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觸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觸控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觸控面板,包括:多個第一電極,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在第一方向上通過第一連接線彼此連接;多個第二電極,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在第二方向上通過第二連接線彼此連接;多個第一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多個第二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所述觸控面板還包括:至少一透明導電層,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覆蓋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至少一表面,且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之一同層形成。本發明能夠在不增加制作工序的情況下,防止電極引線被氧化和增加粘附力。
【專利說明】一種觸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觸控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觸摸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觸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觸控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觸摸屏作為一種智能化的人機交互界面產品,已經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很多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中發展最為迅速。
[0003]電容式觸摸屏是繼電阻式觸摸屏之后新一代觸摸屏產品,其在性能上比上一代的產品有了質的飛躍,不僅表現在反應靈敏,支持多點觸控,而且壽命長。
[0004]圖1(a)?(b)示出了現有技術中觸控面板的平面結構解剖示意圖,圖2示出了現有技術中觸控面板的橫截面示意圖。如圖1(a)?(b)、2所示,觸控面板包括在玻璃基板上依次設置的第一透明導電層101、透明絕緣介質層102、第二透明導電層103、金屬膜層104,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101作為搭橋,用于連接兩相鄰的第一電極1031,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103包括交叉分布的多個第一電極1031和多個第二電極1032、以及連接兩相鄰第一電極1031的連接線1033,所述金屬膜層104包括第一電極的金屬引線1041和第二電極的金屬引線1042,分別位于多個第一電極1031和多個第二電極1032的一側,所述金屬引線最終連接到柔性電路板(FPC)。
[0005]由于所述金屬引線極易氧化,因此在現有技術中,出于低成本以及低電阻率的考慮,現有技術中采用鋁釹作為金屬引線;此外為了降低被氧化的風險,在金屬引線上下表面設置保護層結構,如設置保護層的金屬引線一般采用鑰/鋁釹/鑰的疊層結構。為進一步防止產品在制造/保存及以后的使用過程中發生氧化導致電阻升高,在一些高端產品中,廠商采用鑰鈮/鋁釹/鑰鈮的疊層結構,這些層疊結構存在價格昂貴,刻蝕速率慢,導致疊層結構的金屬引線難以刻蝕等問題,而且還需要開發新的靶材(即鑰鈮)。同時,在金屬引線上下側單獨制作的保護層結構會增加額外的工藝。
【發明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觸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觸控顯示裝置。
[0007]根據本發明一方面,其提供了一種觸控面板,包括:
[0008]多個第一電極,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在第一方向上通過第一連接線彼此連接;
[0009]多個第二電極,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在第二方向上通過第二連接線彼此連接;
[0010]多個第一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
[0011]多個第二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
[0012]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還包括:
[0013]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所述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至少一表面,且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之一同層形成。
[0014]所述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包括第一透明導電層,其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
[0015]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還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至少一側表面。
[0016]所述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還包括第二透明導電層,其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相互接觸形成分別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
[0017]所述第一連接線為多條,分別連接在多個第一電極之間,所述第二連接線為多條,分別連接在多個第二電極之間。
[0018]所述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之間形成有絕緣層。
[0019]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和第一連接線同層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二連接線同層形成。
[0020]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二連接線同層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和第一連接線同層形成。
[0021]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一連接線同層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二電極和第二連接線同層形成。
[0022]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與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第二連接線采用同樣的材料制成。
[0023]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與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第二連接線采用透明的金屬氧化物制成。
[0024]所述金屬氧化物包括氧化銦錫或氧化鋅。
[0025]所述觸控面板還包括遮光層,其位于觸控區域四周的邊框區域。
[0026]所述第一電極弓丨線和第二電極弓丨線位于所述遮光層之上。
[0027]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其還提供了一種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形成多個第一電極、多個第二電極、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多個第二電極引線;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在第一方向上通過第一連接線彼此連接,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在第二方向上通過第二連接線彼此連接;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
[0028]所述方法還包括:
[0029]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或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之一同層形成至少一透明導電層,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表面。
[0030]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包括第一透明導電層,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和側表面。
[0031]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還包括第二透明導電層,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下表面,且與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相互接觸形成分別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
[0032]上述方法具體包括:
[0033]形成第一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第一連接線、多個第二電極和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對應位置處;
[0034]形成絕緣材料層,并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絕緣層圖形;
[0035]形成引線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圖形;
[0036]形成第二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第二連接線和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及側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接觸形成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所述絕緣層圖形至少包括對應于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交叉區域的圖形。
[0037]上述方法具體包括:
[0038]形成第一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第二連接線和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于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對應位置;
[0039]形成絕緣層,并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絕緣層圖形;
[0040]形成引線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圖形;
[0041]形成第二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第一連接線、多個第二電極和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及側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接觸形成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所述絕緣層圖形至少包括對應于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交叉區域的圖形。
[0042]上述方法具體包括:
[0043]形成第一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對應位置處;
[0044]形成絕緣層,并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絕緣層圖形;
[0045]形成引線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圖形;
[0046]形成第二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二電極、第二連接線和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及側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接觸形成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所述絕緣層圖形至少包括對應于多個第一電極區域的圖形。
[0047]根據本發明第三方面,其還提供了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觸控面板。
[0048]本發明提出的上述方案利用第二透明導電層和第一透明導電層將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包覆住,可以防止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被氧化,節省了為防止氧化而需要在電極引線上方單獨制作保護層的工序。此外,由于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被第二透明導電層和第一透明導電層完全包覆,沒有露出區域,可以防止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材料被氧化,且能夠增加粘附力。同時,由于第二透明導電層和第一透明導電層分別與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的至少一層同層形成,在制備上述觸控面板時,并未增加額外制作工序,與現有技術相比減少了工藝次數,提高了制備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9]圖1(a)?(b)是現有技術中觸控面板的平面分解示意圖;
[0050]圖2是現有技術中觸控面板的橫截面示意圖;
[0051]圖3(a)?(C)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的平面分解示意圖;
[0052]圖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的橫截面示意圖;
[0053]圖5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圖;
[0054]圖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圖;
[0055]圖7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6]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57]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觸控面板,包括:
[0058]多個第一電極,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在第一方向上通過第一連接線彼此連接;
[0059]多個第二電極,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在第二方向上通過第二連接線彼此連接;
[0060]多個第一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
[0061]多個第二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
[0062]其中,所述觸控面板還包括:
[0063]至少一透明導電層,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至少一表面,且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之一同層形成。
[0064]此處的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至少一表面包括電極引線的上、下至少一表面,或前后左右至少一側表面。
[0065]進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包括第一透明導電層,其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
[006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還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弓I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側表面。
[0067]進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還包括第二透明導電層,其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下表明,與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相互接觸形成分別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
[0068]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分別為發射電極和接收電極之一。
[0069]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提出的觸控面板的結構。
[0070]圖3(a)?(C)示出了本發明中第一實施例中提出的觸控面板的平面分解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提出的一種觸控面板的橫截面示意圖。如圖3(a)?(c)、4所示,其包括:
[0071]多個同層形成的第一電極301、多個第二電極302、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 ;其中,所述多個第一電極301在第一方向上通過第一連接線303彼此連接;所述多個第二電極302在第二方向上通過第二連接線304彼此連接;具體參見圖3 (c)及圖4 ;可選地,所述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連接線304為多條,分別連接在多個第一電極301和第二電極302之間。
[0072]同層形成的第二連接線304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具體參見圖3(a);
[0073]多個第一電極引線305,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301從觸控區域引出;具體參見圖3(b);
[0074]多個第二電極引線306,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302從觸控區域引出;具體參見圖3(b);
[0075]所述觸控面板還包括遮光層(圖中未示出),其制作在觸控區域四周的邊框區域,用于防止邊框區域漏光。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形成在所述遮光層之上。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可形成在所述遮光層同一側或不同側。
[0076]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上表面以及側表面,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邊緣處接觸形成閉合空間,用于將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完全包覆住,參見圖4。
[0077]本發明提出的利用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將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306引線包覆住,可以防止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被氧化,節省了為防止氧化和增加粘附力而需要在電極引線上方單獨制作保護層的工序,且由于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能夠導電,不影響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與外部電路的電連接。此外,由于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被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完全封閉,沒有露出區域,可以防止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材料被氧化,且能夠增加粘附力。同時,由于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分別與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一層同層形成,因此在制備上述觸控面板時,并未增加制作工序。
[0078]當然,作為上述實施例的一個變形,還可以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省去下方的第二透明導電層,只保留位于電極引線上表面及側表面的第一透明導電層,使其完全覆蓋住電極引線的上表面和側表面,并與基板形成密閉空間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當然,其他變形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還可只覆蓋電極引線上表面,同樣也能起到防止氧化和增加粘附力的作用。另外,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透明導電層還可只形成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側表面,以防止電極引線側表面被氧化。
[0079]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第一電極301和第二電極302交叉分布,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電極301通過第一連接線303彼此連接,在第二方向上,第二電極302通過第二連接線304彼此連接。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連接線304之間具有絕緣層308。
[0080]連接第一電極301的第一連接線303與所述第一電極301和第二電極302同層形成,而連接所述第二電極302的第二連接線304與它們不同層形成,且其通過上搭橋或下搭橋的方式連接第二電極302。
[0081]所述上搭橋是指在形成第一電極301、第二電極302和第一連接線303之后,在第二連接線304的位置處先形成一層絕緣層308,然后在絕緣層308上形成第二連接線304,并使得第二連接線304的兩端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302電連接;所述下搭橋是指在相應位置處先形成第二連接線304,在所述第二連接線304上形成絕緣層之后,再形成第一電極301、第二電極302和第一連接線303,其中,所述第二連接線304的兩端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302電連接。所述絕緣層的目的是在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連接線304交叉的位置讓彼此絕緣。圖3(a)?(c)、4示出的是下搭橋結構。
[0082]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與所述第一電極301、第二電極302和第一連接線303也同層形成,其形成在每個第一電極引線305和每個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上表面及側表面、或下方。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與所述第二連接線304同層形成,其形成在每個第一電極引線305和每個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下方、或上表面及側表面。也就是說,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分別形成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上方、下方及側表面,整個將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包覆住。位于下方的導電層形成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下表面,且面積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面積,位于上方的導電層不僅形成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上表面,還形成在其側表面,以與下方的導電層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邊緣處接觸設置,形成密閉空間。
[0083]對于上搭橋方式,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位于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位于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上表面及側表面,且與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四周邊緣接觸設置。
[0084]對于下搭橋方式,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位于第一電極弓I線305和第二電極弓I線306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位于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上表面及側表面,且與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四周邊緣接觸設置。
[0085]可選地,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與第一電極301、第二電極302、第一連接線303、第二連接線304采用同樣的材料制成。
[0086]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需要采用透明導電物制成,如透明金屬氧化物等制成,所述透明金屬氧化物包括氧化銦錫ΙΤ0、氧化鋅IZO等。所述第一電極301、第二電極302、第一連接線303、第二連接線304也可采用透明導電物制成,如透明金屬氧化物等制成。
[0087]當然,本發明也不限于上述這種方式,還可以采用第一電極301和第一連接線303同層形成,而第二電極302和第二連接線304同層形成,并在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連接線304交叉部位形成絕緣層。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與所述第一電極301和第一連接線303同層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與所述第二電極302和第二連接線304同層形成。這種結構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采用透明導電物制成,其他設置方式與第一實施例中記載的一致。
[0088]本發明的關鍵在于將電極引線露出的表面使用透明導電物包覆住,且使得所述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或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之一同層形成,這樣既不增加觸控面板的制作工序,還以防止電極引線的氧化。而任何基于這種思想,對本發明方案所做的變形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0089]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形成多個第一電極、多個第二電極、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多個第二電極引線;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在第一方向上通過第一連接線彼此連接,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在第二方向上通過第二連接線彼此連接;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
[0090]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或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之一同層形成第一透明導電層,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覆蓋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表面。
[0091]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或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之一同層形成第二透明導電層,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下方,且與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相互接觸形成分別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弓I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
[0092]圖5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提出的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圖。具體工藝流程可參見圖3(a)?(C)。本實施例以下搭橋連接第二電極的方式為例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制作工藝和步驟。如圖5所示,其包括:
[0093]步驟501:形成第一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二連接線304和多個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的圖形;所述多個第二連接線304分別對應形成在連接兩相鄰第二電極302的位置處;所述多個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分別對應形成在每個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位置,即位于第一電極301和第二電極302形成的陣列結構的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所述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分別位于觸控區域的相鄰兩邊,且與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0094]步驟502:形成絕緣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絕緣層圖形;對絕緣層進行構圖工藝時,可只保留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連接線304交叉區域處的絕緣層。也即,所述絕緣層圖形至少包括對應于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連接線304交叉區域的圖形;
[0095]步驟503:形成引線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圖形;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形成在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的上方,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301從觸控區域引出,所述第二電極引線306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302從觸控區域弓I出;
[0096]步驟504:形成第二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301、多個第二電極302、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的圖形;其中,所述多個第一電極301在第一方向上通過所述第一連接線303彼此連接,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和多個第二電極302交叉分布;所述第二電極302與所述第二連接線304電連接;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形成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上表面及側表面,并與下方的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接觸形成單獨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閉合空間。
[0097]圖6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提出的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圖。本實施例以上搭橋連接第二電極的方式為例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制作工藝和步驟。如圖6所示,該方法具體包括:
[0098]步驟601:形成第一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301、多個第二電極302、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的圖形;其中,所述多個第一電極301在第一方向上通過所述第一連接線303彼此連接,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和多個第二電極302交叉分布;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對應形成在每個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位置,即位于第一電極301和第二電極302形成的陣列結構的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所述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分別位于觸控區域的相鄰兩邊,且與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0099]步驟602:形成絕緣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絕緣層圖形;對絕緣層進行構圖工藝時,可只保留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連接線304交叉區域處的絕緣層。也即,所述絕緣層圖形至少包括對應于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連接線304交叉區域的圖形;
[0100]步驟603:形成引線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圖形;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形成在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的上方,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301引出,所述第二電極引線306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302引出;
[0101]步驟604:形成第二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第二連接線304和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所述第二連接線304用于在第二連接方向上連接兩相鄰的第二電極302的圖形;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形成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上表面及側表面,并與下方的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接觸形成單獨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閉合空間。
[0102]本發明的制作方法流程不限于上述方法步驟。
[0103]圖7示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圖。如圖7所示,該方法包括:
[0104]步驟701:形成第一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301、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的圖形;其中,所述多個第一電極301在第一方向上通過所述第一連接線303彼此連接;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3072對應形成在每個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位置,即位于第一電極301和第二電極302形成的陣列結構的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所述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分別位于觸控區域的相鄰兩邊,且與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0105]步驟702:形成絕緣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絕緣層圖形;對絕緣層進行構圖工藝時,需要保留所述多個第一電極301、第一連接線303處的絕緣層,以防止在后續步驟中制作了第二電極302和第二連接線304后,第一電極301與第二電極302之間導電,而第一連接線303與第二連接線304之間導電;也即,所述絕緣層圖形至少包括對應于多個第一電極301區域、第一連接線303和第二連接線304交叉區域的圖形;
[0106]步驟703:形成引線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圖形;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形成在第2透明導電層3071的上方,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301引出,所述第二電極引線306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302引出;
[0107]步驟704:形成第二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第二電極302、第二連接線304和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的圖形;所述第二電極302與所述第一電極301交叉分布,且在第二方向上通過所述第二連接線304彼此連接;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形成在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上表面及側表面,并與下方的第一透明導電層3071接觸形成單獨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305和第二電極引線306的閉合空間。
[0108]上述三種制作方法中,在形成引線材料層之前,還包括在觸控區域四周的邊框區域形成遮光層,所述第一電極弓I線和第二電極弓丨線形成在所述遮光層之上。
[0109]上述三種制作方法中,圖5示出的這種方法制作的觸控面板中,第二電極之間的第二連接線為下搭橋形式,而圖6為上搭橋形式,圖7中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分層形成。它們的共同點是在形成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時,至少要分成兩層形成,而本發明正是利用兩層形成的步驟,在每層形成的同時還分別形成第二透明導電層和第一透明導電層,使得第二透明導電層和第一透明導電層包覆住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這樣不但可以防止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氧化以及增加其附著力,而且還減少了為防止氧化和增加粘附力而需要在電極引線上方單獨制作保護層的一道工序。因此,本發明提出的上述方法既能節省工序,還能降低成本。
[0110]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觸控面板,包括: 多個第一電極,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在第一方向上通過第一連接線彼此連接; 多個第二電極,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在第二方向上通過第二連接線彼此連接; 多個第一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 多個第二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還包括: 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所述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至少一表面,且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之一同層形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包括第一透明導電層,其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還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至少一側表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層透明導電層還包括第二透明導電層,其形成在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相互接觸形成分別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線為多條,分別連接在多個第一電極之間,所述第二連接線為多條,分別連接在多個第二電極之間。
6.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之間形成有絕緣層。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和第一連接線同層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二連接線同層形成。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二連接線同層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和第一連接線同層形成。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一連接線同層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與所述第二電極和第二連接線同層形成。
10.如權利要求1-4、7-9任一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與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第二連接線采用同樣的材料制成。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與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第二連接線采用透明的金屬氧化物制成。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氧化物包括氧化銦錫或氧化鋅。
13.如權利要求1-4、7-9、11-12任一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還包括遮光層,其位于觸控區域四周的邊框區域。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位于所述遮光層之上。
15.一種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形成多個第一電極、多個第二電極、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多個第二電極引線;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在第一方向上通過第一連接線彼此連接,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在第二方向上通過第二連接線彼此連接;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所述多個第二電極引線用于將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電極從觸控區域引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連接線或第二連接線中的至少之一同層形成至少一透明導電層,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或第二電極引線的表面。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包括第一透明導電層,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和側表面。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透明導電層還包括第二透明導電層,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于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下表面,且與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相互接觸形成分別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 形成第一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第一連接線、多個第二電極和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對應位置處; 形成絕緣材料層,并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絕緣層圖形; 形成引線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圖形; 形成第二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第二連接線和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弓丨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及側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接觸形成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所述絕緣層圖形至少包括對應于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交叉區域的圖形。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 形成第一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第二連接線和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于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對應位置;形成絕緣層,并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絕緣層圖形; 形成引線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圖形; 形成第二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第一連接線、多個第二電極和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及側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接觸形成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所述絕緣層圖形至少包括對應于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連接線交叉區域的圖形。
20.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 形成第一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第一連接線和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對應位置處; 形成絕緣層,并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絕緣層圖形; 形成引線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圖形; 形成第二透明導電材料層,對其進行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第二電極、第二連接線和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圖形;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在所述多個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上表面及側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接觸形成包覆每個所述第一電極引線和第二電極引線的閉合空間;所述絕緣層圖形至少包括對應于多個第一電極區域的圖形。
21.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其包括如權利要求1-14任一項所述的觸控面板。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4407743SQ201410776006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5日
【發明者】徐傳祥, 齊永蓮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