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點觸控配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設計一種應用于一觸控面板上實施多點觸控操作的多點觸控配件。
背景技術:
隨著觸控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多點觸控技術已成為發(fā)展趨勢。多點觸控技術開發(fā)者在開發(fā)時,多以自己的手指進行觸控操作,然而雙手原則至多提供十個觸控點,無法再擴充,若欲同步操作儀器時,開發(fā)者可提供的觸控點將更少,且易使開發(fā)者觸控操作不便。此外,以手指進行多觸控點平行移動時,觸控點的間距易因人體操作姿勢的限制而難以維持不變,造成觸控操作穩(wěn)定性不佳。
發(fā)明內容
鑒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多點觸控配件,應用于一觸控面板上實施多點觸控操作。使用者可通過改變該多點觸控配件的觸控件的間距,進而輕易實現(xiàn)穩(wěn)定的多點觸控操作,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多點觸控操作不方便及操作穩(wěn)定性不佳的問題。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本發(fā)明的多點觸控配件包含連接件、第一觸控件及第二觸控件。該第一觸控件連接于該連接件。該第二觸控件可調整地連接于該連接件,使得該第一觸控件與該第二觸控件間的間距能被改變。其中,該連接件可被操作以使該第一觸控件及該第二觸控件以該間距同時觸碰該觸控面板。在根據(jù)該具體實施方式
的多點觸控配件中,所述連接件具有一導槽結構,所述第二觸控件設置于所述導槽結構中。優(yōu)選地,在該多點觸控配件中,所述導槽結構呈直線形、弧形或樹枝狀。優(yōu)選地,該多點觸控配件還包含一線性調整件,其包含操作部及與所述操作部連接的調整部,所述調整部連接于所述第二觸控件。在根據(jù)該具體實施方式
的多點觸控配件中,所述第一觸控件及所述第二觸控件分別包含一螺絲,以鎖固于所述連接件上。在根據(jù)該具體實施方式
的多點觸控配件中,所述第一觸控件及所述第二觸控件分別包含一柱狀物,用以觸碰所述觸控面板。優(yōu)選地,在該多點觸控配件中,所述第一觸控件的柱徑不同于所述第二觸控件的柱徑。在根據(jù)該具體實施方式
的多點觸控配件中,所述第一觸控件及所述第二觸控件均可導電。在根據(jù)該具體實施方式
的多點觸控配件中,所述連接件包含復數(shù)個定位孔,所述第二觸控件選擇性地插入所述復數(shù)個定位孔其中之一。根據(jù)該具體實施方式
的多點觸控配件,還包含第三觸控件,可調整地連接于所述連接件,使得所述第三觸控件與所述第一觸控件間的間距及與所述第二觸控件間的間距能
3被改變,其中所述連接件可被操作以使所述第一觸控件、所述第二觸控件及所述第三觸控件同時觸碰所述觸控面板,并且所述第一觸控件、所述第二觸控件及所述第三觸控件以非直線排列。由此,使用者利用該多點觸控配件而得以單一手指操作該連接件,實施多點觸控操作;此外,在同一次觸控件移動的過程中,觸控件均能保持不變的觸控件間距,故可輕易地實現(xiàn)穩(wěn)定的平行軌跡。進一步地,本發(fā)明的多點觸控配件可進一步包含更多的觸控件,以實現(xiàn)更多觸控點的觸控操作,并且這些觸控點不以直線排列為限,故能增加該多點觸控配件產生的觸控點多樣化。關于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與精神可以通過以下的發(fā)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圖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的分解圖。圖2為多點觸控配件的使用示意圖。圖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的剖面圖。圖4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的剖面圖。圖5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局部剖面的俯視圖。圖6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具體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的剖面圖。圖7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連接件的俯視圖。第8圖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連接件的俯視圖。第9圖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具體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1的分解圖。多點觸控配件1包含連接件12、兩個觸控件14。每一個觸控件14包含觸控部142及螺絲144。連接件12上形成有導槽結構122,每一個觸控件14設置于導槽結構122中,并通過其螺絲144 可調整地固定于連接件12上,故觸控件14間的間距IM可輕易調整;其中間距124以觸控部142的中心為基準定義。請參閱圖2,其為多點觸控配件1的使用示意圖。使用者僅以單一手指操作多點觸控配件1的連接件12以使觸控件14的觸控部142以間距124同時觸碰觸控面板2,即可產生二條平行的觸控軌跡。在現(xiàn)有技術中,若欲產生兩線觸控軌跡,則需二只手指同時觸碰觸控面板并拖曳,然于拖曳過程中,不易控制手指間距,其產生的二條觸控軌跡的平行度有限;反之,利用本發(fā)明的多點觸控配件1,使用者則可僅以單一手指即可實現(xiàn)高平行度的觸控軌跡,并且還增加了使用者同時操作其它儀器的方便性。此外,當使用者同時操作多個本發(fā)明的多點觸控配件1時,即可產生更多的觸控軌跡,突破人體十只手指的限制。請參閱圖3,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之一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3的剖面圖。多點觸控配件3與多點觸控配件1的結構大致相同,只是多點觸控配件3還包含線性調整件16,例如螺絲,其包含操作部162及與操作部162連接的調整部164。調整部164旋鎖于連接件12上并伸入導槽結構122中且緊抵觸控件14,操作部162則露出于連接件12外。由此,使用者得旋轉操作部162以改變觸控件14在導槽結構122中的位置,進而達到精確定位觸控件14 的目的。補充說明的是,在實際操作中,根據(jù)觸控件14結構設計的不同,調整部164需要緊抵觸控部142或螺絲144 ;并且,該兩個觸控件14不以設計相同為必要。請參閱圖4,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4的剖面圖。與多點觸控配件3相較,多點觸控配件4亦包含線性調整件17,其包含操作部172及與操作部172 連接的調整部174。調整部164其上形成有螺紋并伸入于導槽結構122中且與觸控件14嚙合,操作部172則露出于連接件12外,由此形成導螺桿機構,故使用者需要旋轉操作部172 以改變觸控件14在導槽結構122中的位置,進而達到精確定位觸控件14的目的。補充說明的是,當調整部174未旋轉時,觸控件14亦無法移動,因此多點觸控配件4即可通過控制調整部174的動作以達到固定觸控件14的目的,此時螺絲144亦可省略。此外,觸控件14 的調整設計不以相同為必要。請參閱圖5,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5局部剖面的俯視圖。 在多點觸控配件3、4的結構中,主要利用線性調整件16、17沿導槽結構122的延伸方向定位觸控件14,但多點觸控配件5則包含多個定位螺絲18,旋鎖于連接件12上,利用定位螺絲18的定位珠182沿垂直于導槽結構12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與觸控件14的凹洞1422卡合,以實現(xiàn)定位觸控件14的目的。補充說明的是,當定位螺絲18提供的定位力量足以克服觸控施曳操作時的摩擦力時,螺絲144亦可省略。另外,為增加觸控件14位置調整的穩(wěn)定性,觸控部142伸入導槽結構122中的部分1似4的截面可改為矩形。此外,前述定位螺絲 18僅設置于導槽結構122的單側,但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在兩側皆設置定位螺絲18,進一步增加定位力量,增進觸控件14位置調整的穩(wěn)定性;或將兩側定位螺絲18交錯設置,以增加可定位位置的數(shù)量。再補充說明的是,在實際操作中,前述定位螺絲18亦可設置在觸控件 14中,在導槽結構122內的對應側壁則形成定位凹洞,此同樣具有如前述般的定位效果。請參閱圖6,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具體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6的剖面圖。 多點觸控配件6與多點觸控配件1不同的處在于多點觸控配件5包含第三個觸控件15,同樣地包含觸控部152及螺絲巧4并可調整地固定于連接件12,使得觸控件15與另兩個觸控件14間的間距1 均能被改變;由此,使用者能操作連接件12以使此三個觸控件14、15 同時觸碰觸控面板2,以實施三點觸控操作。在前述各實施例中,關于觸控件14調整、定位的說明,在多點觸控配件6的觸控件14、15的結構中有可適用者,亦有適用,不再贅述。此外,在實際操作中,本發(fā)明的多點觸控配件可配置有多個觸控件,不再贅述。在前述實施例中,導槽結構122是呈直線形,觸控件14、15亦隨之呈直線排列,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7,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連接件12的俯視圖,其中觸控件14、15以虛線繪示。在本實施例中,導槽結構122呈弧形,故觸控件14、15則沿弧線排列。另外,請參閱圖8,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連接件12的俯視圖,其中觸控件 14、15以虛線繪示。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12的導槽結構123呈樹枝狀,此時觸控件14、15 可呈不規(guī)則分布。在前述各實施例中,關于觸控件14、15調整、定位的說明,在此可適用者, 亦有適用,不再贅述。補充說明的是,在實際操作中,前述各實施例中的導槽結構122、123邏輯上需要由數(shù)個獨立滑槽組合而成,例如圖1中的導槽結構122改由兩個較短的滑槽,呈直線排列, 用以分別導引一個觸控件14 ;此結構仍能發(fā)揮固定、調整觸控件14的功能。另外,在前述各實施例中,觸控件14、15的觸控部142、152是一柱狀物,均具有相同的柱徑,只是在實際操作中,每一個觸控部142、152的柱徑可不相同,可用以模擬使用者每根手指于觸控面板2 上不同的接觸面積。此外,觸控件14、15可直接以金屬材料制成,或是其表面涂布一層導電材料,以具有導電功能,利于電容式觸控面板的觸控操作。在前述各實施例中,觸控件14、15于連接件12上的定位主要利用導槽結構122、 123實現(xiàn),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9,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具體實施例的多點觸控配件7的剖面圖。多點觸控配件7的連接件72上形成有復數(shù)個定位孔722,多點觸控配件7的觸控件74包含觸控部742及固定部744,觸控件74利用固定部744選擇地插入定位孔722其中之一以達到固定于連接件72上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744與定位孔722是通過螺紋結構連接,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例如直接以孔軸過渡配合的方式連接固定部744與定位孔722亦可。補充說明的是,在前述各實施例中,觸控件14、15均是相對連接件12可調整,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例如,其中一個觸控件14或15是直接固定于連接件12上,其相對于連接件12的位置是不變,但仍可通過調整其它觸控件14、15連接于連接件12上的位置而獲得所需的觸控件14、15的分布,故同樣能實現(xiàn)前述各實施例的功能。在此結構中,因該直接固定于連接件12上的觸控件14或15無需調整其相對連接件12的位置,故其無需設置于導槽結構122或123中,不待贅述。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使用者利用本發(fā)明的多點觸控配件,以單一手指操作其連接件, 即可實施二觸控點或更多觸控點的觸控操作,進而能克服基于人體手指限制的十個觸控點限制;另外,使用者能通過施曳本發(fā)明的多點觸控配件,輕易地產生穩(wěn)定的平行的觸控軌跡。此外,本發(fā)明的多點觸控配件的觸控件不以直線排列為限,故能增加其產生的觸控點分布的多樣化。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的涵蓋范圍。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3、4、5、6、7 多點觸控配件2 觸控面板12、72 連接件16、17線性調整件122、123 導槽結構142、152、742 觸控部162、172 操作部722 定位孔1422 凹洞
14、15、74觸控件 18定位螺絲 124、126 間距 144、154 螺絲 164、174調整部 744固定部 1424部分。
權利要求
1.一種多點觸控配件,應用于一觸控面板上實施多點觸控操作,所述多點觸控配件包含連接件;第一觸控件,連接于所述連接件;以及第二觸控件,可調整地連接于所述連接件,使得所述第二觸控件與所述第一觸控件間的間距能被改變;其中,所述連接件可被操作以使所述第一觸控件及所述第二觸控件以所述間距同時觸碰所述觸控面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點觸控配件,其中所述連接件具有一導槽結構,所述第二觸控件設置于所述導槽結構中。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點觸控配件,其中所述導槽結構呈直線形、弧形或樹枝狀。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點觸控配件,還包含一線性調整件,其包含操作部及與所述操作部連接的調整部,所述調整部連接于所述第二觸控件。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點觸控配件,其中所述第一觸控件及所述第二觸控件分別包含一螺絲,以鎖固于所述連接件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點觸控配件,其中所述第一觸控件及所述第二觸控件分別包含一柱狀物,用以觸碰所述觸控面板。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點觸控配件,其中所述第一觸控件的柱徑不同于所述第二觸控件的柱徑。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點觸控配件,其中所述第一觸控件及所述第二觸控件均可導電。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點觸控配件,其中所述連接件包含復數(shù)個定位孔,所述第二觸控件選擇性地插入所述復數(shù)個定位孔其中之一。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點觸控配件,還包含第三觸控件,可調整地連接于所述連接件,使得所述第三觸控件與所述第一觸控件間的間距及與所述第二觸控件間的間距能被改變,其中所述連接件可被操作以使所述第一觸控件、所述第二觸控件及所述第三觸控件同時觸碰所述觸控面板,并且所述第一觸控件、所述第二觸控件及所述第三觸控件以非直線排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多點觸控配件,應用于一觸控面板上實施多點觸控操作。該多點觸控配件包含一連接件及與該連接件連接的至少二觸控件。該觸控件間的間距可通過調整該觸控件于該連接件上的設置位置來改變。因此,使用者可操作該連接件以使該觸控件以相同的間距同時觸碰該觸控面板,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以二個或更多個手指實施連續(xù)觸控操作時不易保持等距的問題。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2591509SQ20111004333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月5日
發(fā)明者盧俊文, 吳東格 申請人: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