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風扇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扇模塊,特別是涉及一種提高風扇使用方便性的風扇模塊。
背景技術:
風扇的應用層面在現今的社會中非常廣泛,而最為常見的就是利用風扇來產生氣 流以提供散熱,像是各類型的計算器、服務器中皆會利用一個以上的風扇來產生氣流以對 例如中央處理器等發熱元件進行散熱,從而以維持良好的工作溫度而提升計算器或服務器 整體的工作效率。 —般連接風扇的風扇導線長度通常配置較長,以因應不同的布局或規劃,當配置 風扇對發熱元件進行散熱時,常常因風扇的風扇導線過長導致風扇導線凌亂地四處散落, 不但造成使用者后續欲設置其他元件時的困擾,也容易發生風扇導線巻入風扇的意外發 生,尤其是同時配置多臺風扇來進行散熱時,前述問題就更為嚴重。因此,遂有配置扣件的 風扇,即可利用該扣件將該風扇導線扣合于該風扇的殼體上,藉以避免過長的風扇導線導 致散亂的問題。此外,也有在該風扇的殼體上設置有溝槽,以將該風扇導線容置于風扇殼體 上的溝槽中,同樣能達到固定風扇導線以避免造成散亂的問題。 但是,前述利用扣件來扣合風扇導線的風扇設計,該風扇無法提供自行更改風扇 導線的配置方向,若該風扇導線的配置方向不合用,則必須將該風扇送回制造廠商才能進 行更改,因而浪費時間及成本。再者,在風扇殼體上設置溝槽雖可供使用者自行更改風扇導 線的配置方向,卻因溝槽乃為開放式的結構,并無法提供完整的固定效果,因此仍舊容易發 生風扇導線四處散落的情形。 據此,如何提供一種可解決上述種種問題的風扇模塊,遂成為業界所急待解決的 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種種缺陷,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風扇模塊,能 用以將外露于風扇的風扇導線固定于風扇殼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風扇模塊,能用于更改的風扇導線外露方向, 以提供風扇更佳的使用彈性。 為達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風扇模塊,包括風扇殼體;風扇導 線,外露于該風扇殼體的朝外表面上;至少二凹槽,分別設于該風扇殼體朝外表面的兩端側 上,以適于將該風扇導線收納于其中;以及至少二擋片,分別設于所述凹槽上,以封閉所述 凹槽的開放口,從而限制該風扇導線的活動。 依上述的風扇模塊,該風扇導線是外露于該風扇殼體朝外表面兩端側的中間部位 上。該擋片可為片狀體,且該擋片可通過樞軸活動樞設于該凹槽上。 又依上述的風扇模塊,還包括限位件,該限位件可為片狀體或板狀體,且設置于該凹槽中用以限制該擋片的活動范圍,而該限位件與該凹槽可為一體成形或組合設置于該凹 槽中。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還包括溝槽,設于該風扇殼體上用以收納該風扇導線, 且該溝槽可為長條狀且延伸至該風扇殼體兩端側的凹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風扇模塊,至少包括有風扇殼體、外露于該風扇殼 體的朝外表面上的風扇導線、多個凹槽、及多個擋片。所述凹槽分別設于該風扇殼體表面的 兩端側上,以適于將該風扇導線收納于其中。所述擋片分別設于所述凹槽上,以封閉所述凹 槽的開放口,從而限制該風扇導線的活動。本實用新型的風扇模塊通過所述凹槽與擋片的 相互配合,以將連接該風扇且外露的風扇導線完整地予以固定,以避免發生如現有技術中 所述的風扇導線凌亂不堪地散落的情形,并可供自行更改風扇導線的配置方向,而具有更 佳的使用彈性,并能避免造成時間及成本的浪費。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風扇模塊的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風扇模塊的另一示意圖; 圖2A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
元件符號簡單說明1風扇模塊10風扇殼體11凹槽12擋片120樞軸13限位件14溝槽2風扇導線3電源供應器4發熱元件A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 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明的其他優點與功效。 請參閱圖l,其為本實用新型的風扇模塊及其應用的示意圖。如圖所示,該風扇模 塊1至少包括有風扇殼體10、外露于該風扇殼體10的朝外表面上的風扇導線2、二凹槽11、 以及二擋片12,在其它實施例中,仍可適當改變該風扇模塊1的組成元件數量。該風扇導 線2分別電性連接至電源供應器3或其他電性信號的供應裝置,從而令該風扇模塊1適時 運轉而產生散熱氣流,以對例如中央處理器或繪圖芯片等發熱元件4提供散熱。 所述的凹槽11可分別設于該風扇殼體10表面的兩端側上,以適于將該風扇導線 2收納于其中,進而得以初步地將該風扇導線2限制于該凹槽11中。[0031] 所述的擋片12可為片狀體,并通過二樞軸120分別樞設于該凹槽11上,使該擋片 12可在該凹槽11上樞轉自如,以令該擋片12能夠部分或完全覆蓋于該凹槽11上,以在將 該風扇導線2的部分置入該凹槽11中后,利用該擋片12封閉該凹槽11的開放口,進而限 制該風扇導線2的活動,以避免該風扇導線2脫離該凹槽11而導致散亂的問題。若欲變更 該風扇導線2的配置方向時,僅須推離該擋片12,使該風扇導線2外露于該凹槽11中,SP能 將該風扇導線2取出,并改置于另一凹槽11中,然后再將該樞設于該另一凹槽11上的擋片 12樞轉覆蓋于該風扇導線2上,即能將該風扇導線2更改配置方向。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實施例中,該凹槽11與擋片12也可通過卡榫的設計方式彼 此嵌合。而該擋片12也可隨使用者需求設計成在該凹槽11的開放口上進行開合,并再利 用例如扣環或掛勾等扣合元件予以扣合。再者,該凹槽ll及擋片12之間也能設置例如拉 力彈簧或彈片等彈性元件,令該擋片12通過該彈性元件具有自動復位的能力。 請參閱圖2及圖2A,其中該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風扇模塊1的另一實施例及其應 用的示意圖,而該圖2A為圖2中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 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不同處在于該風扇模塊1還具有限位件13及溝槽14。 如圖所示,所述的限位件13是設置于該凹槽11中,用以限制該擋片12的轉動范 圍,通過該限位件13的阻擋作用,令該擋片12的轉動范圍不致于超過該風扇殼體IO,進而 能避免該擋片12影響到設于該風扇殼體10四周的其它元件(未圖示)。在本實施例中,該 限位件13可為片狀體或板狀體,且該限位件13是以組合方式設于該凹槽11中,即該限位 件13可以鎖合、扣合或粘合等方式設置于該凹槽11中;或該限位件13是一體成形設于該 凹槽11中。 所述的溝槽14是設于該風扇殼體10上并用以容置該風扇導線12的部分。在本 實施例中,該溝槽14是設于該風扇殼體10上并連接該相對應的凹槽ll,令該風扇導線12 在更改設置方向時,該風扇導線12的部分仍可容置于該溝槽14中。在本實用新型的其它 實施例中,該溝槽14可為突起于該風扇殼體10上的一個或多個凸塊(未圖示)所形成。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風扇模塊,至少包括有風扇殼體、外露于該風扇殼 體的朝外表面上的風扇導線、多個凹槽及多個擋片。所述凹槽分別設于該風扇殼體表面的 兩端側上,以將該風扇導線的部分收納于其中。所述擋片分別設于所述凹槽上,以封閉所述 凹槽的開放口,從而限制該風扇導線的活動。本實用新型通過所述凹槽與擋片的相互配合, 以將連接該風扇且外露的風扇導線完整地予以固定,以避免發生如現有技術中所述的風扇 導線凌亂不堪地散落的情形,并可供自行更改風扇導線的配置方向,而具有更佳的使用彈 性,并能避免造成時間及成本的浪費。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實用新型。 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均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 改變。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為依據。
權利要求一種風扇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風扇殼體;風扇導線,外露于該風扇殼體的朝外表面上;至少二凹槽,分別設于該風扇殼體朝外表面的兩端側上,適于將該風扇導線收納于其中;以及至少二擋片,分別設于所述凹槽上,以封閉所述凹槽的開放口,從而限制該風扇導線的活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模塊,其特征在于,該風扇導線是外露于該風扇殼體朝外表面兩端側的中間部位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模塊,其特征在于,該擋片為片狀體。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扇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二樞軸,以將所述擋片活動樞設于所述凹槽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二限位件,分別設于所述凹槽中,以限制所述擋片的活動范圍。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扇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與所述凹槽為一體成形或組合設置。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扇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為片狀體或板狀體。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二溝槽,分別設于該風扇殼體表面的兩端側上,以將該風扇導線的部分收納于其中。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風扇模塊,其特征在于,該溝槽為長條狀且延伸至該風扇殼體表面兩端側上的凹槽。
專利摘要一種風扇模塊,包括有風扇殼體、外露于該風扇殼體的朝外表面上的風扇導線、多個凹槽、及多個擋片。所述凹槽分別設于該風扇殼體表面的兩端側上,以適于將該風扇導線收納于其中。所述擋片分別設于所述凹槽上,以封閉所述凹槽的開放口,從而限制該風扇導線的活動。故,本實用新型的風扇模塊能有效地將該風扇導線固定于該風扇殼體上,并能簡化更改該風扇導線外露方向的程序,以提高風扇使用上的方便性。
文檔編號G06F1/20GK201540527SQ20092027971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9日
發明者蔡豐聰, 鄭再魁 申請人: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