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屬于汽車【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測試臺的測試精準度低等技術問題。本測試臺包括長方形底板以及兩個安裝板,兩個安裝板間隔設置,安裝板的上板面開設有滑軌一,本坡度調節裝置包括上坡橋體、中間橋體和下坡橋體,中間橋體位于滑軌一中部的正上方,安裝板上設置有能夠帶動中間橋體升降的驅動源二,上坡橋體和下坡橋體分別位于中間橋體的兩側,上坡橋體的內端和下坡橋體的內端分別與中間橋體的兩端相鉸接,上坡橋體的外端和下坡橋體的外端均鉸接有一導向滑塊,導向滑塊滑動設置于滑軌一上。本實用新型具有測試精準度高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SUV車型可以說是近兩年來最熱門的一類車型,而SUV的優越性除了具有視線好、空間大、通過性好等優點外,其較為強大的爬坡性能也是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原因。汽車的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車滿載時在良好路面上用第一檔克服的最大坡度,它表征汽車的爬坡能力。
[0003]現有技術中的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裝置,通常都是設計兩個與汽車兩側車輪相對應的上坡橋體、中間橋體以及下坡橋體,從而測試汽車的爬坡能力。
[0004]但是,現有技術中的上坡橋體其坡度不可調,汽車在進行爬坡測試時,只能簡單地判斷汽車能不能通過,而無法更為精準地得知汽車通過爬過多大的坡度,從而導致測試精準度較低。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本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的測試精準度。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7]—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所述測試臺包括沿水平方向設置的長方形底板以及兩個沿長方形底板長度方向設置的安裝板,兩個安裝板間隔設置于所述長方形底板上,所述安裝板的上板面沿自身長度方向開設有滑軌一,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調節裝置包括上坡橋體、中間橋體和下坡橋體,所述中間橋體位于所述滑軌一中部的正上方,所述安裝板上設置有能夠帶動所述中間橋體升降的驅動源二,所述上坡橋體和下坡橋體分別位于所述中間橋體的兩側,所述上坡橋體的內端和下坡橋體的內端分別與所述中間橋體的兩端相鉸接,所述上坡橋體的外端和下坡橋體的外端均鉸接有一導向滑塊,所述導向滑塊滑動設置于所述滑軌一上。
[0008]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測試臺在使用時,可通過驅動源二帶動中間橋體升降,并使導向滑塊沿滑軌一的長度方向滑動,調節上坡橋體的坡度,從而可以根據需要,更為精準地調節各類汽車的爬坡能力,該功能是基于現有技術中上坡橋體的高度不可調,在進行汽車爬坡能力測試時,只可大致地判斷各車輛能不能通過,而無法判斷汽車能夠爬過多高的坡。綜上所述,本測試臺可有效地提高其通用性。此外,由于本申請中的兩個安裝板上的中間橋體能夠單獨調節自身高度,從而可根據需要調節出一邊坡度大一邊坡度小的情況,使本測試臺可測試汽車在部分車輪懸空等極端情況下的爬坡能力。
[0009]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中,所述驅動源二包括若干個千斤頂,所述千斤頂包括油缸和活塞,所述油缸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裝板上,所述活塞的下端插接于所述油缸內,所述活塞的上端與所述中間橋體相連接。千斤頂的活塞伸縮帶動中間橋體升降,千斤頂的承載能力較好,較適于本申請中需要承載的情況。作為其它方案,也可通過電動缸來實現。
[0010]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中,所述驅動源二還包括油泵和多頂分流閥,所述油泵通過一高壓油管一與所述多頂分流閥相連通,各千斤頂分別通過一高壓油管二與所述多頂分流閥相連通。設計有多頂分流閥后,可保證連接于同一多頂分流閥上的各千斤頂同步升降,保證中間橋體升降的穩定性。
[0011]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中,所述千斤頂為自鎖式千斤頂。由于本申請中的千斤頂需要作為承載使用,因此選擇自鎖式千斤頂其承載效果更好。
[0012]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中,所述安裝板上垂直固定有刻度尺二,所述中間橋體上固定有朝向所述刻度尺二的指針二。設計有刻度尺二后,可更為精準地調節中間橋體的高度,此外也可準確地計算汽車的爬坡能力。
[0013]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中,所述安裝板上垂直固定有量角板,所述上坡橋體上固定有一激光筆二,所述激光筆二發射出的激光能夠照射于所述量角板的刻度線上。設計有量角板后,可計算上坡橋體的坡度。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5]1、本測試臺可通過驅動源二帶動中間橋體升降,并使導向滑塊沿滑軌一的長度方向滑動,調節上坡橋體的坡度,從而可以根據需要,更為精準地調節各類汽車的爬坡能力,該功能是基于現有技術中上坡橋體的高度不可調,在進行汽車爬坡能力測試時,只可大致地判斷各車輛能不能通過,而無法判斷汽車能夠爬過多高的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實施例中本測試臺的軸測圖。
[0017]圖2是實施例中本測試臺的主視圖。
[0018]圖中,1、長方形底板;2、安裝板;3、滑軌一 ;4、上坡橋體;5、中間橋體;6、下坡橋體;7、導向滑塊;8、千斤頂;9、油缸;10、活塞;11、油泵;12、多頂分流閥;13、刻度尺二 ;14、指針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0]如圖1、圖2所示,本測試臺包括沿水平方向設置的長方形底板I以及兩個沿長方形底板I長度方向設置的安裝板2,兩個安裝板2間隔設置,安裝板2的上板面沿自身長度方向開設有滑軌一 3,坡度調節裝置包括上坡橋體4、中間橋體5和下坡橋體6,中間橋體5位于滑軌一 3中部的正上方,安裝板2上設置有能夠帶動中間橋體5升降的驅動源二,本實施例中,驅動源二包括若干個千斤頂8,千斤頂8包括油缸9和活塞10,油缸9垂直固定于安裝板2上,活塞10的下端插接于油缸9內,活塞10的上端與中間橋體5相連接。驅動源二還包括油泵11和多頂分流閥12,油泵11通過一高壓油管一與多頂分流閥12相連通,各千斤頂8分別通過一高壓油管二與多頂分流閥12相連通。千斤頂8為自鎖式千斤頂。
[0021]如圖1、圖2所示,上坡橋體4和下坡橋體6分別位于中間橋體5的兩側,上坡橋體4的內端和下坡橋體6的內端分別與中間橋體5的兩端相鉸接,上坡橋體4的外端和下坡橋體6的外端均鉸接有一導向滑塊7,導向滑塊7滑動設置于滑軌一 3上。安裝板2上垂直固定有刻度尺二 13,中間橋體5上固定有朝向刻度尺二 13的指針二 14。安裝板2上垂直固定有量角板,上坡橋體4上固定有一激光筆二,激光筆二發射出的激光能夠照射于所述量角板的刻度線上。
[002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測試臺可通過驅動源二帶動中間橋體升降,并使導向滑塊沿滑軌一的長度方向滑動,調節上坡橋體的坡度,從而可以根據需要,更為精準地調節各類汽車的爬坡能力。
[00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所述測試臺包括沿水平方向設置的長方形底板(I)以及兩個沿長方形底板(I)長度方向設置的安裝板(2),兩個安裝板(2)間隔設置于所述長方形底板(I)上,所述安裝板(2)的上板面沿自身長度方向開設有滑軌一(3),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調節裝置包括上坡橋體(4)、中間橋體(5)和下坡橋體¢),所述中間橋體(5)位于所述滑軌一(3)中部的正上方,所述安裝板(2)上設置有能夠帶動所述中間橋體(5)升降的驅動源二,所述上坡橋體(4)和下坡橋體(6)分別位于所述中間橋體(5)的兩側,所述上坡橋體⑷的內端和下坡橋體(6)的內端分別與所述中間橋體(5)的兩端相鉸接,所述上坡橋體(4)的外端和下坡橋體¢)的外端均鉸接有一導向滑塊(7),所述導向滑塊(7)滑動設置于所述滑軌一(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源二包括若干個千斤頂(8),所述千斤頂(8)包括油缸(9)和活塞(10),所述油缸(9)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裝板(2)上,所述活塞(10)的下端插接于所述油缸(9)內,所述活塞(10)的上端與所述中間橋體(5)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源二還包括油泵(11)和多頂分流閥(12),所述油泵(11)通過一高壓油管一與所述多頂分流閥(12)相連通,各千斤頂(8)分別通過一高壓油管二與所述多頂分流閥(12)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頂(8)為自鎖式千斤頂。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2)上垂直固定有刻度尺二(13),所述中間橋體(5)上固定有朝向所述刻度尺二 (13)的指針二 (14)。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汽車爬坡能力測試臺中的坡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2)上垂直固定有量角板,所述上坡橋體(4)上固定有一激光筆二,所述激光筆二發射出的激光能夠照射于所述量角板的刻度線上。
【文檔編號】G05D3/00GK203941003SQ201420222302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陸根法, 陸淼 申請人:嘉興乾昆工業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