外徑從該底側往該頂側漸減。12.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定位槽具有一開口端,該定位部適于從該開口端卡入該定位槽,該定位槽的一內徑從該開口端往該定位槽內漸減。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具有相對的兩第一斜面,該定位槽內具有相對的兩第二斜面,該兩第一斜面的斜度分別相同于該兩第二斜面的斜度,當該定位部卡合于該定位槽時,該兩第一斜面分別靠合于該兩第二斜面。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在各該第一斜面上具有至少一凹槽。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一主體具有鄰接該第一結合部的一第一承靠面,該第二主體具有鄰接該第二結合部的一第二承靠面,當該定位部卡合于該定位槽時,該第一承靠面靠合于該第二承靠面。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上具有一第一對位微結構,該定位槽內具有一第二對位微結構,當該定位部卡合于該定位槽時,該第一對位微結構靠合于該第二對位微結構。17.—種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其與一底座結合以形成一電子設備,該電子裝置包括:一主體及至少一結合部,其中該結合部包括一彈性件及一定位槽,該彈性件連接于該主體,該定位槽形成于該主體;其中當該電子裝置與該底座結合時,該彈性件推動該底座的一轉動件,以使該轉動件的一定位部卡合于該電子裝置的該定位槽。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結合部包括一容納槽,該容納槽形成于該主體且容納至少部分該彈性件。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彈性件包括一彈性部及一推抵部,該彈性部連接于該主體與該推抵部之間,該推抵部適于推抵該轉動件。20.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定位槽內具有一接觸面,當該定位部卡合于該定位槽時,該定位部靠合于該定位槽內的該接觸面。21.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結合部包括一磁性件,該磁性件配置于該主體且對位于該定位槽,該定位部適于通過該磁性件與該定位部之間的磁吸力被限位。22.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定位槽具有一開口端,該定位部適于從該開口端卡入該定位槽,該定位槽的一內徑從該開口端往該定位槽內漸減。23.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具有相對的兩第一斜面,該定位槽內具有相對的兩第二斜面,該兩第一斜面的斜度分別相同于該兩第二斜面的斜度,當該定位部卡合于該定位槽時,該兩第一斜面分別靠合于該兩第二斜面。24.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主體具有鄰接該結合部的一承靠面,當該定位部卡合于該定位槽時,該底座靠合于該承靠面。25.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上具有一第一對位微結構,該定位槽內具有一第二對位微結構,當該定位部卡合于該定位槽時,該第一對位微結構靠合于該第二對位微結構。【文檔編號】G06F1/16GK105988525SQ201510734538【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申請日】2015年11月3日【發明人】鄒志強,葉鑫,翁嘉信,藍偉豪,林采育,朱源平【申請人】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