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折合內縮的電腦外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外殼,尤其指一種具有平行橫移、減少成品面積的電腦外殼結構。
目前,常見的電腦外殼,皆是直接固定成品后,以整體中空的體積包裝銷售,然而這種方式的外殼不僅造成儲運空間的浪費外,更導致搬運成本的增加損失。
鑒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合內縮的電腦外殼,能以折疊元件使活動框部平行橫移連接至固定框部的組合外殼。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主體、左側板、上、下棚板蓋、右側板,在主體的固定框部和活動框部的結合處及底板中間二側處設有、連接的折疊元件。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減小體積和重量,不但運輸方便,還降低運輸和制造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裝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折疊元件結構分解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折疊元件折合動作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折疊元件撐開動作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后板折合動作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主體折合動作立體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主體折合動作平面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后板折合立體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折疊元件立體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折疊元件平面剖視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折疊元件折合動作示意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折疊元件立體圖。
圖16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折疊元件平面剖視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折疊元件折合動作示意圖。
圖中1.主體,111、121、131.連接座,12.活動框部,13.底板,132.內卷片,133.外卷片,2.面板,3.左側板,31.凹槽,32.卡制片,33.固接片,4.上棚板蓋,41.凸緣,42.凹緣,43.卡制片,44.固接片,4′.下棚板蓋,41′.凸緣,42′.凹緣,43′.卡制片,44′.因接片,5.右側板,51.凸緣,52.卡制片,53.固接片,6.折疊元件,61.旋臂,611.凸耳,612.穿孔,62.連接件,621.樞接片,622.樞接孔,63.單向制動片,631.凸片,632.制動部,633.倒勾塊,7.樞接元件,8.插銷,9.螺絲,61′.第一接管,611′.接合部,62′.第二接管,63′.彈性線材,61″、62″。第一、二旋臂,611″、621″.圓管部,612″、622″.卡接部,613″、623″.凸耳,614″、624″.樞接孔,615″、625″.縱斷面。
參閱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一主體1、一面板2、一左側板3、數塊上、下棚板蓋4、4′及右側板,5,其中主體1系區分固定框部11、活動框部12及底板13,介于固定框部11與活動框部12的結合處,以及底板13中間二側處,分別具有連接座111、121、131可樞接折疊元件6,該折疊元件6包含二旋臂61、一連接件62及一單向制動片63。旋臂61系呈冂形板條,二側外端各具有向外突伸的凸耳611,在凸耳611上具有穿孔612,連接件62系呈凵形片體,二側向上具有帶樞接孔622的延伸樞接片621,該樞接孔622與內置的二旋臂61的凸耳611上穿孔612相對應,且以樞接元件7穿入上述二孔樞接一體,形成一折合支點;單向制動片63呈方形殼體,二側向下延伸凸片631擠壓在連接件62內側的兩樞接元件7之間,且二端向下延伸制動部632上的倒勾塊633,扣住旋臂61內臂面,使二旋臂61不折合。面板2固設在主體1的前端面,且與主體1的周面形成空隙,左側板3呈冂形板體,二側緣向內彎折一開口向外的凹槽31,且于二端凸伸卡制片32及固接片33,各穿置于面板2的空隙中及借螺絲9固設主體1的后端面,另外,上、下棚板蓋4、4′系呈相對的一形板體,二側具有凸緣41、41′及開口向外的凹緣42、42′,其中凸緣41、41′卡置在左側板3的凹槽31中,以延伸組接適當的上、下棚板蓋4、4′面積,且在二端凸伸卡制片43、43′及固接片44、44′,各穿置在面板2的空隙中固設在主體1的后端面,又右側板5系呈冂形板體,二側緣向內彎折凸緣51,以嵌置于上、下棚板蓋4、4′的凹緣42、42′內,且在二端凸伸卡制片52及固接片53,各穿置于面板2的空隙中及固設主體1的后端面,以外殼與主體1為一體。
從上述結構可看出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如下參閱圖6所示,因二旋臂61系以連接件62為單向轉動支點,可相互垂直折貼,若將單向制動片63擠設于連接件62的內側缺口處,再借以倒勾塊633穩固扣住二旋臂61的內臂面,持以兩端頂撐旋臂61的內臂面,持以兩端頂撐旋臂61,不致使二旋臂61折合(如圖7),本實用新型由折疊元件6相對連接在固定框部11與活動框部12的四接合處及底板13中間二側的連接座111、112、113(如圖8),可使活動框部12平行橫移在固定框部11一側及底板13的折疊,以達到減少儲運的面積(如圖9、10所示)。
參閱圖11的第二實施例底板13在原先的折疊元件6的結合處,還可設相對的內、外卷片132、133,該內、外卷片132、133均為大半圓的卷片與插銷8間接對接,且在中間的內卷片132的圓心與底板13呈偏心狀態,使以形成轉動空間,供左、右的底板13能相對翻折在中間。
參閱圖12~14所示,折疊元件6可由相對中空管體狀的第一接管61′及第二接管62′組成,該第一、二接管61′、62′各樞接在連接座111、121、131中,且第一接管61′在一端具有一直徑稍小的接合部611′,可穿接在第二接管62′中,二者內設連接一彈性線材63′,供彈力接合或折疊。
參閱圖15~17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其中折疊元件6也可由相對的第一旋臂61″及第二旋臂62″組成,該第一、二旋臂61″、62″的一端設有可轉動的圓管部611″、621″,分別樞接在連接座111、121、131中,且在另一端形成冂形的卡接部612″、622″,該卡接部612″、622″在端下方具有向外突伸的凸耳613″、623″,在凸耳613″、623″上具有樞接孔614″、624″,用插銷8樞接第一、二旋臂61″、62,并在端上方相對樞接孔614、624的垂直切齊處,形成一縱斷面615″、625″,相互平行頂撐,再者,若將第一、二旋臂61″、62″予以旋轉180度,此時便可將第一、二旋臂61″、62″向內折合在主體1中,達到相互接合或折疊。
權利要求1.一種可折合內縮的電腦外殼,包括主體、左側板、上、下棚板蓋、右側板,其特征是在主體的固定框部和活動框部的結合處及底板中間二側處設有連接的折疊元件。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合內縮的電腦外殼,其特征是上述折疊元件是由二旋臂、一連接件、一單向制動片組合而成的折疊元件;其中二旋臂呈冂形板條,二側外端各具有向外突伸的凸耳,且在凸耳上具有穿孔;連接件系呈凵形片體,二側向上具有帶樞接孔的延伸樞接片,該樞接孔與內置的二旋臂凸耳上的穿孔相對應、且以樞接元件穿入上述二孔樞接一體;單向制動片系呈方形殼體,二側向下延伸凸片擠壓在連接件內側的兩樞接元件之間,且二端向下延伸制動部上的倒勾塊扣住旋臂內臂面。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合內縮的電腦外殼,其特征是上述折疊元件內相對中空管體狀的第一接管及第二接管組成,該第一、二接管各樞接在連接座中,且第一接管在一端具有一直徑小的接合部穿接在第二接管中,且二者內連接一彈性線材。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合內縮的電腦外殼,其特征是上述折疊元件由相對的第一旋臂及第二旋臂組成,該第一、二旋臂的一端設有可轉動的圓管部,分別樞接在連接座中,且在另一端形成冂形的卡接部,該卡接部在端下方具有向外突伸凸耳,在凸耳上具有樞接孔,并在端上方相對樞接孔垂直切齊處形成一縱斷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外殼,尤其指一種具有平行橫移、減少成品面積的電腦外殼結構。它包括主體,左側板,上、下棚板蓋,右側板。在主體的固定框部和活動框部的結合處及底板中間二側處設有連接的折疊元件。該折疊元件可以由二旋臂、一連接件、一單向制動片組成;也可以由相對中空管體狀的第一接管及第二接管組成;還可以由相對的第一施臂及第二施臂組成。從而,減小體積和重量,不但運輸方便,還降低運輸和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G06F1/16GK2184220SQ9323585
公開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31日
發明者陳晃涵 申請人:陳晃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