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用于在管線外壁上固定表面溫度傳感器,包括底座、固定套管、兩個固定槽組和兩條扎帶。底座為弧形金屬片,固定套管設置在底座的凸表面上,用于固定溫度傳感器;兩個固定槽組設置在底座的凸表面兩側,兩個固定槽組分別包括至少一個固定槽,固定槽的開口朝向底座的凸表面;兩條扎帶分別穿設在兩個固定槽組中,且兩條扎帶均垂直于管線的長度方向。該固定裝置,使得溫度傳感器與被測管線接觸更加緊密且拆卸方便,溫度測量值更加真實,可以克服表面溫度傳感器安裝固定中容易造成溫度傳感器損壞的不足。同時,該固定裝置能不受限制地直接在任何管徑的管線上使用,增強了裝置的重復使用率,避免了浪費。
【專利說明】
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田開采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屬于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油氣田開采生產過程中,根據生產需求需要測量、記錄管線的溫度。由于高壓復合管線的材質不適合開孔安裝溫度測量套管,因此需要在管線外壁上安裝表面溫度傳感器。
[0003]市場上銷售的貼面安裝式溫度傳感器無可靠的安裝固定裝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管卡或鐵絲將溫度傳感器捆綁固定在管線外壁去測量溫度。采用這種安裝方式,溫度傳感器安裝、拆卸都不方便,拆卸時要破壞管線保溫材料層,并且還容易損壞感溫元件。另外,表面溫度傳感器與管線易出現接觸不良,造成實測溫度與真實值的誤差偏大。
[0004]針對上述采用管卡或鐵絲安裝固定表面式溫度傳感器時存在的不利因素,專利號為CN200920108751.X提供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的固定裝置,該裝置主要由接口、導管、緊箍圈、螺栓、螺母、螺栓孔構成。該固定裝置雖然成功的解決了上述不利因素,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該固定裝置也有其不足之處:由于現場管線的管徑大小不同,因此為了連接緊固需要在現場根據管徑確定緊箍圈的實際大小后再打出螺栓固定孔,這樣就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裝置被使用后其緊箍圈的大小已經固定,只能使用在等于或小于先前管徑的管線上,而且在小于先前管徑的管線上使用時還得重新打孔,不便于直接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進一步改進溫度傳感器的安裝固定方式,使得溫度傳感器與被測管線接觸更加緊密且拆卸方便,從而使得溫度測量值更加真實,可以克服表面溫度傳感器安裝固定中容易造成溫度傳感器損壞的不足。同時,該固定裝置能不受限制地直接在任何管徑的管線上使用,增強了裝置的重復使用率,避免了浪費。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可用于在管線外壁上固定表面溫度傳感器,該裝置包括底座、固定套管、兩個固定槽組和兩條扎帶。其中,所述底座為弧形金屬片;所述固定套管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凸表面上,用于固定溫度傳感器;所述兩個固定槽組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凸表面兩側,所述兩個固定槽組分別包括至少一個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開口朝向所述底座的凸表面;所述兩條扎帶分別穿設在所述兩個固定槽組中,所述兩條扎帶均垂直于所述管線的長度方向。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固定套管包括頂管和下部導管。其中,所述頂管中設置有安裝接口,所述安裝接口具有與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表頭配合的內螺紋;所述下部導管的長度等于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探桿插深。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頂管和所述下部導管之間通過變徑臺階連通,且所述頂管的內徑大于所述下部導管的內徑。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下部導管的內徑等于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探桿外徑。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固定套管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凸表面的幾何中心處。
[00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固定槽的頂端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設置有頂絲,所述通孔具有與所述頂絲配合的內螺紋。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兩個固定槽組對稱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凸表面兩側。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兩個固定槽組分別包括兩個固定槽。
[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扎帶由金屬材料制成。
[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扎帶的寬度與所述固定槽的開口寬度相等。
[001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I)使用弧形底座可使溫度傳感器與被測管線接觸更加緊密,溫度測量值更加真實;
[0018]2)使用金屬扎帶將底座牢牢固定在管線上,該固定方式能不受限制地直接在任何管徑的管線上使用,增強了裝置的重復使用率,避免了浪費;
[0019]3)使用頂絲可使金屬扎帶與底座接觸牢固,即可避免底座在管線上移動;
[0020]4)使用固定套管安裝固定溫度傳感器可以有效的避免溫度傳感器探頭的損壞;
[0021]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進一步改進了溫度傳感器的安裝固定方式,使得溫度傳感器與被測管線接觸更加緊密且拆卸方便,從而使得溫度測量值更加真實,可以克服表面溫度傳感器安裝固定中容易造成溫度傳感器損壞的不足。同時,該固定裝置能不受限制地直接在任何管徑的管線上使用,增強了裝置的重復使用率,避免了浪費。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中的固定套管的剖面示意圖;
[0027]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應用示意圖。
[0028]附圖標記說明:
[0029]1:底座;
[0030]2:固定套管;
[0031]21:頂管;
[0032]22:下部導管;
[0033]31:第一固定曹組;
[0034]32:第一固定曹組;
[0035]41、42:扎帶;
[0036]5:管線;
[0037]H:通孔;
[0038]S:頂絲。
【具體實施方式】
[0039]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40]本實用新型的下述實施例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數據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實施例能夠以除了在這里圖示或描述的內容以外的順序實施。
[0041]在油氣田開采生產過程中,根據生產需求需要測量、記錄管線的溫度。由于高壓復合管線的材質不適合開孔安裝溫度測量套管,因此需要在管線外壁上安裝表面溫度傳感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可以用于在管線外壁上固定表面溫度傳感器。
[004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主要由底座、固定套管、兩個固定槽組和兩條扎帶構成。下面將結合具體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做詳細說明。
[004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由底座1、固定套管2、第一固定槽組31、第二固定槽組32和兩條扎帶41和42構成。
[0044]其中,所述底座I為弧形金屬片,便于與管線表面密切接觸。所述固定套管2設置在所述底座I的凸表面上,用于固定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固定槽組31和第二固定槽組32分別設置在所述底座I的凸表面兩側,所述第一固定槽組31和第二固定槽組32中的各固定槽的開口朝向所述底座I的凸表面。所述兩條扎帶41和42分別穿設在所述第一固定槽組31和第二固定槽組32中,且兩條扎帶41和42均垂直于所述管線的長度方向。
[004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由底座1、固定套管2、第一固定槽組31、第二固定槽組32和兩條扎帶41和42構成。
[0046]顯而易見的是,圖1所示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與圖2所示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區別在于:圖1中的第一固定槽組31和第二固定槽組32分別包括一個固定槽,而圖2中的第一固定槽組31和第二固定槽組32分別包括兩個固定槽。
[0047]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如圖3所示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中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由底座1、固定套管2、第一固定槽組31、第二固定槽組32和兩條扎帶41和42構成。
[0048]顯而易見的是,圖3所示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與圖1或圖2所示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區別在于:圖3中的第一固定槽組31包括兩個固定槽,而第二固定槽組32包括一個固定槽。
[0049]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兩個固定槽組可以分別包括至少一個固定槽。
[0050]可以理解的是,當某一固定槽組中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固定槽時,該兩個或兩個以上固定槽的開口應該對齊,以便于穿設所述扎帶。
[0051]具體的,對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中的固定套管的結構,下面將結合圖4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52]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中的固定套管的剖面示意圖,如圖4所示,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中的固定套管2包括頂管21和下部導管22。
[0053]其中,所述頂管21中設置有安裝接口,所述安裝接口具有與溫度傳感器的表頭配合的內螺紋。所述下部導管22的長度等于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探桿插深。
[0054]在實際應用中,較佳的,固定套管為圓柱形,內部為上大下小的中空。換言之,固定套管2的頂管21和下部導管22之間通過變徑臺階連通,且所述頂管21的內徑大于所述下部導管22的內徑。
[0055]進一步的,為了更好的固定溫度傳感器,較佳的,下部導管22的內徑等于溫度傳感器的探桿外徑,或略大于溫度傳感器的探桿外徑。可以保證溫度傳感器探桿不會在固定套管中晃動。
[0056]另外,在實際應用中,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固定套管2最好設置在底座I的凸表面的幾何中心處。這樣有利于整個固定裝置可以平穩的固定在管線外壁上。
[0057]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中的每個固定槽組中的各固定槽結構是相同。具體的,固定槽的結構可以參照上述圖1至圖4中任一附圖所示(具體如圖1所標示),固定槽的頂端開設有通孔H,所述通孔H中設置有頂絲S,所述通孔H具有與所述頂絲S配合的內螺紋。
[0058]在實際應用中,為了便于整個固定裝置可以平穩的固定在管線外壁上,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兩個固定槽組中應分別包括相同數量的固定槽。
[0059]進一步的,為了使整個固定裝置更美觀,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兩個固定槽組最好對稱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凸表面兩側。
[0060]下面將以圖2所示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應用做示例性說明。
[0061]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應用示意圖,如圖5所示,使用時,將扎帶41和42分別從第一固定槽組31和第二固定槽組32中的固定槽內穿過,然后拉緊扎帶使底座I固定在管線5上。再擰緊頂絲,使扎帶41和42與底座I接觸牢固,即可避免底座I在管線上移動。
[0062]在實際應用中,扎帶最好選用金屬材料制成,耐磨性更好,使用壽命較長。
[0063]另外,在實際應用中,扎帶的寬度最好與固定槽的開口寬度相等。
[006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65]I)使用弧形底座可使溫度傳感器與被測管線接觸更加緊密,溫度測量值更加真實;
[0066]2)使用金屬扎帶將底座牢牢固定在管線上,該固定方式能不受限制地直接在任何管徑的管線上使用,增強了裝置的重復使用率,避免了浪費;
[0067]3)使用頂絲可使金屬扎帶與底座接觸牢固,即可避免底座在管線上移動;
[0068]4)使用固定套管安裝固定溫度傳感器可以有效的避免溫度傳感器探頭的損壞;
[0069]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進一步改進了溫度傳感器的安裝固定方式,使得溫度傳感器與被測管線接觸更加緊密且拆卸方便,從而使得溫度測量值更加真實,可以克服表面溫度傳感器安裝固定中容易造成溫度傳感器損壞的不足。同時,該固定裝置能不受限制地直接在任何管徑的管線上使用,增強了裝置的重復使用率,避免了浪費。
[0070]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表面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所述裝置用于在管線外壁上固定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套管、兩個固定槽組和兩條扎帶; 所述底座為弧形金屬片; 所述固定套管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凸表面上,用于固定溫度傳感器; 所述兩個固定槽組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凸表面兩側,所述兩個固定槽組分別包括至少一個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開口朝向所述底座的凸表面; 所述兩條扎帶分別穿設在所述兩個固定槽組中,且所述兩條扎帶均垂直于所述管線的長度方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管包括頂管和下部導管; 所述頂管中設置有安裝接口,所述安裝接口具有與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表頭配合的內螺紋; 所述下部導管的長度等于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探桿插深。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管和所述下部導管之間通過變徑臺階連通,且所述頂管的內徑大于所述下部導管的內徑。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導管的內徑等于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探桿外徑。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管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凸表面的幾何中心處。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頂端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設置有頂絲,所述通孔具有與所述頂絲配合的內螺紋。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固定槽組中分別包括相同數量的固定槽。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固定槽組對稱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凸表面兩側。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帶由金屬材料制成。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帶的寬度與所述固定槽的開口寬度相等。
【文檔編號】G01K1/14GK205642639SQ20162033994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1日
【發明人】文遠靜, 程鵬, 鄢運德, 高昌保, 范玉濤, 袁良, 韓福泉, 趙冬立, 文四名, 趙新奎, 王嫣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