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的制作方法
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散熱器結構,特別是指一種散熱鰭片與風扇罩以鉚合、嵌合或熱熔方式結合的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進步,許多可攜式電子產品,如筆記本電腦,越來越趨向于輕量化及薄型化,以符合使用者便于攜帶的需求。眾所皆知電子產品內部的中央處理晶片(CPU)在運作中,會大量產生熱能而使溫度升高,因此,電子產品薄型化之后,如何在有效的空間將晶片中的大量積熱快速散離,是本技術領域人員積極研發的重點。
公知的技術請參照圖1,散熱裝置I至少包括一散熱底座10、一風扇組11、一散熱鰭片組件12及一散熱管13。散熱管13 —端設置于散熱底座10的容置槽100中,另一端則設置于散熱鰭片組件12的容置槽120內,風扇組11則與散熱鰭片組件12固定。通過前述結構,散熱底座10平貼于發熱的電子晶片,使其所產生的熱透過散熱底座10,經散熱管13 傳遞到所述的散熱鰭片組件12,再利用風扇組11所產生的氣流將熱量迅速散離。
其中,風扇組11包括一風扇罩110及一風扇111,風扇111組裝于風扇罩110中。 此外,通過風扇罩110,使風扇組11可以和散熱鰭片組件12結合。公知技術中,是利用一膠帶14或黏著劑,黏貼于風扇罩110及散熱鰭片組件12頂面來固定。另一種方式是黏貼于風扇罩110頂面和散熱鰭片組件12底面,使二者固定,如圖2。
然而,由于膠帶14 一般來說并非良好的導熱材質,利用于散熱裝置I中,難免對整體散熱效果起到減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膠帶或黏著劑來使風扇罩110及散熱鰭片組件12固定的流程,無法自動化,需要以人工方式操作,不利于大量生產。
另一公知技術則是將風扇罩110與散熱鰭片組件12鍍鎳后,以焊接方式將二者固定,采用此種方式不但成本高昂,同時又會對環境及人體造成傷害。
因此,如何避免利用膠帶或黏著劑,又不采用焊接制程,就能將散熱鰭片組及風扇罩緊密結合,同時有利于自動化生產,并維持良好的散熱效果,為本發明的目的。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包括一散熱鰭片組件及一風扇罩,不使用膠帶或焊接,而使散熱鰭片組件與風扇罩以鉚合、嵌合或熱熔方式結合。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包括一散熱鰭片組件及一風扇罩,散熱鰭片組件由多片散熱鰭片相互扣合,至少部分散熱鰭片具有一第一結合部。 其中,第一結合部可以是一條狀平板。風扇罩具有多個第二結合部,第二結合部設置于風扇罩表面,并對應于前述第一結合部的位置設置,第二結合部可以選擇一凸柱,一插槽或其組合。通過使第一結合部分別與第二結合 部鉚合、嵌合或熱熔,而使散熱鰭片組件與該風扇罩彡口口
本發明所提供的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不再以公知技術所使用的膠帶來固定散熱鰭片組件及風扇罩,可以使流程自動化,并節省人力成本。同時,省卻導熱性不佳的 膠帶,并將風扇罩材質改換為導熱性較佳的材料,散熱效果可以大幅提升。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發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其 中
圖1公知散熱裝置立體圖2公知散熱鰭片組與風扇罩結合示意圖3本發明實施例的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
圖4A本發明實施例散熱鰭片組件的背面立體圖4B顯示本發明實施例散熱鰭片組件的局部放大圖4C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散熱鰭片組件的背面局部放大圖4D及4E顯示本發明實施例散熱鰭片組件的臺階的局部放大圖5A顯示本發明實施例風扇罩背部立體圖5B顯示本發明實施例風扇罩的局部放大圖5C顯不本發明風扇罩另一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顯不本發明風扇罩上的凸柱的一實施例;
圖6A 6D顯示本發明散熱鰭片組件的條狀平板與風扇罩的凸柱鉚合的不同實施 例的立體圖7A 7C顯示本發明散熱鰭片組件與風扇罩鉚合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及鉚合 流程的示意圖8A SC顯示本發明散熱鰭片組件與風扇罩鉚合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及鉚合 流程示意圖9A 9C顯示本發明散熱鰭片組件與風扇罩鉚合的又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及鉚合 流程示意圖。
主要元件標號說明
1:散熱裝置
100 :容置槽
110:風扇罩
12:散熱鰭片組件
13 :散熱管
3 :散熱結構
301 :上部散熱鰭片
303 :第二下部散熱鰭片
304:臺階
3020 :條狀平板
306 :第二容置槽
311 :牙叉
312:凸柱10:散熱基座11:風扇組 111 :風扇 120 :容置槽 14 :膠帶30:散熱鰭片組件302 :第一下部散熱鰭片 300 :第一容置槽 3030 :子間隙 305 :散熱鰭片 3020a :凹弧 3021 :鑲合槽31:風扇罩
314:插槽313 :卡勾
3121:第一 V型刻痕3120:嵌合孔
315:第二 V型刻痕3021 :折疊部
3040 :通孔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
本發明的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3如圖3所示,包括一散熱鰭片組件30及一風扇罩31。散熱鰭片組件由多片散熱鰭片305相互扣合,至少部分散熱鰭片具有一第一結合部3020。風扇罩具有多個第二結合部312,第二結合部312設置于風扇罩31表面,并對應于前述第一結合部3020的位置設置。
其中,第一結合部可以是一條狀平板,第二結合部可以選擇一凸柱,一插槽或其組合。通過使第一結合部3020分別與第二結合部312鉚合、嵌合或熱熔,而使散熱鰭片組件 30與風扇罩31結合。現將散熱鰭片組件及風扇罩的實施例一一列舉如下
請參照圖4A,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散熱鰭片組件30的背面立體圖。本實施例的散熱鰭片組件30由多片散熱鰭片305相互扣合,且由圖面所示,散熱鰭片組件30由上而下包含第二下部散熱鰭片303、第一下部散熱鰭片302及上部散熱鰭片301。
請參照圖4B,為本實施例的散熱鰭片組件的背面局部放大圖。其中,上部散熱鰭片 301與第一下部散熱鰭片302形成第一容置槽300以容置一熱管(未圖示)。第一及第二下部散熱鰭片302、303,則在散熱鰭片組件30底面形成一臺階304。請參照圖4C,為另一實施例的散熱鰭片組件的背面局部放大圖,第一及第二下部散熱鰭片302、303,二者則形成一第二容置槽306。
所述的臺階304及容置槽306皆可用以容置于風扇罩31的前端部。其中,臺階 304使風扇罩31與散熱鰭片組件30結合后的底面大致上呈一平面,有利于后續能緊密貼合于發熱的電子元件,或便于設置在薄型筆記本電腦內。由上述結合結構可知,臺階304的高度大約等同 風扇罩31前緣的厚度。
請參照圖4B及4C,本實施例中,第一結合部為條狀平板3020,自第一下部散熱鰭片302底面延伸,并凸出于散熱鰭片組件30的側面。條狀平板3020兩側各具有一凹弧 3020a。
請再參照圖4D,同樣為散熱鰭片組件背部的局部放大圖。由圖中可看出臺階304 的垂直面,也就是第二下部散熱鰭片303間形成一排子間隙3030。另一實施例,請參照圖 4E,臺階304的水平面,也就是第一下部散熱鰭片302底面,與該排子間隙3030交接處更包括一排鑲合槽3021形成于其上。
接著,請參照圖5A,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風扇罩背部立體圖。風扇罩31周邊設有多個卡勾313,以固定風扇(未圖示)。由圖中可看出,在風扇罩31的前緣設有多個牙叉311。
請參照圖5B,為風扇罩的局部放大圖。由圖中可看出,牙叉311可以自風扇罩31 前緣延伸,并與風扇罩31下表面平齊,以配合圖4D中的散熱鰭片組件,卡合于第二下部散熱鰭片303的子間隙3030中。
請參照圖5C,為另一實施例的風扇罩局部放大圖。此實施例的牙叉311同樣自風 扇罩31前緣延伸,但位置略低于風扇罩31的下表面,以配合圖4E的散熱鰭片組件,卡合于 鑲合槽3021中。為了使牙叉311插入子間隙3030后不易被拔出,牙叉311的寬度和子間 隙3030的大小差不多相等。
請再參照圖5B,在本實施例中,設置于風扇罩31上表面的第二結合部為一凸柱 312,該些凸柱312可以是圓柱體或四方柱體,凸柱312與凸柱312之間并形成間隙。在圖 5C中,貝U是于每一凸柱312側面設有一嵌合孔3120,使該些條狀平板分別嵌入該些凸柱312 的嵌合孔3120結合。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請參照圖5D,凸柱312頂部具有一第一 V型刻痕 3121,鉚合時,使凸柱312自第一 V型刻痕兩側變形而與條狀平板3020鉚合。
當散熱鰭片組件30與風扇罩31固定時,風扇罩31前緣的牙叉311,由散熱鰭片組 件30底面的臺階304,插入子間隙3030后,再使風扇罩31表面的凸柱312與散熱鰭片組件 30的條狀平板3020鉚合。
圖3的實施例中,每對條狀平板3020之間形成具有一預定大小的開口或開槽,通 過條狀平板3020的凹弧3020a,使凸柱312由下往上卡合于開槽中,再進行一沖壓制程,提 供一作用力,使凸柱312變形后,與條狀平板3020鉚固。
其它的實施例請參照圖6A 6D,為散熱鰭片組件30的條狀平板3020與風扇罩31 鉚合的不同實施例。請參照圖6A,條狀平板3020則分別插入凸柱312與凸柱312之間所形 成的間隙,同樣對凸柱施加外力后,使條狀平板與凸柱一一鉚合。此時條狀平板3020兩側 的凹弧3020a,是導引條狀平板3020自凸柱312的側邊,置入二凸柱312所形成的間隙。
在另一實施例中,請參照圖6B,凸柱312為四方柱體,條狀平板3020被夾合于兩個 四方柱體之間。本實施例中,第一下部鰭片302及第二下部鰭片303形成第二容置槽306, 使風扇罩31前緣置入第二容置槽306中。
另一實施例中,條狀平板3020嵌入凸柱312的嵌合孔3120中,可以穿過也可以不 穿過所述嵌合孔3120,如圖6C及6D所示。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散熱鰭片組件30也可以由上而下與風扇罩31相互鉚合。此 時,第一結合部3020設置于散熱鰭片組件底面,第二結合部設置于風扇罩的上表面。請參 照圖7至圖9,為第一及第二結合部的不同實施例。
首先,請參照圖7A,散熱鰭片組件30的第一結合部為條狀平板3020,并凸出設置 于散熱鰭片組件30底面。此時,風扇罩31表面所設置的第二結合部為一插槽314,使條狀 平板3020由上而下分別插入插槽314中,即在鉚合時,該散熱鰭片組件由上往下與該風扇 罩結合,使該些條狀平板插入該些插槽,并對該些插槽兩側施加外力,使該些條狀平板前端 被鉚固于該些插槽中。
圖7B 7C顯示條狀平板3020與插槽314鉚合的示意圖。由圖中可以看出,第二 結合部更包括二第二 V型刻痕315,分別設置于插槽314兩側,散熱鰭片組件30與風扇罩 31鉚合時,對插槽314兩側的第二 V型刻痕315施加外力,使插槽314側壁變形,將條狀平 板3020前端鉚固于插槽314。此外,條狀平板3020前端配合插槽314的開口大小,設有一 折疊部3021,可以具有二或三個折疊。條狀平板3020是由散熱鰭片本身延伸,厚度較薄,插 入插槽314時,與插槽314之間留有較大的空隙,鉚合時會不牢固。因此,當條狀平板3020 前端具有折疊部3021時,可以減少其插入插槽314后空隙,可改善上述鉚合時的缺失。
另一實施例請參照圖8A 8C,散熱鰭片組件30的第一結合部同樣為條狀平板 3020,凸出于散熱鰭片組件30底部設置。但風扇罩31的第二結合部則包括一插槽314及一凸柱312,插槽314緊鄰于每一凸柱312。鉚合時,使條狀平板3020同樣由上而下插入插槽314內,再對凸柱312施加外力,使該些條狀平板與該些凸柱--鉚合,即可使散熱鰭片組件30與風扇罩31鉚合。
本發明又一實施例,請參照圖9A 9C,其中,臺階304由第二下部鰭片303延伸超出第一下部鰭片302,而形成于散熱鰭片組件30的側面。臺階304的水平面具有一排通孔 3040。此時,風扇罩31表面的第二結合部為多個凸柱312,相對應于通孔3040而設置。鉚合時,請參照圖9B及9C,凸柱312由散熱鰭片組件30底面插入于通孔3040,并利用精密模具自通孔3040上方伸入,對凸柱312施力來使其變形。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中風扇罩31采用導熱性較佳的材質,并由機械加工方式制備,比如鋁、鋁合金、鍍鋅鋼板或不銹鋼等金屬或合金,以大幅提升導熱的效果。若要和現有塑膠材質的風扇罩的制程結合,則可利用熱壓方式來處理。以塑膠材質制成的風扇罩以第二結合部,和散熱鰭片組件的第一結合部結時,是采用熱熔方式使二者固定。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組件,具有下列優點
(I)風扇罩與散熱鰭片組件的結合更加牢固。公知技術使用膠帶來固定二者,當膠帶失去黏性后,容易使二者松脫,但本發明的風扇罩除非遭受非常大的外力,否則顯然很難與散熱鰭片組件分離。
(2)在不使用膠帶或黏著劑的情況下,使散熱鰭片組件與風扇罩結合,有利于流程自動化及量產。
(3)不以焊接方式結合風扇罩及散熱鰭片組件,可以節省成本,也較為環保。
(4)大幅提升導熱效果。本發明的散熱組件除了省卻導熱性差的膠帶,并可以選擇將風扇罩也改成導熱性佳的材質。運用在散熱空間有限的薄型筆記本電腦或其他可攜式電子裝置時,本發明的散熱組件顯然具有更好的散熱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 作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包括 一散熱鰭片組件,該散熱鰭片組件由多片散熱鰭片相互扣合,至少部分該些散熱鰭片具有一第一結合部;及 一風扇罩,具有多個第二結合部,該些第二結合部設置于該風扇罩表面,并對應于該些第一結合部,通過該些第一結合部分別與該些第二結合部鉚合、嵌合或熱熔,使散熱鰭片組件與該風扇罩結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結合部為一條狀平板,每一所述第二結合部為一凸柱、一插槽或其組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當該些第一結合部為一條狀平板,該第二結合部為一凸柱時,該些條狀平板分別插入該些凸柱與凸柱之間所形成的間隙,并對該些凸柱施加外力,使該些條狀平板與該些凸柱--鉚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些凸柱為圓柱體或四方柱體,該些條狀平板兩側各具有一凹弧,以便使該條狀平板自該二凸柱的側邊,由上而下置入該些凸柱所形成的間隙。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些凸柱頂部具有一第一V型刻痕,用以于鉚合時,使該凸柱由該V型刻痕兩側變形而與該條狀平板鉚合。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當該些第一結合部為一條狀平板,該第二結合部為一凸柱時,每一該些凸柱側面設有一嵌合孔,使該些條狀平板分別嵌入該些凸柱的嵌合孔鉚合。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當該些第一結合部為一條狀平板時,凸設于該散熱鰭片組件底面,且該第二結合部為一插槽,鉚合時,該散熱鰭片組件由上往下與該風扇罩結合,使該些條狀平板插入該些插槽,并對該些插槽兩側施加外力,使該些條狀平板前端被鉚固于該些插槽中。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結合部更包括二第二V型刻痕,分別設置且相鄰于該插槽兩側,鉚合對該些插槽兩側施加外力時,對該二第二 V型刻痕施加外力,使該插槽側壁變形而與該條狀平板鉚合。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當該些第一結合部為一條狀平板時,凸設于該散熱鰭片組件底面,且該第二結合部包括一插槽及一凸柱,該插槽緊鄰于每一該些凸柱設置,鉚合時,該散熱鰭片組件由上往下與該風扇罩結合,使該些條狀平板插入該些插槽,并對該些凸柱施加外力,使該些條狀平板與該些凸柱鉚合。
10.如權利要求7或9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些條狀平板前端配合該插槽的開口大小,設有一折疊部。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散熱鰭片組件包含一第一下部散熱鰭片及一第二下部散熱鰭片,該第一及第二下部散熱鰭片二者形成一臺階。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臺階形成于該散熱鰭片組件底面,且該臺階垂直面形成一排子間隙,并且,該風扇罩前緣設有多個牙叉,當該散熱鰭片組件與該風扇罩結合時,該些牙叉卡合于該排子間隙中。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結合部為一條狀平板,該些條狀平板自該臺階水平面延伸,并凸出于該第一下部散熱鰭片側面。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臺階更包括一排鑲合槽,該排鑲合槽形成于該臺階水平面,并與該排子間隙交接,該風扇罩的該些牙叉略低于該風扇罩表面,卡合于該鑲合槽中。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臺階自該第二下部散熱鰭片延伸,且該臺階具有一排通孔,形成于該臺階的水平面,該第二結合部為一凸柱,對應于該些通孔設置于該風扇罩,結合時,該些凸柱分別插入于該些通孔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薄型筆記本電腦用散熱結構,包括一散熱鰭片組件及一風扇罩,不使用膠帶或焊接,而使散熱鰭片組件與風扇罩以鉚合、嵌合或熱熔方式結合。散熱鰭片組件由多片散熱鰭片相互扣合,至少部分散熱鰭片具有一第一結合部。其中,第一結合部可以是一條狀平板。風扇罩具有多個第二結合部,第二結合部設置于風扇罩表面,并對應于前述第一結合部的位置設置,第二結合部可以選擇一凸柱,一插槽或其組合。通過使第一結合部分別與第二結合部鉚合、嵌合或熱熔,而使散熱鰭片組件與該風扇罩結合。
文檔編號G06F1/20GK103034304SQ201110295420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9日
發明者郭昭正, 陳 峰, 蕭復元, 陳國星 申請人:升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