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筆和觸摸面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觸控筆和觸摸面板。所述觸控筆包括:導電頂端,被構造為從觸摸面板的至少一個電極接收電場發送信號;電路部分,被構造為產生與接收的電場發送信號對應的電場接收信號;可變電容器,位于導電頂端與電路部分之間,并被構造為根據施加到導電頂端的書寫壓力而改變電場接收信號;導電主體,位于可變電容器外部并使導電頂端與電路部分電連接。
【專利說明】觸控筆和觸摸面板
[0001 ] 本申請要求于2015年I月27日在韓國知識產權局提交的第10-2015-0012895號韓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公開內容通過引用包含于此。
技術領域
[0002]與示例性實施例一致的裝置和方法涉及一種觸控筆和觸摸面板,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無需單獨的連接構件而能使可變電容器的第二電極與電路部分連接的觸控筆和觸摸面板。
【背景技術】
[0003]最近,智能電話和平板計算機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已經積極地開發了關于嵌入其中的接觸位置測量裝置的技術。智能電話和平板計算機通常設置有觸摸屏,用戶可使用例如觸控筆來指定觸摸屏的特定坐標。用戶可通過指定觸摸屏的特定坐標向智能電話輸入特定信號。
[0004]此外,觸摸屏能感測觸控筆的位置和對應位置處的書寫壓力二者,從而根據位置和書寫壓力來執行各種功能。為了感測觸控筆的書寫壓力,觸控筆設置有電容根據觸控筆的書寫壓力而改變的可變電容器。
[0005]可變電容器可根據兩個電極之間距離或兩個電極之間的面積的改變而改變電容。例如,觸控筆可使用電容通過兩個電極之間面積的變化而改變的可變電容器。
[0006]在采用這樣的可變電容器的觸控筆中,因為電容器的兩個電極將被布置在筆的豎直方向,諧振電路被布置在筆的后端,因此,難以使設置為接近筆的前端的電極連接到諧振電路。
[0007]為了提供具有最小直徑的觸控筆,需要在不改變觸控筆的直徑的情況下而使可變電容器的兩個電極連接到諧振電路的技術。
【發明內容】
[0008]已經開發了一個或更多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方面以克服上述缺點和與現有技術設置相關聯的其他問題。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涉及無需單獨的連接構件而能使可變電容器的第二電極與電路部分連接的觸控筆以及觸摸面板。
[0009]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對觸摸面板上的位置進行輸入的觸控筆,所述觸控筆包括:導電頂端,被構造為從觸摸面板的至少一個電極接收電場發送信號;電路部分,被構造為產生與接收的電場發送信號對應的電場接收信號;可變電容器,在導電頂端與電路部分之間,并被構造為根據施加到導電頂端的書寫壓力來改變電場接收信號;導電主體,在可變電容器外部并被構造為使導電頂端與電路部分電連接。
[0010]所述可變電容器可包括:介電質,包括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一表面的對面的第二表面;第一電極,與介電質的第一表面接觸;導電可變電極,被構造為使得導電可變電極與介電質的第二表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根據通過導電頂端施加的壓力而改變。
[0011]所述導電可變電極可被構造為使得與介電質的第二表面接觸的表面的中央部自所述表面的邊緣部分凸出。
[0012]所述導電可變電極可被構造為使得與介電質的第二表面接觸的表面的中央部自所述表面的邊緣部分凹入。
[0013]所述導電可變電極可包括導電橡膠。
[0014]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插入在導電可變電極的內部的彈性構件。
[0015]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通過直接接觸和電容耦合中的至少一個而電連接到用戶的接地部。
[0016]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與導電主體絕緣并連接到接地部的導電殼。
[0017]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使導電頂端的位置恢復的彈性構件。
[0018]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呈管狀并罩住可變電容器的外殼,其中,所述外殼可由非導電材料形成,并可包括形成在外殼的外周表面上并使導電主體穿過的至少一個開口。
[0019]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的絕緣體,以使導電頂端與彈性構件和可變電容器絕緣。
[0020]所述絕緣體可包括第一蓋和第二蓋;所述第一蓋可在外殼的端部上并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蓋可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并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二端。
[0021]所述絕緣體可包括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并被構造為沿外殼的長度方向引導導電頂端的導向構件。
[0022]所述導向構件可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一端并且在外殼的內周表面上的突起可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二端。
[0023]所述彈性構件可包括非導電材料。
[0024]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導電支撐構件,所述導電支撐構件包括導電支撐構件的第一端中的第一接納孔和導電支撐構件的第二端中的第二接納孔,其中,所述第二接納孔可與導電可變電極結合,其中,所述第一接納孔可與導電頂端的端部結合。
[0025]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在導電支撐構件的外周表面上的絕緣體以使導電支撐構件與彈性構件絕緣。
[0026]所述導電主體可包括多個板和與所述多個板中每個的端部連接的圓形構件;所述多個板可彼此分開且并排設置;所述圓形構件可包括使導電頂端穿過的開口。
[0027]所述電路部分可包括:電容器,具有預定電容;開關,允許電容器選擇性地與可變電容器并聯連接。
[0028]所述可變電容器的第一端可直接地連接到電路部分的一端,所述可變電容器的第二端可通過導電主體連接到電路部分。
[0029]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觸控筆,所述觸控筆包括:導電頂端,從觸控筆的一端突出;介電質,包括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一表面的對面的第二表面;第一電極,與介電質的第一表面接觸;導電可變電極,被構造為使得導電可變電極與介電質的第二表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根據通過導電頂端施加的壓力而改變;導電主體,在介電質外部,使導電頂端與導電可變電極連接,并與介電質和第一電極絕緣。
[0030]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與導電頂端絕緣并使導電頂端的位置恢復的彈性構件。
[0031 ]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由非導電材料形成且在外殼的外周包面上包括使導電主體穿過的至少一個開口。
[0032]所述觸控筆還可包括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的絕緣體,以使導電頂端與彈性構件絕緣。
[0033]所述絕緣體可包括第一蓋和第二蓋;所述第一蓋可在外殼的端部上并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蓋可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并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二端。
[0034]所述絕緣體可包括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并被構造為沿外殼的長度方向引導導電頂端的導向構件。
[0035]所述導向構件可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一端并且外殼的內周表面上的突起可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二端。
[0036]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用于確定輸入對象的輸入位置的觸摸面板,所述觸摸面板包括:至少一個電極;控制器,被構造為控制將在至少一點電極中產生電場發送信號發送至輸入對象,以及控制通過至少一個電極從輸入對象接收與電場發送信號對應的電場接收信號。
[0037]所述控制器可被構造為基于接收電場接收信號的至少一個電極來確定輸入對象的輸入位置。
[0038]所述控制器可被構造為基于接收的電場接收信號確定輸入對象對于觸摸面板的輸入位置和壓力。
[0039]所述觸摸面板還可包括:驅動器,被構造為根據控制器的控制來控制將從至少一個電極發送的電場發送信號;接收器,被構造為通過至少一個電極接收電場接收信號,其中,控制器可被構造為控制驅動器和接收器交替地操作。
[0040]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用于對于觸摸面板上的位置進行輸入的輸入對象,所述輸入對象包括:導電頂端,被構造為從觸摸面板的至少一個電極接收電場發送信號;電路部分,被構造為產生與接收的電場發送信號對應的電場接收信號,使得電場接收信號根據施加到導電頂端的壓力而改變;導電主體,使導電頂端與電路部分電連接。
[0041]所述輸入對象還可包括在導電頂端與電路部分之間的可變電容器,并被構造為根據施加到導電頂端的電場接收信號而改變。
[0042]所述電路部分可包括:電容器,具有預定電容;開關,被構造為允許可變電容器選擇性地與可變電容器并聯連接。
[0043]所述可變電容器的第一端可直接地連接到電路部分的一端,所述可變電容器的第二端可通過導電主體連接到電路部分。
[0044]所述輸入對象還可包括被構造為使導電頂端的位置恢復的彈性構件。
[0045]所述輸入對象還可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由非導電材料形成,并在外殼的外周表面上包括使導電頂端穿過至少一個開口。
[0046]所述輸入對象還可包括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的絕緣體,以使導電頂端與彈性構件絕緣。
[0047]所述絕緣體可包括第一蓋和第二蓋;第一蓋可在外殼的端部上并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一端,第二蓋可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并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二端。
[0048]所述絕緣體可包括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并被構造為沿外殼的長度方向引導導電頂端的導向構件。
[0049]所述導向構件可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一端并且所述外殼的外周表面上的突起可支撐彈性構件的第二端。
[0050]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對公開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公開的其他對象、優點和顯著特征將變得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0051]根據下面結合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的描述,這些和/或其他方面及優點將變得清楚且更加易于領會,其中:
[0052]圖1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坐標測量系統的配置的框圖;
[0053]圖2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的觸控筆的配置的框圖;
[0054]圖3是示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的電路圖的示圖;
[0055]圖4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3的觸控筆的書寫壓力模塊的立體圖;
[0056]圖5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3的觸控筆的書寫壓力模塊的分解立體圖;
[0057]圖6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可變電容器的介電質的截面圖;
[0058]圖7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可變電容器的第一電極的截面圖;
[0059]圖8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可變電容器的導電可變電極的截面圖;
[0000]圖9是不出根據不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可變電容器的導電可變電極的另一不例的立體圖;
[0061 ]圖10是示出圖9的導電可變電極的截面圖;
[0062]圖11是示出形成圖5的可變電容器的導電可變電極的又一示例的立體圖;
[0063]圖12是示出圖11的導電可變電極的截面圖;
[0064]圖13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導電主體的立體圖;
[0065]圖14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外殼的立體圖;
[0066]圖15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形成絕緣體的多個蓋的立體圖;
[0067]圖16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形成絕緣體的導向構件的立體圖;
[0068]圖17A和圖17B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第一導電支撐構件與第二導電支撐構件彼此結合的狀態的立體圖;
[0069]圖18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彈性構件的另一示例的側視圖;
[0070]圖19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彈性構件的又一示例的側視圖;
[0071]圖20是沿圖4的1-1線截取的截面圖;
[0072]圖21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3的觸控筆的書寫壓力模塊的另一示例的立體圖;
[0073]圖22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1的書寫壓力模塊的分解立體圖;
[0074]圖23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沿圖21的I1-1I線截取的截面圖;
[0075]圖24是示出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的電路圖的示圖;
[0076]圖25是示出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的立體圖;
[0077]圖26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沿圖25中的II1-1II線截取的截面圖;
[0078]圖27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的觸摸面板的具體配置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79]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特定示例性實施例,其中,相同的標號將被理解為自始至終指示相同的部件、組件和結構。
[0080]提供了這里所限定的內容(例如,詳細結構及其元件)以幫助全面地理解詳細的描述。因此,顯而易見的是,沒有那些限定的內容,也可實施示例性實施例。此外,省略了公知功能和結構的描述以提供清晰和簡潔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此外,附圖中各個元件的直徑可任意地放大和縮小以幫助全面地理解。在下文中,可以理解的是,當諸如“至少一個”的表述位于所列元件之后時,修飾整列元件而不修飾所列的個別元件。
[0081]圖1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坐標測量系統300的配置的框圖;
[0082]參照圖1,坐標測量系統300包括觸摸面板200和輸入對象。雖然參照作為輸入對象的觸控筆100公開了一個或更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可以理解的是,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此。
[0083]觸摸面板200確定觸控筆100的位置。特別地,觸摸面板200包括多個電極,并能通過將電場發送信號施加到多個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通過電容耦合將電場發送信號(例如,驅動信號)發送至接近觸摸面板200的對象(例如,觸控筆)的諧振電路。
[0084]觸摸面板200可通過經由多個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來接收在觸控筆100的諧振電路中產生的響應信號(例如,電場接收信號)而確定觸控筆100的位置。下面將參照圖27描述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摸面板200的具體配置和操作。這里,觸摸面板200可包括平板計算機、數字轉換器、觸摸板、觸摸屏。此外,觸摸面板200可實施在筆記本計算機、移動電話、智能手機、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MP3播放器和電子黑板等。
[0085 ]觸控筆100與觸摸面板200的多個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形成電容,并可通過形成的電容接收諧振能量(例如,電場發送信號)。
[0086]觸控筆100可將通過諧振電路產生的響應信號(例如,電場接收信號)發送至觸摸面板200中的至少一個電極。觸控筆100可實現為筆的形式,但其并不限于此。下面將參照圖2至圖26描述根據一個或更多個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100的具體配置和操作。
[0087]因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坐標測量系統300被構造為使得觸摸面板200通過電容耦合將電場發送信號提供到觸控筆100,因此,當存在電容耦合時,觸控筆100可在自己沒有電源或不使用自己的電源的情況下進行操作。
[0088]也就是說,雖然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觸控筆100被描述為以被動的形式操作,但是,可以理解的是,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100還可利用自己的電源以主動形式進行操作。
[0089]此外,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觸摸面板200被描述為確定包括諧振電路的觸控筆100的位置。然而,可以理解的是,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觸控筆100。例如,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觸摸面板200可通過根據手指10的位置在多個電極中檢測電極的電容的變化或由于電容的變化而產生的信號電平的變化來確定手指10的位置。
[0090]此外,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描述單個觸控筆100連接到觸摸面板。然而,可以理解的是,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多個觸控筆100可連接到單個觸摸面板200。在這種情況下,觸摸面板200能檢測多個觸控筆100中的每個的位置。
[0091]圖2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的觸控筆100的配置的示圖;
[0092 ] 參照圖2,觸控筆100可包括導電頂端110、諧振電路部分120和接地部130。觸控筆100可實現為筆的形狀。
[0093]導電頂端110與觸摸面板200中的多個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形成電容。例如,導電頂端110可由金屬頂端形成。導電頂端110可設置在非導電材料中或導電頂端110的部分可暴露到外部。此外,為了在使用中感覺到平滑書寫,還可包括防止導電頂端110與外部直接接觸的絕緣部分。
[0094]諧振電路部分120(或者電路部分)可包括可變電容器和包括連接到導電頂端110的電容器和電感器的并聯諧振電路。
[0095]諧振電路部分120可通過觸摸面板200中的至少一個電極與導電頂端110之間的電容耦合來接收諧振能量(例如,電場發送信號)。詳細地,諧振電路部分120可與將從觸摸面板200輸入的電場發送信號諧振。即使在電場發送信號的輸入已經停止之后,諧振電路部分120也可通過諧振輸出電場接收信號。例如,諧振電路部分120可輸出具有諧振電路部分120的諧振頻率的正弦波信號。
[0096]在諧振電路部分120中,可通過根據導電頂端110的接觸壓力的可變電容器的電容的變化來改變諧振頻率。下面將參照圖3描述該操作。
[0097]此外,在諧振電路部分120中,根據用戶操作來改變電容器的電容或電感器的電感,從而可改變諧振頻率。下面將參照圖24描述該操作。
[0098]圖3是示出圖1的觸控筆100的電路圖的示圖;
[0099]參照圖3,諧振電路部分120可包括電感器125、電容器126和可變電容器121。諧振電路部分120的一端連接到導電頂端110,其另一端可接地。
[0100]電感器125和電容器126并聯連接,并操作為諧振電路。諧振電路在特定諧振頻率可具有尚阻抗特性。
[0101]可變電容器121與諧振電路并聯連接,可變電容器121的電容可根據導電頂端110的接觸壓力的變化而改變。因此,當可變電容器121的電容變化時,整個諧振電路的電容也被改變,從而可改變諧振電路的諧振頻率。換句話說,可變電容器121可根據施加到導電頂端110的書寫壓力而改變電場接收信號。下面將參照圖6至圖12描述根據一個或更多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變電容器121的具體形狀和操作。
[0102]因為提供至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摸面板200的響應信號根據與觸摸面板200的接觸壓力而改變,所以觸摸面板200不僅可檢測觸控筆100的位置,還可基于觸控筆100的響應信號而檢測觸控筆100的書寫壓力。
[0103]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通過使用可變電容器121來改變諧振頻率。然而,可以理解的是,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可實現通過使用可變電感器來執行相同功能的諧振電路部分120,所述可變電感器的電感的能根據導電頂端110的接觸壓力而改變。
[0104]圖4是示出圖3的觸控筆的書寫壓力模塊190’的立體圖,圖5是示出圖3的觸控筆的書寫壓力模塊190 ’的分解立體圖。
[0105]參照圖4和圖5,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100的書寫壓力模塊190’可包括可變電容器121、導電頂端110、彈性構件160、外殼140、絕緣體150、導電主體127、第一導電支撐構件171和第二導電支撐構件172。
[0106]導電頂端110設置在觸控筆100的前端,并且,當觸控筆100設置在觸摸面板200上時,根據用戶的書寫壓力來接收壓力。導電頂端110可接收包含于觸摸面板200的多個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中產生的電場發送信號。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為了防止導電頂端110與外部直接接觸,可在導電頂端110的外表面設置絕緣部分111。
[0107]可變電容器121可通過外殼140等物理地連接到導電頂端110,并根據導電頂端110的縱向運動將壓力施加到可變電容器121。可變電容器121包括介電質122、第一電極123和導電可變電極124。下面將參照圖6描述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介電質122的具體形式,下面將參照圖7描述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第一電極123的具體形式,下面將參照圖8至圖12描述根據一個或更多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具體形式。
[0108]導電主體127將導電頂端110與并聯諧振電路電連接。詳細地,導電主體127設置在可變電容器121的外部,并可使導電頂端110與并聯諧振電路電連接。下面將參照圖13描述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導電主體127的具體形狀。
[0109]外殼140呈管狀以接納可變電容器121。下面將參照圖14描述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外殼140的具體形狀。
[0110]絕緣體150設置在導電頂端110的外周表面上。詳細地,絕緣體150可包括第一蓋和第二蓋。下面將參照圖15和圖16描述根據一個或更多個示例性實施例的絕緣體150的具體操作和構造。
[0111]彈性構件160恢復導電頂端110的位置。詳細地,彈性構件160可沿遠離形成(例如,設置)在外殼140的內周表面上的突起141的方向擠壓導向構件153。
[0112]接納槽形成在導電支撐構件170(見圖17A)的相對端的每個中。絕緣體150設置在導電支撐構件170的外周表面上,以便使導電支撐構件170與彈性構件160絕緣。下面將參照圖17A和圖17B描述根據一個或更多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導電支撐構件170的具體功能和形式。
[0113]圖6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可變電容器121的介電質122的截面圖。
[0114]參照圖6,介電質122可形成為具有預定厚度的圓盤狀。介電質122包括第一表面122a和位于第一表面122a背面的第二表面122b。介電質122可具有預定的介電常數。
[0115]介電質122可被接納在形成于在下文中將描述的外殼140的另一端的開口中,使得介電質122的第一表面122a和第二表面122b與外殼140的長度方向垂直。接納在開口中的介電質122的第一表面122a可與可變電容器121的第一電極123接觸,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可設置為與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隔開并面向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
[0116]圖7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可變電容器121的第一電極123的截面圖。
[0117]參照圖7,第一電極123可形成為具有預定厚度的圓盤狀。第一電極123包括第一表面123a和位于第一表面123a背面的第二表面123b。
[0118]第一電極123被設置為使得第一電極123的第一表面123a和第二表面123b與外殼140的長度方向垂直。第一表面123a直接地電連接到并聯諧振電路的一端,第二表面123b可與介電質122的第一表面122a接觸。此外,第一電極123可包括形成在直接地連接到并聯諧振電路的一端的第一表面123a上并沿外殼140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突起部123c。這里,第二表面123b的尺寸可等于或大于介電質122的第一表面122a的尺寸。
[0119]圖8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的截面圖。
[0120]參照圖8,導電可變電極124可形成為沿外殼140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圓柱狀。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可形成為使得其中央部自其邊緣部分朝著一個端表面124a的外部凸出,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另一端表面124b可以是平坦的。
[0121 ]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可設置為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分開,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另一端表面124b可接收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的壓力。
[0122]當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另一端表面124b接收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的壓力時,其一個端表面124a可立即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接觸。
[0123]如果通過導電頂端110連續不斷地施加壓力,那么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可沿施加壓力的方向擠壓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因此,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之間的接觸面積會增大。
[0124]如果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的壓力減小,那么導致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擠壓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的力量減小。因此,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之間的接觸面積會減小。
[0125]如果完全移除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的壓力,那么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不擠壓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從而通過將在下面描述的彈性構件160使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和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彼此分開。
[0126]圖9是示出圖5的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另一示例的立體圖,圖10是示出圖9的導電可變電極124’的截面圖。
[0127]參照圖9和圖10,導電可變電極124’可形成為沿外殼140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圓柱狀。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可形成為使得邊緣部分124’c朝著一個端表面124’a的中央部向上傾斜,中央部形成在凹部124’e。因此,邊緣部分124’c與凹部124’e之間的邊界可形成為從一個端表面124 ’ a向外突出。
[0128]當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另一端表面124’b接收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的壓力時,形成為從一個端表面124’a突出的邊界124’d可立即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接觸,從而形成具有中空的環狀接觸區域。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同樣的壓力接觸面積是不同的。
[0129]根據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的壓力的變化的接觸面積的變化與根據前述示例性實施例的導電可變電極124的變化相同;因此,這里將省略多余描述。
[0130]可以理解的是,導電可變電極124可形成為不限于上述形狀的各種形狀。
[0131]此外,導電可變電極124可由導電橡膠形成(例如,包括)。盡管橡膠通常是絕緣材料,但橡膠可通過混合諸如金屬或碳的導電材料而具有導電性。如果移除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到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壓力,那么導電可變電極124可通過導電橡膠的彈力恢復初始位置。由于恢復了初始位置,因此可減小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之間的接觸面積。
[0132]圖11是示出形成圖5的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又一示例的立體圖,圖12示出圖1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的截面圖。
[0133]參照圖11和圖12,導電可變電極124”包括一個端表面124”a、另一端表面124”b和邊緣部分124”c。此外,彈性構件124”d插入在導電可變電極124”中,從而可增強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彈力。彈性構件124” d可插入在由導電橡膠制成(例如,包括)的導電可變電極中。導電可變電極124”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之間的接觸面積可根據導電橡膠的彈性以及通過導電頂端110傳遞的壓力而改變。例如,如果通過導電頂端110傳遞的壓力相同,那么,導電橡膠的彈性越大,導電可變電極124”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之間的接觸面積越小。
[0134]因此,可根據導電可變電極124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之間的接觸面積的大小來改變可變電容器121的電容大小。如果通過導電頂端110傳遞的壓力相同,那么可根據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形狀和彈性來改變接觸面積的大小。
[0135]可提前測出可變電容器121的電容的大小與導電可變電極124和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間的接觸面積之間的關系。可基于預先測量的值通過可變電容器121的電容來確定施加到導電頂端110的壓力。
[0136]如上所述,導電可變電極124的一個端表面124a與介電質122的第二表面122b之間的接觸面積可根據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的壓力的變化而改變,從而可改變可變電容器的電容(即,靜電電容)。
[0137]另一方面,如果彈性構件124”d設置在如圖11和圖12的導電可變電極124”中,那么可省略如圖4和圖5所示的彈性構件160。通過在上述導電可變電極124”中設置彈性構件124”d,使用單獨的彈性構件160變得多余。因此,在尺寸控制、易組裝和產率方面存在有益效果。
[0138]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盡管如上所述的可變電容器121是圓盤狀,但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可變電容器121可實現為多邊形盤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可變電容器121的電極和第一電極123的第一表面也可形成為多邊形。
[0139]圖13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導電主體127的立體圖.
[0140]參照圖13,導電主體127可包括彼此分開且并排設置的多個板127a和127b。導電主體127還可包括連接到多個板127a和127b中每個的一端的圓形構件127c。
[0141]導電主體127可設置有形成在圓形構件127c的中央部中的開口 127d。導電頂端110和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可設置在開口 127d中。因此,導電頂端110和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可電連接到導電主體127。
[0142]此外,彼此分開且并排設置的導電主體127的多個板127a和127b的另一端可電連接到并聯諧振電路的另一端。因此,導電主體127可使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與并聯諧振電路的另一端電連接。
[0143]因此,不需要諸如端子的單獨的連接構件而使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與并聯諧振電路的另一端連接。詳細地,在現有技術中為了使導電可變電極與并聯諧振電路的另一端連接,將彈性構件設置在導電可變電極的外部,并通過在彈性構件的一側上焊接金屬條而使導電可變電極與并聯諧振電路連接。然而,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因為不需要焊接等來使導電可變電極124與并聯諧振電路的另一端連接,因此,增加了機械可靠性,并且使裝配和維修更簡單。
[0144]圖14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外殼140的立體圖。
[0145]參照圖14,外殼140可形成為筒形,并由非導電材料制成。
[0146]外殼140可將可變電容器121容納在其中,外殼140的外表面可具有自外殼140的一端沿長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開口 145。導電主體127的多個板127a和127b可穿過至少一個開口 145。
[0147]詳細地,導電頂端110穿過的開口 146可形成在外殼140的一端,開口 147可形成在外殼的另一端,可變電容器121的第一電極123設置在外殼140的另一端。
[0148]因為使導電主體127的多個板127a和127b可穿過的至少一個開口145形成在外殼140的外表面,所以連接到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的導電主體127可通過開口145延伸到外殼140外部。
[0149]因此,外殼140可使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與第二電極123以及介電質122電隔開。
[0150]此外,包括使導電主體127的多個板127a和127b穿過并被引導的導向槽142a和143a的至少一個外支撐部142和143可形成在外殼140的另一端的外周表面。
[0151]通過外支撐部142和143支撐的導電主體127的多個板127a和127b可設置為與可變電容器121的第一電極123分開。即使當施加外部沖擊時,也可減小導電主體127電連接到可變電容器121的第一電極123的風險,從而提供穩定的操作。
[0152]此外,能夠支撐將在以下描述的彈性構件160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的環狀的突起141可形成在外殼140的內周表面。
[0153]圖15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絕緣體150的多個蓋151和152的立體圖。
[0154]參照圖15,絕緣體150可包括例如第一蓋151和第二蓋152。第一蓋151可以與外殼140的一端(例如,第一端)分開,并設置為固定到導電頂端110的外周表面,從而支撐彈性構件160的一端(例如,第一端)。第二蓋152可設置在外殼140的一端中并支撐彈性構件160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
[0155]詳細地,第一蓋151可形成為沿導電頂端110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環狀,并包括使導電頂端110穿過的開口 151c。
[0156]第一蓋151包括圍繞外周表面151a并具有自外周表面151a沿徑向方向的預定高度的環狀突起151b。
[0157]彈性構件160的內周表面可設置在第一蓋151的外周表面151a上,形成在第一蓋151的外周表面151a上的環狀突起151b的側部可接觸并支撐彈性構件160的一端。
[0158]詳細地,第二蓋152可形成為沿導電頂端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環狀,并包括使導電頂端110穿過的開口 152c。
[0159]第二蓋152包括圍繞外周表面152a并具有自外周表面152a沿徑向方向的預定高度的環狀第一突起152b。此外,第二蓋152還可包括在面向第一蓋151的第二蓋152的側表面上沿導電頂端110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環狀第二突起152d。因此,彈性構件160的內周表面可設置在第二突起152d的外周表面上,第二蓋152的第一突起152b的側部可接觸并支撐彈性構件160的另一端。
[0160]因此,彈性構件160可沿施加壓力的方向運動的導電頂端110被擠壓并收縮。在這種情況下,被第二蓋152支撐另一端的彈性構件160可沿遠離第二蓋152的方向擠壓第一蓋151。其結果是,當移除壓力時,可通過彈性構件160恢復固定到第一蓋151的導電頂端110的位置。此外,導電頂端110可通過絕緣體150的第一蓋151和第二蓋152與彈性構件160絕緣。[0161 ]圖16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絕緣體150的導向構件153的立體圖。
[0162]參照圖16,作為另一示例,絕緣體150可形成為固定地設置在導電頂端110的外周表面上并沿外殼140的長度方向引導導電頂端110的導向構件153。
[0163]詳細地,導向構件153設置有開口 153a,并可固定到穿過開口 153a的導電頂端110的外周表面。
[0164]導向構件153包括圍繞外周表面153f并具有自外周表面153f沿徑向方向的預定高度的環狀突起153b。
[0165]環狀突起153b可設置有從其一端沿長度方向延伸并且使導電主體127的多個板127a和127b能穿過的至少一個開口 153g。穿過至少一個開口 153g的導電主體127的多個板127a和127b可通過形成在環狀突起153b的外周表面的支撐部153d和153e來支撐,并可延伸到導向構件153的外部。
[0166]支撐部153d和153e的側表面可支撐彈性構件160的一端。
[0167]此外,導向構件153設置有形成在環狀突起153b的外周表面上并可被接納在沿外殼140的長度方向形成在外殼140的側表面上的至少一個細長孔144a和144b中的至少一個突出部153c。
[0168]由于至少一個突出部153c被接納在形成在外殼140的側表面上的至少一個細長孔144a和144b中,因此,導向構件153在被設置在外殼140內時可沿外殼140的長度方向引導導向構件153。
[0169]此外,當導向構件153沿外殼140的長度方向被引導時,固定到導向構件153的導電頂端110也沿外殼140的長度方向被引導。
[0170]因此,當導電頂端110沿施加壓力的方向運動時,可擠壓并收縮另一端被形成在外殼140的內周表面上的突起141支撐的彈性構件160。在這種情況下,彈性構件160可沿遠離形成在外殼140的內周表面的突起141的方向擠壓導向構件153。其結果是,當移除壓力時,可通過彈性構件160恢復導電頂端110的位置。此外,絕緣體150的導向構件153可使彈性構件160與導電頂端110絕緣。
[0171]圖17A和圖17B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5的第一導電支撐構件171與第二導電支撐構件172彼此結合的狀態的立體圖。
[0172]參照圖17A和圖17B,導電支撐構件170可包括部分地容納在外殼140中并設置在外殼140之內的一個端部和設置在外殼140的一端的外部的另一端部。此外,導電支撐構件170可包括形成在導電支撐構件170的相對的端部中的接納孔171c和172a。
[0173]詳細地,導電支撐構件170可設置有形成在導電支撐構件170的另一端中并連接到導電頂端110的一個端部的第一接納孔171c,以及形成在導電支撐構件170的一端中并連接到導電可變電極124的第二接納孔172a。
[0174]導電支撐構件170可包括第一支撐構件和第二支撐構件172。
[0175]能接納導電頂端110的第一接納孔171c形成在第一導電支撐構件171的另一端中,其另一端可沿徑向方向朝外延伸。第一導電支撐構件171的外周表面可接觸并支撐第一蓋151和第二蓋152的內周表面,且第一蓋151可安坐并固定到向外延伸的外延伸部171b。
[0176]第二導電支撐構件172可設置有能接納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并形成在第二導電支撐構件172的一端中的第二接納孔172a。此外,第二導電支撐構件172的另一端部172b可形成為具有與導向構件153的開口 153a具有相同的直徑,以使導向構件153的開口 153a的內周表面能安坐在另一端部172b上。此外,參照圖20,能接納第一導電支撐構件171的一個端部的第三接納孔172c可形成在第二導電支撐構件172的另一端中。
[0177]如果接納導電頂端110的接納孔171c被沿不同方向施加到導電頂端110的力弄松,則可只需要替換具有結合到導電頂端110的接納孔171c的第一導電支撐構件171。因此,可容易地執行觸控筆100的維修。
[0178]當觸摸面板200與觸控筆100之間的接觸壓力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到導電支撐構件170時,導電支撐構件170可將施加的壓力傳遞到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通過導電支撐構件170傳遞的壓力可使可變電容器121的導電可變電極124變形。
[0179]使可變電容器121的電容根據通過導電頂端110施加的壓力而改變的操作與上述操作相同或相似,因此,將省略其多余描述。
[0180]圖18是示出圖5的彈性構件160’的另一示例的側視圖,圖19是示出圖5的彈性構件160”的又一示例的側視圖;
[0181]參照圖18,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彈性構件160’可由葉片彈簧形成,參照圖19,根據又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彈性構件160”可由波紋管彈簧形成。因為可形成如圖18所示的葉片彈簧或如圖19所示的波紋管彈簧使得其外表面被絕緣體150包裹,因此葉片彈簧或波紋管彈簧可與導電頂端110或導電支撐構件170絕緣。
[0182]圖20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沿圖4的1-1線截取的截面圖
[0183]參照圖20,示出了彈性構件160設置在第一蓋151和第二蓋152之間的書寫壓力模塊 190,。
[0184]圖21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3的觸控筆100的書寫壓力模塊190”的另一示例的立體圖。圖22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1的書寫壓力模塊190”的分解立體圖。圖23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沿圖21的I1-1I線截取的截面圖。
[0185]參照圖21至圖23,示出了彈性構件160設置在導向構件153與外殼140的內周表面之間的書寫壓力模塊190”的立體圖。在這種情況下,可省略第一蓋151和第二蓋152。此外,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導向構件153支撐彈性構件160的第一端,外殼140的內周表面上的突起141支撐彈性構件160的第二端。書寫壓力模塊190”的結構和操作與彈性構件160設置在第一蓋151和第二蓋152之間的書寫壓力模塊190’的結構和操作相同或相似;因此,這里省略其多余描述。
[0186]圖24是示出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100’的電路圖的示圖。
[0187]參照圖24,諧振電路部分120’可包括電感器125、電容器126、可變電容器121、第二電容器128和開關129。
[0188]電感器125和電容器126并聯連接并操作為并聯諧振電路。并聯諧振電路在特定諧振頻率可具有高阻抗特性。
[0189]因為可變電容器121與并聯諧振電路并聯電連接并物理地連接到導電頂端110,因此可變電容器121的電容可根據導電頂端110的接觸壓力而改變。因此,當導電頂端110的接觸壓力改變時,可變電容器121的電容改變,因此,諧振系統的電容也被改變,使得諧振頻率可被改變。
[0190]第二電容128具有預定的電容,并與上述并聯諧振電路并聯連接。
[0191]開關129可接收用戶的開/關命令,并允許第二電容器128根據用戶的開/關命令而選擇性地與并聯諧振電路并聯連接。因此,當用戶打開開關129時,第二電容器128與并聯諧振電路并聯連接,從而改變諧振系統的諧振頻率。此時,變化的諧振頻率可與上述可變電容器121的變化范圍不同。例如,如果根據可變電容器121的變化的諧振頻率的變化范圍在5kHz之內,那么根據開關129的操作的諧振頻率的變化范圍可超過5kHz。因此,觸摸面板200可通過改變的諧振頻率的范圍而檢測諧振頻率的變化是由于可變電容器121的變化導致的或是由于開關129的開/關操作導致的。此外,也可實現為同時執行由可變電容器121導致的諧振頻率的變化和由開關129導致的諧振頻率的變化。
[0192]如上所述,因為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100’形成為使得諧振頻率根據用戶的開關操作而改變,因此,觸摸面板200能容易地檢測觸控筆100’的操作方式
[0193]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與開關串聯連接的第二電容器128被用于改變諧振頻率。然而,可以理解的是,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諧振電路部分120’可實現為通過使用代替電容器的電感器或其他電路組件執行上述功能。
[0194]圖25是示出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100’的立體圖,圖26是示出沿圖25中的II1-1II線截取的截面圖。
[0195]參照圖25和圖26,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100’可設置有設置在其外表面并能被用戶操作的開關129。導電殼131設置在外表面上,以使并聯諧振電路的部分通過用戶的抓握動作而接地。觸控筆100’包括具有螺釘133的連接部132,螺釘133通過印刷電路板(PCB) 134連接到導電殼131,以使導電殼131與包括并聯諧振電路的PCB 134電連接。
[0196]導電殼131與導電主體127絕緣,并在PCB內電連接到地。
[0197]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100中,未描述導電殼131。然而,可以理解的是,除了將開關129設置在其中的孔,如圖25和圖26所示的導電殼131可同樣地應用到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控筆100。
[0198]圖27是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的觸摸面板200的具體配置的框圖。
[0199]參照圖27,觸摸面板200可包括通道電極部分210、驅動單元220(例如,驅動或驅動器)、接收單元230 (例如,接收器)和控制器240。
[0200]通道電極部分210包括多個電極。詳細地,通道電極部分210可包括以矩陣形式設置的多個電極。例如,通道電極部分210可包括沿第一方向設置的第一電極組和沿與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二電極組。
[0201]第一電極組可包括沿第一方向(例如,垂直方向)設置的多個第一電極211-1、211_2、211-3、211-4、211-5和211-6。這里,第一電極是透明電極,并可由銦錫氧化物(ITO)形成。第一電極組的多個第一電極211-1、211-2、211-3、211-4、211-5和211-6可以是在檢測手指的位置時用于發送預定的發送信號(Tx信號)的發送電極。
[0202]第二電極組可包括沿第二方向(例如,水平方向)設置的多個第二電極212-1、212-
2、212-3、212-4、212-5和212-6。這里,第二電極是透明電極,并可由銦錫氧化物(ITO)形成。第二電極組212的多個第二電極212-1、212-2、212-3、212-4、212-5和212-6可以是在檢測手指的位置時用于接收由從第一電極輸入的Tx信號導致的Rx信號的接收電極。
[0203]雖然在圖27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示出了第一電極組和第二電極組均只包括六個電極,但可以理解的是,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組和第二電極組均可包括多于六個電極或少于六個電極。此外,雖然在圖27中第一電極組和第二電極組的電極被示出為簡單的矩形形狀,但可以理解的是,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每個電極的形狀可比矩形形狀更復雜。
[0204]驅動單元220可通過將電場信號施加到通道電極部分210的電極通過電容耦合將電場發送信號(例如,驅動信號)發送至接近觸摸面板200的對象(例如,輸入對象)的諧振電路。此時,驅動單元220可通過多個電極對通道電極部分210之內的電極施加相同的電場發送信號。電場發送信號可包括具有預定諧振頻率的正弦波信號。
[0205]接收單元230在未施加電場發送信號的部分中接收通道電極部分210之內的每個電極的電場接收信號。詳細地,接收單元230可通過一個電極順序地接收全部電極的電場接收信號。可選地,接收單元230可通過多個電極接收全部電極的電場接收信號。
[0206]接收單元230可對接收的響應信號(例如,電場接收信號)執行各種信號處理。例如,接收單元230可使用放大器放大每個響應信號。接收單元230可通過兩個響應信號執行用于放大不同響應信號的信號處理。接收單元230可執行從接收的響應信號中只提取預定頻率范圍的信息的信號處理。
[0207]控制器240可控制驅動單元220和接收單元230,以便交替地執行電場發送信號的施加和電場接收信號的接收。例如,控制器240可控制驅動單元220在第一時間間隔將相同的電場發送信號同時施加到全部第一電極211-1、211-2、211-3、211-4、211-5和211-6,并可控制接收單元230,以便在施加電場發送信號之后在第二時間間隔接收至少一個電極(例如,211-1)的響應信號。隨后,控制器240可控制驅動單元220,以便在第三時間間隔同時將相同的電場發送信號重新施加到全部第一電極211-1、211-2、211-3、211-4、211-5和211-6,并可控制接收單元230,以便在施加電場發送信號之后在第四時間時隔接收另一電極(例如,211-2)的響應信號。控制器240可在接收到全部電極的響應信號時多次重復上述過程。在圖27中,因為通道電極部分210包括12個電極,因此,控制器240可交替地執行施加/接收操作。
[0208]如果接收到全部電極的響應信號,那么控制器240可基于在第一電極211-1、211_
2、211-3、211-4、211-5和211-6接收的響應信號的比例和在第二電極212-1、212-2、212-3、212-4、212-5和212-6接收的響應信號的比例而確定觸控筆的位置。
[0209]例如,如果一個第一電極211-3的響應信號的大小比其他第一電極211-1、211_2、211-4、211-5和211-6的響應信號的大小大且一個第二電極212-2的響應信號的大小比其他第二電極212-1、212-3、212-4、212-5和212-6的響應信號的大小大,那么控制器240可確定第一電極211-3與第二電極212-2相交的位置為觸控筆100的位置。
[0210]此外,基于響應信號,控制器240可確定觸摸面板200上的輸入對象的壓力(例如,書寫壓力)。如上所述,響應信號可根據書寫壓力而改變。
[0211]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中,觸摸面板200還可包括除了上述結構之外的結構。例如,如果觸摸面板200是觸摸屏,那么還可包括顯示器。如果觸摸面板200是諸如智能手機、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等的設備,那么觸摸面板200還可包括顯示器、存儲單元(例如,存儲器)和通信單元(例如,通信器、收發器、互聯網適配器、射頻發射器等)等。
[0212]雖然在以上參照圖27描述的示例性實施例中,通道電極部分210由多個電極組成,但可以理解的是,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示例性實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可通過多個天線線圈實現通道電極部分210。此外,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通道電極部分210可實現為包括多個電極和多個天線線圈的形式。
[0213]此外,以上參照圖27描述的示例性實施例,已經將驅動單元220、接收單元230和控制器240示出并描述為單獨的組件。然而,以上組件中每個的功能可實現為通過單個組件(例如,控制器)執行。
[0214]雖然未限制于此,但示例性實施例能被實現為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上的計算機可讀代碼。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是可存儲之后能通過計算機系統讀取的數據的任何數據存儲設備。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的示例包括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儲器(RAM)、⑶-ROM、磁帶、軟盤和光學數據存儲設備。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還能分布于聯網計算機系統,以便以分散的方式存儲并執行計算機可讀代碼。此外,示例性實施例可被編寫成在諸如載波的計算機可讀傳輸媒介上傳輸的計算機程序,并可被接收和實現在執行所述程序的通用或專用數字計算機中。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在示例性實施例中,上述組件(例如,控制器240)的一個或更多個單元可包括電路、處理器、微處理器等,并可執行存儲在計算機可讀介質中的計算機程序。
[0215]雖然上面已經描述了示例性實施例,但基于本公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另外的變化和修改。因此,意圖在于權利要求應被解釋為包括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構思的精神和范圍的全部變化和修改。
【主權項】
1.一種觸控筆,用于對觸摸面板上的位置進行輸入,所述觸控筆包括: 導電頂端,從觸摸面板的至少一個電極接收電場發送信號; 電路部分,產生與接收的電場發送信號對應的電場接收信號; 可變電容器,設置在導電頂端與電路部分之間,并根據施加到導電頂端的書寫壓力來改變電場接收信號; 導電主體,設置在可變電容器外部并使導電頂端與電路部分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可變電容器包括: 介電質,包括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一表面的對面的第二表面; 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一表面接觸; 導電可變電極,形成為使得導電可變電極與介電質的第二表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根據通過導電頂端施加的壓力而改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導電可變電極被形成為使得與介電質的第二表面接觸的表面的中央部自所述表面的邊緣部分凸出。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導電可變電極被形成為使得與介電質的第二表面接觸的表面的中央部自所述表面的邊緣部分凹入。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導電可變電極由導電橡膠形成。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筆,所述觸控筆還包括插入在導電可變電極的內部的彈性構件。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筆,所述觸控筆還包括: 接地部,通過直接接觸和電容耦合中的至少一個而電連接到用戶; 導電殼,與導電主體絕緣并連接到接地部。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筆,所述觸控筆還包括: 彈性構件,使導電頂端的位置恢復; 外殼,呈管狀并接納可變電容器, 其中,所述外殼由非導電材料形成,并設置有使導電主體穿過并形成在外殼的外周表面上的至少一個開口。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觸控筆,其中,絕緣體設置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以使導電頂端與彈性構件和可變電容器絕緣。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觸控筆,其中: 所述絕緣體包括第一蓋和第二蓋; 所述第一蓋設置在外殼的一端并支撐彈性構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蓋設置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并支撐彈性構件的另一端。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觸控筆,其中: 所述絕緣體包括設置在導電頂端的外周表面上并沿外殼的長度方向引導導電頂端的導向構件; 所述導向構件支撐彈性構件的一端并且形成在外殼的內周表面上的突起支撐彈性構件的另一端。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彈性構件包括非導電材料。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筆,其中: 所述導電主體包括多個板和與所述多個板中每個的一端連接的圓形構件; 所述多個板彼此分開且并排設置; 使所述導電頂端穿過的開口形成在圓形構件中。14.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觸控筆,所述觸控筆還包括: 導電支撐構件,具有形成在導電支撐構件的相對端的每個中的接納孔, 其中,形成在導電支撐構件的一端中的第二接納孔與導電可變電極結合, 其中,形成在導電支撐構件的另一端中的第一接納孔與導電頂端的一個端部結合。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觸控筆,所述觸控筆還包括設置在導電支撐構件的外周表面上的絕緣體,以使導電支撐構件與彈性構件絕緣。
【文檔編號】G06F3/0354GK105824442SQ201610027999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5日
【發明人】金江南, 韓世賢, 金昺稙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