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層多點式觸控屏及其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包括透明基底、第一導電層、絕緣層、第二導電層、第一引線電極及第二引線電極;透明基底包括本體及由所述本體的一側延伸形成的至少一撓性連接部,所述撓性連接部的寬度小于所述本體延伸有所述撓性連接部的一側的寬度,所述撓性連接部設置有導通線路,所述本體上設有感應區及位于所述感應區邊緣的邊框區;第一導電層設置于所述感應區;絕緣層位于第一導電絲線上方且嵌設于所述網格凹槽中;第二導電層設置于所述透明基底的感應區,并與所述第一導電層通過所述絕緣層隔開,第二導電層的第二導電絲線為透明導電絲線。上述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具有成本較低的特點。同時還提供了一種使用上述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單層多點式觸控屏。
【專利說明】單層多點式觸控屏及其單層多點式導電膜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導電膜,特別是涉及一種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及使用該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單層多點式觸控屏。
【背景技術】
[0002]透明導電膜是具有良好導電性,及在可見光波段具有高透光率的一種薄膜。目前透明導電膜已廣泛應用于平板顯示、光伏器件、觸控面板和電磁屏蔽等領域,具有極其廣闊的市場空間。
[0003]透明導電膜是觸摸屏中接收觸摸等輸入信號的感應元件。目前,ITO (氧化銦錫)層是透明導電膜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觸摸屏的制造技術一日千里的飛速發展著,但是對于傳統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在制成觸摸屏的過程中由于需要和外界設備相連接,所以需要貼合柔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并且需要進行貼合工藝,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成本。同時,ITO相應工藝中,需將鍍好的整面ITO膜進行蝕刻,以形成ITO圖案,在此工藝中,大量的ITO被蝕刻掉,造成大量的貴金屬浪費,進而使產品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傳統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成本較低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
[0005]—種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包括:
[0006]透明基底,包括本體及由所述本體的一側延伸形成的至少一撓性連接部,所述撓性連接部的寬度小于所述本體延伸有所述撓性連接部的一側的寬度,所述撓性連接部設置有導通線路,所述本體上設有感應區及位于所述感應區邊緣的邊框區;
[0007]第一導電層,呈網格狀,設置于所述感應區,所述第一導電層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導電絲線,所述感應區開設有網格凹槽,所述第一導電層收容于所述網格凹槽,所述第一導電絲線為透明或非透明導電絲線;
[0008]絕緣層,位于第一導電絲線上方且嵌設于所述網格凹槽中;
[0009]第二導電層,呈網格狀,設置于所述透明基底的感應區,并與所述第一導電層通過所述絕緣層隔開,所述第二導電層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二導電絲線,所述第二導電絲線為透明導電絲線;
[0010]第一引線電極,設置于所述邊框區,所述第一引線電極與所述第一導電層電連接,所述導通線路通過所述第一引線電極與所述第一導電層電連接;及
[0011]第二引線電極,設置于所述邊框區,所述第二引線電極與所述第二導電層電連接,所述導通線路通過所述第二引線電極與所述第二導電層電連接。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基質層,所述基質層設于所述透明基底表面,所述感應區及所述邊框區設于所述基質層遠離透明基底的一側,所述第一導電層及所述第二導電層均設置于所述基質層的感應區。[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線電極及所述第二引線電極為線條狀。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絕緣層的材料為絕緣油墨或絕緣膠。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線電極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導電引線,所述第二引線電極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二導電引線。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線電極位于所述邊框區的表面,或所述邊框區上開設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引線收容于開設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引線電極位于所述邊框區的表面,或所述邊框區上開設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引線收容于開設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電層及所述第二導電層的網格為規則網格或隨機網格。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網格凹槽的寬度為dl,深度為h,其中,
1μ m ≤dl≤5μm,2μm≤h≤6μm, h/dl > 1。
[002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網格凹槽為底部為“V”字形、“W”字形、弧形或波浪形的微型槽。
[002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微型槽的深度為500nm-1μ m。
[002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明基底的材料為熱塑性材料或PET。
[002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基質層的材料為UV膠、壓印膠或聚碳酸酯。
[002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電絲線及所述第二導電絲線的材料為銀、銅、導電聚合物或ITO。
[002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覆蓋所述第二導電層表面的透明保護層。
[002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明保護層的材料為UV膠、壓印膠或聚碳酸酯。
[0027]—種單層多點式觸控屏,包括覆蓋板、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及顯示模組,所述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為上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
[0028]上述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撓性連接部與透明基底形成一體化結構,單層多點式導電膜通過撓性連接部與外部進行電連接,節省了柔性電路板及與柔性電路板相關的工藝,使得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成本較低。同時,上述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在基質層上形成有網格凹槽,網格凹槽內填充第一導電絲線形成第一導電層。因此,以嵌入式網格結構取代傳統ITO工藝結構,省去了后續的蝕刻工藝,節約了大量的貴金屬,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單層多點式觸控屏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圖1中的透明基底的上視圖;
[0031]圖3為圖2所示透明基底中本體及橈性連接部的上視圖;
[0032]圖4為圖1中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剖面圖;
[0033]圖5 (a)至圖5 (d)為圖4所示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網格凹槽的底部的不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6 (a)至圖6 (d)為圖4所示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網格的不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7為另一實施方式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剖面圖;[0036]圖8為圖1中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在另一實施例中的剖面圖;
[0037]圖9為圖1中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在另一實施例中的剖面圖;
[0038]圖10為圖1中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在另一實施例中的剖面圖;
[0039]圖11為圖1中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在另一實施例中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0]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0041]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0042]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43]請參閱圖1,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的單層多點式觸控屏10包括依次層疊的顯示模組100、單層多點式導電膜200及覆蓋板300。
[0044]請參閱圖2及圖3,透明基底210包括本體212及由本體212的一側延伸形成的撓性連接部214。本體212上設有感應區212a及位于感應區212a邊緣的邊框區212b。撓性連接部214的寬度小于本體212延伸有撓性連接部214的一側的寬度,撓性連接部214設置有導通線路。撓性連接部214至少為一個,并與透明基底210形成一體化結構。撓性連接部214用于與外接部件相連接。撓性連接部214與外接部件可以采用直接貼合的方式相連接,此外,撓性連接部214也可以為公端或母端直接和外接部件進行插接連接。
[0045]請參閱圖4,單層多點式導電膜200包括透明基底210、基質層220、第一導電層230、絕緣層240及第二導電層250。
[0046]透明基底210包括第一表面及與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透明基底210的形狀可以根據單層多點式導電膜100的形狀來設定,例如,透明基底210為矩形。透明基底210的材料為熱塑性材料或PET。具體的,熱塑性材料為PC或PMMA,當然也可以為其他熱塑性材料。
[0047]基質層220設于透明基底210的第一表面。基質層220包括感應區212a及與感應區212a相鄰的邊框區212b。本實施方式中,感應區212a位于基質層220的中部。感應區212a開設有網格凹槽221。基質層220的材料為UV膠、壓印膠或聚碳酸酯。
[0048]網格凹槽221內填充有導電材料以形成相互交叉的第一導電絲線,相互交叉的第一導電絲線形成第一導電層230。導電材料為銀、銅、導電聚合物或ΙΤ0。優選的,第一導電層230及網格凹槽221通過壓印的方式形成。
[0049]進一步地,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粗糙表面,且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V”字形、“W”字形、弧形、或波浪形的微型槽。請參閱圖5 (a)至圖5 (d),圖5 (a)所示的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V”字形的微型槽,圖5 (b)所示的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W”字形的微型槽,圖5 (c)所示的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弧形的微型槽,圖5 (d)所示的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波浪形的微型槽。優選地,微型槽的深度為500nm~I μ m。
[0050]優選地,網格凹槽221的寬度為dl,深度為h,其中,
[0051]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V”字形、“W”字形、弧形或波浪形的微型槽,這樣網格凹槽221的溝槽內的導電墨水在烘干的時候,導電墨水縮聚不容易出現烘干后的導電材料不會出現斷開的現象。
[0052]請再次參閱圖4,絕緣層240形成于第一導電層230的表面,且嵌設于網格凹槽221內。絕緣層240用于將第一導電層230及第二導電層250隔開,使第一導電層230及第二導電層250之間相互不導通。絕緣層240的材料為絕緣油墨或絕緣膠等一些絕緣材料。因導電材料填充之前為液態,在將液態的導電材料填充于網格凹槽221時,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粗糙表面,且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V”字形、“W”字形、弧形或波浪形的微型槽,有利于分解液態的導電材料在與網格凹槽221底部接觸時的張力,以避免張力過大而使液態的導電材料收縮呈若干球形或者近似球形的結構,減少經燒結后導電材料呈若干互相間隔的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幾率,提高燒結后導電材料內部的連通性,保證透明導電膜的導電性倉泛。
[0053]第二導電層250形成于基質層220的感應區212a。第二導電層250凸設于基質層220遠離透明基底210的一側表面,且通過絕緣層240與第一導電層230隔開。第二導電層250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二導電絲線。第二導電層250通過曝光顯影、絲網印刷等方式來完成。第二導電層250材料為銀、銅、導電聚合物或ΙΤ0。
[0054]進一步的,第一導電層230及第二導電層250為梳齒狀或網格狀。請參閱圖6(a)至圖6 (d),第一導電層230及第二導電層250的網格為規則網格或隨機網格。如圖6 (a)中所示的網格為隨機網格,圖6 (b)至圖6 (d)中所示的網格分別為正六邊形網格、菱形網格及正方形網格。
[0055]需要指出的是,具體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絲線為透明或非透明導電絲線,第二導電絲線為透明導電絲線。傳統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中,若不將第二導電絲線與第一導電絲線進行對準,將會在單層多點式導電膜上出現周期性的網格疏密,出現明暗條紋,進而影響該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透過率。在上述單層多點式導電膜10中,由于第二導電層250為透明,所以就不用和第一導電層230對準,大大簡化了制作工藝,降低了成本。
[0056]在圖4所不的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層230及第二導電層250均由多個陣列排布的導電條帶組成。第一導電層230的導電條帶沿第一維的方向延伸,第二導電層250的導電條帶沿第二維的方向延伸,第一維方向與第二維方向斜交。當然,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第一維方向與第二維方向相互垂直。請同時參閱圖7,圖不的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層230的導電條帶沿第一維的方向延伸,第二導電層250的導電條帶沿第二維的方向延伸,第一維方向與第二維方向相互垂直。`
[0057]進一步的,請參閱圖8,單層多點式導電膜200還包括設于邊框區212b的第一引線電極260及第二引線電極270。第一引線電極260與第一導電層230電連接,第二引線電極270與第二導電層250電連接。導通線路通過第一引線電極260與第一導電層230電連接。導通線路通過第二引線電極270與第二導電層250電連接。具體的,第一引線電極260收容于開設于基質層220的邊框區212b的第一凹槽223中,第二引線電極270收容于開設于基質層220的邊框區212b的第二凹槽225中。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引線電極260及第二引線電極270也可以直接凸設于邊框區212b的表面。第一引線電極260及第二引線電極270可以通過絲網印刷、壓印或噴墨打印等方式形成。
[0058]具體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引線電極260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導電引線,第二引線電極270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二導電引線,第一引線電極260及第二引線電極270均為網格結構。第一凹槽223及第二凹槽225的結構及參數與網格凹槽221的結構及參數均相同。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一引線電極260及第二引線電極270還可以為線條狀,第一引線電極260及第二引線電極270的線寬為50μπι~200μπι,高度為5μπι~10 μ m。
[0059]優選的,第一引線電極260及第二弓丨線電極270的材料為銀、銅、導電聚合物或ΙΤ0。
[0060]請參閱圖9,進一步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200還包括覆蓋于第二導電層250表面的透明保護層280。透明保護層280覆蓋第二導電層250及基質層220遠離透明基底210的表面。由于第二導電層250凸設于基質層220的表面,因此,在第二導電層250的表面形成透明保護層280以對第二導電層250形成保護,避免劃傷。優選的,透明保護層280的材料為UV膠、壓印膠或聚碳酸酯。最終,整個單層多點式導電膜200的透過率不低于86%。
[0061]請同時參閱圖10及圖11,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基質層220可以省略,透明基底210包括感應區212a及與感應區212a相鄰的邊框區212b。此時網格凹槽221開設于透明基底210的感應區212a,第一凹槽223及第二凹槽225開設于透明基底210的邊框區212b,第二導電層250設于透明基底210的感應區212a。
[0062]相較于傳統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上述單層多點式導電膜200至少具有以下優
[0063](I)撓性連接部214與透明基底210形成一體化結構,單層多點式導電膜200通過撓性連接部214與外部進行電連接,節省了柔性電路板及與柔性電路板相關的工藝,使得單層多點式導電膜200的成本較低。同時,上述單層多點式導電膜200在基質層220上形成有網格凹槽221,網格凹槽221內填充第一導電絲線形成第一導電層230,因此,以嵌入式網格結構取代傳統ITO工藝結構,省去了后續的蝕刻工藝,節約了大量的貴金屬,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0064](2)通過形成第一導電層230及第二導電層250,第一導電層230及第二導電層250通過絕緣層240隔開,兩層導電層的感應效果更好。
[0065](3)通過在基質層220上形成網格凹槽221,網格凹槽221內填充第一導電絲線形成第一導電層230,從而能降低單層多點式導電膜100的厚度;同時采用這種埋入式設計,對單層多點式導電膜100的性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0066](4)通過在第二導電層250的表面形成透明保護層280,可以保護第二導電層250避免被劃傷,同時可以防止導電材料氧化。
[0067](5)網格凹槽221為底部為“V”字形、“W”字形、弧形、或波浪形的微型槽,這樣網格凹槽221的溝槽內的導電墨水在烘干的時候,導電墨水縮聚不容易出現烘干后的導電材料不會出現斷開的現象。
[0068](6)傳統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中,若不將第二導電絲線與第一導電絲線進行對準,將會在單層多點式導電膜上出現周期性的網格疏密,出現明暗條紋,進而影響該單層多點式導電膜的透過率。在上述單層多點式導電膜10中,由于第二導電層250為透明,所以就不用和第一導電層230對準,大大簡化了制作工藝,降低了成本。
[0069]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基底,包括本體及由所述本體的一側延伸形成的至少一撓性連接部,所述撓性連接部的寬度小于所述本體延伸有所述撓性連接部的一側的寬度,所述撓性連接部設置有導通線路,所述本體上設有感應區及位于所述感應區邊緣的邊框區; 第一導電層,呈網格狀,設置于所述感應區,所述第一導電層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導電絲線,所述感應區開設有網格凹槽,所述第一導電層收容于所述網格凹槽,所述第一導電絲線為透明或非透明導電絲線; 絕緣層,位于第一導電絲線上方且嵌設于所述網格凹槽中; 第二導電層,呈網格狀,設置于所述透明基底的感應區,并與所述第一導電層通過所述絕緣層隔開,所述第二導電層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二導電絲線,所述第二導電絲線為透明導電絲線; 第一引線電極,設置于所述邊框區,所述第一引線電極與所述第一導電層電連接,所述導通線路通過所述第一引線電極與所述第一導電層電連接;及 第二引線電極,設置于所述邊框區,所述第二引線電極與所述第二導電層電連接,所述導通線路通過所述第二引線電極與所述第二導電層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基質層,所述基質層設于所述透明基底表面,所述感應區及所述邊框區設于所述基質層遠離透明基底的一側,所述第一導電層及所述第二導電層均設置于所述基質層的感應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線電極及所述第二引線電極為線條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的材料為絕緣油墨或絕緣膠。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線電極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導電引線,所述第二引線電極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二導電引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線電極位于所述邊框區的表面,或所述邊框區上開設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引線收容于開設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線電極位于所述邊框區的表面,或所述邊框區上開設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引線收容于開設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層及所述第二導電層的網格為規則網格或隨機網格。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網格凹槽的寬度為dl,深度為1^1,其中,14111<(11<54 111,24111<]1<64 111,]1/(11 > I。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網格凹槽為底部為“V”字形、“W”字形、弧形或波浪形的微型槽。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槽的深度為500nm ~I μ m。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的材料為熱塑性材料或PET。
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層的材料為UV膠、壓印膠或聚碳酸酯。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絲線及所述第二導電絲線的材料為銀、銅、導電聚合物或ITO。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覆蓋所述第二導電層表面的透明保護層。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護層的材料為UV膠、壓印膠或聚碳酸酯。
17.一種單層多點式觸控屏,包括覆蓋板、單層多點式導電膜及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層多點式導電 膜為如權利要求1-16任一項所述的單層多點式導電膜。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3455198SQ201310325180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楊廣舟, 孫超 申請人: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