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淺、濕、干水量監測控制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水稻田淺、濕、干水量監測控制儀屬于自動監測控制技術;在殼體的下端外部上固裝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負極檢測探針和棱錐體,在殼體內可上下移動調節的安裝上、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所述殼體下側部內腔與外部呈連通結構,所述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上、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和負極檢測探針通過導線分別與傳感信息處理器連通,傳感信息處理器通過導線依次與電子閥門開閉自動控制器和電子自控水閥連接;本儀為北方寒地水稻種植的水稻田淺、濕、干交替循環灌溉先進農藝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具有結構設計新穎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測控精度高、使用可靠、故障少的特點。
【專利說明】水稻田淺、濕、干水量監測控制儀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創造屬于自動監測控制技術,主要涉及水稻種植生長過程中對水稻田內水位高低、土壤干、濕度的自動監控設備。
【背景技術】
[0002]水稻種植“淺” “濕” “干”交替循環灌溉技術是黑龍江省水利廳、黑龍江省水稻灌溉試驗中心于2010年9月向全省推廣應用的一項全新的水稻灌溉技術,它基于水稻生理生化作用受到遺傳特性和生長激素的影響,在其生長發育某些階段主動施加一定程度的水分脅迫發揮其自身的調節機能和適應能力,引起同化物在不同器官間的重新分配,降低營養器官的生長冗余,改善稻米品質,起到節水、優質、高效的作用。此灌溉技術是采用“淺”(稻田內水層高30mm)、“濕”(稻田內水層高Omm)、“干”(土壤濕度含水量控水下限值),循環交替灌溉法。目前,該循環交替灌溉方法還以人工監控完成,勞動量大、適時性差、作業質量低、影響稻米產量和品質、水資源和肥藥效利用率低是必須解決地技術性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針對水稻種植淺、濕、干交替循環灌溉農藝技術生產作業的實際需要,研發提供一種水稻田淺、濕、干水量監測控制儀,解決先進農藝技術推廣中人工難以控制、技術推廣受到限制的難題,達到“淺”“濕”“干”控制適時性好、自動控制精量化、充分發揮“淺” “濕” “干”交替循環灌溉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良好效用、實現增加稻米產量、改善米質、節約水資源、提高肥效藥效、提高抗倒伏抗病能力、節約勞動力及水稻種植灌溉自動化的目的。
[0004]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殼體的下端外部上依次固裝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負極檢測探針和棱錐體,在殼體內可上下移動調節的安裝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和上水位正極檢測探針,所述殼體下側部內腔與外部呈連通結構,所述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負極檢測探針和上水位正極檢測探針通過導線分別與傳感器信息處理器連通,所述傳感信息處理器通過導線依次與電子閥門開閉自動控制器和電子自控水閥連接,至此構成水稻田淺、濕、干水量監測控制儀。
[0005]本發明創造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了水稻種植淺、濕、干交替循環灌溉的精量化控制,自動檢測稻田內水位深度、土壤濕度,根據設定的數值自動控制灌溉閥門的開啟、關閉,精確、自動進行全自動灌溉,減輕了人工操作的勞動強度,避免了人工灌溉目測水位深度、土壤濕度的誤差,使灌溉用水更加科學、合理,改善秧苗生長環境,提高稻米產量、改善稻米品質、提高秧苗抗倒伏抗病能力、節約水資源、節省勞動力、提高肥效藥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生態環境,本監測控制儀結構設計新穎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測量監控精度高,使用可靠,故障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水稻田淺、濕、干水量監測控制儀總體結構示意圖。
[0007]圖中件號說明:
[0008]1、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2、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3、負極檢測探針、4、上水位正極檢測探針、5、殼體、6、傳感信息處理器、7、電子閥門開閉自動控制器、8、電子自控水閥、
9、棱錐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水稻田淺、濕、干水量監測控制儀,在殼體5的下端外部上依次固裝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1、負極檢測探針3和棱錐體9,在殼體5內可上下移動調節的安裝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2和上水位正極檢測探針4,所述殼體5下側部內腔與外部呈連通結構,所述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1、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2、負極檢測探針3和上水位正極檢測探針4通過導線分別與傳感器信息處理器6連通,所述傳感信息處理器6通過導線依次與電子閥門開閉自動控制器7和電子自控水閥8連接。
[0010]作業使用時,利用棱錐體9插入在水稻田土壤內,將本控制儀固定在水稻田上,此時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I和負極檢測探針3也同時插入在土壤內,水稻田內水分進入殼體5內與下、上水位正極檢測探針2、4接觸,①、當水稻田內水位高度下降至Omm時,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2與負極檢測探針3之間形成斷路,探針發出信號,經導線傳輸到傳感信息處理器6,傳感信息處理器6發出供水指令,經電子閥門開閉自動控制器7信息處理,發出打開閥門指令,電子自控水閥8接到指令將閥門打開,由水渠向水稻田灌溉供水、當水稻田灌溉水位上升到規定高度時,上水位正極檢測探針4接觸到水面后,與負極檢測探針3之間形成回路,探針發出信號,經導線傳輸到傳感信息處理器6,傳感信息處理器6發出停止供水指令,經電子閥門開閉自動控制器7信息處理,發出關閉閥門指令,電子自控水閥8接到指令將閥門關閉,水渠向水稻田灌溉供水停止;③、當水稻田土壤表面無水層,且土壤出現裂紋時,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I與負極檢測探針3之間形成斷路,探針發出信號,經導線傳輸到傳感信息處理器6,傳感信息處理器6發出供水指令,經電子閥門開閉自動控制器7信息處理,發出打開閥門指令,電子自控水閥8接到指令將閥門打開,由水渠向水稻田灌溉供水。
[0011]本發明創造可根據水稻不同生長期確定的循環灌溉方式進行自動灌溉控制。
[0012]本控制儀使先進的水稻種植淺、濕、干交替循環灌溉農藝技術推廣應用得以實現,其技術效果突出且顯著:實現水稻種植每畝年節水35%,畝增產10%,節省看水操作勞動力80%以上,生產成本大幅下降,為黑龍江省寒地水稻大面積增產提供了技術支持。
【權利要求】
1.水稻田淺、濕、干水量監測控制儀,其特征在于:在殼體(5)的下端外部上依次固裝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I)、負極檢測探針(3)和棱錐體(9),在殼體(5)內可上下移動調節的安裝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2)和上水位正極檢測探針(4),所述殼體(5)下側部內腔與外部呈連通結構,所述土壤含水率正極檢測探針(I)、下水位正極檢測探針(2)、負極檢測探針(3)和上水位正極檢測探針(4)通過導線分別與傳感器信息處理器(6)連通,所述傳感信息處理器(6)通過導線依次與電子閥門開閉自動控制器(7)和電子自控水閥(8)連接。
【文檔編號】G05D27/02GK203982233SQ201420282687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9日
【發明者】宋士合, 劉傳貴, 宋士軍, 王德安, 陳德權, 朱福磊, 杜桂蓮, 王紹峰, 王丹, 陳德恩, 張廣山, 明道軍 申請人:雞西市天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