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包括:底座、支架、導熱板、散熱板以及通風組件;支架固定設置于底座上,散熱板設置于支架上,散熱板與底座相間隔,且散熱板與底座之間形成散熱通道,導熱板抵接于散熱板背向底座的一面,通風組件設置于支架上,且通風組件設置于散熱板背向導熱板的一面;支架包括第一支撐架和第二支撐架,第一支撐架固定設置于底座上,第二支撐架活動設置于第一支撐架上。通過導熱板將筆記本的熱量快速吸附并傳遞至散熱板,由散熱板將熱量散發,而通風組件加快了散熱板的熱量散熱發,使得空氣能夠在散熱板與底座之間快速流通,加快了散熱速度,從而使得筆記本電腦的熱量能夠快速散發。
【專利說明】
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散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隨著移動辦公、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便攜式計算機,又稱筆記本電腦得到廣泛應用。由于筆記本的輕便,方便人們攜帶,因此商務場合或者辦公場合,筆記本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于筆記本應用的環境不同,導致筆記本需要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下使用。筆記本雖然輕便、體積小,但是受限于更小的體積,導致筆記本發熱量大,散熱效果不佳,溫度上升的筆記本不利于用戶的使用,且容易造成筆記本性能下降,壽命降低。
[0003]為此,需要提供高性能的散熱裝置,提高筆記本的散熱性能,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201410741876.1公開了筆記本散熱板,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兩側安裝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與固定板之間卡接,固定板下表面靠近兩側面處設有固定導肩,固定導肩靠近固定支架設置,兩固定導肩之間連接有金屬導熱板,金屬導熱板固定在兩固定導肩上,兩固定支架之間連接有散熱板,散熱板與金屬導熱板之間電連接,散熱板上表面設有主連接裝置,主連接裝置呈倒梯形結構,且主連接裝置通過機械螺釘與散熱板之間可拆卸連接,散熱板下表面設有輔連接裝置,輔連接裝置與固定支架一體連接。這種散熱板缺少主動散熱機構,使得熱量無法快速散發,導致散熱效果不理想。
[0004]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201410620105.7公開了一種筆記本散熱器,包括散熱底座,散熱底座由防水材料制成,散熱底座一側面延伸有一平臺,平臺與散熱底座一體連接,平臺內設有溫速監控調整器,平臺一側裝有USB電源接口,USB電源接口與溫速監控調整器通過導線連接,散熱底座上設有臺面板,臺面板與散熱底座一體連接,臺面板上設有散熱板。本筆記本散熱器適用于各式品牌的筆記本,且散熱性能良好,能大幅度使筆記本CPU顯卡降溫,且通過溫速監控調整器及單片機的應用,實現了對風扇啟停的控制,保證了筆記本電腦能在正常溫度下運行。這種筆記本散熱器雖然能夠通過風扇加快熱量散發,且能夠對風扇啟停控制,但缺乏良好的散熱通道,導致散熱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的散熱器散熱效率低下的缺陷,提供一種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能夠有效提高散熱效率。
[0006]—種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包括:底座、支架、導熱板、散熱板以及通風組件;
[0007]所述支架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散熱板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散熱板與所述底座相間隔,且所述散熱板與所述底座之間形成散熱通道,所述導熱板抵接于所述散熱板背向所述底座的一面,所述通風組件設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通風組件設置于所述散熱板背向所述導熱板的一面;
[0008]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撐架和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撐架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架上。
[000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撐架活動插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上。
[001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架為圓柱形。
[001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撐架為圓柱形。
[0012]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旋扭件,所述旋扭件套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上,用于旋扭緊固所述第二支撐架。
[001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架具有三角形截面。
[001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撐架具有三角形截面。
[001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架具有多邊形截面。
[001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撐架具有多邊形截面。
[001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架與所述第二支撐架具有相同截面。
[0018]上述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通過導熱板將筆記本的熱量快速吸附并傳遞至散熱板,由散熱板將熱量散發,而通風組件加快了散熱板的熱量散熱發,從而有效提高了散熱效率,由于散熱板與底座相互間隔,使得空氣能夠在散熱板與底座之間快速流通,加快了散熱速度,從而使得筆記本電腦的熱量能夠快速散發。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2°]圖2為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的一方向結構不意圖;
[0021 ]圖3為一個實施例的通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一個實施例的底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一個實施例的散熱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另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另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的一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8為另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的一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0028]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29]例如,一種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包括:底座、支架、導熱板、散熱板以及通風組件;所述支架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散熱板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散熱板與所述底座相間隔,且所述散熱板與所述底座之間形成散熱通道,所述導熱板抵接于所述散熱板背向所述底座的一面,所述通風組件設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通風組件設置于所述散熱板與所述底座之間。
[0030]如圖1和圖2所示,為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包括:底座100、支架200、導熱板400、散熱板300以及通風組件600;所述支架200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散熱板300設置于所述支架200上,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相間隔,且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形成散熱通道500,所述導熱板400抵接于所述散熱板300背向所述底座100的一面,所述通風組件600設置于所述支架200上,且所述通風組件600設置于所述散熱板300背向所述導熱板400的一面,即所述通風組件600設置于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
[0031]具體地,底座100用于支撐支架200以及機架上的部件,筆記本電腦放置在導熱板400上,通過導熱板400將筆記本的熱量快速吸附并傳遞至散熱板300,由散熱板300將熱量散發,而通風組件600加快了散熱板300的熱量散熱發,從而有效提高了散熱效率,由于散熱板300與底座100相互間隔,散熱通道500使得空氣能夠在散熱板300與底座100之間快速流通,加快了散熱速度,從而使得筆記本電腦的熱量能夠快速散發。
[0032I 具體地,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通風組件600包括驅動電機(圖未示)、旋轉軸630以及若干旋轉翼片610,所述旋轉翼片610設置于所述驅動軸上,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旋轉軸630驅動連接,例如,所述旋轉翼片610為三片,例如,三片所述旋轉翼片610均勻繞設于所述旋轉軸630外側,例如,三片所述旋轉翼片610呈“品”字分布,例如,三片所述旋轉翼片610沿旋轉方向朝所述散熱板300傾斜,這樣,在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下,三片所述旋轉翼片610轉動,將所述散熱板300的熱量吸入,并吹向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的外部,使得熱量能夠快速散發。
[0033]例如,所述旋轉翼片610為塑料旋轉翼片,為了加強所述旋轉翼片610的抽風能力,例如,例如,所述旋轉翼片610為金屬旋轉翼片,應該理解的是,金屬旋轉翼片由于其質量較大,同樣轉速下能夠給空氣施加更大的作用力,因此,金屬旋轉翼片能夠提高通風組件600的抽風性能,但卻使得通風組件600的功耗增加,為了降低通風組件600的功耗,例如,金屬旋轉翼片為鋁片,例如,金屬旋轉翼片為鎂片,例如,金屬旋轉翼片610為鋁鎂合金片,這樣,由于鋁鎂合金具有較小的密度,從而使得鋁鎂合金片具有較小的質量,從而有效降低功耗。
[0034]為了降低通風組件600在工作時的噪音,例如,如圖3所示,所述旋轉軸630遠離所述驅動電機的一端設置有旋轉頭620,所述旋轉頭620為塑膠旋轉頭620,例如,旋轉頭620注塑固定于所述旋轉軸630上,所述旋轉翼片610與所述旋轉頭620固定連接,例如,所述旋轉翼片610與所述旋轉軸630注塑連接,例如,鋁鎂合金旋轉翼片通過注塑固定于所述旋轉頭620上,例如,所述塑料旋轉翼片與所述旋轉頭620—體成型,例如,所述旋轉頭620具有圓形截面,例如,所述旋轉頭620遠離所述驅動電機的一端設置為弧面,這樣,旋轉頭620在旋轉時能夠有效降低風阻,進而降低所述通風組件600的風噪,從而使得用戶體驗更佳。
[0035]為了提高散熱通道500的通風能力,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相平行,例如,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的間隔為5cm?10cm,例如,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的間隔為6cm?8cm,應該理解的是,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間隔越大,則散熱通道500的寬度越大,越有利于空氣的流通,但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的間隔越大,則使得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體積隨之增大,不利于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的攜帶或搬運,優選地,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的間隔為6cm,這樣,使得散熱通道500的通風能力較佳,而另一方面,能避免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的體積過大而導致攜帶不便,由于散熱板300與底座100之間的間隔為6cm,使得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具有一定高度,使得筆記本電腦放置高度較高,有利于用戶使用時正視筆記本。
[0036]為了進一步提高散熱通道500的通風能力,例如,請再次參見圖2,所述通風組件600與所述散熱板300之間的距離不大于所述通風組件6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的距離,例如,所述通風組件600與所述散熱板300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通風組件6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的距離,例如,所述通風組件600與所述散熱板300之間的距離與所述通風組件6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的距離之比為0.618:1。這樣,通風組件600能夠更為靠近散熱板300,能夠快速將散熱板300的熱量吸收,并向底座100方向吹出,而由于通風組件600與底座100之間的距離較大,使得吹出的空氣能夠有更大的散發空間,進而提高了空氣吹出后的流動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散熱通道500的通風能力,使得散熱效果更佳。
[0037]為了便于用戶操作,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散熱板300傾斜于所述底座100,具體地,由于散熱板300與導熱板400傾斜設置,使得筆記本能夠傾斜于底座100放置,這樣,使用時,筆記本的傾斜更便于用戶操作,而另一方面,由于散熱板300傾斜于所述底座100,因此,散熱通道500—端的寬度小于另一端的寬度,例如,散熱通道500靠近用戶的一端的寬度小于另一端的寬度,這樣,在使用時,熱空氣更多的向散熱通道500遠離用戶的一端流動,避免熱空氣對用戶造成影響。為了進一步減小熱空氣對用戶的影響,例如,所述散熱通道500寬度較小的一端設置有擋板,擋板能阻隔氣流,有效避免熱空氣吹向用戶,例如,所述擋板為彎曲狀,例如,所述擋板朝向散熱通道500寬度較大的一端彎曲,例如,所述擋板為弧形擋板,例如,所述弧形擋板的圓心靠近所述散熱通道500寬度較大的一端,這樣,熱空氣吹向擋板后,由于擋板的彎曲形狀,使得熱空氣沿擋板回流至寬度較大的一端,使得熱空氣能夠改變方向,進一步減小對用戶的影響。
[0038]為了使得散熱板300的熱量能夠迅速被所述通風組件600抽離,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旋轉軸630垂直于所述散熱板300,這樣,所述旋轉翼片610旋轉形成的旋轉面將平行于所述散熱板300,從而使得旋轉面與散熱板300的距離更近,進一步提高通風組件600對散熱板300表面熱空氣的抽風能力。
[003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熱板400的厚度等于所述散熱板300的厚度,而為了提高散熱能力,在另外的實施例中,所述導熱板400的厚度小于所述散熱板300的厚度,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導熱板400的厚度較小,從而使得導熱板400的熱量能夠迅速傳遞至散熱板300,而由于散熱板300的厚度較大,增大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有利于散熱板300將熱量散發,避免熱量的堆積,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散熱效率。例如,所述散熱板300的厚度與所述導熱板400的厚度之比為(1.4?1.8):1,優選地,所述散熱板300的厚度與所述導熱板400的厚度之比為(1.5?1.7):1,優選地,所述散熱板300的厚度與所述導熱板400的厚度之比為1.618:1,例如,導熱板400與散熱板300的厚度之比為0.618:1,即散熱板300與導熱板400之間的厚度比為黃金分割率,使得導熱板400的熱量能夠快速傳遞至散熱板300,而散熱板300的厚度能將導熱板400傳遞的熱量迅速散熱而不產生堆積,有效提高了散熱效率。
[°04°]在一個實施例中,導熱板400為金屬導熱板,例如,散熱板300為金屬散熱板300,例如,導熱板400為銅導熱板,例如,散熱板300為銅鋁合金導熱板,例如,導熱板400通過硅膠與散熱板300連接,銅和鋁都具有很強的導熱和散熱性能,而由于銅的導熱率高于鋁,因此導熱板400能夠迅速將熱量導向散熱板300,而散熱板300的導熱率雖然不及導熱板400,但由于其厚度較薄,因此能夠迅速將熱量散發至空氣中,并通過通風組件600加快散熱板300表面的空氣流通速度,因此,使得散熱板300的散熱效果更佳。通過導熱板400和散熱板300的熱量傳遞和散發,使得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整體的散熱效果更佳。
[0041]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4所不,所述底座100朝向所述散熱板300的一面開設有若干引流槽110,所述引流槽110—端與所述通風組件600連通,另一端連通于所述底座100的外部。本實施例中,引流槽110用于引導熱空氣,使得熱空氣的流通速度較快,進而進一步提升散熱性能,當通風組件600工作時,通風組件600將散熱板300表面的熱空氣吸附,并吹向底座100,熱空氣經底座100的引流槽110快速流通至底座100外部,避免熱量在底座100上堆積而無法及時散發,并避免熱空氣受底座100阻擋而回流至散熱板300。
[0042]為了進一步提高引流槽110的通風引流能力,例如,請再次參見圖4,若干所述引流槽110繞所述底座100的中部呈放射狀分布,這樣,經通風組件600吹出的熱空氣能夠沿著引流槽110分散至多個方向,并最終流通至底座100外部,進一步提高了散熱效率。例如,若干所述引流槽110之間夾角為30°至60°,例如,若干所述引流槽110之間夾角為45°,例如,底座100開設有八個所述引流槽110,兩個相鄰的引流槽110之間的夾角為45°,例如,若干所述引流槽110之間夾角為60°。例如,底座100開設有六個所述引流槽110,兩個相鄰的引流槽110之間的夾角為60°,這樣,通過引流槽110能夠使得中部較為集中的熱量散發至外側,提高了空氣流通速度,進而提高了散熱效率。
[0043]為了進一步提高引流槽110的通風引流能力,在一個實施例中,請再次參見圖4,所述引流槽110包括主槽111和若干支槽112,所述支槽112與所述主槽111連通,所述主槽111對齊于通風組件600,例如,所述主槽111的中部對齊于所述旋轉軸630,這樣,所述主槽111能夠容納更多的熱空氣,并通過支槽112將熱空氣導出,進而進一步提高引流槽110的通風弓I流能力。例如,所述主槽111設置于所述底座100中部,例如,所述主槽111為圓形,例如,所述主槽111具有圓形截面,例如,所述主槽111沿平行于所述底座100的方向的截面為圓形,例如,所述主槽111的圓心與所述旋轉軸630在同一軸線上,這樣,有利于熱空氣在主槽111內集中。
[0044]為了使得主槽111內的熱空氣快速引導至支槽112,例如,所述主槽111包括槽底和槽壁,所述槽底和所述槽壁連接,所述槽壁開設有若干槽口,所述主槽111通過所述槽口與所述支槽112連通,所述槽底為曲面,例如,所述槽底中部凸起形成曲面,這樣,當熱空氣吹向主槽111時,由于槽底的中部凸起,而邊緣的高度較低,使得熱空氣容易沿著槽底由槽底中部流通至槽底邊緣,進而流通至支槽112,為了進一步提高空氣流通速度,例如,所述槽壁開設有螺旋槽,例如,所述槽壁沿所述主槽111的圓周方向開設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能夠引導熱空氣在主槽111內轉動,并由支槽112甩出,這樣,能夠提高空氣的流通性,進一步提尚空氣的流速,有效提尚散熱性能。
[0045]為了提高支槽112的引流能力,例如,所述支槽112具有圓形結構,例如,所述支槽112的截面為圓形,例如,所述支槽112具有橢圓形結構,所述支槽112的截面為橢圓形,圓形結構的支槽112有利于空氣的集中流通,避免熱空氣無規則散發,使得熱空氣集中由支槽112流通至底座100外部,為了進一步提高支槽112的引流能力,例如,所述支槽112的寬度由靠近所述主槽11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漸增大,這樣,熱空氣隨著支槽112流通至底座100的外部,流速逐漸降低,但由于支槽112的寬度逐漸增大,提高支槽112的引流能力,從而使得熱空氣的排出效率得到保持。
[0046]為了使得通風組件600的空氣能夠集中吹向主槽111,例如,請再次參見圖3,所述通風組件600還包括風罩640,例如,所述風罩640為環形,例如,所述風罩640設置于所述旋轉翼片610的外側,例如,所述風罩640的圓心對齊于所述主槽111的圓心,這樣,旋轉翼片610吹動的空氣經風罩640的引導能夠集中吹向主槽111,避免熱空氣再次流動至散熱板300,進而進一步提尚散熱效率。
[0047]為了使得底座100穩固地放置,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所述底座100背向所述散熱板300的一面設置有支撐柱130,例如,所述支撐柱130為四個,例如,所述底座100為方形底座100,例如,四個支撐柱130設置于所述底座100的四個對角,使得底座100放置時,支撐柱130能夠均勻地分攤底座100的重力,對底座100支撐,使得底座100放置平穩。
[0048]為了進一步固定底座100,例如,如圖4所示,所述支撐柱130遠離所述底座100的一端設置有固定件13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31為吸盤,例如,將底座100放置在平滑表面上,吸盤吸附在平滑表面上,從而使得底座100得到支撐并固定,從而使得底座100放置更為平穩,在另外的實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31為墊片,例如,所述墊片具有圓形截面,例如,該墊片為橡膠墊片,橡膠墊片具有較強的摩擦力,能夠有效防止底座100放置在光滑表面上的滑動,從而是的底座100固定在光滑表面上。
[0049]為了進一步提高散熱通道500的通風效果,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支架200包括第一支撐架210和第二支撐架220,所述第一支撐架210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第二支撐架220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架210上。這樣,通過調整第二支撐架220在第一支撐架210上的高度,從而使得散熱通道500的寬度能夠調整,當散熱通道500的寬度增大時使得散熱通道500的通風效果更佳,另一方面,通過調整第二支撐架220在第一支撐架210上的高度能夠適應不同用戶的身高要求,以使得用戶能夠直視筆記本,有利于用戶的身體健康。
[005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撐架220活動插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210上,例如,所述第一支撐架210中部設置為空心結構,所述第二支撐架220插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210的中部,例如,所述第一支撐架210為圓柱形,例如,所述第二支撐架220為圓柱形。當第二支撐架220插入到第一支撐架210中合適的位置時,為了固定所述第二支撐架220,例如,請再次參見圖1和圖2,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還包括旋扭件230,所述旋扭件230套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210上,用于旋扭緊固所述第二支撐架220,例如,所述旋扭件230為環形,其內側設置有螺紋,例如,所述第一支撐架210遠離所述底座100的一端外側設置有螺紋,所述旋扭件230通過所述螺紋與所述第一支撐架210螺接,例如,當第二支撐架220插入所述第一支撐架210后,扭動所述旋扭件230,以使第一支撐架210遠離底座100的一端的內徑收縮,從而使得第一支撐架210加緊所述第二支撐架220,進而使得第二支撐架220穩固地固定在第一支撐架210上。
[0051]而為了使得第一支撐架210和第二支撐架220之間連接更為穩固,在另外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架210具有三角形截面,所述第二支撐架220具有三角形截面,又如,所述第一支撐架210具有多邊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二支撐架220具有多邊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一支撐架210具有六邊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二支撐架220具有六邊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一支撐架210與所述第二支撐架220具有相同截面,例如,所述第二支撐架220內部固定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連接有卡塊,所述第二支撐架220開設有活動孔,所述卡塊活動插設于所述活動孔,所述第一支撐架210設置有多個卡孔,當第二支撐架220插入第一支撐架210后,第二支撐架220的卡塊在彈簧的彈性作用下彈出并卡在卡孔內,從而使得第二支撐架220固定在第一支撐架210上,且由于第一支撐架210和第二支撐架220的多邊形截面結構,使得卡塊與卡孔相對于圓柱形的插接結構更容易對齊。
[0052]為了進一步提高散熱板300的散熱效果,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所述散熱板300背向所述導熱板400的一面設置有若干凸起塊310,凸起塊310增加了散熱板300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得散熱板300的熱量能夠高效地傳遞至空氣,并通過通風組件600將熱空氣吸收并吹散。
[0053]例如,所述凸起塊310均勻設置于所述散熱板300表面,例如,所述凸起塊310凸起于所述散熱板300表面的高度為1.2mm?2.5mm,優選地,所述凸起塊310凸起于所述散熱板300表面的高度為1.4_?2_,優選地,所述凸起塊310凸起于所述散熱板300表面的高度為1.6_,例如,凸起塊310呈顆粒狀,又如,所述凸起塊310設置為錐形。
[0054]例如,凸起塊310在散熱板300表面呈螺旋式分布,例如,凸起塊310在散熱板300表面呈多層環狀分布,例如,如圖5所示,凸起塊310在散熱板300表面呈矩陣狀分布。
[005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起塊310最大直徑為Imm?1.8_,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凸起塊310為錐形,因此,凸起塊310的最大直徑為錐形底部的直徑,優選地,所述凸起塊310最大直徑為1.3mm?1.5mm,優選地,所述凸起塊310最大直徑為1.4mm,應該理解的是,凸起塊310的高度不宜過高,過高則容易增加散熱板300的厚度,并占用更大的空間,影響散熱通道500的通風效果,而凸起塊310的凸起高度也不宜過低,過低則使得凸起塊310增加的表面積不足以提高散熱效果,因此,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起塊310最大直徑為1.4mm,能增加散熱板300的面積,有效提高散熱板300的散熱能力,而另一方面,則避免了對散熱通道500的影響。
[0056]為了進一步增加散熱板300的散熱面積,例如,請再次參見圖5,所述散熱板300背向所述導熱板400的一面還設置有若干凹陷部320,例如,所述凹陷部320為碟形,例如,所述凸起塊310與所述凹陷部320逐一間隔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散熱板300表面即凸起設置有凸起塊310,又凹陷設置有凹陷部320,且凸起塊310與凹陷部320間隔設置,使得散熱板300的散熱面積更大,進而使得散熱板300的散熱效果更佳。
[0057]為了進一步提高導熱板400的導熱能力,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所述導熱板400開設有若干通孔401,若干所述通孔401以所述導熱板400的中部為圓心呈多個環狀分布,具體地,導熱板400能夠快速吸收筆記本的熱量,而通孔401則能引導由筆記本散熱風扇排出的熱空氣,使得熱空氣能夠直接與散熱板300接觸,進一步提高熱量散發效率。例如,所述通孔401直徑為1.2mm?1.8mm,優選地,所述通孔401直徑為1.4mm?1.6mm,優選地,所述通孔401直徑為1.5mm,值得一提的是,通孔401直徑不宜過大,過大則容易導熱板400的導熱能力下降,而通孔401直徑過小,則使得空氣不容易匯入通孔401內與散熱板300接觸,因此,本實施例中,通孔401直徑為1.5mm,能保證導熱板400的導熱能力,而使得空氣在通孔401內具有較高的流動性。
[0058]例如,所述通孔401之間的間隔為12mm?18mm,優選地,所述通孔401之間的間隔為16mm,通孔401間距過大,則容易導致空氣流通效果不佳,通孔401間距太小,則容易使得導熱板400的導熱效果不佳,因此,本實施例中,優選通孔401之間的間隔為16mm,能有效提高通孔401的通風能力,并使得導熱板400的導熱效果更佳。
[0059]為了進一步提高導熱板400的筆記本的導熱能力,例如,所述導熱板400背向所述散熱板300的一面為曲面,例如,所述導熱板400背向所述散熱板300的一面為中部凸起的曲面。這樣,導熱板400的中部更為貼近于筆記本,使得導熱板400能夠高效地吸收筆記本的熱量。
[0060]為了使得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使用更為靈活,例如,如圖7所示,所述散熱板300轉動設置于所述支架200上,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承接軸241連接,例如,還包括承接架240,例如,所述承接架240與所述支架200固定連接,所述承接架240設置于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底座100之間,例如,所述承接架240設置有承接軸241,例如,所述承接架240設置于所述散熱板300與所述通風組件600之間,具體地,使用時,可將散熱板300繞承接軸241轉動,以使承接架240外露,這樣用戶可直接將筆記本放置在承接架240上,通過通風組件600直接對筆記本直接進行抽風散熱,而當散熱板300轉動至承接架240上方時,則可將筆記本放置在導熱板400上,通過導熱板400進行散熱,從而使得本發明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使用更為靈活。
[0061]在另外的實施例中,所述支架200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滑軌,所述散熱板300滑動設置于所述滑軌上,這樣,在需要使用導熱板400和散熱板300時,將散熱板300滑動至通風組件600上方,使得筆記本能夠放置在導熱板400上進行散熱,而無需使用導熱板400和散熱板300時,可將散熱板300沿著滑軌推出,以使得筆記本能夠直接放置在承接架240上通過通風組件600進行抽風散熱,為了便于散熱板300的推出和放置,例如,所述散熱板300活動插設于所述滑軌上,這樣,如圖8所示,當無需使用導熱板400和散熱板300時,可將散熱板300直接由滑軌(圖未示)上推出并拆卸,有效節省了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10的空間。
[0062]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006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導熱板、散熱板以及通風組件; 所述支架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散熱板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散熱板與所述底座相間隔,且所述散熱板與所述底座之間形成散熱通道,所述導熱板抵接于所述散熱板背向所述底座的一面,所述通風組件設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通風組件設置于所述散熱板背向所述導熱板的一面;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撐架和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撐架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架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架活動插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架為圓柱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架為圓柱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旋扭件,所述旋扭件套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上,用于旋扭緊固所述第二支撐架。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架具有三角形截面。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架具有三角形截面。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架具有多邊形截面。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架具有多邊形截面。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桌面式筆記本電腦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架與所述第二支撐架具有相同截面。
【文檔編號】G06F1/20GK105975032SQ201610494276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7日
【發明人】左邦慶
【申請人】惠州市拉維尼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