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電子時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前開關的便攜式電子時計,其中已將開關板設置在斷面上與具有集成電路的電路板分離的位置。
背景技術:
通常,多功能、便攜式電子時計擁有布置在表殼側面的開關,和布置在顯示器側面的開關,在顯示器中顯示時間常數及類似物。將前一個開關稱為前開關。
示于JP-A-2001-272485的圖8中的傳統前開關結構包括由使用者按下的前按鈕10、與這個前按鈕10整體鑄模的軸20、和纏繞在這個軸20上的螺旋彈簧30。該前按鈕10和該螺旋彈簧30容納在形成于箱箍101中的凹形部分210中,該箱箍是表殼蓋子前側開口的圍緣部分。布置在該前按鈕10和該凹形部分210底面之間的螺旋彈簧30向上偏置該前按鈕10。如果該前按鈕10被按下同時抵抗該螺旋彈簧30的偏置力,附在該軸20末端的導電構件21與電路板250的開關觸點22接觸。這樣,處于斷開狀態的該前開關直到那時才被轉換到導通狀態。在這種傳統的前開關結構中,如果將該開關觸點22布置在該電路板250上,那么該前開關的前按鈕10比顯示面高。為此,存在一個問題,即在關于便攜式電子時計外部形狀的設計中自由度是極其有限的。
于是,作為在關于該便攜式電子時計的外部形狀的設計中其自由度不受限制的前開關結構,如圖2所示的這樣的結構已被開發出來。即,這就是所構成的便攜式電子時計,其包含擁有集成電路(在該圖中未示出)的電路板7、與該電路板7部分分離的開關板13、用于引起這兩個板導電的導電螺旋彈簧15、和前按鈕10。
這個前開關的操作部分是從表殼1的外側操作開關部分的操作部分,并被插入布置在形成于該表殼1中的階狀通孔1a中。該階狀通孔1a在它的外側具有大直徑柱狀部分,并且在它的內側具有小直徑柱狀部分。
該操作部分由該前按鈕10、螺旋彈簧11和軸12構成。將該螺旋彈簧11布置在該階狀通孔1a的大直徑柱狀部分中。并且,該軸12從該階狀通孔1a的大直徑柱狀部分穿過該小直徑柱狀部分,該前按鈕10固定到該軸12的上末端,并且該軸被設置得使得其可以沿著軸向方向移動。于是,該軸12的較低末端以隔開的預定距離朝向橡膠開關14。
該開關部分是由其中形成有開關圖案的開關板13、和固定到該開關板13的開關圖案上預定位置的橡膠開關14構成。在導電螺旋彈簧15被插入形成在電池框架5中的螺旋彈簧安裝孔并穿過它之后,將開關板13布置在電池框架5的開關安裝凹形部分中,將該橡膠開關14安裝到該開關板13上。
并且,由表殼后蓋3通過作為隔板和襯墊的盤狀彈性組件17將該開關板13壓緊到該電池框架5上。通過如此操作,將該開關板13容納入并且固定到該表殼1中。
由于它是如上所述的這種構造,因此在已采用了傳統前開關結構的便攜式電子時計中,該前開關的前按鈕低于顯示面,因此它是在關于外部形狀的設計中其自由度不受限制的電子時計。然而,在已采用上述傳統前開關結構的便攜式電子時計中,存在一個問題,即除非使表殼后蓋擰緊,否則該開關板并沒有固定在該表殼中,因此裝配是困難的。而且,還存在一個問題,即,在組件狀態下,不能執行該前開關的操作檢測。
發明簡介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使得可以在便攜式電子時計中,其中將開關板布置在與電路板部分分離的位置中,將布置在表殼中的前按鈕制作地與顯示面等高或比該顯示面低,并且即使在表殼后蓋沒有關閉的情況下,該開關板也能夠由簡單的構造固定。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便攜式電子時計中,其中已將開關板布置在斷面上與擁有集成電路的電路板分離的位置中,將該開關板布置在電池框架和開關彈簧之間,并且通過將該開關板鉤固到該電池框架或面板框架中的至少之一上來固定該開關板。
附圖簡述本發明的優選形式在附圖中得到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便攜式電子時計中前開關結構主要部分的剖視圖;圖2是傳統便攜式電子時計中前開關結構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優選實施例的詳細介紹本發明是一種便攜式電子時計,其中將開關板布置在斷面上與用于集成電路的電路板分離的位置,其中將該開關板布置在電池框架和開關彈簧之間,并且將該開關彈簧固定到該電池框架上。
在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主要部分剖視圖的圖1中,在便攜式電子時計的表殼1內部,容納有時計機芯的結構成分,并且分別地,它的前側開口由防護玻璃罩4密封,它的后側開口由該表殼后蓋3密封。
該前開關結構的組成有擁有集成電路(未示于附圖中)的電路板7、與該電路板7在斷面上分離的開關板13、用于使得這兩個板導電的導電螺旋彈簧15、用于通過與該開關板13的圖案接觸使得開關導通的橡膠開關14、和前按鈕10,該前按鈕是用于從外部按壓該橡膠開關14的外部操作組件。
該前開關的操作部分是從表殼1的外部操作該開關部分的操作部分,并且被插入布置在形成于表殼1中的階狀通孔1a中。該階狀通孔1a在它的外部具有大直徑柱狀部分,在它的內部具有小直徑柱狀部分。
該操作部分由前按鈕10、螺旋彈簧11和軸12組成。將螺旋彈簧11布置在該階狀通孔1a的大直徑柱狀部分中。并且,該軸12從該階狀通孔1a的大直徑柱狀部分穿過小直徑柱狀部分,已將該前按鈕10固定到該軸的上末端,并且布置該軸并使其沿著軸向方向可移動。該軸12的較低末端以隔開的預定距離朝向該橡膠開關14。
該開關部分是由其中形成有該開關圖案的開關板13、和固定到該開關板13的開關圖案上的預定位置的橡膠開關14組成。在將導電螺旋彈簧15插入到形成在電池框架5中的導電螺旋彈簧安裝孔中并穿過它之后,將其上面已經安裝有橡膠開關14的開關板13布置在電池框架5的開關板安裝凹形部分中。并且由于通過將該面板結構2和電池框架5裝配到一起,并且將開關彈簧8勾掛到鉤狀鎖閉窗口8a,通過這樣做來布置的開關板13就被固定到面板結構2上。
而且,可以適合的是,直接地、臨時地將該開關彈簧8固定在表殼1內,而不將它勾掛到該鉤狀鎖閉窗口8a。
該開關彈簧8由彈性可變形的金屬例如磷青銅和不銹鋼制成。該開關彈簧8對于該電子時計是不可缺少的構成組件,并且具有用于固定到面板結構2的附加吊鉤部分、用于與電池9的正電極相連的電池正接線端和類似物。
為了固定該開關板13,該開關彈簧8從電池容納凹形部分的末端部分到該開關板13下面外側以平面的方式延伸,其中電池9容納在電池容納凹形部分中。另外,該開關彈簧8在該開關板13的外側中具有彈性末端部分,其以直角彎向上側。該鉤狀鎖閉窗口8a形成在該開關彈簧8的彈性末端部分,鉤5a形成在由樹脂制成的電池框架5中。該鉤5a是截面為三角形的突起,并且與樹脂制成的該電池框架整體注塑。該鉤5a的形成位置是該電池框架5的一個朝向形成在該開關彈簧8的末端部分中的鉤狀鎖閉窗口8a的地方。
在裝配中,在將該開關板13布置在該電池框架5的開關連接凹形部分中之后,從機芯的后側將開關彈簧8裝入。形成在開關彈簧8末端部分中的鉤狀鎖閉窗口8a被鎖定到電池框架5的鉤5a。通過如此操作,固定該開關板13。附帶地,在開關板3臨時固定在表殼1中的情況下,如果表殼后蓋3關閉,則它牢固地固定到表殼1中。
通過如此操作,布置在該電池框架5和開關彈簧8之間的開關板13通過開關彈簧8與電池框架5的鉤緊而固定住。因此,在表殼1中開關板13的斷面位置被固定,并且前開關結構成為一個單元。并且,將這個單元做成一個模塊安裝到電路板7、顯示面板6和面板框架2上。通過這個模塊制作,在裝配時間,在這樣一個表殼后蓋3關閉之前的完整狀態下流程成為可能,因此工作效率提高了。而且,在表殼后蓋3關閉之前的狀態下,該前開關的操作檢測成為可能,因此有可能在該裝配后發現缺陷。另外,由于作為對于該電子時計必須的組件的開關彈簧8還被用作為臨時固定開關板13的組件,并且在傳統的電池連接結構中布置在開關板13和表殼后蓋3之間的彈性組件17變得不需要,因此元件數量的減少也可以實現。
而且,可以適合的是,通過面板2框架和該開關彈簧8的鉤緊來固定布置在該電池框架5和該開關彈簧8之間的該開關板13。或者,可以適合的是,通過該開關彈簧8鉤緊到電池框架5和面板框架2上而將布置在電池框架5和開關彈簧8之間的開關板13固定。
通過本發明,能夠實現使得布置在表殼中的該前按鈕與顯示面等高或低于該顯示面。即使該表殼后蓋沒有關閉,也能夠通過簡單的構造將開關板固定。換句話說,由于有可能進行模塊化制作,即使表殼后蓋沒有關閉,也能夠將該開關板固定。而且,在該表殼后蓋關閉之前的狀態下,該前按鈕的操作檢測成為可能,因此,有可能在裝配后發現缺陷。另外,在傳統的便攜式電子時計中布置在開關板和表殼后蓋之間的彈性組件變得不需要,因此元件數量的減少也可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電子時計,包含具有集成電路的電路板;設置在斷面中與該電路板分離的位置上的開關板;其中,將該開關板布置在電池框架和開關彈簧之間,并且將該開關彈簧的末端部分鎖定到該電池框架或面板框架中的至少一個上,由此固定該開關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時計,其中有一個鉤,該鉤將該開關彈簧的所述末端部分鎖定到該電池框架或該面板框架中的至少一個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電子時計,其中所述鉤的緊固作用是通過形成在該開關彈簧的所述末端部分中的鉤狀鎖閉窗口和形成在該電池框架或該面板框架中的至少一個中的鉤來完成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便攜式電子時計。為了使得以下成為可能使得布置在表殼中的前按鈕與顯示面等高或低于該顯示面,并且即使表殼后蓋沒有關閉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簡單的結構將開關板固定。開關彈簧以平面的方式從其中已經容納有電池的電池容納凹形部分延伸到開關板較低面的外側,并且另外在該開關板的外側中具有彈性末端部分,其以直角向上側彎曲。鉤鎖閉窗口形成在該開關彈簧的該彈性末端部分中,鉤形成在由樹脂做成的電池框架中。用該電池框架和被鉤牢的該開關彈簧將布置在該電池框架和該開關彈簧之間的該開關板固定。
文檔編號G04G21/08GK1825510SQ20061005924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2日
發明者藤原俊行 申請人:精工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