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陽能倍增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利用裝置,尤其是涉及太陽能倍增裝置。
背景技術:
太陽能發電與火力、水禾lj、柴油發電相比具有安全可靠、無污染、資源隨處可得等優點,且不受地域限制、不消耗化石燃料。因此,無論從近期還是遠期,無論從能源環境的角度還是從滿足邊遠地區和特殊應用領域需求的角度考慮太陽
能是發電都極具吸引力。但是目前運行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存在著以下缺點:由于太陽光直接照射在太陽能電池板上,太陽能電池板接收的太陽光光能較弱,致使太陽能電池板利用率低,造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低(僅為15%),在相同的發電能力下每千瓦投資較高,發電成本也居高不下,導致太陽能光伏發電得不到大規模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太陽光照射在太陽能電池板上的強度,以提高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的太陽能倍增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太陽能倍增裝置,包括支架和拋物面反射裝置,在所述拋物面反射裝置下部固連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下端與支架通過仰角調整機構相連接;所述仰角調整機構為水平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撐板,在所述支撐板上傾斜向上鉸接有傾角調節板,所述支撐桿固定在所述傾角調節板上,在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由電機驅動的調節絲桿,所述傾角調節板另一端與調節絲桿相連接;在所述支架底部設置有由電機驅動的軌道輪;驅動調節絲桿和軌道輪的電機均由計算機控制。
所述拋物面反射裝置為太陽光拋物面反射鏡和在其下部與之相匹配的拋物面狀金屬盒,所述太陽光拋物面反射鏡與拋物面狀金屬盒通過粘接劑相粘結。
3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通過由計算機控制的電機來操縱調節絲桿和軌道輪,實現拋物面反射裝置時刻保持向陽狀態;并結合拋物面狀的太陽光拋物面反射鏡和在其下部與之相匹配的拋物面狀金屬盒,來實現成倍提高太陽光照射在太陽能電池板上的強度,使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相同的發電能力下太陽能電池板數量相對減少,可降低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每千瓦的投資和發電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太陽能倍增裝置,包括支架l和拋物面反射裝置,在所述拋物面反射裝置下部固連有支撐桿2,所述支撐桿2下端與支架1通過仰角調整機構相連接;所述仰角調整機構為水平設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支撐板3,在所述支撐板3上傾斜向上鉸接有傾角調節板4,所述支撐桿2固定在所述傾角調節板4上,在所述支撐板3上設置有由電機驅動的調節絲桿5,所述傾角調節板4另一端與調節絲桿5相連接;在所述支架1底部設置有由電機驅動的軌道輪6;驅動調節絲桿5和軌道輪6的電機均由計算機控制;所述拋物面反射裝置為太陽光拋物面反射鏡7和在其下部與之相匹配的拋物面狀金屬盒8,所述太陽光拋物面反射鏡7與拋物面狀金屬盒8通過粘接劑相粘結。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倍增裝置,包括支架(1)和拋物面反射裝置,在所述拋物面反射裝置下部固連有支撐桿(2),所述支撐桿(2)下端與支架(1)通過仰角調整機構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仰角調整機構為水平設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支撐板(3),在所述支撐板(3)上傾斜向上鉸接有傾角調節板(4),所述支撐桿(2)固定在所述傾角調節板(4)上,在所述支撐板(3)上設置有由電機驅動的調節絲桿(5),所述傾角調節板(4)另一端與調節絲桿(5)相連接;在所述支架(1)底部設置有由電機驅動的軌道輪(6);驅動調節絲桿(5)和軌道輪(6)的電機均由計算機控制。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倍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物面反射 裝置為太陽光拋物面反射鏡(7)和在其下部與之相匹配的拋物面狀金屬盒(8), 所述太陽光拋物面反射鏡(7)與拋物面狀金屬盒(8)通過粘接劑相粘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倍增裝置,包括支架和拋物面反射裝置,在所述拋物面反射裝置下部固連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下端與支架通過仰角調整機構相連接;所述仰角調整機構為水平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撐板,在所述支撐板上傾斜向上鉸接有傾角調節板,所述支撐桿固定在所述傾角調節板上,在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由電機驅動的調節絲桿,所述傾角調節板另一端與調節絲桿相連接;在所述支架底部設置有由電機驅動的軌道輪;驅動調節絲桿和軌道輪的電機均由計算機控制。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通過由計算機控制的電機來操縱調節絲桿和軌道輪,實現拋物面反射裝置時刻保持向陽的狀態,使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文檔編號G05D3/12GK201414088SQ20092009069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5日
發明者吳得治, 張法旺, 偉 武 申請人:鄭州金土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