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可穿戴智能裝置,該可穿戴智能裝置包括:柔性顯示單元;第一框架,該第一框架被構造為支撐所述柔性顯示單元并且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第一曲率以被穿戴在用戶的身體上;以及第二框架,該第二框架被構造為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并且所述第二框架被構造為與所述第一框架可移動地聯接,以在變形的同時相對于所述第一框架相對地移動。
【專利說明】
可穿戴智能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包括移動終端的智能裝置,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被穿戴在用 戶的腕部上的智能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終端通常可以分為移動/便攜式終端或固定終端。移動終端還可以分為手持終端 或車載終端。移動終端已經變得越來越多功能。這些功能的示例包括數據和語音通信、經由 相機捕獲圖像和視頻、記錄音頻、經由揚聲器系統播放音樂文件以及在顯示器上顯示圖像 和視頻。
[0003] -些移動終端包括支持玩游戲的附加功能,然而其它終端被構造為多媒體播放 器。最近,移動終端已被構造為接收廣播和多播信號,其使得能夠觀看諸如視頻和電視節目 的內容。為了執行上述功能,基本上,移動終端利用各種通信協議與不同的裝置或網絡連接 并且能夠向用戶提供普適計算環境。具體地,移動終端正演進為實現網絡的連接性和普適 計算的智能裝置。
[0004] 傳統上,作為移動終端的智能裝置已經按照能夠由用戶的手持握并且用戶習慣通 過手攜帶智能裝置或者放置在袋子或口袋中的尺寸來制造。然而,隨著技術進步,智能裝置 按照較小的尺寸來制造,并且正演進為直接穿戴在用戶的身體上的可穿戴裝置。可穿戴智 能裝置基本上向正攜帶該可穿戴智能裝置的用戶提供更多的優點。然而,為了智能裝置的 更方便且更舒適的穿戴,在可穿戴裝置中仍然需要許多改進。
【發明內容】
[0005]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致力于一種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現有技術的局限和缺點而 導致的一個或更多個問題的設備及其方法。
[0006]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被方便且舒適地穿戴在用戶身上的可穿戴 智能裝置。
[0007] 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并且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本文所具體實現和廣義 描述的,根據第一方面,一種可穿戴智能裝置包括:柔性顯示單元;第一框架,該第一框架被 構造為支撐所述柔性顯示單元,并且所述第一框架被構造為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第一曲率 以被穿戴在用戶的身體上;以及第二框架,該第二框架被構造為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大于 所述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并且所述第二框架被構造為與所述第一框架可移動地聯接以在 變形的同時針對所述第一框架相對移動。所述第一框架能夠由長板狀的主體構造。所述第 一框架能夠包括根據所述第一框架的長度方向布置的多個槽口,并且多個所述槽口能夠被 交替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兩側處。
[0008] 所述第二框架能夠被構造為形成用來容納用于驅動所述可穿戴智能裝置的部件 的空間。
[0009] 所述柔性顯示單元附接至所述第一框架,并且能夠與所述第一框架一起按所述第 一曲率可恢復地變形。所述第二框架被布置在與所述第一框架相比更靠近用戶的位置處并 且能夠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下部處。所述第二框架能夠與所述第一框架可滑動地聯 接,并且所述第二框架能夠在變形的同時朝向所述第一框架的長度方向的外部相對地移 動。
[0010]所述第二框架能夠包括根據所述第二框架的長度方向布置的多個切口。換句話 說,所述第二框架能夠包括彼此連接的多個連桿。所述連桿能夠被構造為控制所述連桿之 間的角度。更具體地,所述第二框架能夠包括具有多個凹槽的第一連桿和具有突起的第二 連桿,所述突起與所述第一連桿連接并且與多個所述凹槽中的一個聯接以針對所述第一連 桿改變角度。所述可穿戴智能裝置還能夠包括:槽,該槽被設置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 框架中的一個;以及鉤或突起,該鉤或該突起被設置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 另一個以與所述槽聯接,并且所述鉤或所述突起能夠根據所述槽而移動。
[0011]此外,所述可穿戴智能裝置還能夠包括被構造為裹住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 架的蓋,并且所述蓋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規定的曲率。所述蓋能夠包括被設置有所述柔性 顯示單元的開口。所述蓋能夠包括按規定的間隔彼此分離的多個連桿構件,并且能夠包括 被構造為將相鄰的連桿構件彼此連接的中間構件,所述中間構件被構造為在所述蓋變形時 一起變形。所述連桿構件可以不在所述蓋變形時一起變形。
[0012] 所述連桿構件能夠被構造為不在所述蓋變形時彼此干擾。更具體地,所述連桿構 件的與所述蓋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能夠包括比上邊緣短的下邊緣。并且,所述連桿構件 的與所述蓋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能夠包括倒梯形的形狀。
[0013] 而且,如果a:所述連桿構件的與所述蓋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的下邊緣的長度, b:在所述蓋變形時彼此相鄰的所述連桿構件的側部的下邊緣之間的間隔,t:所述蓋的厚 度,a:在所述蓋變形時由經變形的蓋形成的圓周角,r:在所述蓋變形時經變形的蓋的徑向 最外部中的曲率半徑以及e:在所述蓋的變形的部分中包含的連桿構件的數量,則a和b的和 能夠由下式確定。
[0015] 為了進一步實現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并且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本文所具體實現 和廣義描述的,根據第二方面,一種可穿戴智能裝置能夠包括:柔性顯示單元;框架,該框架 被構造為支撐所述柔性顯示單元和其它部件,并且所述框架被構造為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 規定的曲率以被穿戴在用戶的身體上;以及蓋,該蓋被構造為裹住所述框架,并且所述蓋被 構造為與所述框架一起按規定的曲率可恢復地變形。在這種情況下,所述蓋能夠包括當所 述蓋變形時不變形的多個第一主體,以及被相應地布置在所述第一主體之間并且在所述蓋 變形時一起變形的第二主體。
[0016] 所述第一主體按規定的間隔彼此分離,并且所述第二主體能夠被構造為將相鄰的 第二主體彼此連接。所述第一主體能夠被構造為不在所述蓋變形時彼此干擾。更具體地,所 述第一主體的與所述蓋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能夠包括比上邊緣短的下邊緣。并且,所述 第一主體的與所述蓋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能夠包括倒梯形的形狀。
[0017] 而且,如果a:所述第一主體的與所述蓋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的下邊緣的長度, b:在所述蓋變形時彼此相鄰的所述第一主體的側部的下邊緣之間的間隔,t:所述蓋的厚 度,a:在所述蓋變形時由經變形的蓋形成的圓周角,r:在所述蓋變形時經變形的蓋的徑向 最外部中的曲率半徑以及e:在所述蓋的變形的部分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主體的數量,則a和b 的和能夠由下式確定。
[0019] 本發明的適用性的進一步范圍將從下文給出的詳細描述而變得更顯而易見。然 而,應該理解,詳細描述和具體示例雖然指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僅通過例示給 出,因為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在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的各種改變形式和修改形式 將從詳細描述變得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0020] 本發明從本文給出的以下詳細描述和附圖將變得被更充分地理解,附圖僅通過例 示來給出,進而不限制本發明,并且附圖中:
[0021] 圖1是例示了與本發明有關的可穿戴智能裝置的構造的框圖;
[0022] 圖2是例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的立體圖;
[0023] 圖3是例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側視圖;
[0024]圖4是例示了根據圖2所示的A-A線獲得的可穿戴智能裝置的截面圖;
[0025] 圖5是例示了被變形為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的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側視圖;
[0026] 圖6是例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立體圖以及根據B-B線獲 得的部分截面圖;
[0027] 圖7是例示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視圖;
[0028] 圖8是例示了變形的第一框架與變形的第二框架之間的關系的示意圖;
[0029] 圖9是例示了被變形為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視圖;
[0030] 圖10是例示了使可穿戴智能裝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變形的示例的側視圖以 及部分放大的立體圖;
[0031] 圖11是例示了圖10所示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底部的立體圖;
[0032]圖12是根據圖11所示的C-C線獲得的截面圖;
[0033] 圖13是例示了使被變形為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變形的示 例的側視圖;
[0034] 圖14是例示了被變形為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底視圖;
[0035] 圖15是例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的蓋的一部分的示意圖;以及
[0036] 圖16是例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中的蓋的連桿構件之間的關系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 現在將參照附圖根據本文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詳細給出描述。為了參照附圖簡 要描述,可為相同或等同的部件提供相同的附圖標號,將不再重復其描述。通常,諸如"模 ±夬"和"單元"的后綴可用于指代元件或部件。本文使用這種后綴僅是為了方便說明書的描 述,后綴本身并非旨在給出任何特殊含義或功能。
[0038] 使用附圖來幫助容易地理解各種技術特征,應該理解,本文呈現的實施方式不受 附圖的限制。因此,本公開應該被解釋為擴展至附圖中具體示出的更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 代形式以外的任何更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0039] 盡管術語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中被用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是這些元件不應該 受這些術語限制。這些術語通常僅用來區分一個元件和另一元件。當元件被稱為"與"另一 元件"連接"時,該元件能夠與另一個元件直接連接或者還可以存在中間元件。相比之下,當 元件被稱為"與"另一元件"直接連接"時,不存在中間元件。
[0040] 本說明書中描述的智能裝置能夠包括蜂窩電話、智能電話、膝上型計算機、數字廣 播終端、PDA(個人數字助理)、PMP(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導航、石板PC、平板PC、超級本、可 穿戴裝置(例如,手表型的終端(智能手表)、眼鏡型的終端(智能眼鏡)、頭戴式顯示器(HMD) 等。然而,除了構造僅適用于可穿戴智能裝置的情況以外,本說明書還能夠被應用于不同的 通常的智能裝置。
[0041] 圖1是例示了與本發明有關的可穿戴智能裝置的構造的框圖。可穿戴智能裝置10 能夠包括無線通信單元11、輸入單元12、檢測單元14、輸出單元15、接口單元16、存儲器17、 控制器18、電源單元19等。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可以具有比上述構造元件更 多或更少的構造元件。
[0042] 更具體地,在這些構造元件當中,無線通信單元11能夠包括使得無線通信能夠在 可穿戴智能裝置10與無線通信系統之間、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與不同的智能裝置10之間或 者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與外部服務器之間被執行的一個或更多個模塊。并且,無線通信單 元11能夠包括被構造為將可穿戴智能裝置10與一個或更多個網絡連接的一個或更多個模 塊。
[0043]無線通信單元11能夠包括廣播接收模塊11a、移動通信模塊11b、無線互聯網模塊 11c、短距離通信模塊lid和位置信息模塊lie中的至少一個。輸入單元12包括用于獲得圖像 信號的相機12a或圖像輸入單元、用于輸入音頻信號的麥克風12b或音頻輸入單元、以及用 于使得用戶能夠輸入信息的用戶輸入單元12c(例如,觸摸鍵、按鍵(機械鍵)等)。音頻數據 或圖像數據通過輸入單元12獲得,并且能夠通過用戶的控制命令來分析和處理。
[0044] 感測單元14能夠包括一個或更多個傳感器以感測可穿戴智能裝置的信息、圍繞可 穿戴智能裝置的環境信息和用戶信息中的至少一個。例如,感測單元140能夠包括以下各項 中的至少一個:接近傳感器14a、照明傳感器14b、觸摸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磁傳感器、重 力傳感器(G-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運動傳感器、RGB傳感器、紅外傳感器(IR傳感器)、手 指識別傳感器(手指掃描傳感器)、超聲傳感器、光學傳感器(例如,相機(參照12a))、麥克風 (參照12b)、電池電量計、環境傳感器(例如,氣壓計、濕度計、溫度計、放射性檢測傳感器、熱 檢測傳感器、氣體檢測傳感器等)和化學傳感器(例如,電子鼻、保健傳感器、生物傳感器 等)。此外,能夠通過將由上述傳感器當中的兩個或更多個傳感器感測到的信息彼此組合來 利用本說明書中公開的可穿戴智能裝置。
[0045] 輸出單元15被用來生成與視覺的感測、聽覺的感測和觸覺的感測有關的輸出。輸 出單元能夠包括顯示單元15a、音頻輸出單元15b、觸覺模塊15c和光學輸出單元15d中的至 少一個。顯示單元15a能夠通過形成具有觸摸傳感器的層結構或者形成具有觸摸傳感器的 集成主體來實現觸摸屏。觸摸屏充當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與用戶之間提供輸入接口的用戶 輸入單元12c,并且還能夠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與用戶之間提供輸出接口。
[0046] 接口單元16起到與可穿戴智能裝置10連接的各種類型的外部裝置的路徑的作用。 接口單元16能夠包括有線/無線頭戴式耳機端口、外部充電器端口、有線/無線數據端口、存 儲器卡端口、用于連接安裝有標識模塊的裝置的端口、音頻1/〇(輸入/輸出)端口、視頻I/O (輸入/輸出)端口和耳機端口中的至少一個。當外部裝置與接口單元連接時,可穿戴智能裝 置10能夠執行與接口單元16所連接的外部裝置有關的適當控制。
[0047] 存儲器17存儲支持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各種功能的數據。存儲器17能夠存儲在可 穿戴智能裝置10中可驅動的多個應用程序(或應用)、用于操作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數據、 以及命令。能夠經由無線電通信從外部服務器下載應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應用程序 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從制造可穿戴智能裝置10時起存在于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以得到可穿 戴智能裝置10的基本功能(例如,打電話、接電話、接收消息、發送消息)。此外,應用程序被 存儲在存儲器17中,被安裝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并且被驅動以進行要由控制器18執行 的可穿戴智能裝置的操作(或功能)。
[0048] 除了與應用程序關聯的操作之外,控制器18通常還用來控制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 總體操作。控制器18可以通過對由上述各種構造元件輸入或輸出的信號、數據、信息等進行 處理或者激活存儲在存儲器17中的應用程序來提供或處理適合于用戶的信息或功能。
[0049] 控制器18控制圖1所示的構造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以驅動存儲在存儲器17中的應 用程序。而且,控制器18能夠通過將包括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的至少兩個或更多個構造 元件彼此組合以驅動應用程序來使得可穿戴智能裝置10運行。
[0050] 電源單元19能夠被構造為接收外部電力或提供內部電力,以便在控制器18的控制 下向包括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的構造元件中的每一個供應適當電力。電源單元19可以包 括電池19a(參照圖4),并且電池19a可以被構造為嵌入在可穿戴智能裝置中,或者被構造為 可從可穿戴智能裝置拆卸。
[0051 ]這些構造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能夠彼此協作,以根據下文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來 實現控制可穿戴智能裝置的操作、控制和方法。控制可穿戴智能裝置的操作、控制和方法能 夠通過驅動存儲在存儲器17中的至少一個或更多個應用程序來實現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 中。
[0052]可穿戴智能裝置10被描繪為包括一類型(即,能夠被穿戴在身體(即,以下附圖中 用戶的腕部)上的手表型或手鐲型)的裝置,本發明可以不受此限制。本發明還能夠被應用 于各種結構,包括夾子型、眼鏡型、折疊型(其中兩個和更多個主體可移動地彼此組合)、滑 蓋型、擺動型和旋轉型等。具體地,特定形式的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構造和關于所述構造的 說明通常能夠不僅適用于特定形式的可穿戴智能裝置10,而且適用于不同類型的可穿戴智 能裝置10。
[0053]說明了上述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通常構造,然后在下文中參照相關附圖示意性地 說明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總體結構。對此,圖2是例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例 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側視圖,圖4是例示了根據圖2所示的A-A線獲得的可穿戴智能裝置 的截面圖,圖5是例示了被變形為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的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側視圖。
[0054]如圖2和圖4所示,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包括被分配到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內部 的框架100/200。在圖6至圖9中更詳細地示出了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這些框架能夠作 為包括兩個框架100/200的框架組件被說明。基本上,框架100/200能夠被構造為支撐對于 驅動可穿戴智能裝置10所需要的各種電子部件。另外,框架100/200能夠被構造為形成容納 電子部件的空間。另外,在圖10至圖14中示出了與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類似的框架300/ 400的第二示例。代替圖6至圖9所示的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框架300/400的第二示例能 夠被分配到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內部,并且能夠執行與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
[0055]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包括形成該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外觀的蓋500。如圖3清楚地 示出的,蓋500被構造為裹住框架100/200。因此,蓋500能夠不僅保護框架100/200,而且保 護由框架100/200支撐或容納的電子部件。類似地,蓋500能夠利用相同的方案裹住框架 300/400的第二示例而不是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
[0056] 在圖2中,為了容易地示出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內部,去除了包括顯示單元15a的 模塊15e的部件的一部分。因此,與圖2相比,在圖4和圖5中更詳細地示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 10的所有部件。
[0057] 參照圖4,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包括顯示單元15a。能夠從可穿戴智能裝置10暴 露顯示單元15a,以使得顯示單元15a在被穿戴在用戶身上的狀態下可被用戶容易地看見。 顯示單元15a能夠由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或框架300/400的第二示例支撐。經暴露的顯 示單元15a能夠與蓋500-起形成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外觀。顯示單元15a能夠向用戶提供 各種信息。更具體地,顯示單元15a能夠顯示由可穿戴智能裝置10處理的信息。例如,顯示單 元15a基本上輸出各種圖像和文本信息,并且能夠顯示關于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執行的 應用程序的執行畫面的信息、根據關于執行畫面的信息的用戶界面(UI)或關于圖形用戶界 面(GUI)的信息。
[0058] 顯示單元15a能夠包括液晶顯示器(IX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 IXD)、有 機發光二極管(0LED)、柔性顯示器、3D顯示器和電子墨水顯示器中的至少一個。并且,如果 必要,能夠向可穿戴智能裝置10提供兩個或更多個顯示單元15a。例如,可以向可穿戴智能 裝置10的與圖4中的顯示單元15a的上部相對的底部提供附加顯示器,以使得該附加顯示器 在與附圖中的顯示單元15a的位置相對的位置中暴露給用戶。
[0059] 顯示單元15a能夠包括顯示模塊15e和覆蓋顯示模塊15e的窗口 15f。顯示模塊15e 能夠由諸如上述LCD或0LED的顯示元件制成。顯示模塊對應于實際上顯示畫面信息的構造 元件。窗口 15f?能夠被布置在暴露給顯示模塊15e的用戶的一部分處,并且能夠保護顯示模 塊15e不受外部的影響。窗口 15f?不僅執行保護功能,而且使得用戶能夠看見顯示在顯示模 塊15e上的信息。
[0060]因此,窗口 15f能夠由適當硬度和透明度的材料制成。如果窗口 15f僅由透明材料 制成,則不僅顯示模塊15e而且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不同部分或內部部件能夠暴露給用戶。 暴露可能使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外觀降級。因此,除了窗口的被構造為暴露顯示模塊15e的 畫面信息的規定區域以外,可以優選地將窗口 15f的一部分構造為不透明的。更具體地,能 夠將不透明層應用或附接至在窗口 15f的后側中圍繞顯示模塊15e的邊緣部分。不透明層能 夠被稱為邊框(bezel)。如圖4所示,顯示模塊15e能夠直接附接至窗口 15f的后側。顯示模塊 15e能夠按照各種方式直接附接至窗口 15f,并且粘合劑能夠被最方便地用來將顯示模塊直 接附接至窗口。
[0061 ]顯示單元15a能夠包括被構造為檢測在顯示單元15a上輸入的觸摸以接收通過觸 摸方案輸入的控制命令的觸摸傳感器(未描繪)。如果在顯示單元15a上輸入了觸摸,則觸摸 傳感器檢測到該觸摸,并且控制器18能夠被構造為基于該觸摸來生成與該觸摸對應的控制 命令。通過觸摸方案輸入的內容可以對應于能夠在各種模式下指示或標明的文本、數字或 菜單項。
[0062] 此外,觸摸傳感器按照包括觸摸圖案的膜形式構造并且能夠被布置在窗口 15f?與 顯示模塊15e之間。或者,觸摸傳感器可以對應于直接圖案化在窗口 15f的后側上的金屬線。 或者,觸摸傳感器能夠與顯示模塊15e集成在一起。例如,觸摸傳感器可以被布置在顯示模 塊15e的板上或者能夠被安裝在顯示模塊15e的內部。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顯示單元15a能 夠與觸摸傳感器一起形成觸摸屏。在這種情況下,觸摸屏可以充當用戶輸入單元12c(參照 圖1)。在一些情況下,能夠將物理鍵(例如,按鍵)另外設置到與作為觸摸屏的顯示單元15a 相鄰的位置,以作為用戶輸入單元12c方便用戶的輸入。
[0063] 可穿戴智能裝置10還能夠包括被安裝在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內部的音頻輸出模塊 15b。音頻輸出模塊15b能夠通過向用戶的耳朵遞送呼叫信號的接收器來實現。并且,能夠將 揚聲器作為附加的音頻輸出模塊安裝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以輸出各種警報聲音并重放 多媒體的聲音。并且,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包括被安裝在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內部的麥克 風12b。麥克風12b能夠不僅向可穿戴智能裝置10輸入用戶的語音,而且向可穿戴智能裝置 10輸入不同的聲音。能夠由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或框架300/400的第二示例來支撐或容 納音頻輸出模塊15b和麥克風12b。
[0064] 更具體地,當利用可穿戴智能裝置10打電話時,能夠將音頻輸出模塊15b安裝在可 穿戴智能裝置10中,更具體地,安裝在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的長度方向端點或框架300/ 400的第二示例的長度方向端點中,以使得音頻輸出模塊被布置為靠近用戶的耳朵。類似 地,當打電話時,能夠將麥克風12b安裝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更具體地,安裝在框架100/ 200的第一示例的長度方向端點或框架300/400的第二示例的長度方向端點中,以使得麥克 風被布置為靠近用戶的嘴巴。
[0065] 具體地,能夠將音頻輸出模塊15b和麥克風12b安裝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更準 確地說,彼此相對地分別安裝在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的長度方向端點或框架300/400的 第二示例的長度方向端點中。將稍后利用相關構造元件來更詳細地說明音頻輸出模塊15b 和麥克風12b的布置。
[0066] 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將觸覺模塊包括在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內部。觸覺模塊15c 能夠被構造為響應于用戶輸入來提供觸覺反饋。如附圖所示,觸覺模塊15c能夠由振動電機 來構造,并且各種裝置能夠被應用為觸覺模塊15c。觸覺模塊15c能夠不僅利用觸覺反饋而 且利用振動來向用戶通知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各種狀態。可穿戴智能裝置10還能夠將板13 包括在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內部。板13對應于各種電子部件(即,構造控制器180的各種處理 器)與輔助處理器的不同電路和元件一起被安裝的構造元件。
[0067]該板能夠控制可穿戴智能裝置10(更具體地,可穿戴智能裝置的所有構造元件11 至19)的總體操作。而且,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包括作為被構造為供應電力的電源單元19 的電池19a(參照圖1)。電池19a可以被構造為被嵌入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內置)或者可 以被構造為可從可穿戴智能裝置10拆卸。能夠經由連接至終端的電力電纜對電池19a進行 充電。并且,電池19a能夠被構造為經由無線充電器以無線方式充電。能夠通過磁感應方案 或諧振方案(磁諧振方案)來實現無線充電。如附圖所示,能夠由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或 框架300/400的第二示例來支撐或容納觸覺模塊15c、板13和電池19a。
[0068] 與上述各種部件一起,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穿戴在用戶的身體上。可穿戴智能 裝置10能夠被構造為作為手表或手鐲被穿戴在身體(具體地,用戶的腕部)上。因為用戶的 腕部具有大曲率,如圖5所示,所以可穿戴智能裝置10還被構造為具有大曲率以使得裝置繞 腕部盤繞。為了使可穿戴智能裝置10變形,基本上需要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外觀和框架這二 者的變形。因此,形成外觀的蓋500以及形成框架的框架100至400能夠被構造為實際上變形 為具有大曲率。在圖5中,附圖所示的右部變形為繞用戶的腕部盤繞,而左部未變形以將右 部與左部進行比較。此外,因為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大部分被變形為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 所以有必要使除框架100至400和蓋500之外的大部件變形。
[0069] 然而,可穿戴智能裝置10可以包括由不能變形的材料制成的部件,諸如板13等。因 此,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包括不可變形部分以容納不能變形的部件。并且,可穿戴智能裝 置10可能有必要具有不可變形部分以用于不同的功能目的。由于這個原因,可穿戴智能裝 置10的蓋500能夠至少包括不可變形部分530。因此,盡管框架100/200/300/400中的全部都 能夠變形,但是可穿戴智能裝置10本身可以通過形成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外觀的蓋500的不 可變形部分而具有一些不可變形部分。為了使經變形的可穿戴智能裝置10具有良好外觀, 優選地使可穿戴智能裝置10對稱地變形。因此,能夠將不可變形部分(包括蓋的不可變形部 分530)設置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長度方向中心點處。具體地,如圖5所示,除了被設置在 中心處的不可變形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即,附圖中的左部和右部)能夠變形以被穿戴在用 戶身上。
[0070] 如果可穿戴智能裝置10包括能夠維持變形狀態的機構,如圖5所示,則用戶能夠在 改變除了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不可變形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之后連續地穿戴可穿戴智能 裝置10。此外,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包括被安裝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長度方向兩端中 的聯接機構。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變形之后,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長度方向兩端能夠通過 聯接機構彼此連接,并且用戶能夠連續地使用可穿戴智能裝置10。
[0071] 此外,為了脫下可穿戴智能裝置10,可穿戴智能裝置10有必要被恢復到先前的狀 態或至少被展開。因此,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被構造為被恢復到原始狀態。事實上,形成 可穿戴智能裝置的外觀和框架的框架100至400以及蓋500能夠被構造為被恢復到原始狀 態。考慮到上述變形和恢復,可穿戴智能裝置1〇(具體地,框架100至400和蓋500)能夠被構 造為按規定的曲率變形以使得裝置被恢復。因此,框架100至400和蓋500能夠由諸如金屬或 塑料的具有特定程度的撓性和彈性的材料制成,以便于可恢復的變形,g卩,彈性彎曲。
[0072] 關于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總體變形,還有必要考慮內部部件的變形和內部部件的 布置。首先,如附圖所示,顯示單元15a可以具有大尺寸以向用戶方便地提供更多信息,并且 顯示單元能夠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以具有大尺寸。因此,除可穿戴智能 裝置10之外,顯示單元15a還能夠被構造為可恢復地變形。更具體地,能夠通過由諸如塑料 的可變形材料制成的柔性顯示器來構造顯示單元15a(具體地,模塊15e和窗口 15f)。此外, 難以利用可變形材料來制造板13。
[0073] 因此,在板13當中,能夠將第一板13a優先地容納到被設置在中心處的不可變形部 分。因為與不可變形部分緊鄰的一部分與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的其它部分相比很少變形, 如圖4和圖5所示,所以能夠將第二板13b容納到相鄰部分。因為振動電機15c也難以變形,所 以也能夠將振動電機容納到不可變形部分。此外,電池19a能夠用柔性材料制造。因此,為了 向可穿戴智能裝置10供應足夠的電力,電池19a能夠被制造為具有大尺寸并且能夠與可穿 戴智能裝置10-起可恢復地變形。
[0074] 為了有效地使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的空間,能夠將大尺寸的電池布置在與屬于 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可變形部分的左部和右部的板13的平面相同的平面處。盡管音頻輸出 模塊15b和麥克風12b不能變形,但是音頻輸出模塊15b和麥克風12b具有非常小的尺寸。因 此,能夠將音頻輸出模塊15b和麥克風12b分別布置在不發生變形的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長 度方向的兩端處。
[0075] 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可穿戴智能裝置10變形,即,彎曲或折疊以具有適合于用戶 的腕部的大曲率并且能夠被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并且,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通過被恢 復到原始狀態(即,通過被展開)而被從用戶的腕部脫下。而且,如圖3和圖5所示,如果可穿 戴智能裝置10被完全恢復,即,如果可穿戴智能裝置10被完全展開,則裝置可以具有條形 式。具體地,如果從用戶的腕部脫下了可穿戴智能裝置10,則該裝置可以具有諸如通常的移 動終端的形狀。
[0076] 因此,如果必要,用戶從用戶的腕部脫下可穿戴智能裝置10,然后能夠將該裝置用 作通常的移動終端。作為代表性示例,用戶可以從用戶的腕部脫下可穿戴智能裝置10,然后 能夠在通過手持握該裝置的同時打電話。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音頻輸出模塊15b和麥克風 12b分別被布置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兩端處。因此,如果用戶在通過手持握裝置的同時把 完全展開的可穿戴智能裝置10帶到用戶的面部,則能夠分別將音頻輸出模塊15b和麥克風 12b靠近地布置在用戶的耳朵和嘴巴處,并且用戶能夠方便地打電話。基本上,當可穿戴智 能裝置10通過變形而被穿戴在用戶身上時,該可穿戴智能裝置能夠執行移動終端的所有功 能,例如通信功能和多媒體功能。
[0077] 此外,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被構造為在該可穿戴智能裝置被使用的同時反復變形 和恢復的情況下,與蓋500不同,框架100至400應該與由這些框架容納或支撐的各種部件一 起反復變形和恢復。因此,有必要考慮到上述功能來設計框架1〇〇至400。在這些框架當中, 在下文中首先參照相關附圖詳細地說明根據第一示例的框架100/200。
[0078] 圖6是例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立體圖以及根據B-B線獲 得的部分截面圖,圖7是例示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視圖,圖8是例示了變形的第一框 架與變形的第二框架之間的關系的示意圖,圖9是例示了被變形為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的 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側視圖。因為圖1至圖5示出了包括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的可穿 戴智能裝置10,所以圖6至圖9可以另外參照關于圖1至圖5所示的框架100/200的第一示例 的說明。
[0079] 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因為框架100/200支撐或容納各種部件,所以框架的組件可 以具有相當大的尺寸,具體地,具有相當大的厚度(t)。框架100/200按大曲率與可穿戴智能 裝置10-起變形以被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由于經變形的框架100/200的相當大的厚度,在 經變形的框架100/200的組件中,可能在徑向最外平面(R)的曲率/半徑曲率與最內平面 (R')的曲率/半徑曲率之間存在大的差。為了參照,圖7示出了在框架100/200變形之前的最 外平面(R)和最內平面(R'),圖8示出了在框架100/200變形之后實際的徑向最外平面(R)和 最內平面(R')。
[0080] 曲率/半徑曲率的差可以導致這些平面(R/R')當中的一個平面的變形限制另一平 面的變形的結果。因此,如果框架100/200通過由單體構造的構件形成,則可以阻止框架 100/200按優選的大曲率變形。由于這個原因,能夠通過由構成彼此不同的構件構成的第一 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來構造可穿戴智能裝置10。框架100/200可以形成框架組件以支撐 和容納部件。
[0081] 在使框架組件變形的情況下,將參照圖8詳細地說明第一框架100與第二框架200 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因為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反復變形和恢復, 所以這些框架能夠被構造為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規定的曲率。因此,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 架200能夠由諸如金屬或塑料的具有特定程度的撓性和彈性的材料制成,以便于可恢復的 變形,即,彈性彎曲。
[0082] 首先,當使第一框架100變形為具有曲率時,能夠將第一框架在結構上布置在徑向 最外部(即,最外平面(R))處。具體地,能夠將第一框架100布置在暴露于可穿戴智能裝置10 的外部的顯示單元15a附近。因此,第一框架100能夠被基本上構造為支撐顯示單元15a。更 具體地,為了支撐在可穿戴智能裝置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顯示單元15a,第一框架100能夠 由也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 〇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長板構件(即,與條狀的構件對應的主體 110)來構造。如圖3所示,能夠將顯示單元15a(具體地,顯示模塊15e)放置在第一框架100 上,具體地,顯示單元能夠附接至第一框架100。并且,能夠將窗口 15f?放置在顯示模塊15e 上,具體地,窗口能夠附接至顯示模塊15e。
[0083]因此,由于層疊和附接在第一框架100上的顯示模塊15e和窗口 15f的層疊和附接, 顯示單元15a能夠在由第一框架100支撐的同時附接至第一框架100。能夠按照各種方法附 接顯示模塊15e和窗口 15f。作為簡單方法,能夠使用粘合劑來附接顯示模塊15e和窗口 15f。 由于附接,顯示單元15a和第一框架100被形成為單體。因此,顯示單元15a和第一框架100能 夠被構造為一起可恢復地變形。
[0084] 盡管第一框架100能夠由固體110構造,但是可能需要具有相對更多的力來使固體 110變形。因此,如圖2和圖6所示,第一框架100能夠包括至少一個或更多個槽口 111以容易 地使第一框架變形。當第一框架1〇〇變形為具有曲率時需要的力(即,當第一框架彈性地彎 曲時需要的力)可能受與第一框架1〇〇的長度方向(L)正交的方向(即,圖6所示的寬度方向 (W)的截面)影響。如果寬度方向(W)的截面減小,則對于同一變形來說可能需要少得多的 力。因此,為了減小寬度方向(W)的截面,能夠根據第一框架的寬度方向(W)使槽口 111延伸。
[0085] 并且,為了比較容易的變形,可以優選地在第一框架100上形成多個槽口 111。因為 多個槽口 111形成在寬度方向上,所以為了向第一框架100提供多個槽口 111,如附圖所示, 多個槽口根據第一框架1〇〇的長度方向(L)被布置并且能夠按規定的間隔彼此分離。而且, 當考慮第一框架100的形狀(即,第一框架的板形狀)時,槽口 111無法形成在第一框架100的 寬度方向的整個上方。因此,槽口 111從第一框架100的一側(具體地,與第一框架1 〇〇的長度 方向(L)平行的一側)向內延伸,并且該槽口可能未達到第一框架的另一側。如果槽口 111被 布置在第一框架100的僅一側處,則第一框架100可能難以均勻地變形。
[0086] 因此,如附圖所示,能夠將槽口 11交替地分配到第一框架100的兩側。此外,如前面 描述所提及的,因為可穿戴智能裝置10包括難以變形的部件,所以該可穿戴智能裝置有必 要具有不可變形部分以容納這些部件。由于這個原因,槽口 111形成在除了第一框架100的 長度方向的中心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上。因為槽口 111未形成在中心部分上,所以與不同的 部分相比能夠使中心部分顯著更少地變形。因此,能夠形成實際的不可變形部分112。不可 變形部分112位于與蓋500的不可變形部分530的位置對應的位置處。如圖4所示,不可變形 部分112能夠與蓋500的不可變形部分530-起容納諸如板13和觸覺模塊15c的不可變形部 件。
[0087]第二框架200被構造為在功能上容納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部件。第二框架200能夠 包括被構造為形成在結構上容納部件的空間的主體210,并且主體210實際上能夠包括容器 形狀。例如,能夠將板13、觸覺模塊15c、電池19a等容納在主體210中。為了在可穿戴智能裝 置10的有限內部空間中保證容納空間,第二框架200(即,第二框架的底部)能夠按規定的間 隔與第一框架100分離。具體地,能夠將第二框架200布置在第一框架100的下面或者可穿戴 智能裝置10的下部處。
[0088]因為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下部與用戶的腕部相鄰,所以可以將這說明為第二框架 200被布置在與第一框架100相比更靠近用戶的位置處。因此,第二框架200形成規定的容納 空間,并且第一框架100可以在支撐顯示單元15a的同時在使所形成的容納空間閉合時起作 用。因此,當使裝置變形為具有曲率時,能夠將第二框架200的至少一部分在結構上布置在 徑向最內部,(即,最內平面(R'))處。因此,在最內平面(R')中變形的第二框架200的曲率和 半徑曲率可以與在最外平面(R)中變形的第一框架100的曲率和半徑曲率不同。
[0089]第二框架200能夠由固體210構造以穩定地容納部件。然而,如稍后參照圖8所描述 的第一框架的變形與第二框架的變形之間的關系所示,第二框架200能夠按比第一框架100 的曲率大的曲率變形。具體地,能夠使第二框架200(即,第二框架的被布置在最內平面(R') 處的底部)變形比第一框架100更多。因此,如圖2、圖6、圖7和圖9所示,第二框架200(即,主 體210)還能夠包括至少一個或更多個切口 211以更方便地使第二框架200變形。
[0090] 與第一框架100類似,因為在第二框架彈性地彎曲時需要的力可能受圖6所示的寬 度方向(W)的截面影響,所以能夠根據第二框架200的寬度方向使切口 211延伸。第二框架 200的寬度方向(W)的截面被切口 211顯著地減小。因此,能夠利用更少的力容易地使第二框 架200變形。為了更方便地使第二框架變形,可以優選地在第二框架200(更具體地,第二框 架的主體210中)形成多個切口 211。能夠通過彼此分離來根據第二框架200的長度方向布置 寬度方向的多個切口 211。由于寬度方向的多個切口 211,能夠將主體210劃分為彼此分離的 多個肋部。
[0091] 如圖6和圖7所示,第二框架200能夠包括圍繞第一框架100的圓周的子框架213以 及與子框架213連接并與第一框架100交叉以圍繞部件的肋部210。此外,為了形成被構造為 容納不可變形部件的不可變形部分,切口 211c能夠形成在除了第二框架200的長度方向的 中心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處。因此,因為不包括切口 211的中心部分與其它部分相比顯著更 少地變形,所以能夠將中心部分形成為不可變形部分212。不可變形部分212位于與蓋500的 不可變形部分530的位置和第一框架100的不可變形部分112的位置對應的位置處。如圖4所 示,不可變形部分212能夠容納諸如板13和觸覺模塊15c的不可變形部件。
[0092]因為第二框架200具有用于圍繞部件的容器形狀的主體210,如附圖所示,所以第 二框架200還能夠容納第一框架100以及顯示單元15a。更具體地,第二框架包括開口 214。能 夠經由開口 214將第一框架100和顯示單元15a插入到第二框架200中。因此,能夠將顯示單 元15a和第一框架100與其它部件一起更穩定地安裝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中。如前面描述所 提及的,顯示單元15a的顯示模塊15e和窗口 15f?這二者能夠僅由第一框架100支撐。
[0093] 然而,為了更穩定地支撐顯示單元15a,顯示單元能夠由第二框架200另外支撐。盡 管第二框架200能夠被構造為支撐顯示單元15a的顯示模塊15e和窗口 15f這二者,但是圖4 和其它附圖示出了第二框架200被構造為僅支撐窗口 15f以使得可穿戴智能裝置具有緊湊 外觀。更具體地,第二框架200能夠包括被構造為支撐顯示單元15a的底座部分。因為規定的 內部外圍表面由于開口 214的形成而相對地靠近開口 214形成在主體210上,所以底座部分 230能夠從形成開口的第二框架或主體210的內部外圍表面向內延伸。具體地,底座部分230 被設置到第二框架或該第二框架的主體210的內部外圍表面,并且能夠由延伸至底座部分 的內部方向的凸緣來構造。如附圖所示,底座部分230被布置在第二框架200的長度方向的 兩端處并且能夠穩定地支撐顯示單元15a(即,窗口 15f)。
[0094]如前面描述早前所討論的,當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按大曲率變形時,由于 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組件的相當大的厚度,經變形的第一框架100被布置在徑向最外表 面(R)處并且第二框架的一部分被布置在徑向最內表面(R')處。彼此不同的這些布置可以 導致與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中的變形的程度對應的曲率差。因此,為了平滑地執行 變形和恢復,有必要考慮到變形的量的差異或變形的程度的差異來設計第一框架100和第 二框架200。在圖8中,說明了導致上述曲率差的幾何相互關系。在下文中參照圖8和其它附 圖更詳細地說明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來設計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解決曲率差或 變形量差。
[0095]首先,圖8的(a)是例示了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變形之前的第一框架100和第二 框架200的示意圖。更具體地,第一框架100能夠由被布置在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 組件的最外表面(R)處的直線來簡化。另外,第二框架200的至少一部分(即,與框架組件 100/200的外部外圍表面對應的底部)能夠由被布置在徑向最內表面(R')處的直線來簡化。 如附圖所示,在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變形之前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通過相同 長度來構造。
[0096]圖8的(b)是例示了從圖8的(a)的狀態變形的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示意 圖。由于框架組件100/200的相當大的厚度,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可以具有彼此不同 的曲率半徑rl/r2。盡管曲率半徑rl/r2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原點,但是為了清楚,圖8的(b) 示出了單個原點(0)。如附圖所示,第二框架的曲率半徑(r2)與第一框架的曲率半徑(rl)相 比被縮短厚度(t)那么多。因為曲率與曲率半徑成反比,所以第二框架的曲率(C2)與第一框 架的曲率(C1)相比顯著增加。
[0097]具體地,第一框架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第一曲率(C1),并且第二框架能夠可恢復 地變形為具有大于第一曲率(C1)的第二曲率(C2)。因此,由于第二曲率(C2),與第一框架 100相比,能夠使第二框架200變形更多。如圖8的(c)所示,如果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 由單體形成,則按更大曲率(C2)變形的第二框架200被按第一曲率(C1)變形的第一框架100 約束。
[0098]這個現象還能夠通過當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變形時圓周之間的差來說明。 因為第二框架200的曲率半徑(r2)小于第一框架100的曲率半徑(rl),所以如果框架100/ 200按規定的圓周角一起變形,則第二框架200的圓周在相同的圓周角下變得小于第一框架 100的圓周。具體地,如果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由單體形成,則應該縮短第二框架200 的圓周,以在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變形時形成平滑的曲率。
[0099]因此,第二框架200接收到比第一框架100所接收到的壓力相對較高的壓力。因此, 如附圖所示,第二框架可能嚴重地扭曲。因為第二框架200與用戶的身體相鄰,所以嚴重扭 曲對于用戶而言可能是不舒適的。由于這個原因,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第一框架100和第 二框架200能夠分別由彼此不同的構件制成,以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變形時防止在第一 框架與第二框架之間發生相互干擾。
[0100]另外,如果第一框架1〇〇和第二框架200彼此完全分離,則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 能不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并且可能難以穩定地容納或支撐內部部件。因此,第一框架100和 第二框架200由彼此組合的獨立構件來構造。此外,在第一框架100與第二框架200之間彼此 不同的曲率(C1/C2)以及由于曲率而導致的變形差被選擇,以用于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 200的組件的平滑的變形。具體地,可以優選地具有能夠允許第二框架200的更大曲率(即, 第二框架與第一框架100相比在沒有長度減小和相對壓力的情況下的更多變形)的聯接結 構。關于此,如果第二框架200能夠在無需束縛于第一框架100的情況下相對地移動,則能夠 使第二框架200變形為具有幾何上需要的曲率(C2)。
[0101]由于這些原因,第二框架200能夠被構造為更多地變形,即,第二框架200能夠被構 造為在與第一框架100組合的同時與第一框架100相比具有更大曲率(C2)。具體地,第二框 架200能夠被構造為與第一框架100可移動地聯接。這個聯接機構向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 架200的組件本身提供結構穩定性,并且使得平滑且穩定的變形能夠在用戶穿戴可穿戴智 能裝置10的同時被執行。在下文中,參照相關附圖更詳細地說明使得第二框架200的可移動 聯接能夠在第一框架100上被執行的聯接機構。
[0102]參照圖6和圖7,作為聯接機構,第一框架100能夠包括至少一個或更多個槽121。能 夠將槽121設置到第一框架100,即,支撐顯示單元15a的主體110。另外,如附圖所示,因為槽 121被設置為與裹住第一框架100的側面的第二框架200聯接,所以能夠將槽121設置到第一 框架100的面對第二框架200的側面以便容易聯接。為了將槽121設置到第一框架100的側 面,第一框架100可以具有被設置到第一框架100的側面的至少一個或更多個凸緣。槽121能 夠形成在凸緣上。并且,作為聯接機構,第二框架200能夠包括至少一個或更多個鉤或凸起 220。能夠將凸起220基本上插入到槽121中。凸起220形成在第二框架200上,即,形成在第二 框架200的主體210的面對第一框架100的側面的側面上,以容易地與槽121聯接。
[0103]凸起220通過凸起的插入與槽121聯接,并且與凸起220連接的第二框架200還能夠 與包括槽121的第一框架100聯接。因為槽121根據第一框架100或第二框架200的長度方向 延伸,所以凸起220可以根據槽121在長度方向(L)上移動。具體地,因為凸起220和第二框架 200被形成為單體,所以第二框架200和凸起220能夠根據槽121的引導而移動。第二框架200 和凸起220的移動是根據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長度方向(L)來執行的。
[0104]更具體地,如圖6的部分放大的截面圖所示,能夠在槽121的附近形成底座部分 122。如附圖所示,底座部分122可以具有凹陷形式。凸起220能夠與底座部分122嚙合并且能 夠由底座部分122支撐。為了與底座部分嚙合或者為了由底座部分122支撐,凸起220能夠另 外包括凸緣221。該凸緣能夠在徑向方向上從凸起220延伸,能夠被放置在底座部分122上或 者能夠與底座部分122嚙合。因此,凸起220能夠在無需與槽121分離的情況下根據槽121而 移動。
[0105]由于這個原因,凸起220能夠與槽121更穩定地聯接。由于同一原因,第二框架200 能夠通過凸起220和槽121與第一框架100可移動地聯接。為了更穩定的聯接,多個凸起220 和多個槽121能夠被設置到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并且能夠根據第一框架100和第二 框架200的長度方向(L)被布置。而且,在附圖和說明書中,盡管槽121和凸起220分別被設置 到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但是能夠將槽121設置到第二框架200而不是第一框架100, 并且能夠將凸起220設置到第一框架100而不是第二框架200。因此,作為第一框架100和第 二框架200的聯接機構,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包括被設置到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 中的一個的槽以及被設置到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中的另一個以與槽聯接的凸起。在 這種情況下,凸起能夠根據槽而移動。
[0106] 為了使用戶穿戴可穿戴智能裝置10,用戶首先如圖5所示使可穿戴智能裝置10變 形。盡管圖5示出了僅基于中心部分使裝置的右部變形的情況,但是左部也變形以被穿戴在 用戶身上。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變形能夠不僅包括蓋500的變形而且包括蓋500中的第一框 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變形。返回參照圖8的(b),當裝置變形以被穿戴在用戶身上時,首 先,能夠使第一框架100變形為具有第一曲率(C1)。除第一框架100的變形之外,第二框架 200也按第二曲率(C2)變形。由于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幾何布置,因為第二曲率 (C2)大于第一曲率(C1),所以與第一框架100相比有必要更多地使第二框架200變形。如前 面描述所提及的,包括槽121和凸起220的聯接機構使得相對更大的變形能夠被執行。
[0107] 更具體地,盡管凸起220與槽121聯接,但是凸起220能夠在槽121中自由地移動。事 實上,凸起220能夠在使裝置變形期間根據槽121而滑動。由于凸起220根據槽121移動的移 動,第二框架200能夠在使裝置變形期間與第一框架100可滑動地聯接。如圖9所示,凸起220 能夠在由槽121引導的同時在使裝置變形期間根據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長度方向 (L)向外移動。因此,如由圖9和圖8的(b)的箭頭方向所示,第二框架200能夠在裝置變形的 同時響應于第一框架100在長度方向上向外移動。
[0108]因此,第二框架200能夠通過包括槽121和凸起220的聯接機構與第一框架100可移 動地聯接。在第二框架200與第一框架100-起變形的同時,第二框架200能夠響應于第一框 架100相對地移動。這使得第二框架200能夠在無需改變相對移動長度的情況下按更大曲率 (C2)進行相對更大的變形。因此,如圖8的(b)和圖9所示,第二框架200能夠相對地移動比第 一框架100多箭頭(M)的尺寸那么多。因此,能夠在無需束縛于第一框架100的情況下使第二 框架200變形為具有平滑的曲率(C2)。槽121和凸起220(即,聯接機構)能夠將第一框架100 和第二框架200彼此組合以穩定地容納和支撐內部部件。同時,聯接機構能夠使得第二框架 200能夠執行與第一框架100的可移動聯接和相對移動。因此,當可穿戴智能裝置10變形以 被穿戴在用戶身上時,聯接機構能夠使得第二框架200能夠形成平滑的曲率和彎曲的表面。
[0109]因此,聯接機構能夠向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組件本身提供結構穩定性, 然后可以能夠在用戶穿戴可穿戴智能裝置10時向用戶提供由平滑且穩定的變形導致的舒 適穿戴。而且,當裝置被穿戴在用戶身上時,能夠借助于上述結構特性按適合于用戶的曲率 容易地使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變形。通過這樣做,用戶能夠方便地使用可穿戴智能 裝置10。
[0110] 此外,返回參照圖8的(a),在裝置變形之前,包括在第一框架100中的第一點和第 二點(P1和P2)以及包括在第二框架200中的第一點和第二點(P1'和P2')分別被布置在相同 的垂直線上。具體地,在裝置變形之前,第二框架200的這些點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與第一 框架100的各個點相同的相對位置。然而,如圖8的(b)所示,如果裝置變形,則第二框架200 的點(P1'和P2')由于彼此不同的曲率(C1和C2)而可能在垂直方向上與第一框架100的點 (P1和P2)分離或偏心。
[0111] 并且,由于第一曲率(C1)與第二曲率(C2)之間的差,圓周角(al)被增加為圓周角 (a2)。因此,第二框架200的對應點(P1'和P2 ')的分離和偏心距也由于第一框架100的點(P1 和P2)而增加。更具體地,如附圖所示,在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長度方向上,與中心 部分分離的點(P2、P2')的偏心距可以大于與中心部分相鄰的點(P1、P1')的偏心距。具體 地,隨著從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的中心部分向外移動,能夠逐漸增加偏心距。
[0112] 而且,這意味著第二框架200(或凸起200)的相對移動量對于第一框架100(或槽 121)來說隨著遠離中心部分而逐漸增加。移動量的差通過圖9中根據位置在尺寸上彼此不 同的箭頭來表示。根據聯接機構,被設置在這些點(P'和P2')中的每一個處的凸起220能夠 移動槽121的上述偏心距那么多。如果在不考慮偏心距的差的情況下設計槽121,則被設置 在第二框架200的中心部分附近的凸起220能夠在裝置變形的同時充分地移動。相反,與第 二框架200的中心部分分離的凸起220可能在裝置變形的同時受槽121約束。
[0113] 因此,如圖7清楚地示出的,隨著在長度方向上從第一框架100或第二框架200的中 心部分向外移動或者隨著遠離中心部分,能夠逐漸增加槽121a至121e的尺寸。具體地,與中 心部分分離的槽121e的尺寸可以大于與中心部分相鄰的槽121a的尺寸。根據上述構造,凸 起220或第二框架200與第一框架100或槽121相比能夠更平滑地移動并且能夠穩定地變形 為第二曲率。
[0114] 除根據上述第一示例的框架100/200之外,在以下描述中詳細地說明根據第二示 例的框架300/400。盡管根據第二示例的框架300/400提供與第一示例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但是框架300/400能夠在結構上與根據第一示例的框架100/200區分開。具體地,根據第二 示例的框架300/400能夠代替根據第一示例的框架100/200被布置在蓋500的內部處,并且 能夠向可穿戴智能裝置10提供預定功能。由于這個原因,在以下描述中主要說明第二示例 的與第一示例區分開的特性。未獨立地說明的第二示例的結構和功能全部與第一示例相 同。因此,除非提及了特殊相反的引用,否則關于第一示例的說明和附圖被全部同樣地包括 在關于第二示例的說明和附圖中。
[0115] 圖10是例示了使可穿戴智能裝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變形的示例的側視圖和 部分放大的立體圖,圖11是例示了圖10所示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底部的立體圖,圖12 是根據圖11所示的C-C線獲得的截面圖,圖13是例示了使被變形為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的 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變形的示例的側視圖,圖14是例示了被變形為穿戴在用戶的腕部上的 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底視圖。
[0116] 與根據第一示例的框架100/200類似,第二示例還能夠包括由彼此不同的獨立構 件構成的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以防止該第一框架和該第二框架在裝置變形時彼此 約束。框架300/400能夠形成框架組件以支撐和容納部件。而且,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第一 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能夠被構造為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規定的曲率以反復地執行變形 和恢復。因此,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能夠由諸如塑料或金屬的具有特定程度的撓性 和彈性的材料制成。
[0117]首先,能夠將第一框架300在結構上布置在徑向最外部,(即,最外平面(R))處(參 照圖7和圖8)以在裝置變形時具有曲率。具體地,能夠將第一框架300布置在暴露于可穿戴 智能裝置10的外部的顯示單元15a附近。因此,第一框架300能夠被基本上構造為支撐顯示 單元15a。更具體地,為了支撐在可穿戴智能裝置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顯示單元15a,第一框 架300能夠通過也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長板構件(即,與條狀的構件對 應的主體310)來構造。
[0118]如關于第一示例早前參照圖3所提及的,能夠將顯示單元15a(具體地,顯示模塊 15e)放置在第一框架300上,具體地,顯示單元能夠附接至第一框架300。并且,能夠將窗口 15f?放置在顯示模塊15e上,具體地,窗口能夠附接至顯示模塊15e。因此,由于層疊和附接在 第一框架300上的顯示模塊15e和窗口 15f的層疊和附接,顯示單元15a能夠在由第一框架 300支撐的同時附接至第一框架300。能夠按照各種方法附接顯示模塊15e和窗口 15f。作為 簡單方法,能夠使用粘合劑來附接顯示模塊15e和窗口 15f。
[0119]由于附接,顯示單元15a和第一框架300被形成為單體。因此,顯示單元15a和第一 框架300能夠被構造為一起可恢復地變形。并且,如圖10清楚地示出的,第一框架300能夠由 固體310構造。然而,可能需要具有相對較強的力來使固體310變形。因此,盡管關于示例2未 描繪,但是第一框架300能夠包括至少一個或更多個槽口,諸如關于第一示例早前在圖2和 圖6中提及的槽口。包括在第一框架300中的槽口能夠同樣地具有關于第一示例所說明的所 有特性。
[0120]第二框架400被構造為功能上容納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部件。如附圖所示,第二框 架400能夠包括彼此連接的多個連桿410。連桿410能夠形成在結構上形成容納有部件的空 間的第二框架400的主體。多個連桿410中的每一個具有形成在各個連桿的內部的內部空 間。當多個連桿彼此連接時,這些內部空間中的每一個彼此連接并且能夠形成大空間。例 如,能夠將板13、觸覺模塊15c、電池19a等容納在通過彼此連接的多個連桿410形成的內部 空間中。
[0121]更具體地,如圖10的部分放大圖所示,連桿410能夠包括底部412以及被分別設置 到底部412的兩側的側壁411。側壁411按規定的間隔彼此分離。因此,內部空間能夠由側壁 和底部412形成。第一鉸鏈413按照長度方向形成在側壁411的一個端部處,并且第二鉸鏈 414能夠形成在側壁的另一端部處。第一鉸鏈413能夠經由鉸鏈軸415與相鄰連桿410的第二 鉸鏈414樞轉地連接。因此,連桿410能夠被構造為彼此樞轉地連接。由于這個原因,第二框 架400與第一框架300相比能夠按更大曲率更平滑地變形。
[0122]為了在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有限內部空間中保證容納空間,第二框架400(即,第 二框架的底部)能夠按規定的間隔與第一框架300分離。具體地,能夠將第二框架400布置在 第一框架300的下面或者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下部處。因為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下部與用 戶的腕部相鄰,所以可以將這說明為第二框架400被布置在與第一框架300相比更靠近用戶 的位置處。因此,第二框架400形成規定的容納空間,并且第一框架300可以在支撐顯示單元 15a的同時在使所形成的容納空間閉合時起作用。因此,當裝置變形為具有曲率時,能夠將 第二框架400的至少一部分在結構上布置在徑向最內部(即,最內平面(R'))處(參照圖7和 圖8)。
[0123] 連桿410能夠被構造為控制第二框架400中的相鄰連桿410之間的角度。返回參照 圖10的部分放大圖,對于該控制機構,它能夠將多個凹槽417設置到彼此連接的第一連桿 410a和第二連桿410b中的一個。具體地,它能夠將多個凹槽417設置到第一連桿410a。因為 多個凹槽417旨在與另一連桿(即,第二連桿410b)的結構互鎖,所以能夠將多個凹槽設置到 第一連桿410a的第二鉸鏈414(即,第一連桿410a的要與第二連桿410b相鄰的連接部分)。
[0124] 并且,第一連桿410a能夠包括被分別布置為高度彼此不同的凹槽417a至417c。此 外,能夠將凸起416設置到彼此連接的第一連桿410a和第二連桿410b當中的另一連桿,即, 第二連桿410b。能夠將凸起416設置到第二連桿410b的第一鉸鏈413,即,第二連桿410b的要 與第一連桿410a相鄰的連接部分。凸起416能夠形成在第一連桿410a而不是第二連桿410b 上。類似地,凹槽417還能夠形成在第二連桿410b而不是第一連桿410a上。凸起416能夠與凹 槽417a至417c中的一個組合。因為凹槽417a至417c的高度彼此不同,所以如果凸起416與彼 此不同的凹槽417a至417c組合,則彼此連接的兩個連桿(即,第一連桿410a和第二連桿 410b)可以形成彼此不同的角度。
[0125] 因此,盡管未一致地提供外力,即,如果僅一次提供外力,則彼此連接的兩個連桿 410a/410b之間的角度能夠由包括上述凹槽417和凸起416的控制機構來控制。具體地,在連 桿410a與連桿410a所連接的不同連桿410b之間形成的角度能夠由控制機構控制。由于這個 原因,為了控制角度,第二框架400能夠包括被設置到彼此連接的相鄰連桿410a/410b中的 一個的多個凹槽417以及被設置到另一連桿并與多個凹槽417中的一個組合以針對這些連 桿中的一個改變角度的凸起416。換句話說,可以將這說明為第二框架400包括具有多個凹 槽417的第一連桿410a和具有凸起416的第二連桿410b,所述凸起416被構造為與多個凹槽 417中的一個組合以改變與第一連桿410a的角度。
[0126] 因為彼此連接的相鄰連桿410之間的角度是可控的,所以由連桿410形成的整體角 度也可以是可控的。因為連桿410形成第二框架400的主體,所以能夠通過控制連桿410的整 體角度來控制第二框架400的變形的整體量或第二框架400的變形的程度。具體地,如早前 在第一示例中提及的,能夠控制由第二框架400形成的第二曲率(C2)。例如,如圖13所示,能 夠使第二框架400變形為對于粗腕部的用戶來說具有相對較小的曲率的形狀(S1)。
[0127] 并且,能夠使第二框架400變形為對于細腕部的用戶來說具有相對更大的曲率的 形狀(S2)。而且,因為第二框架400的變形涉及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變形,所以還能夠通過 控制連桿410之間的角度來控制可穿戴智能裝置10本身的變形。此外,如果凸起416被插入 到凹槽417中,則除非提供了附加的外力,否則凸起416可以不與凹槽417分離。具體地,如果 未提供附加的外力,則連桿410能夠被構造為維持在連桿之間調節的角度。借助于連桿之間 的角度控制和受控角度的維持,第二框架400(即,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通過將單一外力 添加至連桿來控制變形的量或曲率,并且除非附加的外力被添加至連桿,否則連續地維持 變形的受控量和曲率。
[0128] 因此,能夠在沒有經受住經變形的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附加結構的情況下維持變 形狀態的同時在用戶的腕部上穿戴包括上述第二框架400的可穿戴智能裝置10。由于這個 原因,可穿戴智能裝置10可以是簡化且緊湊的。而且,還能夠減少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制造 成本。因為不需要用于維持經變形的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附加操作,所以用戶能夠更方便 地穿戴可穿戴智能裝置10。而且,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因為第二框架400包括彼此樞轉地 連接的多個連桿410,所以第二框架能夠在沒有諸如第一示例的第二框架200的切口的結構 的情況下良好地變形的同時保護內部部件。當考慮到上述許多優點和充分功能時,可穿戴 智能裝置10可以僅在沒有蓋500的情況下包括根據第二示例的框架組件300/400和相關的 不同部件。
[0129] 因為根據第二示例的框架300/400具有與根據第一示例的框架100/200類似的幾 何布置,所以當裝置變形時在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中出現曲率差。因為已經參照圖8 說明了導致曲率差的幾何相互關系,所以以下省略其描述。在下文中,參照相關附圖來說明 用于克服曲率差的聯接機構。圖10至圖12中清楚地示出了第二示例的聯接機構。
[0130] 作為聯接機構,第一框架300能夠包括至少一個或更多個凸起320。能夠將凸起320 設置到第一框架300,即,支撐顯示單元15a的主體310。因為第二框架400被布置在第一框架 300的下面,所以凸起320被設置到第一框架300的要與第二框架400聯接的底面。凸起320能 夠朝向連桿410的底部412延伸。并且,作為聯接機構,第二框架400能夠包括至少一個或更 多個槽420。
[0131] 基本上,能夠將凸起320插入到槽420中。槽420形成在連桿410的面對第一框架300 的底面的底部412上,以使得凸起320被容易地插入到槽420中。凸起320通過插入與槽420聯 接,并且包括槽420的第二框架400還能夠與凸起320所連接的第一框架300聯接。因為槽420 根據第一框架300或第二框架400的長度方向延伸,所以凸起320可根據槽420來移動。具體 地,第二框架400和槽420能夠根據被插入到槽中的凸起320的引導而移動。第二框架400和 槽420的移動是根據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的長度方向(L)來執行的。
[0132] 更具體地,如圖11和圖12所示,底座部分421能夠形成在槽420附近。如附圖所示, 底座部分421可以具有凹陷形式。凸起320能夠與底座部分421嚙合并且能夠由底座部分421 支撐。為了與底座部分嚙合或者由底座部分421支撐,凸起320能夠另外包括凸緣321。凸緣 221能夠在徑向方向上從凸起320延伸,能夠被放置在底座部分421上或者能夠與底座部分 421嚙合。因此,凸起320能夠在不與槽420分離的情況下根據槽420而移動。由于這個原因, 凸起320能夠與槽420更穩定地聯接。
[0133] 由于同一原因,第二框架400能夠通過凸起320和槽420與第一框架300可移動地聯 接。為了更穩定的聯接,多個凸起320和多個槽420能夠被設置到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 400,并且能夠根據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的長度方向(L)被布置。而且,在附圖和說明 書中,盡管槽420和凸起320分別被設置到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但是能夠將槽420設 置到第二框架400而不是第一框架300,并且能夠將凸起320設置到第一框架300而不是第二 框架400。因此,作為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的聯接機構,可穿戴智能裝置10能夠包括 被設置到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中的一個的槽以及被設置到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 400中的另一個以與槽聯接的凸起。在這種情況下,凸起能夠根據槽而移動。
[0134] 在附圖中,這被描繪為凸起320和槽420被按照寬度方向布置在第二框架400的中 心處,即,在長度方向上根據第二框架400的中心線布置凸起和槽。然而,盡管未描繪,但是 能夠將凸起320和槽420布置在與和中心線分離的側壁411相鄰的位置處,以在不干擾容納 在第二框架400中的部件的同時在第二框架400中形成足夠的容納空間。并且,為了穩定地 執行第二框架400與第一框架300的相對移動,能夠將一對凸起320和一對槽420分別布置在 與兩個側壁411相鄰的位置處。
[0135] 如早前參照圖8的(b)所提及的,由于在槽420上移動的凸起320的移動,第二框架 400能夠在變形期間與第一框架300可滑動地聯接。由于同一原因,第二框架400能夠在裝置 變形的同時響應于第一框架100在長度方向上向外移動。因此,第二框架400能夠通過包括 槽430和凸起320的聯接機構與第一框架300可移動地聯接。在第二框架400與第一框架300 一起變形的同時,第二框架400能夠響應于第一框架300相對地移動。這能夠使得第二框架 400能夠按與第一框架300相比更大的曲率(C2)進行相對更大的變形。
[0136] 如圖14所示,在圖11中被用于在裝置變形之前被設置在槽420的左端部處的凸起 320在裝置變形之后被布置在槽420的右端部處。因此,第二框架400在變形期間相對地移動 比第一框架300多箭頭(M)的尺寸那么多。因此,能夠在不受第一框架300約束的情況下使第 二框架400變形為具有平滑的第二曲率(C2)。
[0137] 已經在第一示例中參照圖8的(a)和圖8的(b)說明的在變形之后發生的相對分離 或偏心距還能夠照原樣應用于第二示例。更具體地,如果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變形, 則第二框架400的點(P1'和P2')可能由于彼此不同的曲率(C1和C2)而在垂直方向上與第一 框架100的點(P1和P2)分離或偏心。并且,在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的長度方向上,與 中心部分分離的點(P2、P2')的偏心距可以大于與中心部分相鄰的點(P1、P1')的偏心距。因 此,隨著在長度方向上從第一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的中心部分向外移動或者隨著遠離中 心部分,能夠逐漸增加槽420的尺寸。具體地,與中心部分分離的槽420的尺寸可以大于與中 心部分相鄰的槽420的尺寸。根據上述構造,第二框架400能夠平滑地執行與第一框架300的 相對移動。
[0138] 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外觀最終由蓋500形成。為了使蓋500平滑地變形,與第一框 架100、第二框架200、第三框架300和第二框架400類似,有必要考慮到徑向最外部中的曲率 與徑向最內部中的曲率之間的差來設計蓋500。圖15是例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的蓋的一部 分的示意圖,圖16是例示了可穿戴智能裝置中的蓋的連桿構件之間的關系的示意圖。因為 在圖2至圖5中清楚地示出了蓋500的基本結構,所以在圖15和圖16之前首先參照圖2至圖5 對以下描述進行描述。
[0139] 蓋500被構造為裹住框架100至400,以保護框架100至400以及由這些框架支撐或 容納的電子零件。蓋500包括開口 501以使得顯示單元15a良好地暴露給用戶。因此,如圖4所 示,顯示單元15a經由開口 501從可穿戴智能裝置10暴露于外部。
[0140]因為蓋500與框架100至400-起反復變形和恢復,所以蓋能夠被構造為可恢復地 變形為具有規定的曲率。因為框架100至400能夠利用上述結構來向可穿戴智能裝置10提供 足夠的結構強度,所以能夠將蓋500設計為具有對于變形和恢復有利的結構,而不是對于保 護基本內部部件有利的附加結構強度。因此,蓋500能夠由諸如TPU(熱塑性聚氨酯)、TPE(熱 塑性彈性體)等的能夠響應于拉伸和壓縮而自由地變形的高度彈性橡膠材料制成。
[0141] 然而,當蓋500變形時,與參照圖8對框架100至400進行的說明類似,最內曲率可以 變得大于徑向最外曲率。與框架100至400不同,由于被構造為裹住框架100至400和部件的 蓋500的結構,最內部受最外部約束。受最外部約束的最內部不能響應于最外部相對地移 動。因此,最內部不能在維持最內部的長度的同時形成幾何上設置的更大曲率。
[0142] 因此,當蓋500變形時,最外部接收拉伸但是最內部實際上可以接收高度壓縮。具 體地,與最外部的圓周相比,能夠顯著縮短最內部的圓周。因此,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如果 蓋500由高度彈性的材料制成,則盡管蓋500的最內部能夠在變形的同時有效地吸收給定壓 縮,但是蓋500的最內部由于縮短的圓周而能夠生成相當大量的皺褶。可穿戴智能裝置10由 于皺褶而不能具有良好外觀。
[0143] 因為經變形的蓋500的徑向最內部與用戶的身體直接接觸,所以用戶由于皺褶而 不能舒適地穿戴可穿戴智能裝置10。由于這個原因,蓋500能夠由諸如有限撓性或彈性的金 屬或塑料的材料制成,以防止在蓋變形時生成皺褶。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為了使得恢復和 變形能夠被執行并且保證需要的結構強度,框架100至400還能夠由類似的材料制成。
[0144] 蓋500可以具有由上述材料制成的固體。然而,如圖2至圖5共同所示,蓋500被構造 為從側面和底部裹住框架100至400中的全部以及容納在這些框架中的部件,以形成外觀。 因此,可能非常難以使包括固體的蓋500變形。由于這個原因,如附圖所示,蓋500能夠包括 多個連桿構件510。蓋500的除了用于容納不可變形部件的不可變形部分530以外的其它部 分能夠由連桿構件510構成。連桿構件510按規定的間隔彼此分離并且根據蓋500的長度方 向按照行布置。
[0145] 因此,能夠根據上述總體構造容易地使蓋500變形。一般而言,連桿構件510能夠由 溝道形狀的構件構成。因此,連桿構件能夠裹住框架100至400的底部和兩側以及部件。當考 慮連桿構件510的構造時,可以將這說明為蓋500包括被構造為裹住框架100至400和部件的 多個段或截面。連桿構件510對應于這些段或截面。因此,在以下描述中包括的連桿構件510 中的全部也可以作為蓋500的段或截面被說明。
[0146] 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因為連桿構件510彼此分離,所以它能夠容易地使蓋500變 形。然而,形成在連桿構件510之間的間隙(空隙)可以將框架100至400和部件暴露于外部, 從而這些框架和部件可能不被保護。并且,可以經由間隙將外部物體插入到裝置的內部,從 而可能導致裝置發生故障。因此,蓋500能夠包括被布置在相鄰的連桿構件510之間的中間 構件520。
[0147] 中間構件520能夠將相鄰的連桿構件510彼此連接。具體地,中間構件520能夠利用 與連桿構件510的方案相同的方案來裹住框架100至400和部件。因此,中間構件520覆蓋連 桿構件510之間的間隙,并且蓋500能夠有效地保護框架100至400和部件。中間構件520能夠 由諸如TPE和TPU的上述高度彈性的材料制成。因此,當蓋500變形時,中間構件520還能夠與 蓋500-起彈性地變形。通過這樣做,能夠容易地使蓋500變形。相反,如果中間構件520的彈 性較高,則連桿構件510可能不在蓋500變形時變形。
[0148] 因此,蓋500可以包括在蓋變形時實際上不變形的連桿構件510以及在蓋變形時顯 著變形的中間構件520。當然,如果蓋500顯著變形,則連桿構件510還能夠在連桿構件的彈 性范圍內略微變形。具體地,可以將這說明為蓋500包括不變形直到蓋500變形為止的多個 第一主體510以及在蓋500變形時也變形的第二主體520。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分別對應于 連桿構件510和中間構件520。因此,在本說明書中,諸如連桿構件510和中間構件520的術語 分別能夠用諸如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的術語代替。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分別同樣地共享連 桿構件510和中間構件520的所有特性。
[0149] 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當蓋500變形時,最外部接收拉伸但是最內部可以接收實際 的壓縮。為了使受最外部約束的最內部在壓縮下按大曲率平滑地變形,最內部應該能夠在 蓋500變形時形成與最外部相比更短的圓周。具體地,最內部應該能夠形成被縮短需要的移 動距離那么多的圓周,以按大曲率變形。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蓋500使用被構造為彼此分 離以具有間隔的連桿構件510。因此,當蓋500變形時,如圖5所示,連桿構件510的最內部能 夠在減小間隔的同時彼此靠近。
[0150] 因此,能夠減小由最內部形成的圓周,以使得最內部能夠在不使連桿構件510變形 的情況下充分地形成平滑的曲率。在這種情況下,因為能夠以足夠的彈性將中間構件520壓 縮在連桿構件510之間,所以中間構件可能不防止連桿構件510的最內部彼此靠近。如圖16 所示,因為中間構件520具有能夠被布置在連桿構件510之間的間隙處的尺寸,所以中間構 件未顯著變形為使得在蓋500的最內部中生成皺褶。替代地,中間構件520能夠通過最內部 的壓縮朝向蓋500的內部凹陷地變形而不突出到外部。因此,經變形的蓋500的最內部形成 平滑的曲率和沒有突出的皺褶的內側面。通過這樣做,能夠在用戶身上舒適地安裝可穿戴 智能裝置10。并且,由于同一原因,能夠增強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外觀,因為沒有突出的皺 裙。此外,能夠借助于中間構件520的彈性在最外部中使中間構件520中的每一個拉伸以形 成平滑的曲率。
[0151] 然而,如圖15的(a)所示,在連桿構件510的與蓋500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的情況 下,當側部的上邊緣和下邊緣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狀時,如果蓋500變形,則經變形的連桿構 件510的徑向最內部可能彼此干擾。因此,優選地,連桿構件510能夠被另外構造為在蓋500 變形時不彼此干擾。更具體地,如圖15的(b)所示,連桿構件510的與蓋500或連桿構件510的 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可以具有比上邊緣短的下邊緣。連桿構件510可以具有倒梯形的形狀。 由于側部的形狀,連桿構件510的最內部可以按更大的間隔彼此分離。因此,盡管蓋500顯著 變形,但是連桿構件510可以不彼此干擾。
[0152] 而且,能夠考慮到連桿構件510的幾何關系和形狀來更加優化蓋500。關于經優化 的蓋的設計,圖16示出了部分放大的經變形的蓋500的一部分。參照圖5和圖16這二者,'a' 指示連桿構件510的與蓋500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中的下邊緣的長度,并且'b'指示彼此 相鄰的連桿構件510的側部中的下邊緣之間的間隔。'c'指示連桿構件510的側部中的上邊 緣的長度,并且't'指示蓋500的厚度。當蓋500變形時,'r'指示經變形的蓋500的徑向最外 部中的曲率半徑,并且'a'指示由經變形的蓋500形成的圓周角。最后,'e'可以指示包括在 按照圓周角(a)形成的蓋500的圓周中的連桿構件510的數量。
[0153] 當蓋500變形時,包括間隔(b)的形成在連桿構件510的徑向最內部中的單個連桿 構件510的長度(D1)可以變成"a+b"。因此,由包括在經變形的蓋500中的所有連桿構件510 形成的最內部的長度可以變成以下的:
[0154] (a+b)e (1)
[0155] 此外,經變形的蓋500的最內部圓周(D2)可以變成以下的:
(2)
[0157]根據式(1)的長度(D1)和根據式(2)的圓周(D2)可以彼此相同。因此,能夠建立諸 如下式(3)的關系。
[0159]在設計蓋500時,如前面描述所提及的,連桿構件510的最內部的長度(a和b)在防 止能夠在蓋變形時發生的連桿構件510之間的干擾方面是重要的。更具體地,長度(a)被用 于確定在蓋500變形時未通過壓縮變形的構件(即,連桿構件510)的尺寸。長度(b)能夠被用 于設計在蓋500變形時通過壓縮變形的構件(即,中間構件520)。除了長度(a和b)以外的其 余變量對應于用于設計蓋的常數。能夠預先提供這些變量。因此,能夠基于"a"和"b"概括上 式如下:
[0161] 具體地,能夠根據式(4)將長度(a)和長度(b)的和計算為恒定值。能夠在所計算出 的值的范圍內確定長度(a)和長度(b)。能夠根據上式將蓋500設計為不對連桿構件510有干 擾。因此,當蓋500根據該式變形時,能夠優化蓋500以形成平滑的曲率。
[0162] 因此,蓋500包括在蓋變形時不變形的連桿構件510以及在蓋變形時變形的中間構 件520。能夠根據附圖和式所示的構造最優地布置并設計連桿構件510和中間構件520。因 此,當蓋500變形時,能夠阻止在蓋的最內部中生成皺裙。不僅最內部而且最外部能夠變形 為具有平滑的曲率和曲面。由于這個原因,用戶能夠舒適地穿戴可穿戴智能裝置10并且能 夠增強可穿戴智能裝置10的外觀。由于同一原因,蓋500能夠按適合于用戶的曲率容易地變 形,并且由于舒適的穿戴感覺,用戶能夠長時間穿戴裝置。因此,用戶能夠方便地穿戴并使 用可穿戴智能裝置10。
[0163] 在下文中描述了上述可穿戴智能裝置的有益效果。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第二 框架與第一框架可移動地聯接,以使得第二框架能夠對于第一框架執行相對移動。因此,當 可穿戴智能裝置被穿戴在用戶身上時,與用戶相鄰的第二框架能夠在按相對更大的曲率變 形的同時形成平滑的曲率和曲面。由于這個原因,因為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通過聯接來提 供結構穩定性并且經由相對移動形成平滑的曲率和曲面,所以用戶能夠舒適地穿戴所述可 穿戴智能裝置。
[0164] 蓋包括在蓋變形時不變形的連桿構件以及在蓋變形時一起變形的中間構件。能夠 最優地布置并設計連桿構件和中間構件。因此,當可穿戴智能裝置變形以被穿戴在用戶身 上時,能夠防止在裝置的最內部中生成皺褶。不僅最內部而且最外部能夠變形為具有平滑 的曲率和曲面。由于這個原因,用戶能夠舒適地穿戴所述可穿戴智能裝置,并且也能夠增強 裝置的外觀。
[0165] 而且,當裝置被穿戴在用戶身上時,能夠借助于裝置的結構特性按適合于用戶的 曲率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及蓋變形。由于舒適的穿戴感覺,用戶能夠長時間穿戴所述 裝置。因此,用戶能夠方便地穿戴并使用所述可穿戴智能裝置。
[0166] 雖然已經在本文中參照優選實施方式及其附圖描述并例示了本說明書,但是本說 明書可以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并且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脫離 本說明書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能夠在其中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化。因此,本說明書旨在涵 蓋此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化,只要它們落入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的范圍內即可。
[0167] 本申請要求2015年2月16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No. 62/116,887和2015年4月21日 在韓國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 10-2015-0055867的優先權,通過引用將其全部內容整體并 入本文。
【主權項】
1. 一種可穿戴智能裝置,該可穿戴智能裝置包括: 柔性顯示單元; 第一框架,該第一框架被構造為支撐所述柔性顯示單元并且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第一 曲率以被穿戴在用戶的身體上;以及 第二框架,該第二框架被構造為可恢復地變形為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 并且所述第二框架被構造為與所述第一框架可移動地聯接,以在變形的同時相對于所述第 一框架相對地移動。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所述柔性顯示單元被構造為與所述第 一框架一起按所述第一曲率可恢復地變形。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長板形狀以及根據 所述第一框架的長度方向交替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兩側處的多個槽口,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用來容納用于驅動所述可穿戴智能裝置的部件的空間并且與 所述第一框架可滑動地聯接。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框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框架 的下部處,以與所述第一框架相比更靠近所述用戶。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在變形的同時朝向所述 第一框架的長度方向的外部相對地移動。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根據所述第二框架 的長度方向布置的多個切口。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多個連桿,所述多 個連桿彼此連接并且被構造為控制所述連桿之間的角度。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包含多個凹槽的第 一連桿以及包含突起的第二連桿,所述突起與所述第一連桿連接并且與多個所述凹槽中的 一個聯接以針對所述第一連桿改變角度。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該可穿戴智能裝置還包括: 槽,該槽被設置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一個;以及 鉤或突起,該鉤或該突起被設置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另一個以與所述 槽聯接,并且所述鉤或所述突起能夠根據所述槽而移動。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該可穿戴智能裝置還包括: 蓋,該蓋被構造為裹住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并且被構造為可恢復地變形為 具有規定的曲率, 其中,所述蓋包括被設置有所述柔性顯示單元的開口以及按規定的間隔彼此分離的多 個連桿構件。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所述蓋包括被構造為將相鄰的連桿 構件彼此連接的中間構件,并且 其中,所述中間構件被構造為在所述蓋變形時一起變形,并且所述連桿構件在所述蓋 變形時不一起變形。12.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所述連桿構件被構造為在所述蓋變 形時不彼此干擾。13.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對應的連桿構件的與所述蓋的長度 方向平行的側部包括比上邊緣短的下邊緣。14.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對應的連桿構件的與所述蓋的長度 方向平行的側部包括倒梯形的形狀。15.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裝置,其中,當 a是所述連桿構件的與所述蓋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部的下邊緣的長度; b是在所述蓋變形時彼此相鄰的所述連桿構件的側部的下邊緣之間的間隔; t是所述蓋的厚度; α是在所述蓋變形時由經變形的蓋形成的圓周角; r是在所述蓋變形時經變形的蓋的徑向最外部中的曲率半徑;以及 e是包含在所述蓋的變形的部分中的連桿構件的數量時, 所述a和所述b的和由下式Sfe @ ·
【文檔編號】G06F3/01GK105892646SQ201610086612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6日
【發明人】樸京俊, 朱原奭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