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法,其包括步驟:確定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包括:沿著后橋橫梁的縱向中心線對稱分布的左后橋后輪心A和右后橋后輪心A1、沿著后橋橫梁的縱向中心線對稱分布的左后橋襯套中心O1和右后橋襯套中心O2、位于后橋橫梁的縱向中心線上的后橋橫梁剪切中心Os;根據關系式和來確定參數c、a、b,然而根據參數a、b、c和t值,即可確定上述硬點在水平投影面的布置位置。采用本發明能夠顯著提升扭桿梁后橋的設計效率,縮短開發周期并降低開發費用。
【專利說明】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結構設計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汽車扭桿梁后橋的主要功能在于:支撐車輛并且傳遞路面的載荷,并與后彈簧和 減振器一起組成車輛的后懸架系統,因此汽車扭桿梁后橋對于車輛的操控穩定性和乘坐舒 適性起到關鍵作用,其目前被廣泛應用在A級車以及A級偏上車型上。
[0003] 現有的汽車扭桿梁后橋開發方式主要是參考國外車型,然后考慮裝配位置的不同 來進行更改。工程師參考競爭車型進行初步設計,再將3D模型放到ADAMS軟件中進行動力 學評估,如此不斷循環,直到滿足要求為止。然而,由于在該過程中沒有一定的規則,工程師 憑經驗進行設計,其自由度很大,因此當需要從眾多方案中優選出一種設計結構方案時就 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從而浪費了人力、物力資源,影響到了開發效率和開發進度。
【發明內容】
[0004]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法,從而成功 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
[0005]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法,所述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法包括步驟: A. 確定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包括:沿著后橋橫梁的縱向中心線對稱分布的左后橋后 輪心A和右后橋后輪心A1、沿著后橋橫梁的縱向中心線對稱分布的左后橋襯套中心01和右 后橋襯套中心02、位于后橋橫梁的縱向中心線上的后橋橫梁剪切中心Os ; B. 根據以下關系式來確定參數c值:
【權利要求】
1. 一種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 法包括步驟: A. 確定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包括:沿著后橋橫梁的縱向中心線對稱分布的左后橋后 輪心A和右后橋后輪心A1、沿著后橋橫梁的縱向中心線對稱分布的左后橋襯套中心01和右 后橋襯套中心02、位于后橋橫梁的縱向中心線上的后橋橫梁剪切中心Os ; B. 根據以下關系式來確定參數c值:
其中: h表示扭桿梁后懸的側傾中心離地面的高度,其值作為常數輸入; c表示左后橋后輪心A和右后橋后輪心A1的連線與后橋橫梁剪切中心Os之間的垂直 距離; Tslr表示后輪輪胎的靜態動力半徑,其值作為常數輸入; t表示后輪距,即左后橋后輪心A與右后橋后輪心A1之間距離,其值作為常數輸入; m和ω分別表示車身側傾角和中間梁扭轉角,I在此作為常數輸入; Φ θ Θ C. 根據以下關系式以及所得到的參數c值來確定參數a、b之間關系:
其中: a表示左后橋襯套中心01與右后橋襯套中心02之間距離; b表示左后橋襯套中心01和右后橋襯套中心02的連線與后橋橫梁剪切中心Os之間的 垂直距離; D. 根據參數a、b、c和t值,即可確定左后橋后輪心A、右后橋后輪心A1、左后橋襯套中 心01、右后橋襯套中心02和后橋橫梁剪切中心Os在水平投影面的布置位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參數h取值范圍 為 120_150mm。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扭桿梁后橋硬點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參數|取 Θ 值范圍為0. 29-0. 31。
【文檔編號】G06F17/50GK104050303SQ201310077977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2日
【發明者】趙永昌, 劉擁軍, 舒進, 王蠡 申請人: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