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合二維碼及其識別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二維碼及其識別系統。
【背景技術】
[0002]二維碼具有信息容量大、編碼范圍廣、容錯能力強、譯碼可靠性高、可引入加密措施、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等優點。在現今各個方面均有應用,如信息獲取、網站跳轉、廣告推送、手機電商、防偽溯源、優惠促銷、會員管理、手機支付等方面已經通過二維碼得到實現,二維碼技術已經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工具。
[0003]目前,二維碼技術均是采用無差別掃碼技術,任意對象均可通過手機等其他工具對二維碼進行掃碼識別其中的信息。但是該種二維碼技術作為信息傳播媒介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對于涉及用戶信息安全的領域,如財產安全、個人私密信息等。此外,目前傳統的二維碼技術自身雖然具有一定的保密防偽性能,但所采用的方式僅是利用簡單的位異或方法,并不能算得上是嚴格的安全防偽技術。對于二維碼自身的安全防偽技術也是當前二維碼研宄的重點之一。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二維碼。該復合二維碼包括:
[0005]載體二維碼,用于承載信息;
[0006]水印二維碼,嵌入所述載體二維碼中,用于承載與所述載體二維碼不同的信息。
[0007]本發明提供的復合二維碼,還可以具有下面特征:
[0008]其中,載體二維碼承載的信息為一般信息,水印二維碼承載的信息為用戶的私密信息或者二維碼的防偽驗證。
[0009]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成復合二維碼的方法,具有下面特征:
[0010]其中,利用水印嵌入方式將水印二維碼嵌入載體二維碼中,形成復合二維碼。
[0011]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成復合二維碼的方法,具有下面特征:
[0012]其中,水印嵌入方式為LSB、DCT、DWT、全息水印方法中任意一種。
[0013]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戶認證系統,包含:
[0014]用戶端,用于發送請求和接收復合二維碼;
[0015]復合二維碼生成端,用于生成復合二維碼;以及
[0016]二維碼識讀端,用于驗證并讀取復合二維碼承載的信息。
[0017]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復合二維碼識別系統的方法:
[0018]步驟一,用戶端向復合二維碼生成端發送請求;
[0019]步驟二,復合二維碼生成端生成一組隨機序列號,并將其生成為二維碼作為載體二維碼,而后與私密信息生成的水印二維碼嵌合,生成所述復合二維碼;將所述復合二維碼和所述序列號信息分別發送至用戶端和二維碼識讀端;
[0020]步驟三,所述二維碼識讀端驗證讀取所述復合二維碼的承載信息。
[0021]發明作用與效果
[002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a)特定用戶能夠得到水印二維碼信息,而其他用戶只能得到載體二維碼信息,保證信息安全和用戶隱私,繼而實現二維碼技術針對特定人群的讀取和識別;
[0024](b)復合二維碼由于內部存在水印二維碼,可以作為對傳統二維碼的保密防偽信息,提高現有二維碼的安全性、可靠性;
[0025](C)由于將兩個二維碼通過水印的方式復合形成了一個新型的復合二維碼,將現有的二維碼可存儲的信息擴展一倍,進一步提高了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
[0026](d)水印算法的魯棒性較之普通算法的魯棒性增強,使得復合二維碼的抗剪切、抗旋轉、抗噪聲等抗攻擊能力隨著增強,即提高了二維碼的抗攻擊能力。
[0027](e)本發明提供的復合二維碼是構建新型用戶認證系統的基礎,通過使用二維碼識讀端綁定身份信息,得到授權的用戶可以對復合二維碼提取水印二維碼,讀取水印二維碼實現特定用戶讀取識別的復合二維碼的認證,可在用戶安全防護、隱私保護、身份篩選、二維碼真偽認證方面具備良好的應用基礎。
【附圖說明】
[0028]圖1是本發明的復合二維碼的示意圖;
[0029]圖2是本發明的復合二維碼的生成流程圖;
[0030]圖3是本發明的復合二維碼識別系統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以下結合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復合二維碼進行具體說明。
[0032]圖1是本實施例的復合二維碼的示意圖。
[0033]如圖1所示,復合二維碼100是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復合二維碼。該復合二維碼包括:
[0034]載體二維碼,用于承載一般信息;
[0035]水印二維碼,通過水印嵌入方式嵌入所述載體二維碼中,用于承載與所述載體二維碼不同的信息。
[0036]復合二維碼中的水印嵌入方式可以為LSB、DCT、DWT、全息水印方法以及其他水印嵌入方法(水印嵌入方法很多研宄都是基于以上經典算法進行組合和深入研宄)。這里以LSB水印嵌入方法為例,進行闡述。
[0037]圖2是本實施例的復合二維碼的生成流程圖。
[0038]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里的復合二維碼100是基于LSB水印技術生成。
[0039]步驟SI通過算法將一般信息生成生成二維碼作為載體二維碼,該二維碼可以實現所有用戶無差別掃碼;
[0040]步驟S2通過算法將私密信息生成另一二維碼作為水印二維碼;
[0041]步驟S3將載體二維碼的8位圖像(如果載體二維碼是2位圖像,先將其轉換為8位圖像)最低位平面置零;
[0042]步驟S4把水印二維碼與隨機置亂模板結合進行水印置亂得到置亂后的水印二維碼;
[0043]步驟S5將置亂后的水印二維碼嵌入載體二維碼的最低位平面,實現水印的嵌入,得到復合二維碼100。
[0044]水印二維碼的提取是上述過程的逆過程。
[0045]圖3是本發明的復合二維碼識別系統200的流程圖。
[0046]步驟SI用戶端向復合二維碼生成端發送請求;
[0047]步驟S2復合二維碼生成端生成一組隨機序列號,并將其生成為二維碼作為載體二維碼,而后與私密信息生成的水印二維碼嵌合,生成復合二維碼100 ;
[0048]步驟S3復合二維碼生成端將復合二維碼100和序列號信息分別發送至用戶端和二維碼識讀端;
[0049]步驟S4驗證時,二維碼識讀端對復合二維碼100進行掃碼操作,匹配二維碼識讀端接收到的序列號和復合二維碼載體二維碼信息的一致性;
[0050]步驟S5匹配一致則進行解密操作,提取置亂后的水印二維碼,讀取水印二維碼信息,完成相應操作。
[0051]另外,復合二維碼是將兩個二維碼通過水印的方式復合形成了一個,將現有的二維碼可存儲的信息擴展一倍,進一步提高了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此外,復合二維碼由于內部存在水印二維碼,可以作為對傳統二維碼的保密防偽信息,提高現有二維碼的安全性、可靠性。實施例作用與效果
[005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53](a)特定用戶能夠得到水印二維碼信息,而其他用戶只能得到載體二維碼信息,保證信息安全和用戶隱私,繼而實現二維碼技術針對特定人群的讀取和識別;
[0054](b)復合二維碼由于內部存在水印二維碼,可以作為對傳統二維碼的保密防偽信息,提高現有二維碼的安全性、可靠性;
[0055](C)由于將兩個二維碼通過水印的方式復合形成了一個新型的復合二維碼,將現有的二維碼可存儲的信息擴展一倍,進一步提高了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
[0056](d)水印算法的魯棒性較之普通算法的魯棒性增強,使得復合二維碼的抗剪切、抗旋轉、抗噪聲等抗攻擊能力隨著增強,即提高了二維碼的抗攻擊能力。
[0057](e)本發明提供的復合二維碼是構建新型用戶認證系統的基礎,通過使用二維碼識讀端綁定身份信息,得到授權的用戶可以對復合二維碼提取水印二維碼,讀取水印二維碼實現特定用戶讀取識別的復合二維碼的認證,可在用戶安全防護、隱私保護、身份篩選、二維碼真偽認證方面具備良好的應用基礎。
[0058]當然,本發明所涉及的復合二維碼及復合二維碼安全防護系統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凡是采用本發明的相似結構及變化,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復合二維碼,其特征在于,包括: 載體二維碼,用于承載信息; 水印二維碼,嵌入所述載體二維碼中,用于承載與所述載體二維碼不同的信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二維碼,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載體二維碼承載的信息為一般信息,所述水印二維碼承載的信息為用戶的私密信息或者二維碼的防偽驗證信息。3.—種生成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二維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水印嵌入方式將所述水印二維碼嵌入所述載體二維碼中,形成復合二維碼。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成復合二維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水印嵌入方式為LSB、DCT、DffT、全息水印方法中任意一種。5.一種復合二維碼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戶端,用于發送請求和接收所述復合二維碼; 復合二維碼生成端,用于生成所述復合二維碼;以及 二維碼識讀端,用于驗證并讀取復合二維碼承載的信息。6.一種復合二維碼識別系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用戶端向復合二維碼生成端發送請求; 步驟二,復合二維碼生成端生成一組隨機序列號,并將其生成為二維碼作為載體二維碼,而后與私密信息生成的水印二維碼嵌合,生成所述復合二維碼;將所述復合二維碼和所述序列號信息分別發送至用戶端和二維碼識讀端; 步驟三,所述二維碼識讀端驗證讀取所述復合二維碼的承載信息。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二維碼及其識別系統。通過將二維碼作為水印二維碼嵌入傳統二維碼載體之中,形成一種新型的復合二維碼。相比傳統二維碼技術,該復合二維碼可實現二維碼技術針對特定人群的讀取和識別;另外,由于內部存在水印二維碼,可作為對傳統二維碼的保密防偽信息,提高現有二維碼的安全性、可靠性;此外,本發明將現有的二維碼可存儲的信息擴展一倍,進一步提高了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另外,本發明提高了二維碼的抗攻擊能力。
【IPC分類】G06K7/10, G06K19/06
【公開號】CN104951827
【申請號】CN201510309784
【發明人】汪祖輝, 邵雪, 劉勁陽, 包觀笑, 李毓彬, 于海嬌, 孫劉杰, 郭少東, 鄒億, 何柳
【申請人】上海理工大學
【公開日】2015年9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