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及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包括第一獲取模塊、第二獲取模塊、計算模塊、三維數據生成模塊、階段劃分模塊、數據輸送模塊、顯示模塊。該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顯示對應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立體圖以達到空間化和直觀化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結果。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方法。
【專利說明】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監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及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增長,環境日趨惡化,已經影響到國民生存安 全,環境經濟綜合監測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目前現有技術中,多從污染物排放和環境 質量、污染物排放或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生態經濟等單方面進行監測,使得監測結果缺乏 直觀性和及關聯性。
【發明內容】
[0003]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監測結果直觀且能夠反應經濟、污染、環境關系的區域 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
[0004] 還有必要提供一種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方法。
[0005] -種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包括第一獲取模塊、第二獲取模塊、計算 模塊、三維數據生成模塊、階段劃分模塊、數據輸送模塊、顯示模塊。
[0006] 第一獲取模塊用于獲取預設的參考污染物排放值、參考環境質量值、參考經濟發 展水平值;第二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研宄區域的污染物排放值、環境質量值、經濟發展水平 值;計算模塊用于根據如下公式及預設規則計算出研宄區域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 指數及經濟發展水平指數:
【權利要求】
1. 一種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獲取模塊、第二獲 取模塊、計算模塊、三維數據生成模塊、階段劃分模塊、數據輸送模塊、顯示模塊; 第一獲取模塊用于獲取預設的參考污染物排放值、參考環境質量值、參考經濟發展水 平值;第二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研宄區域的污染物排放值、環境質量值、經濟發展水平值;計 算模塊用于根據如下公式及預設規則計算出研宄區域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 經濟發展水平指數:
其中,Z為環境污染指數,&為參考污染物排放值,為研宄區域的污染物排放值,Zip 為參考污染物排放值的下降"拐點"值,Xip為環境污染指數拐點系數;7為環境質量指數,Λ 為參考環境質量值,Ti為研宄區域的環境質量值,Tip為參考環境質量值的"拐點"值,Kp為 環境質量指數的拐點系數;2為經濟發展水平指數,^為參考經濟發展水平值,^為研宄區 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值,ZipS與參考環境質量的"拐點"值對應的經濟發展水平值,Zip為經 濟發展指數拐點系數;預設規則為當研宄區域的全部數據^ip,由于排放量為環境容量 時環境質量發生質變,Zip為研宄區域的環境容量值,可以賦XipSo. 5,』直接按公式(4)計 算;當研宄區全部數據中存在^ip情況時,按公式(5)對Z無量綱化為Zn,足為最終的 環境污染指數,Xip值由心^對應的無量綱值確定; 三維數據生成模塊用于根據計算所得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展水 平指數及三維建模規則產生對應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數據; 階段劃分模塊用于根據預設的階段劃分規則產生與構建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 模型對應的階段劃分數據; 數據輸送模塊用于獲取計算所得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展水平指 數、階段劃分數據及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數據,并將獲取的計算所得的污染物排 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展水平指數、階段劃分數據及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 型數據提供給顯示模塊; 顯示模塊用于根據數據輸送模塊輸送的數據顯示對應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 測立體圖,以供監測人員參考。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預設的參考 污染物排放值、參考環境質量值、參考經濟發展水平值為目標參照區域的污染物排放值、環 境質量值、經濟發展水平值;根據計算所得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展水 平指數、階段劃分數據及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數據顯示的是相對含義的研宄區域 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立體圖。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預設的參考 污染物排放值為測算的環境容量值、參考環境質量值為國家公布的環境質量標準值、參考 經濟發展水平值為國外典型區域或相關研宄當環境質量或污染排放出現"拐點"對應經濟 指標值;根據計算所得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展水平指數、階段劃分數 據及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數據顯示的是絕對含義的研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 維監測立體圖。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階段劃分規 則為將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劃分成8個階段:I低污染-高質量-低經濟發展 水平類型、II高污染-高質量-低經濟技術水平類型、III高污染-低質量-低經濟發展 類型、IV低污染-低質量-低經濟發展水平類型、V低污染-高質量-高經濟技術水平類 型、VI高污染-高質量-高經濟技術水平類型、W高污染-低質量-高經濟技術水平類型、 VID低污染-低質量-高經濟技術水平類型;I對應的指數范圍為:Xip〈X<1、〈Y<1、 0〈z彡Zip,II對應的指數范圍為:0〈X彡Zip、&〈Y彡1、0〈Z彡Zip,III對應的指數范圍為: 00(彡4、0〈¥彡1^、0〈2彡4,1¥對應的指數范圍為:4〇(彡1、0〈¥彡4、 0〈2彡4,, V對應的指數范圍為:Zip〈X<1、Kp〈Y<l、Zip〈Z<1,VI對應的指數范圍為:0〈X<Zip 〈Y彡l、Zip〈Z彡1,VE對應的指數范圍為:0〈X彡Zip、0〈Y彡Kp、Zip〈Z彡1,W對應 的指數范圍為Jip〈X彡1、0〈Y彡Kp、Zip〈Z彡1。
5. -種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預設的參考污染物排放值、參考環境質量值、參考經濟發展水平值; 獲取研宄區域的污染物排放值、環境質量值、經濟發展水平值; 根據如下公式及預設規則計算出研宄區域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 展水平指數:
其中,Z為環境污染指數,&為參考污染物排放值,為研宄區域的污染物排放值,Zip 為參考污染物排放值的下降"拐點"值,Xip為環境污染指數拐點系數;7為環境質量指數,Λ 為參考環境質量值,Ti為研宄區域的環境質量值,Tip為參考環境質量值的"拐點"值,Kp為 環境質量指數的拐點系數;2為經濟發展水平指數,A為參考經濟發展水平值,^為研宄區 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值,zip為與參考環境質量的"拐點"值對應的經濟發展水平值,名5為經 濟發展指數拐點系數;預設規則為當研宄區域的全部數據^ ip,由于排放量為環境容量 時環境質量發生質變,^ip為研宄區域的環境容量值,可以賦XipSO. 5,』直接按公式(4)計 算;當研宄區全部數據中存在^ip情況時,按公式(5)對Z無量綱化為Zn,足為最終的 環境污染指數,Xip值由心^對應的無量綱值確定; 根據計算所得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展水平指數及三維建模規則 產生對應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數據; 根據預設的階段劃分規則產生與構建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對應的階段劃 分數據; 根據計算所得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展水平指數、階段劃分數據 及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數據顯示對應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立體圖,以 供監測人員參考。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預設的參考 污染物排放值、參考環境質量值、參考經濟發展水平值為目標參照區域的污染物排放值、環 境質量值、經濟發展水平值;根據計算所得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展水 平指數、階段劃分數據及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數據顯示的是相對含義的研宄區域 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立體圖。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預設的參考 污染物排放值為測算的環境容量值、參考環境質量值為國家公布的環境質量標準值、參考 經濟發展水平值為國外典型區域或相關研宄當環境質量或污染排放出現"拐點"對應經濟 指標值;根據計算所得的污染物排放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及經濟發展水平指數、階段劃分數 據及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數據顯示的是絕對含義的研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 維監測立體圖。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階段劃分規 則為將區域經濟、污染、環境三維模型劃分成8個階段:I低污染-高質量-低經濟發展 水平類型、II高污染-高質量-低經濟技術水平類型、III高污染-低質量-低經濟發展 類型、IV低污染-低質量-低經濟發展水平類型、V低污染-高質量-高經濟技術水平類 型、VI高污染-高質量-高經濟技術水平類型、W高污染-低質量-高經濟技術水平類型、 VID低污染-低質量-高經濟技術水平類型;I對應的指數范圍為:Xip〈X<1、〈Y<1、 〇〈Z彡Zip,II對應的指數范圍為:0〈X彡Zip、&〈Y彡1、0〈Z彡Zip,III對應的指數范圍為: 00(彡4、0〈¥彡1^、0〈2彡4,1¥對應的指數范圍為:4〇(彡1、0〈¥彡4、 0〈2彡4,, V對應的指數范圍為:Zip〈X<1、&〈Y<l、Zip〈Z<1,VI對應的指數范圍為:0〈X<Zip 〈Y彡l、Zip〈Z彡1,VE對應的指數范圍為:0〈X彡Zip、0〈Y彡Kp、Zip〈Z彡1,W對應 的指數范圍為Jip〈X彡1、0〈Y彡Kp、Zip〈Z彡1。
【文檔編號】G06F17/50GK104462702SQ201410783220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8日
【發明者】樊新剛, 米文寶, 馬振寧 申請人: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