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包括電源與電源相連接的蜂鳴器,在電源與蜂鳴器之間設有控制開關,在電源與蜂鳴器之間還設有高溫指示控制電路和蜂鳴器自激勵震蕩電路,蜂鳴器自激勵震蕩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二三極管、第三三極管、第三電容、第九電阻和第八電阻,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與蜂鳴器的一端相連接,第二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一電容相連接,第三三極管的基極與集電極之間連接有第二電容,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通過第八電阻、第三電容串聯電路后連接在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上。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可有效解決傳統中因溫度過高而造成損傷的不足,使用穩定性好,適用性強且實用性好。
【專利說明】
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報警電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
【背景技術】
[0002]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時候需要對環境溫度或特定的物體的溫度進行監測,溫度過高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帶指示及報警功能的設備,以減少因溫度過高而造成的的損傷,如何利用簡單的分立元件實現這一功能,這就對設計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挑戰。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旨在解決傳統中因溫度過高而造成損傷的不足。
[0004]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包括電源與所述電源相連接的蜂鳴器,在所述電源與所述蜂鳴器之間設有控制開關,在所述電源與所述蜂鳴器之間還設有高溫指示控制電路和蜂鳴器自激勵震蕩電路,所述蜂鳴器自激勵震蕩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二三極管、第三三極管、第三電容、第九電阻和第八電阻,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蜂鳴器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與高溫指示控制電路相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相連接,第二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一電容相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與集電極之間連接有第二電容,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在蜂鳴器的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通過第八電阻、第三電容串聯電路后連接在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上,所述第九電阻的一端連接在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另一端連接在第八電阻與第三電容的連接點上。
[0005]所述高溫指示控制電路包括可調電阻、第一電阻、熱敏電阻、穩壓二極管、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四三極管、第一三極管、第四電阻、第三電阻和指示燈,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通過控制開關連接在電源上,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相連接,所述可調電阻、第一電阻和熱敏電阻依次串聯且可調電阻的一端連接在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上,所述熱敏電阻的一端接地,所述穩壓二極管與第七電阻串聯且所述穩壓二極管的一端連接在第一電阻與熱敏電阻的連接點上,所述第七電阻的一端連接在第四三極管的基極,所述第六電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連接在穩壓二極管與第七電阻的連接點上,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四電阻連接在第一三極管的基極上,所述第三電阻與所述指示燈相串聯且第三電阻的一端連接在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上、所述指示燈的一端連接在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上。
[0006]所述第一三極管和第三三極管為PNP型三極管,所述第二三極管和第四三極管為NPN型三極管。
[0007]所述第三電容為可調電解電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可有效解決傳統中因溫度過高而造成損傷的不足,可實現警示高溫的作用,使用穩定性好,適用性強且實用性好。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示意圖。
[0010]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2]參照圖1,提出本實用新型的的一實施例,
[0013]—種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包括電源I與所述電源I相連接的蜂鳴器2,在所述電源I與所述蜂鳴器2之間設有控制開關SW,在所述電源I與所述蜂鳴器2之間還設有高溫指示控制電路3和蜂鳴器自激勵震蕩電路4,所述蜂鳴器自激勵震蕩電路4包括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第二三極管Q2、第三三極管Q3、第三電容C3、第九電阻R9和第八電阻R8,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與所述蜂鳴器2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發射極與高溫指示控制電路3相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與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相連接,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與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通過第一電容Cl相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與集電極之間連接有第二電容C2,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連接在蜂鳴器2的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第八電阻R8、第三電容C3串聯電路后連接在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上,所述第九電阻R9的一端連接在第三三極管Q3的發射極另一端連接在第八電阻R8與第三電容C3的連接點上。
[0014]所述高溫指示控制電路3包括可調電阻R2、第一電阻R1、熱敏電阻RT、穩壓二極管Z1、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四三極管Q4、第一三極管Q1、第四電阻R4、第三電阻R3和指示燈LED,所述第一三極管Ql的發射極通過控制開關SWl連接在電源I上,所述第一三極管Ql的集電極與第三三極管Q3的發射極相連接,所述可調電阻R2、第一電阻Rl和熱敏電阻RT依次串聯且可調電阻R2的一端連接在第一三極管Ql的發射極上,所述熱敏電阻RT的一端接地,所述穩壓二極管Zl與第七電阻R7串聯且所述穩壓二極管Zl的一端連接在第一電阻Rl與熱敏電阻RT的連接點上,所述第七電阻R7的一端連接在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所述第六電阻R6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連接在穩壓二極管Zl與第七電阻R7的連接點上,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發射極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集電極通過第四電阻R4連接在第一三極管Ql的基極上,所述第三電阻R3與所述指示燈LED相串聯且第三電阻R3的一端連接在第一三極管Ql的發射極上、所述指示燈LED的一端連接在第四三極管Q4的集電極上。
[0015]所述第一三極管和第三三極管為PNP型三極管,所述第二三極管和第四三極管為NPN型三極管。
[0016]所述第三電容為可調電解電容。
[0017]電路工作原理:
[0018]開關SW閉合后,恒定的電壓VCC通過電阻R2,R1和熱敏電阻RTl進行分壓,當溫度較低時,RT兩端分的電壓值較小,不足以令穩壓管Zl導通,三極管Q4處于關閉狀態,指示燈LED關閉,三極管Ql關閉,蜂鳴器SPl關閉;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熱敏電阻RTl阻值不斷增大,兩端分得的電壓值也不斷升高,當溫度上升到設定值時,即RTl兩端電壓升高到設定值,令Zl導通且R6兩端電壓大于0.6V,此時Q4有了足夠的基極偏置電壓及電流而導通,指示LED燈點亮,Ql也隨之導通,電源VCC通過Ql為后面的蜂鳴器自激振蕩電路提供電壓,蜂鳴器發出陣陣鳴叫聲從而達到報警效果;調節電阻R2或穩壓管Zl可以調節設定的報警溫度值,調節電容C3可以調節蜂鳴器鳴叫的時間間隔長短。
[0019]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可有效解決傳統中因溫度過高而造成損傷的不足,可實現警示高溫的作用,使用穩定性好,適用性強且實用性好。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包括電源與所述電源相連接的蜂鳴器,在所述電源與所述蜂鳴器之間設有控制開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電源與所述蜂鳴器之間還設有高溫指示控制電路和蜂鳴器自激勵震蕩電路,所述蜂鳴器自激勵震蕩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二三極管、第三三極管、第三電容、第九電阻和第八電阻,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蜂鳴器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與高溫指示控制電路相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相連接,第二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一電容相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與集電極之間連接有第二電容,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在蜂鳴器的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通過第八電阻、第三電容串聯電路后連接在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上,所述第九電阻的一端連接在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另一端連接在第八電阻與第三電容的連接點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指示控制電路包括可調電阻、第一電阻、熱敏電阻、穩壓二極管、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四三極管、第一三極管、第四電阻、第三電阻和指示燈,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通過控制開關連接在電源上,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相連接,所述可調電阻、第一電阻和熱敏電阻依次串聯且可調電阻的一端連接在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上,所述熱敏電阻的一端接地,所述穩壓二極管與第七電阻串聯且所述穩壓二極管的一端連接在第一電阻與熱敏電阻的連接點上,所述第七電阻的一端連接在第四三極管的基極,所述第六電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連接在穩壓二極管與第七電阻的連接點上,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四電阻連接在第一三極管的基極上,所述第三電阻與所述指示燈相串聯且第三電阻的一端連接在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上、所述指示燈的一端連接在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極管和第三三極管為PNP型三極管,所述第二三極管和第四三極管為NPN型三極管。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溫指示及報警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電容為可調電解電容。
【文檔編號】G01K1/02GK205642645SQ201620315019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明人】蔣小榮, 胡沃康
【申請人】廣東金萊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