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操控手柄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操控手柄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控制手柄包括機械部件和信號處理電路兩部分,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船舶或車輛控制系統中,其工作過程大致為搖動手柄,與手柄相連的操作桿一起轉動,操作桿帶動兩個半圓形軸轉動,這時與這兩個半圓形軸傳動配合的位移傳感電位器輸出反應手柄位置的電信號,此信號經信號處理電路處理,再輸出相應的 控制信號。上述現有技術中的控制手柄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在每個控制方向上,操作桿的復位僅采用單個彈簧實現,復位靈活性和可靠性較低;此外,在采用操作桿進行方向、速度控制時,手感較差,不利于操控人員準確把握操作桿的行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復位靈敏且操控手感較好的操控手柄機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操控手柄機構,包括操作桿,該操作桿的底端呈球體,該球體通過一橫軸連接于一底軸的中央孔內,該底軸上方設有半圓形軸,該半圓形軸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所述操作桿穿過該中央操作孔;所述底軸和半圓形軸交叉活動設于底座上,該底軸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在該底座上還設有配合于所述各壓塊下端面的彈簧,以在操作復位時,存在一對彈簧作用在兩個壓塊的下端面,確保操作桿的快速復位,確保了復位的靈活性和可靠性。為實現操作桿的自動復位,作為操控手柄機構的第二種實施方案,其包括操作桿,該操作桿的底端呈球體,該球體通過一橫軸連接于一底軸的中央孔內,該底軸上方設有半圓形軸,該半圓形軸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所述操作桿穿過該中央操作孔;所述底軸和半圓形軸交叉活動設于底座上;該底軸和半圓形軸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在該底座上還設有與所述各壓塊下端面相配合的用于實現操作桿自動復位的彈簧。為實現控制四個方向并采用八個復位彈簧實現自動復位,作為操控手柄機構的第三種實施方案,其包括操作桿,該操作桿的底端呈球體,該球體通過一橫軸連接于一底軸的中央孔內,該底軸上方設有半圓形軸,該半圓形軸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所述操作桿穿過該中央操作孔;所述底軸和半圓形軸交叉活動設于底座上;該底軸和半圓形軸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在該底座上還設有與所述各壓塊下端面相配合的彈簧;所述半圓形軸的端部都設有縱向分布的擺動塊,該擺動塊的頂端孔與所述半圓形軸的端部活動配合,該擺動塊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所述底座上的一固定軸上,該擺動塊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一底部設有壓簧的滾珠滑動配合;所述底軸的端部都設有縱向分布的擺動塊,該擺動塊的頂端孔與所述底軸的端部活動配合,該擺動塊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所述底座上的另一固定軸上,該擺動塊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另一底部設有壓簧的滾珠滑動配合所述半圓形軸的兩端設有擺動塊,該擺動塊的頂端孔與所述半圓形軸的端部活動配合,該擺動塊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所述底座上的一固定軸上,該擺動塊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一底部設有壓簧的滾珠滑動配合;通過該弧形凹槽與滾珠的配合,適于提高操作手感。進一步,所述操作桿頂端設有手柄,以方便操控。進一步,所述手柄與底座之間設有防塵罩。進一步,所述底座設于一外罩內。進一步,所述擺動塊的內側設有適于與該擺動塊同步擺動的齒輪,該齒輪與底座中的位移傳感電位器傳動連接。位移傳感電位器用于輸出反應手柄位置的電信號。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本實用新型的操控手柄機構在操作復位時,存在一對彈簧作用在兩個壓塊的下端面,確保操作桿的快速復位,確保了復位的靈活性和可靠性。(2)為提高操作手感,采用一與所述半圓形軸聯動的擺動塊,該擺動塊底端面的弧形凹槽與一底部設有壓簧的滾珠滑動配合,通過該弧形凹槽與滾珠的配合,來提高操作手感,利于操控人員準確把握操作桿的行程。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為實施例中的操控手柄機構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中的操控手柄機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操控手柄機構的另一內部結構圖;圖4為所述操控手柄機構中的操作桿3底端的球體31、橫軸32、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5為所述半圓形軸34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4的A向視圖;圖7為所述擺動塊6、壓簧7的滾珠8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見圖I,本實施例的操控手柄機構適于控制兩個方向,并采用四個復位彈簧實現手動復位。該操控手柄機構包括操作桿3,所述操作桿3頂端設有手柄I,手柄I與底座4之間設有防塵罩2,底座4設于一外罩5內。所述操作桿3的底端呈球體31,該球體31通過一橫軸32連接于一底軸33的中央孔內,該底軸33上方設有半圓形軸34,該半圓形軸34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35,所述操作桿3穿過該中央操作孔35 ;所述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交叉活動設于底座4上;該底軸33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36 ;在該底座4上還設有配合于所述各壓塊36下端面的彈簧37,以在操作復位時,存在一對彈簧37作用在兩個壓塊36的下端面,確保操作桿3的快速復位,確保了復位的靈活性和可靠性。所述半圓形軸34的兩端設有擺動塊6,該擺動塊6的頂端孔與所述半圓形軸34的端部活動配合,該擺動塊6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所述底座4上的一固定軸上,該擺動塊6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一底部設有壓簧7的滾珠8滑動配合;通過該弧形凹槽與滾珠8的配合,適于提高操作手感。所述擺動塊6的內側設有適于與該擺動塊6同步擺動的齒輪,該齒輪與底座4中的位移傳感電位器傳動連接。實施例2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本實施例存在如下變形 作為適于自動復位的操控手柄機構,本實施例的操控手柄機構包括操作桿3,該操作桿3的底端呈球體31,該球體31通過一橫軸32連接于一底軸33的中央孔內,該底軸33上方設有半圓形軸34,該半圓形軸34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35,所述操作桿3穿過該中央操作孔35 ;所述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交叉活動設于底座4上;該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36 ;在該底座4上還設有與所述各壓塊36下端面相配合的用于實現操作桿3自動復位的彈簧37。實施例3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本實施例存在如下變形本實施例的操控手柄機構適于控制四個方向,并采用八個復位彈簧實現自動復位。本實施例的操控手柄機構包括操作桿3,該操作桿3的底端呈球體31,該球體31通過一橫軸32連接于一底軸33的中央孔內,該底軸33上方設有半圓形軸34,該半圓形軸34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35,所述操作桿3穿過該中央操作孔35。所述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交叉活動設于底座4上;該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36。在該底座4上還設有與所述各壓塊36下端面相配合的彈簧37。實施例4本實施例的操控手柄機構適于控制四個方向,并采用八個復位彈簧實現手動復位。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本實施例的操控手柄機構還具有如下技術特征所述半圓形軸34的端部340都設有縱向分布的擺動塊6,該擺動塊6的頂端孔與所述半圓形軸34的端部340活動配合,該擺動塊6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所述底座4上的一固定軸9上,該擺動塊6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一底部設有壓簧7的滾珠8滑動配合。所述底軸33的端部都設有縱向分布的擺動塊6,該擺動塊6的頂端孔與所述底軸33的端部活動配合,該擺動塊6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所述底座4上的另一固定軸上,該擺動塊6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另一底部設有壓簧7的滾珠8滑動配合。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操控手柄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桿(3),該操作桿(3)的底端呈球體(31),該球體(31)通過一橫軸(32)連接于一底軸(33)的中央孔內,該底軸(33)上方設有半圓形軸(34),該半圓形軸(34)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35),所述操作桿(3)穿過該中央操作孔(35); 所述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交叉活動設于底座(4)上,該底軸(33)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36); 在該底座(4)上還設有配合于所述各壓塊(36)下端面的彈簧(37); 所述半圓形軸(34)的兩端設有擺動塊¢),該擺動塊¢)的頂端孔與所述半圓形軸(34)的端部活動配合,該擺動塊(6)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所述底座(4)上的一固定軸上,該擺動塊¢)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一底部設有壓簧(7)的滾珠(8)滑動配合。
2.一種操控手柄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桿(3),該操作桿(3)的底端呈球體(31),該球體(31)通過一橫軸(32)連接于一底軸(33)的中央孔內,該底軸(33)上方設有半圓形軸(34),該半圓形軸(34)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35),所述操作桿(3)穿過該中央操作孔(35); 所述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交叉活動設于底座(4)上;該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36); 在該底座(4)上還設有與所述各壓塊(36)下端面相配合的用于實現操作桿(3)自動復位的彈簧(37)。
3.—種操控手柄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桿(3),該操作桿(3)的底端呈球體(31),該球體(31)通過一橫軸(32)連接于一底軸(33)的中央孔內,該底軸(33)上方設有半圓形軸(34),該半圓形軸(34)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35),所述操作桿(3)穿過該中央操作孔(35); 所述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交叉活動設于底座(4)上;該底軸(33)和半圓形軸(34)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36); 在該底座(4)上還設有與所述各壓塊(36)下端面相配合的彈簧(37); 所述半圓形軸(34)的端部(340)都設有縱向分布的擺動塊¢),該擺動塊¢)的頂端孔與所述半圓形軸(34)的端部(340)活動配合,該擺動塊(6)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所述底座(4)上的一固定軸(9)上,該擺動塊(6)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一底部設有壓簧(7)的滾珠(8)滑動配合; 所述底軸(33)的端部都設有縱向分布的擺動塊(6),該擺動塊(6)的頂端孔與所述底軸(33)的端部活動配合,該擺動塊(6)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所述底座(4)上的另一固定軸上,該擺動塊(6)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另一底部設有壓簧(7)的滾珠(8)滑動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操控手柄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桿(3)頂端設有手柄(I)。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操控手柄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I)與底座(4)之間設有防塵罩(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操控手柄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設于一外罩(5)內。
7.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操控手柄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塊(6)的內側設有適于與該擺動塊¢)同步擺動的齒輪,該齒輪與底座(4)中的位移傳感電位器傳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操控手柄機構包括操作桿、交叉活動設于底座上的底軸和半圓形軸;該操作桿底端的球體通過一橫軸連接于一底軸的中央孔內,該底軸上方設有半圓形軸,該半圓形軸中央設有中央操作孔,操作桿穿過該中央操作孔;該底軸的各端部兩側設有徑向分布的壓塊;在該底座上還設有配合于各壓塊下端面的彈簧,以在操作復位時,存在一對彈簧作用在兩個壓塊的下端面,確保操作桿的快速復位;半圓形軸的兩端設有擺動塊,該擺動塊的頂端孔與半圓形軸的端部活動配合,該擺動塊的中央孔活動配合于底座的一固定軸上,該擺動塊的底端面上設有一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與一底部設有壓簧的滾珠滑動配合,以提高操作手感,利于操控人員準確把握操作桿的行程。
文檔編號G05G1/04GK202383553SQ201120472179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4日
發明者顏先 申請人:常州先旗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