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落地電子鐘桌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時鐘產品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落地電子鐘桌機構。
背景技術:
常見的時鐘按照其內部結構的不同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為電子時鐘,另一種就是機械時鐘。若按照固定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掛種、落地鐘等種類。落地電子鐘桌是落地鐘的一種,其鐘體安裝在一鐘桌內,而鐘桌通過支撐腳支撐,而支撐腳的末端固定在底座上,以使整個裝置可以穩固放置在地面。目前的落地電子鐘桌大多采用三根或者四根支撐腳,用于支撐鐘桌。采用這種結構時,支撐腳均勻分布在鐘桌背面的邊緣,而時鐘的機芯一般位于鐘桌背面的中心,故支撐腳距離機芯還有一定距離,其不會影響到使用者更換機芯內的電池或者對機芯做時間調整。但是由于采用三根或者四根支撐腳不僅結構復雜,并且增加產品成本,增大產品體積,包裝、運輸、組裝都十分不方便。但如果采用一根支撐腳,此結構將無法解決更換機芯電池或者調節機芯時間的問題,這是因為,采用一根支撐腳,則此支撐腳須固定在鐘桌背面的中央,這正好與機芯的位置沖突,導致機芯被與支撐腳連接的支撐板遮擋,使用者無法對其進行調節或者其他操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產品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穩固,且可方便使用者調節機芯的落地電子鐘桌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其包括設置有鐘體的鐘桌和與鐘桌連接的支腳,支腳與鐘桌連接的一端固定有至少三個呈輻射展開的支撐桿,且支撐桿固定于鐘桌的背面。
支腳的末端固定在一底座上。
所述的支撐桿的一端固定在支腳的端頭,其另一端固定在一支撐環上,支撐桿通過支撐環固定于鐘桌的背面。
采用這種結構后,本實用新型采用單支腳固定鐘桌,但支腳并不直接固定于鐘桌背面,而是采用支撐桿將鐘桌托起,使支腳與鐘桌背面的機芯具有一定的間隔空間,這樣就可方便使用者更換機芯電池或者調整機芯時間。另外,本實用新型采用單一支腳,使得產品的機構簡單、穩固,并且組裝方便,便于包裝和運輸。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鐘桌背面結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立體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鐘桌背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2,本實施例包括鐘桌1和支腳2,其中支腳2與鐘桌1相對固定在一起,支腳2下部末端固定在一底座20上,以支撐整個裝置。支腳2上端固定連接有三根支撐桿21,此三根支撐桿21均勻分布并呈輻射狀展開,支撐桿21的一端固定在支腳2的端頭,其另一端固定在一支撐環22上,而該支撐環22通過夾具或其他緊固裝置固定在鐘桌1的背面。此時鐘桌1背面的機芯11則正好位于支撐環22的中心位置,即通過支撐桿21在支腳2與鐘桌1背面之間形成一定的間隔空間,這樣即不影響對機芯11的調整或其他操作,又保證了鐘桌1可以穩固的同支腳2固定。
見圖3、4,這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鐘桌1的背面形成有一凸緣12,支撐桿21無須固定在支撐環22上,其直接固定在凸緣12內,以支撐整個鐘桌1。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采用支撐桿21將鐘桌1托起,使支腳2與鐘桌1背面的機芯11具有一定的間隔空間,這樣就可方便使用者更換機芯電池或者調整機芯時間。另外,本實用新型采用單一支腳2,使得產品的機構簡單、穩固,并且組裝方便,便于包裝和運輸。
權利要求1.一種落地電子鐘桌結構,包括設置有鐘體的鐘桌(1)和與鐘桌(1)連接的支腳(2),其特征在于支腳(2)與鐘桌(1)連接的一端固定有至少三個呈輻射展開的支撐桿(21),且支撐桿(21)固定于鐘桌(1)的背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落地電子鐘桌結構,其特征在于支腳(2)的末端固定在一底座(20)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落地電子鐘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桿(21)的一端固定在支腳(2)的端頭,其另一端固定在一支撐環(22)上,支撐桿(21)通過支撐環(22)固定于鐘桌(1)的背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時鐘產品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落地電子鐘桌結構。它包括設置有鐘體的鐘桌和與鐘桌連接的支腳,支腳與鐘桌連接的一端固定有至少三個呈輻射展開的支撐桿,且支撐桿固定于鐘桌的背面。采用這種結構后,本實用新型采用單支腳固定鐘桌,但支腳并不直接固定于鐘桌背面,而是采用支撐桿將鐘桌托起,使支腳與鐘桌背面的機芯具有一定的間隔空間,這樣就可方便使用者更換機芯電池或者調整機芯時間。另外,本實用新型采用單一支腳,使得產品的機構簡單、穩固,并且組裝方便,便于包裝和運輸。
文檔編號G04C3/00GK2743880SQ20042009391
公開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3日
發明者陳順益 申請人:陳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