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鰭片組件及其散熱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散熱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用于可攜式電腦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電腦內部的芯片的處理速度日亦提高,芯片在運轉時所產生的熱量也越來越大,故需要散熱裝置對高熱量芯片提供散熱。對于可攜式電腦而言,散熱裝置不但要提供足夠散熱能力給芯片,還要體積夠小且產生的噪音需在一般人能接受范圍內。可攜式電腦一般都會使用離心式風扇、散熱鰭片組件以及熱管等元件組成散熱組件,針對發熱量較大的芯片(例如中央處理器或繪圖芯片)進行散熱。如何整合上述元件以滿足可攜式電腦的高散熱能力、體積小、低噪音等需求,是目前可攜式電腦制造商所急迫需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散熱裝置,借以符合可攜式電腦的高散熱能力、體積小、低噪音等需求。根據上述目的,提出一種散熱鰭片組件,其包含多個散熱鰭片單體等間距的彼此平行搭接而成。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由單一金屬片彎折成兩彼此平行的半鰭片所構成,其中相鄰散熱鰭片單體的間距大于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的兩半鰭片的間隙。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相鄰散熱鰭片單體的間距的范圍介于1. 1毫米到0. 6毫米。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的兩半鰭片的間隙的范圍介于 0. 2毫米到0. 6毫米。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單一金屬片的厚度范圍介于0. 1毫米到0. 3毫米。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的兩半鰭片的長度相同。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的兩半鰭片的長度不相同。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每一散熱鰭片單體具有一穿孔,且搭接后的該些散熱鰭片單體的穿孔均彼此對準。根據上述目的,提出一種散熱組件,其包含一離心風扇、一散熱鰭片組件以及一熱管。散熱鰭片組件位于離心風扇的出風口。散熱鰭片組件由多散熱鰭片單體等間距的彼此平行搭接而成。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由單一金屬片彎折成兩彼此平行的半鰭片所構成,其中相鄰散熱鰭片單體的間距大于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的兩半鰭片的間隙。熱管的一端連接至散熱鰭片組件,另一端連接至一發熱源。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每一散熱鰭片單體具有一彎折部連接于兩半鰭片之間,散熱鰭片組件的所有彎折部均朝向離心風扇的出風口。[0015]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每一散熱鰭片單體具有一穿孔,且搭接后的該些散熱鰭片單體的穿孔均彼此對準供熱管穿設于其內。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相鄰散熱鰭片單體的間距的范圍介于1. 1毫米到 0. 6毫米。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的兩半鰭片的間隙的范圍介于 0. 2毫米到0. 6毫米。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單一金屬片的厚度范圍介于0. 1毫米到0. 3毫米。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的兩半鰭片的長度相同。依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的該兩半鰭片的長度不相同。由上述可知,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散熱鰭片組件及其散熱組件,利用改良后的散熱鰭片單體,能使散熱鰭片組件在不增加體積的前提下,增加鰭片的散熱面積而提升散熱效能,并減少氣流吹過散熱鰭片組件所產生的相關噪音。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的說明如下圖1是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散熱鰭片單體。圖2是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散熱鰭片組件。圖3是繪示利用圖2的散熱鰭片組件為元件所組成的散熱組件。圖4是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一種以散熱鰭片組件為元件所組成的散熱組件。圖5是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散熱鰭片組件的散熱鰭片的截面圖。圖6是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散熱鰭片組件的散熱鰭片的截面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0 散熱鰭片單體100’ 散熱鰭片單體102 半鰭片102,半鰭片102a 扣孔102b 扣件[0036]103 彎折部104 半鰭片104,半鰭片104a 扣孔104b 扣件105:穿孔110:氣流通道200 散熱鰭片組件[0044]200,散熱鰭片組件200”散熱鰭片組件202 離心風扇202a:出風口202b:入風口204 熱管206 導熱板210:方向Cl1 間距d2 間隙d3 間距d4 間隙T 厚度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其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散熱鰭片單體。散熱鰭片單體100是由單一金屬片(例如鋁片或銅片)彎折成兩彼此平行的半鰭片(102、104)所構成。散熱鰭片單體100的彎折部103連接于兩半鰭片之間,有別于已知散熱鰭片單體只靠搭接固定兩相鄰鰭片。除了彎折部103外,兩半鰭片(102、104)之間更借扣件102b卡合扣孔10 的方式固定。半鰭片102的扣孔10 可供相鄰的散熱鰭片單體的扣件卡合。半鰭片104的扣件104b可用以卡合相鄰的散熱鰭片單體的扣孔。彎折部103是單一金屬片的彎折的部分,因此其傳熱的效率會優于一般已知的搭接方式(例如扣件102b卡合扣孔10 的固定方式)。因此,就本實用新型的散熱鰭片單體100而言,兩半鰭片(102、104)之間傳熱的效率會優于一般已知相鄰散熱鰭片的傳熱效率。換言之,兩半鰭片(102、104)的溫度會較平均,當氣流吹過兩半鰭片(102、104)時,有助于增加熱量被帶走的效率。請同時參照第1、2圖,圖2是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散熱鰭片組件。 散熱鰭片組件200是由多個散熱鰭片單體100等間距的彼此平行搭接而成。風扇的氣流需沿方向210從散熱鰭片單體100的彎折部103的一側吹入散熱鰭片組件200的氣流通道110 內。彎折部103的圓弧設計有助于將氣流順利的導入相鄰散熱鰭片單體100之間氣流通道 110,而減少噪音。此外,散熱鰭片單體100由單一金屬片彎折兩半鰭片(102、104)所構成, 散熱鰭片單體的結構強度也優于一般單片的散熱鰭片,也有助于減少氣流吹過時所產生的震動噪音。每一散熱鰭片單體100具有一穿孔105,且搭接成散熱鰭片組件200后的散熱鰭片單體的穿孔105均彼此對準,可供熱管(例如圖3的熱管204)穿設于其內。請參照圖3,其繪示利用圖2的散熱鰭片組件為元件所組成的散熱組件。此散熱組件基本上由一離心式風扇202、一散熱鰭片組件200以及一熱管204所組成。散熱鰭片組件 200裝設于離心式風扇202的出風口 20 處,且將散熱鰭片組件200具有彎折部103的一側朝向出風口 20加。因此,離心式風扇202的氣流能夠沿方向210從散熱鰭片組件200具有彎折部103的一側吹入散熱鰭片組件200的氣流通道內。離心式風扇202是從軸向的入風口 202b導入氣流,并由徑向的出風口 20 吹出氣流到散熱鰭片組件200。熱管204的一端貫穿散熱鰭片組件200的穿孔105,另一端連接至一導熱板206,借以貼附至一發熱源 (例如中央處理器或繪圖芯片)。熱管204用以將發熱源所產生的熱快速的傳導至散熱鰭片組件200,并借離心式風扇202所吹出的氣流將熱量從散熱鰭片的表面帶走。請參照圖4,其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一種以散熱鰭片組件為元件所組成的散熱組件。此實施例不同于圖3的實施例的地方在于散熱鰭片組件200’并不具有穿孔可供熱管204穿設于其內。熱管204是焊接于散熱鰭片組件200’的上緣。散熱鰭片組件O00、200’)各有其優點,散熱鰭片組件200’少了穿孔使其散熱表面積較大,散熱鰭片組件200多了穿孔使熱管204穿設于其內,有助于增加熱管傳熱至散熱鰭片組件的效率。請參照圖5,其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散熱鰭片組件的散熱鰭片的截面圖。本實用新型的散熱鰭片組件200使用了散熱鰭片單體100的設計后,能增加單位體積內散熱鰭片的數量。具體而言,散熱鰭片單體100因為由單一金屬片彎折成兩半鰭片 (102,104)所構成,兩半鰭片的間隙d2可小于兩相鄰散熱鰭片單體100的間距屯。兩相鄰散熱鰭片單體100之間是作為氣流通道之用,因此間距Cl1需預留寬一點,否則流阻過大,不利于氣流通過,當然也不利于散熱。在本實施例中,間距Cl1的范圍介于1. 1毫米到0. 6毫米,兩半鰭片的間隙d2的范圍介于0. 2毫米到0. 6毫米,散熱鰭片的厚度T的范圍介于0. 1 毫米到0. 3毫米。因此,當間隙d2小于間距Cl1時,相同長度內的鰭片數量就會多于已知熱鰭片組件的設計,散熱的效能因而能提升。請參照圖6,其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散熱鰭片組件的散熱鰭片的截面圖。散熱鰭片組件200”內的散熱鰭片單體100’與圖5的散熱鰭片單體100的不同之處在于『鰭片長度』。散熱鰭片單體100的兩半鰭片的長度相同,而散熱鰭片單體100’的兩半鰭片的長度不相同。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單體100,具有一較長半鰭片104’與一較短半鰭片102’。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兩半鰭片的間隙山小于兩相鄰散熱鰭片單體100’的間距d3,但半鰭片不等長的設計可讓間距d3進一步縮小。因為,間距d3介于一較長半鰭片 104’與一較短半鰭片102’之間,此流道的流阻小于介于兩等長半鰭片104’之間的流道,因此間距d3可以進一步縮小。由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可知,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散熱鰭片組件及其散熱組件,利用其改良后的散熱鰭片單體,能使散熱鰭片組件在不增加體積的前提下,增加鰭片的散熱面積而提升散熱效能,并減少氣流吹過散熱鰭片組件所產生的相關噪音。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的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鰭片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多個散熱鰭片單體等間距的彼此平行搭接而成,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由單一金屬片彎折成彼此平行的兩半鰭片所構成,其中相鄰該些散熱鰭片單體的間距大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的該兩半鰭片的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鰭片組件,其特征在于該些散熱鰭片單體的間距的范圍介于1. 1毫米到0.6毫米。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鰭片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的該兩半鰭片的間隙的范圍介于0. 2毫米到0. 6毫米。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鰭片組件,其特征在于該單一金屬片的厚度范圍介于0.1 毫米到0. 3毫米。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鰭片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的該兩半鰭片的長度相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鰭片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的該兩半鰭片的長度不相同。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鰭片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具有一穿孔, 且搭接后的該些散熱鰭片單體的穿孔均彼此對準。
8.一種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離心風扇;一散熱鰭片組件,位于該離心風扇的出風口,該散熱鰭片組件由多個散熱鰭片單體等間距的彼此平行搭接而成,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由單一金屬片彎折成兩彼此平行的半鰭片所構成,其中相鄰該些散熱鰭片單體的間距大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的該兩半鰭片的間隙;以及一熱管,其一端連接至該散熱鰭片組件,其另一端連接至一發熱源。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具有一彎折部連接于該兩半鰭片之間,該散熱鰭片組件的所有該彎折部均朝向該離心風扇的出風口。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具有一穿孔,且搭接后的該些散熱鰭片單體的穿孔均彼此對準供該熱管穿設于其內。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該些散熱鰭片單體的間距的范圍介于 1. 1毫米到0. 6毫米。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的該兩半鰭片的間隙的范圍介于0. 2毫米到0. 6毫米。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該單一金屬片的厚度范圍介于0.1毫米到0. 3毫米。
14.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的該兩半鰭片的長度相同。
15.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散熱鰭片單體的該兩半鰭片的長度不相同。
專利摘要一種散熱鰭片組件及其散熱組件,其中的散熱鰭片組件包含多個散熱鰭片單體等間距的彼此平行搭接而成。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由單一金屬片彎折成兩彼此平行的半鰭片所構成,其中相鄰散熱鰭片單體的間距大于每一散熱鰭片單體的兩半鰭片的間隙。
文檔編號G06F1/20GK202103993SQ20112008123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7日
發明者張孝凡, 楊奇學 申請人: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