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氣盆地碎屑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石油天然氣勘探與開發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含油氣盆地碎 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含油氣盆地中深部碎肩巖儲層經歷了漫長復雜的成巖改造作用,儲層具有較強的 非均質性,在孔隙度-深度剖面中,儲層孔隙度具有分布范圍大、低孔隙度-高孔隙度-異常 高孔隙度并存的特征。具有不同級別孔隙度的儲層,其特征和成因機理不同,現有的劃分儲 層孔隙度級別方法籠統地將儲層孔隙度劃分為有效孔隙度-無效孔隙度(即有效儲層孔隙 度下限法)、異常高孔隙度-正常孔隙度(如孔隙度壓實-膠結趨勢線法等),所劃分出的各級 孔隙度范圍大,不能很好的用于精細研究各級別孔隙度的成因。隨著含油氣盆地油氣勘探 程度的提高和理論研究的深入,對孔隙度-深度剖面中孔隙度的縱向分段和橫向分帶(級 次)的系統性和精細程度要求越來越高,現有技術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要求,需要發展更為系 統的孔隙帶分級技術方法。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 分方法,該技術在求取特定研究區碎肩巖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儲層平均孔隙 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和儲層孔隙度包絡線的基礎上,結合工區儲層孔隙度-深度剖面,采用 "三線結合-縱向分段-橫向分帶"的思路,確定工區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異常深度段 以及不同深度段內異常高孔隙度帶、高孔隙度帶和低孔隙度帶的分布特征。
[0004]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含有 以下步驟:
[0005] 收集研究工區儲層孔隙度、地層壓力、巖石含油性數據,建立儲層特征參數數據 庫;
[0006] 利用孔隙度分布直方圖法,求取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
[0007] 在確定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的基礎上,剔除數據庫中的異常高孔隙度 數據,利用其余的正常孔隙度數據,確定不同深度段儲層孔隙度平均值,并在孔隙度-深度 剖面圖上通過平滑連接孔隙度平均值,求取儲層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
[0008] 將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儲層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和儲層孔隙 度包絡線三條曲線疊合在孔隙度-深度剖面圖上,根據孔隙度數據與三條曲線的關系,在縱 向上劃分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異常深度段,在橫向上劃分不同深度段內異常高孔隙 度帶、高孔隙度帶和低孔隙度帶。
[0009]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中,利用孔隙度分 布直方圖法求取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的步驟為:
[0010]根據研究區儲層埋藏深度由淺到深,統計不同深度區間內儲層孔隙度分布情況, 建立各深度區間內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
[0011] 不同深度起始點、不同深度區間固定深度段,在每個深度區間固定深度段內取符 合正態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或出現明顯雙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對 于具有正態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直方圖,讀取孔隙度的最大值,作為該深度區間固定 深度段中值深度對應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對于具有雙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讀取 正常孔隙度次總體的最大值,作為該深度區間固定深度段中值深度對應的正常孔隙度最大 值;
[0012] 將不同深度區間的中值深度與相應深度區間的最大孔隙度值進行擬合,建立儲層 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
[0013]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在求取特 定研究區碎肩巖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儲層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和儲層 孔隙度包絡線的基礎上,結合工區儲層孔隙度-深度剖面,采用"三線結合-縱向分段-橫向 分帶"的思路,確定工區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異常深度段以及不同深度段內異常高孔 隙度帶、高孔隙度帶和低孔隙度帶的分布特征,有效解決了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 的劃分問題。通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能夠 有效提高孔隙帶劃分的系統性和精確性,能夠有效滿足具有不同級別孔隙度儲層的特征和 成因機理研究需求。
【附圖說明】
[0014]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的流程圖。
[0015] 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華北油田某地區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 [0016]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華北油田某地區儲層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
[0017] 圖4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華北油田某地區孔隙度縱向分段、橫向分帶特征。
[0018] 圖5為利用有效儲層孔隙度下限劃分的異常高孔隙帶。
[0019] 圖6為利用本發明實施例劃分的不同類型的孔隙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下面結合附圖,以華北油田某地區碎肩巖儲層孔隙帶的劃分為例來說明本發明的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流程 圖,該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含有以下步驟:
[0022] 步驟1:收集研究工區儲層孔隙度、地層壓力、巖石含油性數據,建立儲層特征參數 數據庫。
[0023] 步驟2:根據研究區儲層埋藏深度由淺到深,統計不同深度區間內儲層孔隙度分布 情況,建立各深度區間內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不同深度起始點、不同深度區間固定深度 段,在每個深度區間固定深度段內取符合正態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或出現 明顯雙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對于具有正態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直方圖,讀取 孔隙度的最大值,作為該深度區間固定深度段中值深度對應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對于具 有雙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讀取正常孔隙度次總體的最大值,作為該深度區間固定 深度段中值深度對應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不同深度段內最大孔隙度數據如表1所示,擬合 不同深度區間的中值深度與相應深度區間的最大孔隙度值,厘定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 趨勢線,如圖2所示。
[0024] 表 1
[0025]
[0026]步驟3:在確定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的基礎上,剔除數據庫中的異常高 孔隙度數據,利用其余的正常孔隙度數據,確定不同深度段儲層孔隙度平均值,不同深度段 內平均孔隙度值如表2所示,擬合中值深度和平均孔隙度,在孔隙度-深度剖面圖上通過平 滑連接孔隙度平均值,厘定儲層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如圖3所示。
[0027] 表 2
[0028]
[0029]
[0030]步驟4:將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儲層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和儲 層孔隙度包絡線三條曲線疊合在孔隙度-深度剖面圖上,根據孔隙度數據與三條曲線的關 系,在縱向上劃分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異常深度段,在橫向上劃分不同深度段內異常 高孔隙度帶、高孔隙度帶和低孔隙度帶,如圖4所示。
[0031]圖5為利用有效儲層孔隙度下限劃分的異常高孔隙帶。圖6為利用本實施例劃分方 法劃分的不同類型的孔隙帶。對比兩圖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劃分方法有效提高了孔隙 帶劃分的系統性和精確性,能夠有效滿足具有不同級別孔隙度儲層的特征和機理研究。
[0032]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為方便舉例說明本發明,并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在 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范疇,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作各種簡單變形與修飾,均應包含 在以上申請專利范圍中。
【主權項】
1. 一種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驟: 收集研究工區儲層孔隙度、地層壓力、巖石含油性數據,建立儲層特征參數數據庫; 利用孔隙度分布直方圖法,求取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 在確定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的基礎上,剔除數據庫中的異常高孔隙度數 據,利用其余的正常孔隙度數據,確定不同深度段儲層孔隙度平均值,并在孔隙度-深度剖 面圖上通過平滑連接孔隙度平均值,求取儲層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 將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儲層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和儲層孔隙度包 絡線三條曲線疊合在孔隙度-深度剖面圖上,根據孔隙度數據與三條曲線的關系,在縱向上 劃分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異常深度段,在橫向上劃分不同深度段內異常高孔隙度帶、 高孔隙度帶和低孔隙度帶。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氣盆地碎肩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孔隙 度分布直方圖法求取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的步驟為: 根據研究區儲層埋藏深度由淺到深,統計不同深度區間內儲層孔隙度分布情況,建立 各深度區間內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 不同深度起始點、不同深度區間固定深度段,在每個深度區間固定深度段內取符合正 態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或出現明顯雙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對于具 有正態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直方圖,讀取孔隙度的最大值,作為該深度區間固定深度 段中值深度對應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對于具有雙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圖,讀取正常 孔隙度次總體的最大值,作為該深度區間固定深度段中值深度對應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 將不同深度區間的中值深度與相應深度區間的最大孔隙度值進行擬合,建立儲層最大 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油氣盆地碎屑巖儲層孔隙帶劃分方法,在求取特定研究區碎屑巖儲層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儲層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趨勢線和儲層孔隙度包絡線的基礎上,結合工區儲層孔隙度-深度剖面,采用“三線結合-縱向分段-橫向分帶”的思路,確定工區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異常深度段以及不同深度段內異常高孔隙度帶、高孔隙度帶和低孔隙度帶的分布特征,有效解決了含油氣盆地碎屑巖儲層孔隙帶的劃分問題,能夠有效提高孔隙帶劃分的系統性和精確性,能夠有效滿足具有不同級別孔隙度儲層的特征和成因機理研究需求。
【IPC分類】G06F17/50
【公開號】CN105608272
【申請號】CN201510969863
【發明人】操應長, 遠光輝, 王艷忠, 楊田, 張會娜, 李曉艷, 葸克來
【申請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