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基于錯位度評價的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錯位度評價的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方法,屬于城市規劃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規劃領域內存在土地利用性質確定隨機性、盲目性較大,沒有有效的土地利用方法指導人們合理有效地開發有限的土地資源,同時還缺乏相應的城市范圍內的整體協調與反饋方法。相關研究方法在相關的旅游規劃領域有所突破,提出旅游經濟空間錯位度,以區域旅游發展水平指數(Xi)與區域旅游資源指數(Yi)的差距來反映旅游資源布局與實際旅游需求之間的錯位關系(Zi),建立函數關系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錯位度評價的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確定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的評價指標,包括八類用地的用地面積比重,八類用地分別為:行政辦公用地、文化設施用地、零售商業用地、批發市場用地、旅館用地、金融保險用地、會展用地、商務設施用地; 步驟2:構建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在AUTOCAD軟件中,以確定的八類用地為軸,以各類用地的比重為評價指標,建立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的模型; 步驟3:將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疊加,構建中心區土地利用錯位度評價模型,在此基礎上中心區土地利用錯位度指數用以下函數模型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錯位度評價的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1:以確定的八類用地為軸,代表各類用地規模所占的百分比,構建出米字形的結構骨架,軸線采用固定軸的形式; 步驟2.2:以軸線交點為圓形構筑等距的同心圓,每一圈層間距表示10%的百分比; 步驟2.3:將指標數據輸入相應的軸線,即可在各條軸線上形成相應的點位; 步驟2.4:將八個點位依次相連,即可形成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錯位度評價的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1:分別計算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的覆蓋面積% ;步驟3.2:將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的覆蓋面積進行加和處理,得到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的總面積Ai ; 步驟3.3:將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進行等比例疊加,并保證每個對應的軸線表示同一類指標; 步驟3.4:分別計算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疊加后,第d個錯位圖形所覆蓋區域的面積ad,即僅被一個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覆蓋的區域,亦即單層覆蓋的區域面積; 步驟3.5:將各錯位圖形所覆蓋的面積進行加和處理,得到中心區錯位圖形總面積Ad ;步驟3.6:中心區錯位圖形總面積 ,與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所覆蓋的總面積Ai的比值,即為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的錯位度指數D。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錯位度評價的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9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9.1:在AUTOCAD軟件中,根據現狀的可行性,對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調整; 步驟9.2:調整后,重新測算、統計各中心區相關矢量數據; 步驟9.3:依次按照步驟7、步驟8,量化計算獲得調整后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錯位度指數; 步驟9.4:進行多次土地利用調整及錯位度評價,獲得不同土地利用條件下的中心區土地利用錯位度指數; 步驟9.5:選取中心區土地利用錯位度指數最高的方案,以其矢量圖紙為依據,對土地利用進行調整,提升中心區土地利用的效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錯位度評價的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方法,首先確定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的評價指標,利用AUTOCAD矢量編輯軟件構建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接著將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疊加,構建中心區土地利用錯位度評價模型;然后獲取城市各中心區矢量地形圖資料;接著利用AUTOCAD軟件計算獲取各指標數據,得到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再將各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模型疊加并進行分析,得到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錯位度指數;最后以此為依據,以AUTOCAD軟件為工作平臺,調整-評價-提升中心區土地利用效率。本發明以精確、宜度量的數據為基礎,通過直接的可視化方式進行調整,提升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效率。
文檔編號G06F17/50GK103198179SQ20131008443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楊俊宴, 史北祥 申請人: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