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城市綜合應急管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本發明通過對多個突發事件目標信息的應急預案的確定,進而確定應急資源的需求量和權重,然后再由多目標應急資源求解模型,對應急資源進行實際分配,最終確定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方案。本發明解決了多目標的預案決策問題;可用于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
【專利說明】一種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城市綜合應急管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領域的突發公共事件頻繁發生,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奪走了數以億計的生命,對全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加強對突發事件應急決策的研究,不斷提高政府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做好社會管理工作,是關系公眾安危及國家安全的大事。
[0003]突發事件的發生、發展、蔓延等一系列復雜演變過程,是構建多階段動態應急決策模型的出發點。在決策過程中如果只考慮單個目標,稱為單目標決策;如果需要考慮多個目標的滿足程度,則是多目標決策問題。多目標決策是對兩個或多個通常相互矛盾的目標進行科學評估,然后從備選方案中選取最佳方案的決策過程。
[0004]國外與之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風險管理和運籌學領域的效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如Noel Pauwels等人運用效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核泄漏事件發生后的撤退決策選擇。Hiroyuki Tamura等人運用決策樹分析方法對災害風險進行了分析。
[0005]國內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據突發事件發生發展變化的特征,進行多層次多階段機理分析;運用模糊聚類方法研究突發事件中應急物資分類問題;運用層次網絡方法和突發事件鏈概念應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將多層次知識需求概念框架和供給方法運用到應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探討多層次知識的決策支持系統的實現方法等。
[0006]但是,尚未見有基于預案的多目標決策平臺如何實施。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旨在解決多目標問相對重要性的確定方法和應急資源的分配方法問題。
[0008]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0009]所述的方法是通過對多個突發事件目標信息的應急預案的確定,進而確定應急資源的需求量和權重,然后再由多目標應急資源求解模型,對應急資源進行實際分配,最終確定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方案。
[0010]具體包括:獲得突發事件信息、推薦選擇預案、確定應急資源數量和權重、確定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方案;
[0011]I)獲得突發事件信息:突發事件的獲取來源可以分為移動終端和桌面終端,對獲得的突發事件信息描述進行結構化,以便于匹配應急預案;突發事件的結構化描述為:事件名稱、事件發生時間、事件發生地點、事件所屬類別、事件的基本情況描述和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等;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依據事件的類型,其結構化、數字化描述方法也有差異,主要用于確定響應級別;
[0012]2)推薦選擇預案:依據事件所屬類別和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確定應急預案類別和響應級別,進而確定需要采用的應急預案;
[0013]事件類別和應急預案類別采用同樣的分類方法,共劃分為3個層次、4大類、44個子類、320多個小類;第一層包括自然災害類、事故災害類、公共衛生類、社會安全類;第二層是對第一層中的各種類型進行細分;第三層是在第二層類型基礎上繼續進行細分;
[0014]突發事件詳細情況描述和預案響應級別確定結構化數字化方法是一致的;
[0015]3)確定應急資源數量和權重:在制定應急預案時,根據預案類型和響應級別,對應急資源的需求量和需求權重進行設置;按照應急資源需求程度,從高到低一共設置4個級別:一級需求應急資源是急需應急資源,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數量上,均需最大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嚴重的惡劣影響;二級需求應急資源是在數量上需要最大程度的滿足、時間上較大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較重的惡劣影響;三級需求應急資源是在數量上需要較大程度的滿足、時間上較大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一般的惡劣影響;四級需求應急資源是在數量上需要一般程度的滿足、時間上一般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較輕的惡劣影響;
[0016]4)確定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方案;根據采用的應急預案以及確定的應急資源數量和權重,綜合分配應急資源。
[0017]在所述的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中,自然災害類暴雨災害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包括:降雨量、造成的死亡人數、經濟損失數量、受傷人數、房屋倒塌面積、受災人數等;
[0018]在所述的三層結構中,第二層中自然災害類包括森林火災、地震、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其他;第三層中水害災害包括臺風、高溫、暴雨、雷電、冰雹、寒流、大霧、其他;
[0019]自然災害類暴雨災害預案的響應級別結構化描述為:降雨量、造成的死亡人數、經濟損失數量、受傷人數、房屋倒塌面積、受災人數等;
[0020]為了便于在應急預案制定時對各類物資權限進行設置,按照應急預案中的應急資源和權重來確定應急資源數據和權重;事故類災害對救護類、治安類應急資源需求權重最高,火災類事件對消防類應急資源需求權重較高;而臺風、暴雨對橡皮艇、沙袋類應急資源需求權重最高。
[0021]所述的方法包括兩個應用操作流程,分別為數據維護流程和質量評估流程;
[0022]所述的數據維護流程是:
[0023]I)收集紙質或電子版的歷史知識信息,包括預案知識、案例知識等;
[0024]2)依照不同的事件類型,采用不同的結構化和數字化方法進行數據錄入;
[0025]3)對于案例的錄入,需要增加要素評估數值的錄入,即以實際的處置結果為評價依據,對處置中涉及到的資源要素進行量化評價;
[0026]3)將相關數據存入數據庫中;
[0027]所述的質量評估流程具體實現步驟是:
[0028]I)選定待評估的預案,從預案庫中,選擇待評估的結構化和數字化預案,作為評估對象;
[0029]2)匹配案例,以選定預案中的結構化情景要素為條件,從案例庫中匹配相似案例,按照是否為成功案例進行區分,并按照相關度大小進行排序,案例均是在與預案同一分類下案例庫中進行選取;
[0030]3)通過指定案例數目或指定相似度大小為依據,選擇部分案例為評估參考樣例;以有效控制案例的質量,增大評估結果值的有效性;可指定相似度值大小排在前5的案例為評估參考案例或相似度值大小大于0.8的案例為評估參考案例;
[0031]4)針對選定相似案例,計算單個案例的要素評估值;單個案例要素評估綜合參照案例的要素評估值、預案和案例處置要素對比值等因素;
[0032]5)利用所有的案例,計算綜合評估值;
[0033]6)根據綜合評估值,給出評估結果;對待評估的預案分別計算綜合評估值后,根據評估值大小進行排序,評估值高的預案為優選預案;評估時采用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兩類數據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給出預案的優劣兩方面的質量評估結果;只有在成功案例綜合評估值和失敗案例綜合評估值都比較高的情況下才能被系統列為優選預案。
[0034]所述的結構化和數字化方法進行數據錄入中,針對自然災害、環境事件的情景描述模型:{環境事件發生地域、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死亡人數、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中毒人數、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人數、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損壞程度、因環境污染造成飲用水取水難度程度、放射源造成環境影響程度、影響區域范圍};針對上述情景的處置描述模型為:{啟動響應級別、采用組織機構、任務完成時限、主要責任部門、處置資源裝備};
[0035]情景的要素評估為:{響應級別評價值、組織機構評價值、響應時間評價值、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資源裝備評價值、是否為成功案例}。
[0036]所述的匹配案例中,選擇自然災害、環境事件下的案例,作為匹配案例數據的來源;依照情景評估要素中的{是否為成功案例},進行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區分;根據{環境事件發生地域、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死亡人數、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中毒人數、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人數、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損壞程度、因環境污染造成飲用水取水難度程度、放射源造成環境影響程度、影響區域范圍}要素,進行相似度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對案例按照相似度大小進行排序。
[0037]所述的計算單個案例的要素評估值中,預案中的處置要素值為:{啟動響應級別(II級)、采用組織機構(市長I人、環保局局長I人、公安局長I人、公安5人、消防10人、醫療人員15人)、任務完成時限(24小時)、主要責任部門(環保局局長I人)、處置資源裝備(消防車2輛、救護車5輛)};案例中的處置要素值為:{啟動響應級別(II級)、采用組織機構(市長I人、環保局局長I人、公安局長I人、公安8人、消防12人、醫療人員18人)、任務完成時限(12小時)、主要責任部門(環保局局長I人)、處置資源裝備(消防車6輛、救護車6輛)};案例評估結果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8)、響應時間評價值(0.9)、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9)、是否為成功案例(是)};
[0038]利用上述要素,計算的預案要素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6)、響應時間評價值(0.45)、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7)}。
[0039]綜合評估值計算公式描述為:
[0040]假定預案與案例I的相似度值為K1,基于案例I的要素評估值為{xl,x2, x3,x4,…};預案與案例2的相似度值為K2,基于案例2的要素評估值為{yl,y2,y3,y4,…};則綜合評估值計算公式為:
[0041 ] {(kl*xl+k2*x2)/(kl+k2),(kl*x2+k2*y2)/(kl+k2),(kl*x3+k2*y3)/(kl+k2),(kl*x4+k2*y4)/(kl+k2),…}。
[0042]設案例I與預案的相似度為0.8,要素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6)、響應時間評價值(0.45)、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7)},案例2與預案的相似度為0.6,要素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8)、響應時間評價值(0.7)、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8)},則綜合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686)、響應時間評價值(0.557)、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743)}。
[0043]本發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44]1、預案響應級別跟多個情景要素相關,有時還包括主觀性判定因素,因此將突發事件的響應級別作為目標相對重要性權重,可以充分利用事件重要性的多個條件。
[0045]2、突發事件預案根據突發事件類型進行了詳細分類,每種分類下,對各種應急資源,均有不同需求程度的需求,各應急資源的重要程度,均是經過科學的驗證,以此作為突發事件應急物質分配權重,可以避免隨機性。
[0046]本發明采用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技術,以啟動預案的響應級別和預案所屬類型,來確定多目標相對重要性和應急物質的分配問題,有效解決了突發事件多目標決策的依據性問題。該多目標輔助決策跟實際結合更加緊密,能夠帶來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48]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圖;
[0049]圖2是本發明實施流程圖;
[0050]圖3是本發明案例和預案結構化、數字化錄入流程圖;
[0051]圖4是本發明質量評估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2]見圖1,本發明系統從應用流程上共劃分為是三個層次,一是多目標輔助決策數據源,即多種類型、數目眾多的突發事件;二是突發事件級別、類型的確定,進而確定突發事件預案,根據突發事件預案和應急資源儲備,綜合分配應急資源;三是多種類型、數目眾多的突發事件的應急資源的配給。
[0053]系統從整體架構上共分為四個層次,分別為應用層、技術支撐層、數據層和硬件層。
[0054]應用層包括突發事件的錄入、響應級別和突發事件類型的選取和確定、應急預案的確定、應急物質配給的確定等。
[0055]技術支撐層主要包括根據突發事件信息的錄入,自動篩選和推薦突發事件的響應級別、突發事件類型和應急預案;根據多組突發事件信息和應急預案信息自動推薦應急物質配給。
[0056]數據層主要包括各種結構化、數字化預案,應急物質資源庫、突發事件結構化數據庫;更進一步的,結構化、數字化預案中包含了預案對各種應急資源需求的權重數據。
[0057]硬件層主要包括信息輸入和顯示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等)、信息傳輸設備(有線、無線網絡)和信息處理服務器。
[0058]見圖2所示,本發明的核心思想通過對多個突發事件目標信息的應急預案的確定,進而確定應急資源的需求量和權重,然后再由多目標應急資源求解模型,對應急資源進行實際分配,最終確定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方案。為更詳細的說明各關鍵功能實現細節,具體說明如下:
[0059]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流程:
[0060]I)獲得突發事件信息:突發事件的獲取來源可以分為移動終端和桌面終端,但突發事件的信息描述需要進行結構化,以便于匹配應急預案。突發事件的結構化描述為:事件名稱、事件發生時間、事件發生地點、事件所屬類別、事件的基本情況描述和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等。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依據事件的類型,其結構化、數字化描述方法也有差異,主要用于確定響應級別。比如自然災害類暴雨災害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包括:降雨量、造成的死亡人數、經濟損失數量、受傷人數、房屋倒塌面積、受災人數等。
[0061]2)推薦選擇預案:依據事件所屬類別和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確定應急預案類別和響應級別,進而確定需要采用的應急預案。
[0062]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事件類別和應急預案類別采用同樣的分類方法,共劃分為3個層次、4大類、44個子類、320多個小類。第一層包括自然災害類、事故災害類、公共衛生類、社會安全類;第二層是對第一層中的各種類型進行細分,比如自然災害類包括森林火災、地震、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其他。第三層是在第二層類型基礎上繼續進行細分,比如水害災害包括臺風、高溫、暴雨、雷電、冰雹、寒流、大霧、其他。
[0063]這里還需要說明的是,突發事件詳細情況描述和預案響應級別確定結構化數字化方法是一致的。比如自然災害類暴雨災害預案的響應級別結構化描述為:降雨量、造成的死亡人數、經濟損失數量、受傷人數、房屋倒塌面積、受災人數等。
[0064]3)確定應急資源數量和權重:在制定應急預案時,根據預案類型和響應級別,對應急資源的需求量和需求權重進行了設置。這里完全可以按照應急預案中的應急資源和權重來確定應急資源數據和權重。比如事故類災害對救護類、治安類應急資源需求權重最高,火災類事件對消防類應急資源需求權重較高、而臺風、暴雨對橡皮艇、沙袋類應急資源需求權重最高。為了便于在應急預案制定時對各類物資權限進行設置,按照應急資源需求程度,從高到低一共設置了 4個級別:一級需求應急資源是急需應急資源,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數量上,均需最大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嚴重的惡劣影響;二級需求應急資源是在數量上需要最大程度的滿足、時間上較大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較重的惡劣影響;三級需求應急資源是在數量上需要較大程度的滿足、時間上較大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一般的惡劣影響;四級需求應急資源是在數量上需要一般程度的滿足、時間上一般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較輕的惡劣影響。
[0065]4)確定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方案。根據采用的應急預案以及確定的應急資源數量和權重,綜合分配應急資源。
[0066]見圖3、4所示,本發明系統主要包括兩個應用操作流程,分別為數據維護流程和質量評估流程,為更詳細的說明各流程和其中用到的數據結構和關鍵技術,分別說明如下:
[0067]數據維護流程具體實現步驟:
[0068]4)收集紙質或電子版的歷史知識信息,包括預案知識、案例知識等。
[0069]5)依照不同的事件類型,采用不同的結構化和數字化方法進行數據錄入。
[0070]按照事件類型,共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4大類、4大類、44個子類、320多個小類,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每種類型又分別對應1、I1、II1、IV級共四個響應級別。
[0071]舉例:針對自然災害、環境事件的情景描述模型:{環境事件發生地域、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死亡人數、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中毒人數、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人數、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損壞程度、因環境污染造成飲用水取水難度程度、放射源造成環境影響程度、影響區域范圍};針對上述情景的處置描述模型為:{啟動響應級別、采用組織機構、任務完成時限、主要責任部門、處置資源裝備}。
[0072]6)對于案例的錄入,需要增加要素評估數值的錄入,即以實際的處置結果為評價依據,對處置中涉及到的資源要素進行量化評價。
[0073]舉例:針對2)中描述的情景的要素評估為:{響應級別評價值、組織機構評價值、響應時間評價值、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資源裝備評價值、是否為成功案例}
[0074]7)將相關數據存入數據庫中。
[0075]質量評估流程具體實現步驟:
[0076]I)選定待評估的預案,從預案庫中,選擇待評估的結構化和數字化預案,作為評估對象。
[0077]2)匹配案例,以選定預案中的結構化情景要素為條件,從案例庫中匹配相似案例,按照是否為成功案例進行區分,并按照相關度大小進行排序,案例均是在與預案同一分類下案例庫中進行選取。
[0078]舉例:針對數據維護流程2)中案例,則選擇自然災害、環境事件下的案例,作為匹配案例數據的來源。依照情景評估要素中的{是否為成功案例},進行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區分;根據{環境事件發生地域、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死亡人數、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中毒人數、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人數、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損壞程度、因環境污染造成飲用水取水難度程度、放射源造成環境影響程度、影響區域范圍}要素,進行相似度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對案例按照相似度大小進行排序。
[0079]3)通過指定案例數目或指定相似度大小為依據,選擇部分案例為評估參考樣例。通過該步驟,可以有效控制案例的質量,增大評估結果值的有效性。
[0080]舉例:如指定相似度值大小排在前5的案例為評估參考案例或相似度值大小大于0.8的案例為評估參考案例。
[0081]4)針對選定相似案例,計算單個案例的要素評估值。單個案例要素評估綜合了參照案例的要素評估值、預案和案例處置要素對比值等因素。
[0082]舉例:預案中的處置要素值為:{啟動響應級別(II級)、采用組織機構(市長I人、環保局局長I人、公安局長I人、公安5人、消防10人、醫療人員15人)、任務完成時限(24小時)、主要責任部門(環保局局長I人)、處置資源裝備(消防車2輛、救護車5輛)};案例中的處置要素值為:{啟動響應級別(II級)、采用組織機構(市長I人、環保局局長I人、公安局長I人、公安8人、消防12人、醫療人員18人)、任務完成時限(12小時)、主要責任部門(環保局局長I人)、處置資源裝備(消防車6輛、救護車6輛)};案例評估結果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8)、響應時間評價值(0.9)、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9)、是否為成功案例(是)}。
[0083]利用上述要素,計算的預案要素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6)、響應時間評價值(0.45)、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7)}。
[0084]5)利用所有的案例,計算綜合評估值。
[0085]綜合評估值計算公式描述為:
[0086]假定預案與案例I的相似度值為K1,基于案例I的要素評估值為{xl,x2, x3,x4,…};預案與案例2的相似度值為K2,基于案例2的要素評估值為{yl,y2,y3,y4,…};則綜合評估值計算公式為:
[0087]{(kl*xl+k2*x2)/(kl+k2),(kl*x2+k2*y2)/(kl+k2),(kl*x3+k2*y3)/(kl+k2),(kl*x4+k2*y4)/(kl+k2),…}。
[0088]舉例:案例I與預案的相似度為0.8,要素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6)、響應時間評價值(0.45)、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7)},案例2與預案的相似度為0.6,要素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8)、響應時間評價值(0.7)、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8)},則綜合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686)、響應時間評價值(0.557)、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743)}
[0089]6)根據綜合評估值,給出評估結果。
[0090]對待評估的預案分別計算綜合評估值后,根據評估值大小進行排序,評估值高的預案為優選預案。評估時采用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兩類數據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給出預案的優劣兩方面的質量評估結果。只有在成功案例綜合評估值和失敗案例綜合評估值都比較高的情況下才能被系統列為優選預案。通過這個評估策略的運用,使得質量評估結果更加全面、有效。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通過對多個突發事件目標信息的應急預案的確定,進而確定應急資源的需求量和權重,然后再由多目標應急資源求解模型,對應急資源進行實際分配,最終確定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方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獲得突發事件信息、推薦選擇預案、確定應急資源數量和權重、確定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方案; 1)獲得突發事件信息:突發事件的獲取來源可以分為移動終端和桌面終端,對獲得的突發事件信息描述進行結構化,以便于匹配應急預案;突發事件的結構化描述為:事件名稱、事件發生時間、事件發生地點、事件所屬類別、事件的基本情況描述和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等;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依據事件的類型,其結構化、數字化描述方法也有差異,主要用于確定響應級別; 2)推薦選擇預案:依據事件所屬類別和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確定應急預案類別和響應級別,進而確定需要采用的應急預案; 事件類別和應急預案類別采用同樣的分類方法,共劃分為3個層次、4大類、44個子類、320多個小類;第一層包括自然災害類、事故災害類、公共衛生類、社會安全類;第二層是對第一層中的各種類型進行細分;第三層是在第二層類型基礎上繼續進行細分; 突發事件詳細情況描述和預案響應級別確定結構化數字化方法是一致的; 3)確定應急資源數量和權重:在制定應急預案時,根據預案類型和響應級別,對應急資源的需求量和需求權重進行設置;按照應急資源需求程度,從高到低一共設置4個級別:一級需求應急資源是急需應急資源,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數量上,均需最大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嚴重的惡劣影響;二級需求應急資源是在數量上需要最大程度的滿足、時間上較大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較重的惡劣影響;三級需求應急資源是在數量上需要較大程度的滿足、時間上較大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一般的惡劣影響;四級需求應急資源是在數量上需要一般程度的滿足、時間上一般程度的滿足,不滿足會對事件處理及其發展帶來較輕的惡劣影響; 4)確定多目標應急資源配給方案;根據采用的應急預案以及確定的應急資源數量和權重,綜合分配應急資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中,自然災害類暴雨災害事件的詳細情況描述包括:降雨量、造成的死亡人數、經濟損失數量、受傷人數、房屋倒塌面積、受災人數等; 在所述的三層結構中,第二層中自然災害類包括森林火災、地震、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其他;第三層中水害災害包括臺風、高溫、暴雨、雷電、冰雹、寒流、大霧、其他; 自然災害類暴雨災害預案的響應級別結構化描述為:降雨量、造成的死亡人數、經濟損失數量、受傷人數、房屋倒塌面積、受災人數等; 為了便于在應急預案制定時對各類物資權限進行設置,按照應急預案中的應急資源和權重來確定應急資源數據和權重;事故類災害對救護類、治安類應急資源需求權重最高,火災類事件對消防類應急資源需求權重較高;而臺風、暴雨對橡皮艇、沙袋類應急資源需求權重最聞。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兩個應用操作流程,分別為數據維護流程和質量評估流程; 所述的數據維護流程是: 1)收集紙質或電子版的歷史知識信息,包括預案知識、案例知識等; 2)依照不同的事件類型,采用不同的結構化和數字化方法進行數據錄入; 3)對于案例的錄入,需要增加要素評估數值的錄入,即以實際的處置結果為評價依據,對處置中涉及到的資源要素進行量化評價; 4)將相關數據存入數據庫中; 所述的質量評估流程具體實現步驟是: 1)選定待評估的預案,從預案庫中,選擇待評估的結構化和數字化預案,作為評估對象; 2)匹配案例,以選定預案中的結構化情景要素為條件,從案例庫中匹配相似案例,按照是否為成功案例進行區分,并按照相關度大小進行排序,案例均是在與預案同一分類下案例庫中進行選取; 3)通過指定案例數目或指定相似度大小為依據,選擇部分案例為評估參考樣例;以有效控制案例的質量,增大評估結果值的有效性;可指定相似度值大小排在前5的案例為評估參考案例或相似度值大小大于0.8的案例為評估參考案例; 4)針對選定相似案例,計算單個案例的要素評估值;單個案例要素評估綜合參照案例的要素評估值、預案和案例處置要素對比值等因素; 5)利用所有的案例,計算綜合評估值; 6)根據綜合評估值,給出評估結果;對待評估的預案分別計算綜合評估值后,根據評估值大小進行排序,評估值高的預案為優選預案;評估時采用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兩類數據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給出預案的優劣兩方面的質量評估結果;只有在成功案例綜合評估值和失敗案例綜合評估值都比較高的情況下才能被系統列為優選預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結構化和數字化方法進行數據錄入中,針對自然災害、環境事件的情景描述模型:{環境事件發生地域、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死亡人數、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中毒人數、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人數、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損壞程度、因環境污染造成飲用水取水難度程度、放射源造成環境影響程度、影響區域范圍};針對上述情景的處置描述模型為:{啟動響應級別、采用組織機構、任務完成時限、主要責任部門、處置資源裝備}; 情景的要素評估為:{響應級別評價值、組織機構評價值、響應時間評價值、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資源裝備評價值、是否為成功案例}。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匹配案例中,選擇自然災害、環境事件下的案例,作為匹配案例數據的來源;依照情景評估要素中的{是否為成功案例},進行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區分;根據{環境事件發生地域、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死亡人數、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中毒人數、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人數、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損壞程度、因環境污染造成飲用水取水難度程度、放射源造成環境影響程度、影響區域范圍}要素,進行相似度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對案例按照相似度大小進行排序。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匹配案例中,選擇自然災害、環境事件下的案例,作為匹配案例數據的來源;依照情景評估要素中的{是否為成功案例},進行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區分;根據{環境事件發生地域、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死亡人數、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中毒人數、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人數、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損壞程度、因環境污染造成飲用水取水難度程度、放射源造成環境影響程度、影響區域范圍}要素,進行相似度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對案例按照相似度大小進行排序。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計算單個案例的要素評估值中,預案中的處置要素值為:{啟動響應級別(II級)、采用組織機構(市長I人、環保局局長I人、公安局長I人、公安5人、消防10人、醫療人員15人)、任務完成時限(24小時)、主要責任部門(環保局局長I人)、處置資源裝備(消防車2輛、救護車5輛)};案例中的處置要素值為:{啟動響應級別(II級)、采用組織機構(市長I人、環保局局長I人、公安局長I人、公安8人、消防12人、醫療人員18人)、任務完成時限(12小時)、主要責任部門(環保局局長I人)、處置資源裝備(消防車6輛、救護車6輛)};案例評估結果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8)、響應時間評價值(0.9)、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9)、是否為成功案例(是)}; 利用上述要素,計算的預案要素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6)、響應時間評價值(0.45)、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7)}。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綜合評估值計算公式描述為: 假定預案與案例I的相似度值為Kl,基于案例I的要素評估值為{xl,x2,x3,x4,...};預案與案例2的相似度值為K2,基于案例2的要素評估值為{yl,y2,y3,y4,…};則綜合評估值計算公式為: {(kl*xl+k2*x2)/(kl+k2),(kl*x2+k2*y2)/(kl+k2),(kl*x3+k2*y3)/(kl+k2),(kl*x4+k2*y4)/(kl+k2),…}。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預案的多目標輔助決策平臺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設案例I與預案的相似度為0.8,要素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6)、響應時間評價值(0.45)、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7)},案例2與預案的相似度為0.6,要素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8)、響應時間評價值(0.7)、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8)},則綜合評估值為{響應級別評價值(1.0)、組織機構評價值(0.686)、響應時間評價值(0.557)、主要責任部門評價值(1.0)、資源裝備評價值(0.743)}。
【文檔編號】G06Q10/06GK104408569SQ201410715669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明者】韓鴻哲, 趙鋒偉, 賀忠堂, 李金良, 邱玲, 李新安 申請人:東莞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