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及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由于該方案可以準確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的技術方案,從而有利于提高采用“油藏規模序列法”進行油氣資源評價的準確性、可靠性。
【專利說明】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油氣資源評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外進行油氣資源評價的方法主要包括成因法、類比法和統計法。成因法主要通過求得的源巖生(排)油氣量乘以運聚系數(聚集系數),得到運聚系統內的油氣資源量,但油氣在運聚過程中的損耗量隨地質條件的不同而改變,因而用一個籠統的運聚系數概括油氣聚集或耗散作用無法滿足生產需要,且運聚系數取值受人為因素影響大。此外,簡單的類比法也不適合用于地質條件復雜的含油氣盆地,難以滿足現今油氣資源評價的需求。
[0003]針對上述問題,在1985年提出“油藏規模序列法”,該方法基于Pareto定律,通過統計成藏體系內已發現油田規模序列和數學擬合或迭代計算,不但可以求取研究區油氣總量,還可以給出各油氣田(藏)的規模和序列。
[0004]但是,應用“油藏規模序列法”進行油氣資源評價必須首先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儲量,而傳統方法對于判定已發現油氣藏是否就是評價單元中的最大規模存在著明顯的不確定性,由于傳統方法對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儲量預測的多解性直接導致了油氣資源最終評價的不確定性,使得該方法未能在含油氣盆地油氣資源評價中得到有效應用。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及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應用“油藏規模序列法”進行油氣資源評價具有不確定性的技術問題。
[000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
[0007]在一個實施例中,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包括: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氯仿浙青含量值與對應的平均有機碳含量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殘烴率曲線。
[0008]在一個實施例中,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排烴率,包括: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生烴潛力指數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排烴率曲線。
[0009]在一個實施例中,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Q =(R+E)MX 10_6,其中,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R是殘烴率,單位是毫克/克,E是排烴率,單位是毫克/克,M是單位體積有機碳質量,單位是克。
[0010]在一個實施例中,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K = ai+adXfadXfajXfafXfag^Xs+f,其中,K是石油運聚系數,X1是排經強度,單位是16噸/平方千米,X2是油氣運聚范圍,單位是平方千米,X3是構造變動次數,X4是目的層傾角,X5是斷層密度,單位是條/平方千米,a” a2、a3、a4、a5、a6是系數,f是常數。
[0011]在一個實施例中,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Q1 = QXK,
[0012]其中,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K是石油運聚系數。
[0013]在一個實施例中,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qmax = exp (IDfQ1) *b2,其中,qmax是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單位是千克,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匕、b2是系數。
[0014]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確定模塊,用于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生烴量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系數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油氣藏儲量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
[001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確定模塊,包括:第一確定單元,用于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氯仿浙青含量值與對應的平均有機碳含量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殘烴率曲線。
[001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確定模塊,還包括:第二確定單元,用于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生烴潛力指數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排烴率曲線。
[001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生烴量計算模塊利用以下公式計算生烴量:Q = (R+E)MX 10_6,其中,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R是殘烴率,單位是毫克/克,E是排烴率,單位是毫克/克,M是單位體積有機碳質量,單位是克。
[001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系數計算模塊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K = adadX^adXfadXfadXfadXff,其中,K是石油運聚系數,X1是排烴強度,單位是16噸/平方千米,X2是油氣運聚范圍,單位是平方千米,X3是構造變動次數,X4是目的層傾角,X5是斷層密度,單位是條/平方千米,a2、a3、a4、a5、a6是系數,f是常數。
[001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模塊利用以下公式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Q1 = QXK,其中,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K是石油運聚系數。
[002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油氣藏儲量計算模塊利用以下公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qmax = exp (IDfQ1) *b2,其中,qmax是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單位是千克,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匕、b2是系數。
[0021]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并根據該殘烴率和排烴率,計算生烴量,再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并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最后,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提出了一種可以準確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的技術方案,從而有利于提高采用“油藏規模序列法”進行油氣資源評價的準確性、可靠性,使得“油藏規模序列法”在含油氣盆地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在附圖中:
[0023]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的流程圖;
[0024]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濟陽坳陷區域的構造略圖;
[0025]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生烴潛力法研究源巖排烴門限地質概念模型圖;
[0026]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濟陽坳陷下第三系暗色泥巖與油頁巖不同類型有機質生烴潛力變化圖;
[0027]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濟陽坳陷沙三中亞段暗色泥巖排烴強度等值線圖;
[0028]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濟陽坳陷沙三下亞段暗色泥巖排烴強度等值線圖;
[0029]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濟陽坳陷沙三段油頁巖排烴強度等值線圖;
[0030]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濟陽坳陷沙四上亞段油頁巖排烴強度等值線圖;
[0031]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濟陽坳陷主要成藏體系資源量與最大單一油田儲量關系;
[0032]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34]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
[0035]步驟101: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
[0036]步驟102: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
[0037]步驟103: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
[0038]步驟104: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
[0039]步驟105: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
[0040]由圖1所示的流程可知,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并根據該殘烴率和排烴率,計算生烴量,再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并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最后,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提出了一種可以準確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的技術方案,有利于提高采用“油藏規模序列法”進行油氣資源評價的準確性、可靠性,使得“油藏規模序列法”在含油氣盆地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0041]具體實施時,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例如,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氯仿浙青含量值與對應的平均有機碳含量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殘烴率曲線。具體的,在擬合烴源巖的殘烴率曲線之前,可以對獲取的氯仿浙青含量值“A”進行輕烴校正。
[0042]具體實施時,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排烴率,例如,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生烴潛力指數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排烴率曲線,生烴潛力指數的減小值代表了排出烴量,根據排烴率曲線求出烴源巖的排烴率。具體的,該生烴潛力指數是(Si+S2) /T0C,其中,S1是可溶烴,S2是裂解烴,TOC是平均有機碳含量,即用可溶烴加上裂解烴的和與平均有機碳含量的比值作為源巖的生烴潛力指數,來表征源巖的生烴潛力。在擬合烴源巖的排烴率曲線之前,還可以對S1(可溶烴)進行輕烴校正。
[0043]具體實施時,可以通過以下公式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
[0044]Q= (R+E)MX 1^6(I)
[0045]其中,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R是殘烴率,單位是毫克/克,E是排烴率,單位是毫克/克,M是單位體積有機碳質量,單位是克。
[0046]具體實施時,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
[0047]K = a1+a2*X1-a3*X2-a4*X3_a5*X4-a6*X5+f (2)
[0048]其中,K是石油運聚系數,X1是排烴強度,單位是16噸/平方千米,X2是油氣運聚范圍,單位是平方千米,X3是構造變動次數,X4是目的層傾角,X5是斷層密度,單位是條/平方千米,a1、a2、a3、a4、a5、a6是系數,f是常數,均可以根據研究區已有資料回歸擬合得到,是固定數值。
[0049]具體實施時,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
[0050]Q1 = QXKO
[0051]其中,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K是石油運聚系數。
[0052]具體實施時,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
[0053]qmax = exp (Id^Q1) *b2 (4)
[0054]其中,qmax是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單位是千克,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b1、b2是系數,可以根據具體烴源巖區域計算數值。
[0055]以下結合具體示例,來詳細描述上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例如,以中國渤海灣盆地濟陽坳陷為例,濟陽坳陷位于渤海灣盆地東南部,總面積為
2.62X 104km2,由東營、惠民、沾化、車鎮四個主要凹陷和若干個分隔凹陷的凸起組成,如圖2所示,截止1999年底,濟陽探區已發現70個油氣田,探明含油面積2178.8km2,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1.6X108t ;探明含氣面積239.3km2,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61.41 X 108km3。濟陽探區資源探明程度達56.97%,已屬中高勘探程度區,但勘探程度在平面上和縱向上分布極不均衡,平面上,沾化凹陷和東營凹陷屬高勘探程度區,資源探明程度分別為64.1%和50.9% ;縱向上3500米以下深層井較少,還有較大的勘探潛力,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56]步驟1:獲得烴源巖的殘烴率;
[0057]搜集該研究區氯仿浙青含量值“A”及對應的TOC數據,由于在實測殘留烴量過程中有一部分輕烴散失,需對氯仿浙青含量“A”值進行輕烴校正,作氯仿浙青“AVT0C隨深度變化關系圖,擬合殘烴率曲線;
[0058]步驟2:獲得烴源巖的排烴率;
[0059]搜集該研究區的生烴潛力指數“(S^S2)/T0C”,并對S1輕烴校正,利用生烴潛力指數“(SJS2)/T0C”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排烴率曲線,生烴潛力指數的減小值代表了排出烴量,求出烴源巖的排烴率;
[0060]步驟3:獲得生烴量;
[0061]根據殘烴率和排烴率計算生烴量。生烴潛力法的原理是基于在源巖熱解定量評價中,通常用可溶烴(S1)與裂解烴(S2)的和表示源巖的生烴潛力,如圖3所示,Qe是各階段源巖排出烴量;QP是源巖生烴潛量。此處采用一個綜合熱解參數,即生烴潛力指數((SJS2)/TOC)來表征源巖的生烴潛力。當源巖的生烴潛力指數在地史演化過程中開始減小時,則表明有烴類開始排出,其相應的埋深則代表了源巖的排烴門限,地質分析和地化研究都證明了這一點,如圖4所示。通過研究生烴潛力指數在地質剖面上的變化可以計算源巖的排烴量(如圖5?8所示)和殘烴量,最后將二者累加求出生烴量。計算公式為:Q = (R+E)ΜΧ1(Γ6,其中,Q是生烴量,單位是kg, R是殘烴率,單位是mg/g, E是排出烴率,單位是mg/g,M是單位體積有機碳質量,單位是g,M = (T0C/100) P V,其中,TOC為烴源巖的平均有機碳含量,單位是<%,P為烴源巖平均密度,單位是g/cm’,V為烴源巖體積,單位是cm3。
[0062]步驟4:根據地質參數,獲得石油運聚系數;
[0063]收集資料,確定相關地質參數,并利用公式計算,得到石油運聚系數;
[0064]①排烴強度:主要從本次研究完成的濟陽坳陷排烴強度等值線圖上讀取,東營中央背斜帶排烴強度最大值為8 X 16Vkm2,平均值為6 X 16Vkm2 ;
[0065]②油氣運聚范圍:實際上就是成藏體系的面積,東營中央背斜帶成藏體系運聚范圍為 751km2 ;
[0066]③構造變動次數:主要是指第三系地層遭受區域性剝蝕的次數,東營凹陷在其形成和演化過程中經歷了不同級別的幕式伸展作用,形成了多個不同級別、不同性質和成因的不整合;其中上第三系/下第三系不整合(T1)、下第三系/前第三系不整合面(TR)為兩個區域性的剝蝕面。沙三段/沙四段不整合(T6’)是盆地老第三紀裂陷期內構造應力場明顯變格的一個界面,沙四段/孔店組不整合(T7)、沙二上/沙二下不整合(T2’)則與盆地的裂陷幕有關。綜上,將東營凹陷的區域性剝蝕次數定為5次。
[0067]④目的層傾角:主要在構造圖上量取長度和高差,然后計算得出;
[0068]⑤斷層的密度:主要是在構造圖上先劃分成藏體系范圍,然后讀取斷層的條數,并量取各斷層的長度等參數。
[0069]類似地,獲得濟陽坳陷其它成藏體系的各項地質參數。
[0070]利用建立的油氣成藏體系石油運聚效率和各地質要素的定量關系得到濟陽坳陷低勘探程度成藏體系的石油運聚效率,利用公式(2)計算石油運聚效率為:K =
0.3979+0.0062876*Χ1-0.000059273*Χ2_0.043702*Χ3_0.0042181*Χ4_0.69564? 其中,K 是石油運聚系數,X1是排烴強度,單位是106t/km2,X2是油氣運聚范圍,單位是km2 ;X3是構造變動次數,X4是目的層傾角,X5是斷層密度,單位是條/km2 ;公式相關系數是0.89。
[0071]步驟5:獲得成藏體系資源量;
[0072]得到生烴量和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根據已獲得的成藏體系的生烴量,對其資源量進行估算;計算公式為=Q1 = QXK,其中,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K是石油運聚系數。
[0073]步驟6:獲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田儲量;
[0074]獲得成藏體系資源量后,對成藏體系資源量與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田儲量的關系進行回歸,可得到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田儲量。利用公式(4)計算為:qmax =exp (0.321697^)^0.232997,qmax是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單位是千克,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
[0075]將濟陽坳陷各成藏體系的資源量分別代入上述定量模式(如圖9所示),可得最大油田規模。經計算,共有9個成藏體系的最大單一油田儲量高于1.0X108t,它們分別是東營凹陷北帶(8)、渤南-孤島(22)、埕島地區(25)、東營中央背斜帶(I)、樁西一長堤一孤東
(26)、惠民中央背斜帶(10)、王家崗一八面河(2)、樂安一純化(3)和濱縣凸起南坡(7),在這些成藏體系內均可形成大油田。
[0076]本發明實施例解決了濟陽坳陷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田儲量計算的難題,為該地區油氣資源計算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技術方法,降低了油氣勘探的風險,指明了油氣的勘探方向,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0077]基于同一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如下面的實施例所述。由于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解決問題的原理與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相似,因此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的實施可以參見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的實施,重復之處不再贅述。以下所使用的,術語“單元”或者“模塊”可以實現預定功能的軟件和/或硬件的組合。盡管以下實施例所描述的裝置較佳地以軟件來實現,但是硬件,或者軟件和硬件的組合的實現也是可能并被構想的。
[0078]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的一種結構框圖,如圖10所示,包括:確定模塊1001、生烴量計算模塊1002、系數計算模塊1003、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模塊1004和油氣藏儲量計算模塊1005,下面對該結構進行說明。
[0079]確定模塊1001,用于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
[0080]生烴量計算模塊1002,與確定模塊1001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
[0081]系數計算模塊1003,與生烴量計算模塊1002連接,用于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
[0082]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模塊1004,與系數計算模塊1003連接,用于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
[0083]油氣藏儲量計算模塊1005,與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模塊1004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
[008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確定模塊1001,包括:第一確定單元,用于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氯仿浙青含量值與對應的平均有機碳含量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殘烴率曲線。
[008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確定模塊1001,還包括:第二確定單元,用于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生烴潛力指數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排烴率曲線。
[008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生烴量計算模塊1002利用以下公式計算生烴量:Q= (R+E)MX 10_6,其中,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R是殘烴率,單位是毫克/克,E是排烴率,單位是毫克/克,M是單位體積有機碳質量,單位是克。
[008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系數計算模塊1003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
[0088]K = ai+a^XfadXfa^Xfa^Xfa^Xg+f,其中,K是石油運聚系數,X1是排經強度,單位是16噸/平方千米,X2是油氣運聚范圍,單位是平方千米,X3是構造變動次數,X4是目的層傾角,X5是斷層密度,單位是條/平方千米,a” a2、a3、a4、a5、a6是系數,f是常數。
[008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模塊1004利用以下公式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Q1 = QXK,其中,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K是石油運聚系數。
[009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油氣藏儲量計算模塊1005利用以下公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qmax = exp (IDfQ1) *b2,其中,qmax是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單位是千克,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b1、b2是系數。
[0091]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并根據該殘烴率和排烴率,計算生烴量,再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并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最后,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提出了一種可以準確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的技術方案,有利于提高采用“油藏規模序列法”進行油氣資源評價的準確性、可靠性,使得“油藏規模序列法”在含油氣盆地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0092]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上述的本發明實施例的各模塊或各步驟可以用通用的計算裝置來實現,它們可以集中在單個的計算裝置上,或者分布在多個計算裝置所組成的網絡上,可選地,它們可以用計算裝置可執行的程序代碼來實現,從而,可以將它們存儲在存儲裝置中由計算裝置來執行,并且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以不同于此處的順序執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驟,或者將它們分別制作成各個集成電路模塊,或者將它們中的多個模塊或步驟制作成單個集成電路模塊來實現。這樣,本發明實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軟件結合。
[009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實施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 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 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 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 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包括: 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氯仿浙青含量值與對應的平均有機碳含量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殘烴率曲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排烴率,包括: 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生烴潛力指數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排烴率曲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
Q = (R+E)MX10_6, 其中,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R是殘烴率,單位是毫克/克,E是排烴率,單位是毫克/克,M是單位體積有機碳質量,單位是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
K = ax+B2^X1 其中,K是石油運聚系數,X1是排烴強度,單位是16噸/平方千米,X2是油氣運聚范圍,單位是平方千米,X3是構造變動次數,X4是目的層傾角,X5是斷層密度,單位是條/平方千米,a2、a3、a4、a5、a6是系數,f是常數。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
Q1 = QXK, 其中,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K是石油運聚系數。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
Qmax = exp (b^Qi)^, 其中,qmax是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單位是千克,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t^、b2是系數。
8.—種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確定模塊,用于確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烴源巖的殘烴率和排烴率; 生烴量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殘烴率和所述排烴率,計算生烴量; 系數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 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生烴量和所述石油運聚系數,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 油氣藏儲量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模塊,包括: 第一確定單元,用于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氯仿浙青含量值與對應的平均有機碳含量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殘烴率曲線。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模塊,還包括: 第二確定單元,用于根據待測烴源巖區域的生烴潛力指數隨深度的變化關系,擬合烴源巖的排烴率曲線。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烴量計算模塊利用以下公式計算生烴量:
Q = (R+E)MX10_6, 其中,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R是殘烴率,單位是毫克/克,E是排烴率,單位是毫克/克,M是單位體積有機碳質量,單位是克。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數計算模塊利用以下公式根據所述待測烴源巖區域的地質參數,計算石油運聚系數:
K = ax+B2^X1 其中,K是石油運聚系數,X1是排烴強度,單位是16噸/平方千米,X2是油氣運聚范圍,單位是平方千米,X3是構造變動次數,X4是目的層傾角,X5是斷層密度,單位是條/平方千米,a2、a3、a4、a5、a6是系數,f是常數。
13.如權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項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藏體系資源量計算模塊利用以下公式計算成藏體系資源量:
Q1 = QXK, 其中,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Q是生烴量,單位是千克,K是石油運聚系數。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確定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規模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氣藏儲量計算模塊利用以下公式計算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
Qmax = exp (b^Qi)^, 其中,qmax是成藏體系內最大單一油氣藏儲量,單位是千克,Q1是成藏體系資源量,單位是千克,t^、b2是系數。
【文檔編號】G06F19/00GK104166796SQ201410397217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3日
【發明者】龐雄奇, 李博媛, 姜福杰, 彭俊文 申請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