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計量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角度計量尺,包括L形的角尺,以及與角尺連接的測量桿,角尺包括彼此垂直設置的定位邊和測量邊;測量邊由靠近定位邊的一側到遠離定位邊的一側依次設有0°、10°、20°、30°、40°、50°的刻度,測量桿的一端通過鉸軸與定位邊鉸接,以使測量桿繞定位邊轉動,測量桿的另一端與定位邊的刻度位置處相搭接,且當測量桿與定位邊相重合時,測量桿的底邊與定位邊的底邊平齊。本實用新型價格便宜,測量準確度高,使用方便且可反復使用。
【專利說明】
角度計量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輔助用品,具體地講涉及一種角度計量尺。
【背景技術】
[0002]根據病情需要及護理需要抬高床頭或床尾的角度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措施,對于,需要使用呼吸機呼吸的患者來說,需要將床頭抬高30°-40°這樣更加利于呼吸道的暢通,因此尤其需要準確的對床頭的抬高高度進行測量,有時候也需要將床尾升高20°-30°,以利于腿部的血液循環,而目前大部分護士均是靠目測,導致抬高的目標角度與實際角度有偏差。其原因是生產廠家不將角度尺作為病床基本配置,而用普通量角器測量,不但操作步驟繁瑣,而且不夠精確。目前,雖然有部分醫院病床已配有抬高床頭或床尾角度標尺,但價格較普通病床高出約一倍,很多醫院都沒有引進,其是二級醫院及鄉鎮衛生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種角度計量尺。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角度計量尺,包括L形的角尺,以及與角尺連接的測量桿,所述角尺包括彼此垂直設置的定位邊和測量邊;所述測量邊由靠近定位邊的一側到遠離定位邊的一側依次設有0°、10°、20°、30°、40°、50°的刻度,所述測量桿的一端通過鉸軸與所述定位邊鉸接,以使所述測量桿繞所述定位邊轉動,所述測量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定位邊的刻度位置處相搭接,且當所述測量桿與所述定位邊相重合時,所述測量桿的底邊與所述定位邊的底邊平齊。
[0005]優選的,所述角尺的定位邊為中空結構,設置第一腔體,所述定位邊上其與測量邊相連接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方向與所述定位邊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開口上設有封蓋。
[0006]優選的,所述角尺的測量邊為中空結構,設置第二腔體,所述測量邊上其與定位邊相遠離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方向與所述測量邊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開口上設有封蓋。
[0007]優選的,所述L形的角尺上與設有刻度相背的端面設有磁鐵。
[0008]優選的,所述測量桿為透明材質。
[0009]優選的,所述定位邊的第一腔體內壁為光滑面。
[0010]優選的,所述測量邊的第二腔體內壁為光滑面。
[0011 ]優選的,所述第一腔體內設有酒精棉片。
[0012]優選的,所述第二腔體內設有筆和便簽。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角度計量尺,設置L形的角尺,以及與角尺連接的測量桿,角尺包括彼此垂直設置的定位邊和測量邊,在測量邊上設置0°、10°、20°、30°、40°、50°的刻度,測量桿的一端通過鉸軸與所述定位邊鉸接,這樣在操作的時候可以旋轉測量桿,將測量桿與升起的床頭板相抵靠,角尺與床架相地靠,從而方便的得出床頭升起的高度,并且同時可以將本角度計量尺放置在床尾的位置處,用于測量床尾的升起高度,這樣可以方便的判斷床頭和床尾的升起高度,有利于患者呼吸順暢,以及身體的血液循環,并且: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價格便宜,測量準確度高,使用方便且可反復使用。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0017]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0018]附圖標號:
[0019]10、角尺;101、定位邊;1011、第一腔體;102、測量邊;1021、第二腔體;103、刻度;20、測量桿;30、磁鐵;40、酒精棉片;50、筆和便簽。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觀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實質。
[0021]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角度計量尺,包括L形的角尺10,以及與角尺10連接的測量桿20,所述角尺10包括彼此垂直設置的定位邊101和測量邊102;所述測量邊102由靠近定位邊101的一側到遠離定位邊101的一側依次設有0°、10°、20°、30°、40°、50°的刻度103,所述測量桿20的一端通過鉸軸與所述定位邊101鉸接,以使所述測量桿20繞所述定位邊101轉動,所述測量桿20的另一端與所述定位邊101的刻度103位置處相搭接,且當所述測量桿20與所述定位邊101相重合時,所述測量桿20的底邊與所述定位邊101的底邊平齊。
[002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角度計量尺,設置L形的角尺10,以及與角尺10連接的測量桿20,角尺10包括彼此垂直設置的定位邊101和測量邊102,在測量邊102上設置0°、10°、20°、30°、40°、50°的刻度103,測量桿20的一端通過鉸軸與所述定位邊101鉸接,這樣在操作的時候可以旋轉測量桿20,將測量桿20與升起的床頭板相抵靠,角尺10與床架相地靠,從而方便的得出床頭升起的高度,并且同時可以將本角度計量尺放置在床尾的位置處,用于測量床尾的升起高度,這樣可以方便的判斷床頭和床尾的升起高度,有利于患者呼吸順暢,以及身體的血液循環,并且: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價格便宜,測量準確度高,使用方便且可反復使用。
[0023]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角尺10的定位邊101為中空結構,設置第一腔體1011,所述定位邊101上其與測量邊102相連接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方向與所述定位邊101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開口上設有封蓋。這樣可以增加角尺10的使用功能,其內可以放置酒精棉片等,當需要臨時對用具或者創口等消毒時,可以隨時拿取。
[0024]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角尺10的測量邊102為中空結構,設置第二腔體1021,所述測量邊102上其與定位邊101相遠離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方向與所述測量邊10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開口上設有封蓋。這樣可以增加角尺10的使用功能,其內放置筆和便簽50,當需要臨時記錄一些事務、信息時,可以隨時拿取。
[0025]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L形的角尺10上與設有刻度103相背的端面設有磁鐵30。為保證裝置與病床之間的粘貼效果平衡穩定,通過磁石將本實用新型吸附在床架上,可達到要用時裝上,不要用時隨時脫卸的目的。
[0026]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測量桿20為透明材質。材質可以為玻璃或有機玻璃,有利于減小其與角尺10的摩擦力,延長使用壽命,并且便于觀察刻度103,且耐磨耐用。
[0027]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定位邊101的第一腔體1011內壁為光滑面。便于其內的物品的取出。
[0028]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測量邊102的第二腔體1021內壁為光滑面。便于其內的物品的取出。
[0029]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腔體1011內設有酒精棉片40。可以隨時取出用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消毒。
[0030]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腔體1021內設有筆和便簽50。當需要記錄信息時,可以隨時拿取使用。
[0031]優選的,在第一腔體1011內壁和第二腔體1021內壁上涂覆有納米銀涂層,這樣可以更加利于保證放置于其內的物品不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導致變質的情況發生。
[0032]且需要強調的是,本實用新型在結構的改進上,也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實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場推廣價值,本實用新型會非常的受歡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角度計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的角尺,以及與角尺連接的測量桿,所述角尺包括彼此垂直設置的定位邊和測量邊;所述測量邊由靠近定位邊的一側到遠離定位邊的一側依次設有0°、10°、20°、30°、40°、50°的刻度,所述測量桿的一端通過鉸軸與所述定位邊鉸接,以使所述測量桿繞所述定位邊轉動,所述測量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定位邊的刻度位置處相搭接,且當所述測量桿與所述定位邊相重合時,所述測量桿的底邊與所述定位邊的底邊平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計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尺的定位邊為中空結構,設置第一腔體,所述定位邊上其與測量邊相連接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方向與所述定位邊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開口上設有封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計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尺的測量邊為中空結構,設置第二腔體,所述測量邊上其與定位邊相遠離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方向與所述測量邊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開口上設有封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計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的角尺上與設有刻度相背的端面設有磁鐵。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計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桿為透明材質。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計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邊的第一腔體內壁為光滑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計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邊的第二腔體內壁為光滑面。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計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體內設有酒精棉片。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計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體內設有筆和便簽。
【文檔編號】G01B3/56GK205655754SQ201620216223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 公開號201620216223.6, CN 201620216223, CN 205655754 U, CN 205655754U, CN-U-205655754, CN201620216223, CN201620216223.6, CN205655754 U, CN205655754U
【發明人】吳桂琴
【申請人】北京大學深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