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計算機系統及控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計算機系統及控制方法,其中,儲存器主要由易失性儲存單元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形成,還包括監控統計模塊,監控統計模塊用于監控處理器的處理情況,以判斷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需要駐留以及需要被替換的程序,并根據判斷結果使程序駐留于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或者被替換出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其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系統采用了非易失性儲存器,結合或者替代部分原有易失性儲存單元的地址空間,并設置監測統計模塊記錄用戶的使用習慣,能在保持系統高性能的基礎上節省操作系統上電和熱應用程序啟動時間,并降低了數據導入的功耗。隨著這種低功耗智能系統使用時間越長,系統運行速度會越來越快,用戶體驗也越來越好。
【專利說明】一種計算機系統及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計算機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快速啟動且低功耗的計算機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計算系統一般采用統一的體系結構,這種體系結構的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其中包括為片上系統5 (System On Chip, S0C),其組成有處理器I (CPU),片上緩存
2(cache),還包括片外的易失性儲存單元3形成的主儲存器(main memory)以及外部儲存器4。處理器I通過系統總線可以直接訪問片上緩存2和易失性儲存單元3,存放在外部儲存器4中的數據或指令,先要經過外部互聯總線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3中,然后從易失性儲存單元3導入片上片上緩存2中,存在片上緩存2中的指令或數據再被處理器I直接訪問。易失性儲存單元3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存)和片上緩存2,它們都是易失性儲存器,斷電后信息全部丟失。一般的易失性儲存單元3采用動態隨機儲存器(DRAM),其速度相比處理器I頻率要慢的多。如果所有的數據和指令都儲存在易失性儲存單元3中,將嚴重影響系統的性能。片上緩存2就是用于減少處理器I訪問易失性儲存單元3所需平均時間的部件。片上緩存2由靜態隨機儲存器(SRAM)構成,在金字塔式儲存體系中它位于自頂向下的第二層,僅次于處理器I的寄存器,其容量遠小于易失性儲存單元3,但速度卻可以接近處理器I的頻率。當處理器I發出易失性儲存單元3訪問請求時,會先訪問片上緩存2內查看是否有請求數據。如果存在(命中),則不經訪問易失性儲存單元3直接返回該數據;如果不存在(失效),則要先把易失性儲存單元3中的相應數據載入片上緩存2,再返回處理器I。外部儲存器4主要是指硬盤、閃存等,其容量大且掉電以后信息不丟失,但是讀取速度低。處理器I要讀取外部儲存器4中的內容,需要通過外設接口總線先將數據或指令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3中,處理器I再對易失性儲存單元3中的數據或指令進行操作。外設接口總線的速度要遠小于系統總線的速度,所以處理器I對片上片上緩存2和易失性儲存單元3的讀取速率要遠大于外部儲存器4讀取速率。
[0003]然而片上緩存2和易失性儲存單兀3都是易失性儲存器,掉電以后/[目息丟失,所以系統每一次上電或被喚醒,操作系統啟動信息都必須從外部儲存器4中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3中,然后再導入片上緩存2中,再被處理器I讀取。雖然每次上電處理器I處理的信息幾乎都是一樣的,但是由于片上緩存2和易失性儲存單元3都是易失性的,每次上電不得不重復將操作系統啟動信息從外部儲存器4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3和片上緩存2中,這樣的傳輸過程速度非常慢,且功耗很高,操作系統也不能快速啟動。
[0004]對應用程序來說,無論是否是用戶最為經常使用的,只要易失性儲存單元3和片上緩存2中沒有該程序的有用數據或指令,每次系統調用該應用程序時,和該程序相關的指令和數據都需要從外部儲存器4調入易失性儲存單元3中,繼而載入片上片上緩存2。我們將用戶最經常使用的應用程序稱之為“熱應用程序”。例如系統上電后,用戶調用的各個應用程序的順序如圖2所示。系統先調用熱應用程序,處理完后又分別處理應用程序P A和應用程序P B,之后熱應用程序又被系統調用,且熱應用程序在接下來的整個上電操作過程中是被用戶調用啟動最多的應用程序。假設易失性儲存單元3所能儲存的容量有限,只能存放一至兩個應用程序信息,操作系統啟動后,需要從外部儲存器4中將熱應用程序導入至易失性儲存單元3,然后外部儲存器4中將應用程序A導入至易失性儲存單元3并替換部分熱應用程序,之后從外部儲存器4中將應用程序P B導入至易失性儲存單元3并取代部分應用程序P A或部分熱應用程序,之后又調用熱應用程序,雖然熱應用程序之前已經導入過易失性儲存單元3,但是已經被隨后加載的應用程序替換了,所以又不得不重新從外部儲存器4中導入至易失性儲存單元3。熱應用程序是用戶在某段時間內使用最為頻繁的程序,隨著導入的次數不斷增加,功耗也會越來越大。
[0005]從上面的過程看,不論是系統每次上電啟動還是熱應用程序加載過程,處理器I總是需要將操作系統啟動程序或熱應用程序從外部儲存器4載入易失性儲存單元3,再導入片上緩存2,速度慢,功耗大。而且隨著系統運行時間和次數越來越大,由于電子器材的損耗,系統性能會逐漸下降,如果維持功耗不變,系統運行速度會越來越慢,如果保持運行速度不變,功耗會越來越高。每次關機重新打開需要的熱應用程序都要等待很長時間,就算用戶的使用習慣非常固定也還是要等待。
【發明內容】
[0006]針對現有的計算機系統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旨在實現快速啟動且低功耗的計算機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0007]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8]一種計算機系統,包括設置有片上緩存的處理器,與所述處理器連接的儲存器,以及與所述處理器連接的外部儲存器,其中,
[0009]所述儲存器主要由易失性儲存單元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形成,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與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共用一總線或者分別通過獨立的總線與所述處理器連接;
[0010]還包括監控統計模塊,所述監控統計模塊用于監控所述處理器的處理情況,以判斷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需要駐留以及需要被替換的程序,并根據判斷結果使程序駐留于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或者被替換出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
[0011]優選的,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主要由鐵電儲存器或者磁阻儲存器或者可變電阻式儲存器或者相變儲存器或者閃存形成。
[0012]優選的,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組成一獨立器件。
[0013]優選的,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形成兩個分立器件。
[0014]優選的,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與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儲存空間之和匹配所述處理器的尋址能力。
[0015]優選的,所述監控統計模塊通過硬件或者應用程序或者操作系統內核實現。
[0016]一種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中,應用于如上述計算機系統,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0017]步驟S1、所述監控統計模塊監測系統啟動時加載的啟動信息,并記錄系統啟動時最開始被調用的操作系統的信息;
[0018]步驟s2、所述監控統計模塊根據第一預置規則判斷需要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系統啟動信息;
[0019]步驟S3、所述監控統計模塊于系統啟動后根據所述步驟s2的判斷結果更新并編輯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的系統啟動信息。
[0020]優選的,于所述步驟S3執行完畢后,還包括以下步驟:
[0021]步驟s4、所述監控統計模塊實時監控每個應用程序的加載頻率,并記錄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
[0022]步驟s5、所述監控統計模塊根據第二預置規則判斷需被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或者需被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替換出的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
[0023]步驟s6、所述監控統計模塊于預定時間,根據所述步驟s5的判斷結果更新并編輯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儲存的信息。
[0024]優選的,所述第一預置規則為,根據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占用的儲存空間大小,和/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由所述外部儲存器讀取入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需用的時間,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時間,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時間,和/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由所述外部儲存器讀取入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需用的能耗,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能耗,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能耗,判斷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能效指數,并將所述能效指數最優的所述系統啟動信息作為需要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系統啟動信息。
[0025]優選的,所述第二預置規則為,根據不同的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占用的儲存空間大小,和/或被調用的信息所屬的應用程序的加載頻率,和/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由所述外部儲存器讀取入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需用的時間,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所需的時間,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所需的時間,和/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由所述外部儲存器讀取入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需用的能耗,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所需的能耗,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所需的能耗,判斷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能效指數,并將所述能效指數最優的所述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作為需要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
[0026]優選的,所述預定時間為一預先設定的時間周期刻畫的間隔時間點,和/或系統下電關閉時間。
[0027]優選的,還包括系統上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8]步驟al、判斷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如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啟動,并退出以下流程;
[0029]步驟a2、如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在所述儲存器的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則判斷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一階段的信息是否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如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一階段的信息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啟動,并退出以下流程;
[0030]步驟a3、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啟動操作系統的第一階段;
[0031]步驟a4、將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二階段的信息導入所述儲存器的易失性儲存單元;
[0032]步驟a5、從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啟動操作系統的第二階段。
[0033]優選的,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與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分別通過獨立的總線與所述處理器連接時,還包括系統上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4]步驟bl、判斷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如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啟動,并退出以下流程;
[0035]步驟b2、如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在所述儲存器的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則判斷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一階段的信息是否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如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一階段的信息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啟動,并退出以下流程;
[0036]步驟b3、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啟動操作系統的第一階段,并同時通過直接儲存器存取方式將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二階段的信息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
[0037]步驟b4、判斷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二階段的信息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是否完成,如未完成則等待;
[0038]步驟b5、從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啟動操作系統的第二階段。
[0039]優選的,還包括熱應用程序加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0]步驟Cl、判斷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如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加載,并退出以下流程;
[0041]步驟c2、如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在所述儲存器的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則判斷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是否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如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加載,并退出以下流程;
[0042]步驟c3、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加載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
[0043]步驟c4、將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導入所述儲存器的易失性儲存單元;
[0044]步驟c5、從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加載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
[0045]優選的,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與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分別通過獨立的總線與所述處理器連接時,還包括熱應用程序加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6]步驟dl、判斷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如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加載,并退出以下流程;
[0047]步驟d2、如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在所述儲存器的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則判斷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是否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如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加載,并退出以下流程;
[0048]步驟d3、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加載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并同時通過直接儲存器存取方式將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
[0049]步驟d4、判斷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是否完成,如未完成則等待;
[0050]步驟d5、從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加載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
[0051]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52]系統采用了讀取速度快、極低漏功耗以及高密度的非易失性儲存器,結合或者替代部分原有易失性儲存單元3的地址空間,并設置監測統計模塊記錄用戶的使用習慣,能在保持系統高性能的基礎上節省操作系統上電和熱應用程序啟動時間,并大大降低了數據從外部儲存器4導入內部儲存器給處理器I讀取的功耗。隨著這種低功耗智能系統使用時間越長,每個不同用戶的不同的使用習慣會被該系統智能地學習,從而使系統運行速度會越來越快,用戶體驗也越來越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53]圖1為現有的計算機系統的系統架構示意圖;
[0054]圖2為現有的計算機系統的操作系統啟動后用戶調用各個應用程序示例圖;
[0055]圖3本發明的計算機系統的易失性儲存單元與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共用總線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56]圖4本發明的計算機系統的易失性儲存單元與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分別使用獨立總線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57]圖5本發明第一種系統結構的操作系統啟動機制;
[0058]圖6現有技術中常規的操作系統啟動的過程;
[0059]圖7本發明第一種系統結構的操作系統快速啟動的實施方式;
[0060]圖8本發明第二種系統結構的操作系統啟動機制;
[0061]圖9本發明第二種系統結構的操作系統啟動方式的第一種實施例;
[0062]圖10本發明第二種系統結構的操作系統啟動方式的第二種實施例;
[0063]圖11本發明第二種系統結構的操作系統啟動方式的第三種實施例;
[0064]圖12本發明第一種系統結構熱應用程序調用熱信息的過程;
[0065]圖13本發明第二種系統結構熱應用程序調用熱信息的過程;
[0066]圖14實例三:本發明系統執行熱應用程序的過程。
【具體實施方式】
[006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0068]如圖3-4所示,本發明一種計算機系統,包括設置有片上緩存2的處理器1,與處理器I連接的儲存器,以及與處理器I連接的外部儲存器4,其中,
[0069]儲存器主要由易失性儲存單元3和非易失性儲存單7元形成,易失性儲存單元3與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共用一總線10 (如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或者分別通過獨立的總線10和總線11 (如圖4所示的實施方式)與處理器I連接;
[0070]還包括監控統計模塊6,監控統計模塊6用于監控處理器I的處理情況,以判斷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中需要駐留以及需要被替換的程序,并根據判斷結果使程序駐留于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中或者被替換出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
[0071]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具有快速啟動功能的低功耗智能計算機系統設計結構在原有的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中,設置了監控統計模塊6,并增加了一個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用來結合或者取代一部分原易失性儲存單元3的地址空間,如圖4所示的實施例,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與圖1中原本的易失性儲存單元3結合,形成一個既有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又有原易失性儲存單元3的新的主儲存器8,原易失性儲存單元3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的地址空間總和小于或等于處理器I總的地址尋址空間。其中,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可以與原易失性儲存單元3組成一個獨立的主儲存器8,即形成一個獨立器件,且共享一個總線10與處理器I進行信息傳輸,該實施方式可節省系統資源,但在此實施方式下只能輪流的訪問易失性儲存單元3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不能同時對易失性儲存單元3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進行訪問。也可以如圖4中所示的實施例或者原易失性儲存單元3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可以是兩個分立的器件,分別通過總線10及總線11與處理器I進行信息傳輸,該實施方式下雖然需要使用兩組物理通道,但使易失性儲存單元3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可同時被訪問。
[0072]上述事實方式中的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可由任何材料組成的大容量非易失性儲存器構成,例如鐵電儲存器(FeRAM),磁阻儲存器(MRAM),可變電阻式儲存器(ReRAM),相變儲存器(PCRAM)以及閃存等,他們的特點是密度大,靜態漏電流小,功耗低。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儲存的信息由監控統計模塊6控制,并且定期的更新和保存。
[0073]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還包括一種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中,應用于如上述計算機系統,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0074]步驟S1、監控統計模塊6監測系統啟動時加載的啟動信息,并記錄系統啟動時最開始被調用的操作系統的信息;
[0075]步驟s2、監控統計模塊6根據第一預置規則判斷需要儲存入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的系統啟動彳目息;
[0076]步驟S3、監控統計模塊6于系統啟動后根據步驟s2的判斷結果更新并編輯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中的系統啟動信息。
[0077]其中,第一預置規則為,根據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占用的儲存空間大小,和/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由外部儲存器4讀取入易失性儲存單元3需用的時間,和/或處理器I由易失性儲存單元3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時間,和/或處理器I由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時間,和/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由外部儲存器4讀取入易失性儲存單元3需用的能耗,和/或處理器I由易失性儲存單元3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能耗,和/或處理器由非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能耗,判斷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儲存入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的能效指數,并將能效指數最優的系統啟動信息作為需要儲存入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的系統啟動信息。
[0078]在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為說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基本思想,假定操作系統按照啟動先后順序可以劃分為5個模塊,模塊A,模塊B,模塊C,模塊D,模塊E。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能夠儲存系統程序的空間大小是有限的,具體空間大小可由監控統計模塊6進行配置。一段時間間隔內,監控統計模塊6對操作系統程序各個模塊進行統計分析,這個時間間隔可在由監控統計模塊6中配置。
[0079]表I為監控統計模塊6記錄的示例表格,其中:
[0080]每個模塊的大小分別記作V_A,V_B,V_C, V_D, V_E ;
[0081]每個模塊從外部儲存器4導入原易失性儲存單元3所需時間分別記作T_A,T_B,T_C, T_D, T_E ;
[0082]處理器I從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中讀取每個模塊所需的時間為N_A,N_B,N_C, N_D, N_E ;[0083]處理器I從原易失性儲存單元3中讀取每個模塊所需的時間為0_A,0_B,0_C, 0_D, 0_E ;
[0084]處理器I從外部儲存器4將每個模塊導入原易失性儲存單元3所需功耗為P_A,P_B,P_C, P_D, P_E ;
[0085]處理器I從非易失性儲存單元7讀取每個模塊所需功耗為PN_A,PN_B,PN_C, PN_D, PN_E ;
[0086]處理器I從原易失性儲存單元3中讀取每個模塊所需功耗為PM_A,PM_B,PM_C,PM_D, PM_E。
[0087]
【權利要求】
1.一種計算機系統,包括設置有片上緩存的處理器,與所述處理器連接的儲存器,以及與所述處理器連接的外部儲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儲存器主要由易失性儲存單元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形成,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與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共用一總線或者分別通過獨立的總線與所述處理器連接; 還包括監控統計模塊,所述監控統計模塊用于監控所述處理器的處理情況,以判斷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需要駐留以及需要被替換的程序,并根據判斷結果使程序駐留于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或者被替換出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計算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主要由鐵電儲存器或者磁阻儲存器或者可變電阻式儲存器或者相變儲存器或者閃存形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計算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組成一獨立器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計算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和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形成兩個分立器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計算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與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儲存空間之和匹配所述處理器的尋址能力。
6.如權利要求1所述計算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控統計模塊通過硬件或者應用程序或者操作系統內核實現。
7.一種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如權利要求1所述計算機系統,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所述監控統計模塊監測系統啟動時加載的啟動信息,并記錄系統啟動時最開始被調用的操作系統的信息; 步驟s2、所述監控統計模塊根據第一預置規則判斷需要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系統啟動彳目息; 步驟S3、所述監控統計模塊于系統啟動后根據所述步驟s2的判斷結果更新并編輯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的系統啟動信息。
8.如權利要求7所述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驟s3執行完畢后,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4、所述監控統計模塊實時監控每個應用程序的加載頻率,并記錄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 步驟s5、所述監控統計模塊根據第二預置規則判斷需被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或者需被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替換出的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 步驟s6、所述監控統計模塊于預定時間,根據所述步驟s5的判斷結果更新并編輯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儲存的信息。
9.如權利要求7所述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置規則為,根據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占用的儲存空間大小,和/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由所述外部儲存器讀取入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需用的時間,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 需的時間,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時間,和/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由所述外部儲存器讀取入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需用的能耗,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能耗,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所需的能耗,判斷不同的系統啟動信息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能效指數,并將所述能效指數最優的所述系統啟動信息作為需要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系統啟動信息。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預置規則為,根據不同的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占用的儲存空間大小,和/或被調用的信息所屬的應用程序的加載頻率,和/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由所述外部儲存器讀取入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需用的時間,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所需的時間,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所需的時間,和/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由所述外部儲存器讀取入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需用的能耗,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所需的能耗,和/或所述處理器由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讀取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所需的能耗,判斷每個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能效指數,并將所述能效指數最優的所述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作為需要儲存入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的被加載應用程序中最常被調用的信息。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時間為一預先設定的時間周期刻畫的間隔時間點,和/或系統下電關閉時間。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系統上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l、判斷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如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啟動,并退出以下流程; 步驟a2、如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在所述儲存器的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則判斷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一階段的信息是否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如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一階段的信息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啟動,并退出以下流程; 步驟a3、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啟動操作系統的第一階段; 步驟a4、將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二階段的信息導入所述儲存器的易失性儲存單元; 步驟a5、從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啟動操作系統的第二階段。
13.如權利要求7所述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與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分別通過獨立的總線與所述處理器連接時,還包括系統上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bl、判斷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如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啟動,并退出以下流程; 步驟b2、如操作系統的啟動位置在所述儲存器的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則判斷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一階段的信息是否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如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一階段的信息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啟動,并退出以下流程; 步驟b3、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啟動操作系統的第一階段,并同時通過直接儲存器存取方式將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二階段的信息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步驟b4、判斷操作系統啟動的第二階段的信息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是否完成,如未完成則等待; 步驟b5、從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啟動操作系統的第二階段。
14.如權利要求7所述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熱應用程序加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Cl、判斷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如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加載,并退出以下流程; 步驟c2、如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在所述儲存器的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則判斷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是否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如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加載,并退出以下流程; 步驟c3、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加載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 步驟c4、將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導入所述儲存器的易失性儲存單元; 步驟c5、從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加載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
15.如權利要求7所述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失性儲存單元與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分別通過獨立的總線與所述處理器連接時,還包括熱應用程序加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dl、判斷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如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加載,并退出以下流程; 步驟d2、如熱應用程序的加載位置在所述儲存器的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則判斷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是否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如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在所述外部儲存器中被更新則以常規方式進行加載,并退出以下流程; 步驟d3、從所述非易失性儲存單元中加載熱應用程序的第一部分熱信息,并同時通過直接儲存器存取方式將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 步驟d4、判斷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導入易失性儲存單元是否完成,如未完成則等待; 步驟d5、從所述易失性儲 存單元中加載熱應用程序的第二部分熱信息。
【文檔編號】G06F9/445GK103927203SQ201410117939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6日
【發明者】景蔚亮, 陳邦明 申請人:上海新儲集成電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