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物電體外無源調節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生物反饋控制技術。 背景技術:
1948年維納出版了奠基性著作《控制論》一書,宣告了關于機器和生物的通訊和控 制的科學控制論的誕生。控制論是研究不同領域的各種控制系統的共性,研究各種控制過程及相應的信息 傳遞、變換與處理過程的共同規律的技術科學。控制論與信息論、系統論密切聯系,它們是 繼相對論、量子力學之后,20世紀的又一重大科學成就。控制論橫跨技術、生物、社會和思維 等領域,是一門橫向科學。生物控制論是控制論的一個分支。生物反饋控制系統是指具有反饋控制功能的生 物系統。它包括控制中樞,監控對象,控制信號和反饋信號通路等部分,監控對象經反饋通 路向控制中樞發送其狀態變化的反饋信息,中樞據此經控制通路向對象發送旨在操縱其變 化的調控信息,這樣在中樞和對象之間形成一個具有反饋控制機制的閉環聯系,負反饋控制系統對于維持體內環境穩定極為重要。當一個系統的活動處于某種平 衡或穩定狀態時,如某種外界因素使該系統的受控部分活動增強,則該系統原先的平衡或 穩態遭受破壞。在存在負反饋控制機制的情況下,活動增加的受控部分,可通過反饋機制傳 遞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經分析后,發出指令使受控部分活動減弱,使反應向平衡恢復方向 發展;反之,如果受控部分活動過低,可通過反饋機制使其活動增強,結果也向平衡狀態恢 復方向轉變。所以,負反饋控制系統的作用是使系統保持穩定。機體內環境之所以能維持 穩態,就是因為有許多負反饋控制系統的存在和發揮作用。對當今流行的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物反饋技術,“有不同的定義, Schwartz綜合以往不同的定義后,提出了一個我認為是較為完整的描述性的定義生物反 饋是采用一系列的治療步驟,利用電子儀器準確測定神經-肌肉和植物神經系統的正常和 異常活動狀況,并把這些信息有選擇性地放大成視覺和聽覺信號,然后反饋給受試人。專業 人員的目的是幫助受試人能逐步了解原來并不為他(她)所感知的機體狀況的變化過程,, 通過學習,控制儀器所提供的外部反饋信號,從而學會自我調節內部心理生理變化,達到治 療和預防特定疾病的目的。“(生物反饋的臨床實踐,鄭延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 月)。生物反饋儀可以反饋給人的信息包括肌肉的緊張度、皮膚表面的溫度、腦電波活動、皮 膚導電量、血壓和心率等。其實,中醫氣功療法與生物反饋療法基本上是類似的,都是要求受試人放松入靜, 并配合利用暗示的力量去削弱意識(顯意識)的作用,使原來受其壓抑的無意識(潛意識) 得以解放,對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的調控作用得以發揮,從而達到恢復正常的內臟活動和腺 體分泌,防治疾病的目的。只不過,兩者的反饋信號及其反饋通路不同而已。現代生物反饋療法所采用的反饋信號,是利用電子儀器將機體內微弱的生物電, 經提取變換而成的視覺形式或聽覺形式的外部信號。其反饋通路是視覺或聽覺通路。
中醫氣功療法所利用的反饋信號,是練功過程中體內出現的冷、熱、麻、脹等內部 感覺信號。其反饋通路在體內。(三)發明目的人體內固有的生物控制系統,其監控對象是生物電。如前所述,現行的生物反饋技 術,則鑒于生物電信號相當微弱,而將某個生物控制系統的監控對象臨時轉換成外在的可 感知的光/聲信號。對這種新設的監控對象,又必須新建一種相應的監測系統(接收光/ 聲信號,并理解其生理活動方面的意義),和一種相應的調控系統(學會自我調節內部心理 生理變化)。這種監控對象的外在可感化,使得現行的生物反饋技術,其系統結構大為擴大化 與復雜化;引入自我心理調節而導致所適合疾病的特定局限性;必須采用一系列的治療步 驟而見效緩慢,并且,受試人還需要具備生物反饋基本技能的治療師的幫助;如此種種不足 之處。理想的保健醫療思路應是順應自然,對維護人體內的生物生態平衡的體內生物 控制系統,不應破壞其固有的結構與功能。當系統失控而導致平衡失衡時,應充分發揮人體 的自愈力予以修復。當然,必要時也可從人體外環境施加調節。但需十分慎重,要遵循外因 通過內因起作用這一基本原則,做到外因與內因相匹配,才會發揮外因輔助自愈系統的作用。基于以上思路,本發明的目的是探索一種生物負反饋控制系統,它應能對體內固 有的生物負反控制系統的平衡失衡,有效地協助人體的自愈力,實現其平衡的恢復。(四)實現以上想法的技術方案,其要點如下1。將體內固有的生物控制系統中的生物電,仍然作為本發明的監控對象;研制相 應的技術裝置作為體外控制中樞,本發明稱其為生物電體外無源調節器;對象與中樞之間 的空間(其中一般包含某些介質)作為控制信號和反饋信號通路。由此組成一個橫跨體內 外的生物負反饋控制系統。它不是取代而是協助體內固有系統對其自身監控對象生物電的 調節,特簡稱其為輔助系統。2。作為本發明監控對象的生物電,在人體內無處不在,每一個部位、細胞和分子都 有生物電,并以電磁波形式向體外發射。它是生理活動的信號,本發明上千人次的試驗表 明,它與生理活動的關系是表里關系。3。作為體外控制中樞的無源調節器,其中的基本元件是由導線或導線串接電容器 所形成的單圈或多圈式閉合回路;線圈主要參數視應用場合而定,對應用于個人保健品方 面,圓線圈半徑一般在幾到幾十毫米,閉合回路圈數一般為一到幾十圈;為加大調節器的反 作用力度,可采用同一種閉合回路層層疊加,或不同頻段閉合回路錯位配置;如此種種。當調節器置于人體患處附近時,由于該處的生物電已由正常的平穩電磁流改變為 紊亂電磁流,對于穿過調節器中閉合回路的紊亂磁通量(即來自監控對象生物電的反饋信 息),按照楞次定律,回路將產生感應電流,其方向總是企圖使感應電流本身所產生的通過 回路的磁通量,去補償或者反抗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改變(即控制中樞調節器向監控 對象生物電發送旨在反抗其變化的調控信息)。這正是一種負反饋機制,由此創建了一種新 的生物負反饋控制系統。4。利用中醫學,生物全息論,體內出現的冷、熱、麻、脹等內部感覺信號等方法,特
4別是阿是穴(天應穴)法,可以確定調節器在體表外圍空間的配置位置。
(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有1。適用范圍1)與生物反饋療法相比,適用范圍大為擴大;2)由于本發明調節器的監控對象是生物電,故還可推廣應用到動物和植物界,防 病治病,培育優良品種等方面。2。安全性1)本發明調節器的組成無外界電、磁、熱等各種能源介入(包括放射性物質),故 對人體絕對安全;2)對人體內環境不致造成來自電療等的電磁污染,和來自藥物等的化學污染,即
無毒副作用;3)調節器不進入人體,不致造成損傷。3。有效性1)本發明順應自然,對維護人體內的生物生態平衡的體內生物控制系統,保持其 固有的結構與功能,僅通過本發明以調節器為核心組建的輔助系統,對其監控對象生物電 實施負反饋調節,促進其狀態恢復平衡。這種借重強大的人體自愈力的方法,自然得到顯著 的效果。2)見效快固有和輔助的系統都是實時系統,故調節速度很快,如一般疼痛幾到 幾十秒鐘減輕以至消除。3)療效持久性好。4。調節器簡單可靠,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六)附圖
是本發明生物電體外無源調節器具體實施方式
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附圖所示,本調節器由η個相同的閉合回路組合而成。閉合回路設計成串有小 電容的園形單線圈,該電容與單線圈的分布電感組成串聯諧振回路,以提高對回路中感應 電流的頻段選擇性。為加大調節器的反作用力度,將η個閉合回路層層疊加,使穿過調節器 的紊亂磁通量,受到η層(次)抑制。
權利要求
1.生物電體外無源調節器是一種生物負反饋控制系統,它包括(1)控制中樞,⑵監 控對象,( 控制信號和反饋信號通路等部分。監控對象經反饋通路向控制中樞發送反饋 信息,中樞據此經控制通路向對象發送相應的調控信息,這樣在中樞和對象之間形成一個 閉環聯系,使系統得以保持平衡狀態。
2.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是控制中樞,控制中樞是一個無源調節器,其中的基本元件是由 導線或導線串接電容器所形成的單圈或多圈式閉合回路;控制通路與反饋通路是體表與調 節器之間的空間;由此組成一個橫跨體內外的生物負反饋控制系統。當調節器置于人體患 處附近時,由于該處的生物電已由正常的平穩電磁流改變為紊亂電磁流,對穿過調節器中 閉合回路組合的紊亂磁通量(即來自生物電的反饋信息),按照楞次定律,回路將產生感應 電流,其方向總是企圖使感應電流本身所產生的通過回路的磁通量,去補償或者反抗引起 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改變。這正是一種負反饋機制,由此創建了一種新的生物負反饋控制 系統。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一種生物反饋控制技術。機體內環境之所以能維持穩態,是因為有許多負反饋控制系統在發揮作用。現行生物反饋技術,未能充分重視和利用其潛能,反而或多或少地破壞其固有的結構與功能,另行組建一個控制系統去取而代之。這自然難以湊效。本發明以新研制成功的一種生物電體外無源調節器作為控制中樞;體內固有系統中的生物電仍然作為本發明的監控對象;對象與中樞之間的空間作為信號通路;由此組成一個輔助性生物負反饋控制系統,以充分發揮體內固有系統潛能。本發明主要用于個人保健,還可應用于動植物的防病治病,培育優良品種等方面。
文檔編號G05F1/10GK102063142SQ20091021619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2日
發明者徐福華, 杜娜, 杜林 申請人:徐福華, 杜娜, 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