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因素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檢測技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名稱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因素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檢測技術,屬于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技術領域。是在綜合調查我國生物多樣性特征基礎上,利用生態學、生物地理學、氣候學、模糊數學、灰色系統、微積分、統計學、計算機模擬和地理信息系統等理論和實踐,分解生物多樣性變化受不同因素影響、分解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因素影響、篩查分布變化物種、分析分布變化與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關聯,篩查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物種,計算影響貢獻,為建立生物多樣性適應氣候變化的對策,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本技術可操作性強、成本低、維護費用低,特別適合分離檢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我國生物多樣性影響。
【專利說明】
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因素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檢測技 術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技術領域,涉及綜合利用生態 學、生物地理學、氣候學、模糊數學、灰色系統、微積分、統計學、計算機模擬和地理信息系統 等理論和實踐,系統識別近幾十年來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分離氣候 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效應,檢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貢獻,為科學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適應氣候變化對策,在氣候變化影響下有效保護生物多 樣性發揮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背景技術】:
[0002] 生物多樣性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的物質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環境保護 的重要內容。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影響成為目前和未來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巨大挑 戰。識別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 對生物多樣性影響效應,檢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貢獻,是生物多樣 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重大課題。
[0003] 縱觀國內外識別過去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影響方面的研究,總體上經歷了 3個 發展階段,在20世紀70-80年代,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問題剛剛開始受到國內外關注,分離氣 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主要采用了觀測現象對比分析和主觀定性判斷技術; 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研究的深入,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 多樣性影響則主要利用統計相關的分析技術;到21世紀近10年來,隨著對分離氣候變化和 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問題的重視,以及計算機模擬技術與3S技術的廣泛應用,逐漸 發展利用綜合數據模擬分離檢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技術,來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 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0004] 我國是生物多樣性大國,又是對氣候變化影響十分脆弱的國家。近幾十年來,我國 生物多樣性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改變是包括受到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在內的多種因素共 同作用的結果,如何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效應,檢測氣候變化和 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貢獻,是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適應氣候變化的挑戰。目前由 于缺少有效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技術方法,對過去幾十年來我國 生物多樣性變化受到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程度,及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貢 獻都并不清楚,這嚴重制約了在氣候變化影響下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策的制定,以及生物多 樣性保護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的開展。因此,本發明通過函數微分分析技術、分解氣候變化和 人類活動因素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把生物多樣性演變分解歸因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 效應,利用時間序列方法篩查近幾十年來地理分布已經發生變化物種,利用灰色關聯和相 關分析技術分析物種地理分布變化與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關聯性,利用判別函數和矩陣方 法篩查識別完全受到氣候變化影響、受到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沒有受到氣候變化影 響物種數量,建立這樣一種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檢測氣候變化和 人類活動影響貢獻的綜合檢測技術,將是進行有效分離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 生物多樣性影響,檢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貢獻的重要手段。
【發明內容】
:
[0005] 本發明目的是應用生態學、生物地理學、氣候學、微積分、模糊數學、灰色系統、統 計學、計算機模擬和地理信息系統等理論和實踐等,建立一種識別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和 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事實、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效應、檢 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貢獻的技術。為了上述目的,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6] 1.通過利用函數微分和差分分析,把生物多樣性演變與其影響因素的函數關系分 解為不同因素共同影響的加和的形式。
[0007] 2、通過函數因素分解,把生物多樣性演變受到的不同因素影響的效應分解為氣候 變化和人類活動因素兩方面影響的加和的形式。
[0008] 3、通過建立時間序列進行差異分析,識別近幾十年來生物多樣性演變的特征,以 物種分布邊界、分布范圍和物種豐富度為表征生物多樣性指標,物種分布邊界點通過計算 物種分布區分布點組成的空間點集的凸殼集來求取,物種分布范圍以物種分布區各個分布 點的幾何中心點、分布點數量和面積表示;物種豐富度以一定區域內一段時間所有物種數 量反映。通過調查與收集歷史不同時段物種分布范圍與分布邊界及豐富度相關資料,利用 中國地名錄數據庫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制作不同時段各個物種分布及物種豐富度圖,根據 物種分布邊界或范圍變化的程度,識別分布邊界與范圍發生變化的物種數量,及區域物種 豐富度改變特征。
[0009] 4、以觀測的氣候要素數據為數據源,計算近幾十年氣候要素變化,同時同步分析 近幾十年來和人類活動要素的變化;以灰色系統關聯分析技術,分析物種分布變化與氣候 要素和人類活動的關聯程度;以相關分析技術,計算氣候變化、人類活動要素和物種分布 邊界或豐富度時間序列相關系數,分析物種地理分布變化與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相關程 度,識別近幾十年來影響生物多樣性演變的主要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因素。
[0010] 5、建立物種分布變化受到不同因素影響的綜合判別函數和矩陣,篩查完全受氣候 變化影響、沒有受影響和受共同影響的物種,計算分布變化完全受氣候變化影響、受到氣候 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沒有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物種數量。
[0011] 6、根據分布變化完全受氣候變化影響、受到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沒有 受到影響的物種數量,計算受到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物種數量占分布變化的物種數 量的比例,及分布變化物種數量占總物種數量比例,檢測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 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貢獻。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依據上述設計方案,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3] 1.通過函數微分差分分析,把生物多樣性受到的影響進行分解為不同因素共同影 響加和的形式。設Xp x2,......Xn,為n個因素,包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因素,則定義 z = f(x1, x2, xn) (1)為生物多樣性要素為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要素的函數,并 且Xi = Xl(t) (i = 1,2, ...,n) (2)反映各個要素是時間的函數,則生物多樣性要素 隨著時間變化
[0015] 令時間變化dt = 1,則
[0017] 進一步差分化
[0019] 如果以相對變化形式,則
[0021] 進一步變為
[0025] 則把生物多樣性要素相對變化可以分解為各個要素變化影響加和的形式。
[0026] 2、根據生物多樣性演變影響效應的分解分析,設從時間h到t2生物多樣性要素變 化為 Ay,則 Ay = Ayf Ay2+e (10)
[0027] 其中A yi為氣候變化引起的變化,A y2為人類活動等其它因素引起的變化,分析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就是分離出由氣候變化引起的△ yi和人類活動影 響造成的Ay2,知道了 Ay和Ayi就可以確定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0028] 3、為了反映生物多樣性演變特征,以一定區域一定時間段內的野生動植物、種質 資源物種多少來反映一定區域某時段內生物多樣性。野生動物包括鳥類、獸類、兩棲類、爬 行類動物;野生植物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種質資源物種包括家 養動物和栽培植物,家養動物選包括家禽、家畜,栽培植物包括所有作物等。
[0029] 以物種分布邊界、分布范圍和物種豐富度為指標,表征生物多樣性變化的綜合特 征。物種分布邊界包括北界、南界、東界、西界,以及分布海拔上限與下限。物種分布邊界點 通過計算物種分布區內由分布點組成的空間點集凸殼集求取,包括利用計算幾何中點集凸 殼計算,分布邊界以10-15個分布點進行平均值、最小、最大值反映。物種分布范圍以物種 分布區各個分布點的幾何中心點、分布點數量和面積表示,物種水平分布范圍以面積大小 表示或以區域范圍,省、縣,地理范圍,以及點數或格點數反映,以中心點來表示物種分布中 心特征。物種豐富度一段時間一定區域物種的數量,以下式表示
[0030] Nt+1 = Nt+Jt+Qt-Ct-Mt (11)式中
[0031] Nt+1表示時段t+1的物種多樣性
[0032] Nt表示時段t的物種多樣性
[0033] Qt表示時段t遷入物種多樣性
[0034] Ct表示時段t的遷出物種多樣性
[0035] Mt表示時段t的滅絕物種多樣性。
[0036] 4、基于不同時間文獻,動物志、植物志,地方動物志,標本館,公開發表文獻,以及 調查記錄資料,利用時間序列方法njt),1表示物種或生物多樣性特征,a ni(t)反映 生物多樣性屬性特征在不同時間段的變化,根據△ ni(t)變化大小和特征分析分析生物 多樣性演變特征,統計不同時段分布變化的物種。具體包括:調查與收集歷史不同時間物種 分布范圍與分布邊界及豐富度相關資料,利用中國地名錄33211個地名,結合地理信息系 統,以〇反映物種沒有分布,以1反映物種有分布,制作出歷史上不同時間段物種分布圖, 比較分析不同時間段物種分布邊界或范圍差異,計算物種分布范圍或邊界變化特征,根據 邊界或范圍變化程度識別分布邊界與范圍發生變化的物種數量。對單個物種,一定區域內 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物種分布邊界的變化大小與方向;對m個物種而言,一定范圍內物種分 布邊界與范圍的改變,以及改變范圍與邊界物種情況。識別地理邊界變化,包括分析單個物 種地理分布邊界變化與方向,以及分布邊界與范圍變化的物種數量,不同變化程度物種的 數量,沒有變化物種數量。如表1所示演變分析矩陣所示。
[0037] 表1識別生物多樣性演變矩陣
[0038]
[0039] 注:表中SI、S2、. . . Sn表示物種,XSlS表示按i規則判定j物種判斷結果,YSi表 示對j物種判定結果。
[0040] 對物種豐富度變化反映一定范圍內從時間tl到t2物種豐富度的變化,包括物種 數量改變。全國尺度:
[0041] 以Nt+1 = Nt+QR-QC-MJ (12)表示在時段j時全國物種多樣性,則1950S,1960S, 1970S,1980S,1990S,2000S時段全國物種多樣性絕對量以時間序列反映如下
[0042] N - {N195〇sj N1960s, N1970s, N1980s, Nigg〇s, N2〇〇〇s} (13)
[0043] 不同時間段的變化變化量表示如下:
[0044] A Nt = Nt+1_Nt = QR-QC-MJ (14)
[0045] 物種地理區域
[0046] 以Nt+1 = Nt+QR-QC-MJ (15)表示在時段j時動物地理區域物種多樣性,則 1950S,1960S,1970S,1980S,1990S,2000S時段物種多樣性絕對量以時間序列反映如下
[0047] {Ni95〇s? N1960s, N1970s, N1980s, N1990s, N2〇〇〇s} (16)
[0048] 不同時段的變化變化量表示如下:
[0049] A Nt = Nt+1_Nt = QR-QC-MJ (17)
[0050] -定范圍內物種豐富度的變化,反映在不同時間段比較,體現在物種豐富度變化, 包括分析這些物種數量的增減,新增加數量,滅絕或遷入與遷出的狀況。
[0051] 5、分析物種分布變化與人類活動關和氣候變化因素的關聯性,選擇對生物多樣性 影響明顯的氣候要素指標變量,包括影響生物的氣溫、降水特征、綜合要素,包括不同時間 段氣溫均值、極端值、積溫,界限溫度,降水量,干燥度與濕潤度、相對濕度以及水熱要素綜 合變量。以觀測的氣候要素為數據源,利用計算機程序,計算出近幾十年來各個氣候要素 值變化。同時,選擇影響生物多樣性的人口密度,保護區、森林、草地、農田、交通與建筑面 積、調查強度作為人類活動指標,收集相關資料,包括調查報告、遙感資料等,分析幾十年來 的人類活動要素。同步分析近幾十年來的氣候變化要素、人類活動要素和物種分布或豐富 度變化的時間序列,計算氣候要素、人類活動要素和物種分布或豐富度變化時間序列關聯 度,分析物種分布變化與氣候要素和人類活動的關聯程度;計算氣候要素、人類活動要素 和物種豐富度時間序列主分量和相關系數,分析物種分布變化與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關 系。具體njt),1表示物種或生物多樣性特征,A ni(t)反映生物多樣性屬性特征在 不同時間段的變化;同時以A Jt)時間序列分析氣候要素變化趨勢;以Pjt)時間序列分 析人類活動變化,t 表示時間段 1951-1960、1961-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 2001-2010。將ni(t)、Ajt)、Mt)三個時間序列同步進行分析,同時進行A ni(t)、 A Ajt)、A 0i(t)時間序列分析,根據生物多樣性要素、氣候要素和人類活動變化關聯性 或者相關分析方法,分析相關關系。
[0052] ①相關分析
[0053] 設和rl2代表人類活動或者氣候變化與物種分布或者豐富度的時間序列,rl和 rl代表其平均值,則物種分布或豐富度與氣候變化要素時間序列矩陣,人類活動要素時間 序列的相關系數
[0055] ②灰色關聯度分析
[0056] 分析物種分布或豐富度與氣候變化要素時間序列、人類活動要素時間序列的關聯 度如下:
[0057] 對氣候因素、人類活動因素、物種分布邊界與分布中心數據進行正則化:
[0060] xjs)和Xl(s)是原始物種分布與氣候要素、人類活動因素的序列數據;Xjs)和 X; (s)是原始序列數據正則化數據;min (x。(s),max (x。(s),min (X; (s),和max (X; (s)是這些 序列數據最小和最大值。
[0061] 計算物種分布序列數據與氣候要素、人類活動要素序列數據差的絕對值
[0062] A^s) = |x0(s)-Xi(s) | , s = 1,2, . . . , n ;i = 1,2, . . . , m (20)
[0063] A i (s)物種分布與氣候要素序列數據的差值絕對值.
[0064] 計算物種分布變化與氣候要素、人類活動要素變化的灰色關聯系數
[0066] Y〇1(s)是氣候要素、人類活動要素與物種分布變化的關聯系數;是 關于i最小值A i (s)序列的最小值;⑷是i最大值序列a i (s)的最大值。
[0067] 計算物種分布與氣候要素、人類活動要素變化的關聯度
[0069] 進一步按表2排序矩陣分析生物多樣性演變與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關系,篩選 關鍵的氣候變化或人類活動的要素。
[0070] 表2識別生物多樣性演變與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關系的矩陣
[0071]
[0072] 注:表中Sp S2、. . . Sn表示物種,XS^表示按i規則判定j物種判斷結果,YSi表示 對j物種判定結果。
[0073] 6、篩查識別完全受氣候變化影響、沒受到影響和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 的物種,首先建立物種分布與豐富度變化歸因為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函數,然后在進一 步建立利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判別函數,根據判別函數判斷物種分 布變化是完全受到氣候變化影同、沒有受到氣候變化影響、還是受到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 共同影響。
[0074] 由于考慮觀測與模擬分布沒有變化,及觀測分布與模擬分布不一致,以及觀測分 布與氣候要素變化關聯性非常低都不能把變化歸因為氣候變化影響,定義物種分布變化 歸因于氣候變化影響的程度(Aj為觀測分布變化(Od,分布變化與氣候變化要素關聯度 (RD]),模擬分布變化(S,)和一致性函數(CJ.。表達為 :
[0075] Ax j = f (Q. j, R0j, S. j, C. j) (23)
[0076] 設%,1^,3^,(^是同樣重要并且不能獨立于4^;則把方程定義為^ = 1^11((^, R〇j,Sijk,D (24)
[0078] 這里A Og,min (| A 〇」)和max (| A 〇」)是觀測物種分布及它們最小和最大值。
[0079] Rjj = ^Xw^j (26)
[0080] r0j = max (s0i) (27)
[0081] s。;由公式(18)計算,max (s。;)是s。;最大值.
[0083] Wlj是氣候因素變化系數,hH min (klD,和max㈨J是氣候因素隨時間變化的簡單 相關系數及最小和最大值。
[0085] A Sg min(| Aog |)和max(| A Sgl)是模擬分布變化及最小和最大值。
[0086] 等于P &,由公式(21)計算。如果Ax j越大,則歸因氣候變化程度越高,如果Ax j 小于或等于〇,則物種分布變化就不能歸因為氣候變化。
[0087] 同樣,由于考慮觀測與模擬的人類活動影響下物種分布沒有變化,及觀測分布與 模擬分布不一致、觀測分布與人類活動要素變化關聯性非常低都不能把物種變化歸因為人 類活動影響,定義物種分布變化歸因為人類活動影響的程度(RB,)為觀測分布變化(ROj, 分布變化與人類活動要素的關聯度(RR a]),預估人類活動對物種分布影響趨勢(RS,)和一 致性函數(RCJ.。用數學表達為:
[0088] Bij = p(.RQij, RR〇j, RS〇 ,RCtJ) (30)
[0089] 設ROw RRQj,RSw RCu是同樣重要并且不能獨立于;則把方程可以定義為:
[0090] Bij = minCROij, RR0j, RSijk, RCij) (31)
[0092] 這里ARou,min(| ARoJ)和maX(| ARoJ)是觀測分布及它們最小和最大值。
[0093] RR^ = Rr0j X Rw; j (33)
[0094] Rr0j = max(Rs0i) (34)
[0095] Rs。;由公式(18)計算,max(RS(jX)是 Rs。;最大值?
[0097] Wlj是人類活動要素變化系數,h j,min㈨j),和max㈨J是人類活動因素隨時間變 化的簡單相關系數及最小和最大值。
[0099] A Rsw min (| A Roy |)和max (| A RSu |)是模擬分布變化及最小和最大值。
[0100] 表3分析人類活動對物種分布邊界影響的評估矩陣
[0103] R&等于PQl,由公式(21)計算。如果越大,則歸因人類活動程度越高,如果 By小于或等于0,則物種分布變化就不能歸因為人類活動影響。
[0104] 考慮物種分布變化受到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影響和共同影響三種情況,建立 綜合判別函數判別物種分布變化是受到氣候變化、人類活動要素變化,以及氣候驅動與人 類活動驅動下函數和一致性,基于這樣的關系,判別函數表示為:
[0106] '為氣候變化歸因函數值,有以下公式計算;BlS為人類活動歸因函數值;P為判 別函數。
[0107] 根據判別函數值,按照以下判別矩陣判別物種分布變化歸因于不同因素影響。
[0108] 表4判別物種分布邊界變化歸因于不同因素影響矩陣
[0110] 在對單個物種分布邊界進行判別分析后,進一步可以根據以下矩陣方法,分析所 有物種歸因于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進行綜合分析,具體如下矩陣所表示。
[0111] 表5識別生物多樣性演變受到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歸因矩陣
[0112]
[0113] 注:表中Si、S2、. . . Sn表示物種,XSlS
表示按i因素判定j物種判斷結果,YSi表示 對j物種判定結果。
[0114] 基于計算各個物種是受到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影響和共同影響的判別函數, 統計出受到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影響和共同影響的物種數量(見表5)。
[0115] 7、計算影響程度與貢獻大小,
[0116]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貢獻就是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物種邊界或 范圍或豐富度改變中受到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影響和共同影響部分所占全部變化物 種的比例。通過分析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物種數量占分布變化的物種數量的比例,以及分 布變化物種數量占總物種數量比例的積,分析氣候變化影響貢獻。同時,通過分析受到人類 活動影響的物種數量占分布變化的物種數量的比例,以及分布變化物種數量占總物種數量 比例的積,分析人類活動的影響貢獻。另外,通過分析受到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的物種 數量占分布變化的物種數量的比例,以及分布變化物種數量占總物種數量比例的積,分析 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共同的影響貢獻。
[0117] 設有N個物種,明確有M個物種分布發生改變,并且明確有Q個物種分布變化是由 于氣候變化,則可以確定這些物種分布變化中氣候變化影響貢獻為
[0119] 設有N0個物種,明確豐富度變化為M0個物種改變,并且明確有Q0個物種變化是 由于氣候變化,則可以確定這些物種豐富度變化中氣候變化影響貢獻為
[0121] 同樣,設有N1個物種,明確有Ml個物種分布發生改變,并且明確有Q1個物種分布 變化是由于人類活動,則可以確定這些物種分布變化中人類活動影響貢獻為
[0123] 設有N2個物種,明確豐富度變化為M2個物種改變,并且明確有Q2個物種變化是 由于人類活動,則可以確定這些物種豐富度變化中人類活動影響貢獻為
【主權項】
1. 一種分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影響、檢測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和人類 活動影響貢獻的技術。為提出生物多樣性保護適應氣候變化的對策,在氣候變化影響下有 效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 通過利用函數微分和差分分析,把生物多樣性演變與其影響因素的函數關系分解為 不同因素共同影響的加和的形式。 2、 通過函數因素的分解,把生物多樣性演變受到的不同因素影響的效應分解為氣候變 化和人類活動因素兩方面影響的加和的形式。 3、 通過生物多樣性要素變化的時間序列的差異性分析,識別近幾十年來生物多樣性演 變的特征,以物種分布邊界、分布范圍和物種豐富度為表征生物多樣性指標,物種分布邊界 點通過計算物種分布區分布點組成的空間點集的凸殼集來求取,物種分布范圍以物種分布 區各個分布點的幾何中心點、分布點數量和面積表示;物種豐富度以一定區域內一段時間 所有物種數量反映。通過調查與收集歷史不同時段物種分布范圍與分布邊界及豐富度相關 資料,利用中國地名錄數據庫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制作不同時段各個物種分布及物種豐富 度圖,根據物種分布邊界或范圍變化的程度,識別分布邊界與范圍發生變化的物種數量,及 區域物種豐富度改變特征。 4、 以觀測的氣候要素數據為數據源,計算近幾十年氣候要素變化,同時分析近幾十年 來人類活動要素變化;以灰色系統關聯分析技術,分析物種分布變化與氣候要素和人類活 動的關聯程度;以相關分析技術,計算氣候變化、人類活動要素和物種分布邊界或豐富度時 間序列相關系數,分析物種地理分布變化與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相關程度,識別近幾十 年來影響生物多樣性演變的主要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因素。 5、 建立物種分布變化受到不同因素影響的綜合判別函數和矩陣,篩查完全受氣候變化 影響、沒有受影響和受共同影響的物種,計算分布變化完全受氣候變化影響、受到氣候變化 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沒有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物種數量。 6、 根據分布變化完全受氣候變化影響、受到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沒有受到 影響的物種數量,計算受到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物種數量占分布變化的物種數量的 比例,及分布變化物種數量占總物種數量比例,檢測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 物多樣性影響的貢獻。
【文檔編號】G06F19/10GK105893785SQ201410448783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人】吳建國
【申請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