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輪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皮帶輪檢測領域內的皮帶輪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傳動機構、檢測機構和限位機構。底座內部中空,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第一傳動軸一端設有第一錐齒輪,另一端設有搖柄。第二傳動軸的一端設有第二錐齒輪,另一段設有螺紋孔,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相嚙合。檢測機構包括豎桿和橫桿,豎桿位于底座上端,橫桿連接在豎桿上,橫桿上設有滑桿,橫桿和滑桿上均設有千分表。限位機構包括限位環和限位蓋,限位環固定在第二傳動軸上,限位蓋上設有螺紋柱,螺紋柱與螺紋孔相匹配。本方案在同一裝置上能對皮帶輪進行動平衡檢測和跳動度檢測,不需要多種設備,不需要多次轉運,提高了檢測效率,降低了成本,檢測更加方便。
【專利說明】
皮帶輪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皮帶輪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皮帶輪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多數皮帶輪制造企業都是在皮帶輪機械加工完成后,先在動平衡檢測機上完成動平衡的檢測,然后操作工將皮帶輪搬到跳動檢測儀上,進行徑向跳動和端向跳動的檢測,該方法需購買二種檢測設備,檢測成本高昂,而且操作工需多次搬運皮帶輪,由于皮帶輪尺寸有大有小,對于尺寸較大的皮帶輪機加工后毛坯的重量很大,操作工的勞動強度很大,人工成本高昂,因此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也成為皮帶輪制造行業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可見在以上皮帶輪的檢測環節也有必要進行不斷的創新。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皮帶輪檢測裝置,以解決現有皮帶輪進行動平衡檢測和跳動檢測需要多種設備且需多次搬運的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技術方案如下:皮帶輪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傳動機構、檢測機構和限位機構。所述底座為內部中空的箱體,傳動機構位于底座內,檢測機構固定在底座上,限位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豎向設置在底座上端的第一傳動軸和橫向設置在底座側壁上的第二傳動軸,第一傳動軸的下端和第二傳動軸的一端均伸入到底座內部。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底端設有第一錐齒輪,第一傳動軸的頂端設有搖柄。所述第二傳動軸位于底座內部的一端設有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相嚙合。所述檢測機構包括豎桿和橫桿,所述豎桿豎直固定在第二傳動軸上方的底座上端,所述橫桿滑動連接在豎桿上,橫桿上滑動連接有豎向的滑桿,所述橫桿和滑桿上均安裝有千分表。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位環和限位蓋,所述限位環固定套接在第二傳動軸位于底座外的部分上,所述第二傳動軸位于底座外的一端設有軸向的螺紋孔,所述限位蓋為圓形蓋體,限位蓋的內部設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與螺紋孔相匹配。
[0005]本方案的原理及優點是:實際應用時,取下限位蓋,將需要檢測的皮帶輪安裝在第二傳動軸位于底座外的部分上,通過旋轉限位蓋將皮帶輪夾緊固定在限位環與限位蓋之間的第二傳動軸上。調整橫桿和滑桿的位置,使橫桿和滑桿上的千分表的表頭分別與皮帶輪的側面和輪面接觸。轉動搖柄使第一傳動軸轉動,在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的傳動作用下使第二傳動軸轉動,帶動皮帶輪轉動,對皮帶輪進行動平衡檢測。皮帶輪轉動時,千分表完成對皮帶輪跳動度的檢測。這樣本方案在同一裝置上既能夠對皮帶輪進行動平衡檢測,還能對皮帶輪進行跳動度檢測,不需要多種設備來完成上述操作,不需要操作者多次轉運皮帶輪,提高了檢測效率,降低了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對皮帶輪的檢測更加方便。
[0006]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傳動軸位于底座上端的部分上套接有定位套筒,定位套筒位于搖柄與底座之間。這樣設置使得第一傳動軸和搖柄的定位更加準確,避免搖柄直接與底座接觸造成磨損。
[0007]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一種改進,所述定位套筒的底端軸向延展形成安裝板。這樣設置增大了定位套筒與底座的接觸面接,使得定位套筒更加穩定,不易偏斜。
[0008]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一種改進,所述安裝板通過螺釘固定在底座的頂端。這樣使得定位套筒能夠更加牢固的安裝在底座上。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1]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底座1、第一傳動軸21、第二傳動軸22、第一錐齒輪23、第二錐齒輪24、定位套筒25、螺釘26、搖柄27、豎桿31、橫桿32、滑桿33、千分表34、限位環41、限位蓋42。
[0012]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皮帶輪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傳動機構、檢測機構和限位機構。所述底座I為內部中空的箱體,傳動機構位于底座內,檢測機構固定在底座上,限位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豎向設置在底座I上端的第一傳動軸21和橫向設置在底座I側壁上的第二傳動軸22,第一傳動軸21的下端和第二傳動軸22的一端均伸入到底座I內部;所述第一傳動軸21的底端設有第一錐齒輪23,第一傳動軸21的頂端設有搖柄27;所述第二傳動軸22位于底座I內部的一端設有第二錐齒輪24,第二錐齒輪24與第一錐齒輪23相嚙合。所述檢測機構包括豎桿31、橫桿32,所述豎桿31豎直固定在第二傳動軸22上方的底座I上端,所述橫桿32滑動連接在豎桿31上,橫桿32上滑動連接有豎向的滑桿33,所述橫桿32和滑桿33上均安裝有千分表34。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位環41和限位蓋42,所述限位環41固定套接在第二傳動軸22位于底座I外的部分上,所述第二傳動軸22位于底座I外的一端設有軸向的螺紋孔,所述限位蓋42為圓形蓋體,限位蓋42的內部設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與螺紋孔相匹配。
[0013]本實施例中,實際應用時,取下限位蓋42,將需要檢測的皮帶輪安裝在第二傳動軸22位于底座I外的部分上,通過旋轉限位蓋42將皮帶輪夾緊固定在限位環41與限位蓋42之間的第二傳動軸22上。調整橫桿32和滑桿33的位置,使橫桿32和滑桿33上的千分表34的表頭分別與皮帶輪的側面和輪面接觸。轉動搖柄27使第一傳動軸21轉動,在第一錐齒輪23和第二錐齒輪24的傳動作用下使第二傳動軸22轉動,帶動皮帶輪轉動,對皮帶輪進行動平衡檢測。皮帶輪轉動時,千分表34完成對皮帶輪跳動度的檢測。這樣本方案在同一裝置上既能夠對皮帶輪進行動平衡檢測,還能對皮帶輪進行跳動度檢測,不需要多種設備來完成上述操作,不需要操作者多次轉運皮帶輪,提高了檢測效率,降低了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對皮帶輪的檢測更加方便。
[0014]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傳動軸21位于底座I上端的部分上套接有定位套筒25,定位套筒25位于搖柄27與底座I之間。這樣設置使得第一傳動軸21和搖柄27的定位更加準確,避免搖柄27直接與底座I接觸造成磨損。所述定位套筒25的底端軸向延展形成安裝板,增大了定位套筒25與底座I的接觸面接,使得定位套筒25更加穩定,不易偏斜。所述安裝板通過螺釘26固定在底座I的頂端,使得定位套筒25能夠更加牢固的安裝在底座I上。
[0015]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皮帶輪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傳動機構、檢測機構和限位機構;所述底座為內部中空的箱體,傳動機構位于底座內,檢測機構固定在底座上,限位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豎向設置在底座上端的第一傳動軸和橫向設置在底座側壁上的第二傳動軸,第一傳動軸的下端和第二傳動軸的一端均伸入到底座內部;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底端設有第一錐齒輪,第一傳動軸的頂端設有搖柄;所述第二傳動軸位于底座內部的一端設有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相嚙合;所述檢測機構包括豎桿和橫桿,所述豎桿豎直固定在第二傳動軸上方的底座上端,所述橫桿滑動連接在豎桿上,橫桿上滑動連接有豎向的滑桿,所述橫桿和滑桿上均安裝有千分表;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位環和限位蓋,所述限位環固定套接在第二傳動軸位于底座外的部分上,所述第二傳動軸位于底座外的一端設有軸向的螺紋孔,所述限位蓋為圓形蓋體,限位蓋的內部設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與螺紋孔相匹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帶輪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軸位于底座上端的部分上套接有定位套筒。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皮帶輪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筒的底端軸向延展形成安裝板。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皮帶輪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通過螺釘固定在底座的頂端。
【文檔編號】G01D21/02GK205655865SQ201620385923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日 公開號201620385923.8, CN 201620385923, CN 205655865 U, CN 205655865U, CN-U-205655865, CN201620385923, CN201620385923.8, CN205655865 U, CN205655865U
【發明人】唐翼
【申請人】重慶西華皮帶輪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