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包括有導航控制MCU,所述的導航控制MCU外連有屏顯模塊和語音模塊,所述的導航控制MCU還互聯有測距MCU,且在導航控制MCU上還外連設置有一個前視攝像模塊;所述的測距MCU的信息輸出端與導航控制MCU的信息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測距MCU的信息輸出端還與導航控制MCU上的儲存模塊連接;所述的測距MCU與收發控制電路連接,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的信息輸出端與測距MCU的信息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由IGN接線供電,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由啟停模塊、探測模塊和報警模塊構成。
【專利說明】
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載系統開發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集成系統,具體涉及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中車載系統的集成度較低,目前市場上車輛一般對倒車雷達和導航進行了集成,大大方便了駕乘人員的倒車操作,使倒車過程更加直觀、安全,但是對于大型車輛的探高系統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出現過與導航的集成,從而使得探高系統在汽車上的應用還比較低級,不能夠更加直觀的展現高度探測情況,容易造成系統誤差,從而導致撞桿事件。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已解決目前【背景技術】下系統集成度低、使用低級、易造成安全事故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包括有導航控純CU,所述的導航控$_CU外連有屏顯模塊和語音模塊,所述的導航控制MCU還互聯有測距MCU,且在導航控制MCU上還外連設置有一個前視攝像模塊;所述的測距MCU的信息輸出端與導航控制MCU的信息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測距MCU的信息輸出端還與導航控ffjijMCU上的儲存模塊連接;
[0005]所述的測距MCU與收發控制電路連接,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的信息輸出端與測距MCU的信息輸入端連接;
[0006]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由IGN接線供電,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由啟停模塊、探測模塊和報警模塊構成。
[0007]所述的啟停模塊由啟停開關構成,所述的探測模塊由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構成,其中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設置于車頂左側,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設置于車頂右側,所述的報警模塊由報警器構成,所述的報警模塊直接由探測模塊驅動。
[0008]所述的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串聯連接。
[0009]所述的報警器選用為聲光報警器。
[0010]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測距MCU所連接的收發控制電路中啟停模塊的設置使系統能夠在有必要使用時才處于工作狀態,有效節約了汽車電能;探測模塊采用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組成,且分別設置于車頂的左右兩側,能夠實現全方位的立體式探測,對前方限高的探測更加準確,報警模塊由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直接驅動,使報警模塊的靈敏度更大,能夠在遇到情況時及時作出反應。其中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采用串聯的方式,能夠保證其中任一個探測到異常情況時均能夠進行報警,從而增加整個系統的靈敏性與準確性。報警模塊采用聲光報警器能夠更加引起駕乘人員的注意。
[0011]本方案中將導航控制MCU與測距MCU進行互聯,形成一個小范圍的車載物聯系統,兩者實現集成能夠進行數據交換和共用,從而使整個車載系統更加智能;測距MCU還與導航控制MCU上的儲存模塊連接,從而能夠將測距MCU上產生的探測數據儲存在導航控制MCU的儲存模塊內,根據測距MCU所產生的實際探高數據,在制定系統生成導航路徑或自定義導航路徑時,可以避開曾經測距MCU記錄的不可通過路段,從而能夠節約行駛時間。本方案中與導航控制MCU連接的前視攝像模塊進行實景采集,并通過與導航控制MCU連接屏顯模塊進行實景顯示,使得探高數據能夠直接展現在屏顯模塊上,使得對限高高度的探測結果展現的更加直觀,使人們對是否可以通過的判斷更加準確。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系統結構框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收發控制電路布局圖。
[0014]圖中:1、啟停開關2、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3、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 4、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0016]如圖1一2所示,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包括有導航控制M⑶,所述的導航控制MCU外連有屏顯模塊和語音模塊,所述的導航控制MCU還互聯有測距MCUi在導航控制MCU上還外連設置有一個前視攝像模塊;所述的測距MCU的信息輸出端與導航控制MCU的信息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測距MCU的信息輸出端還與導航控制MCU上的儲存模塊連接;
[0017]所述的測距MCU與收發控制電路連接,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的信息輸出端與測距MCU的信息輸入端連接;
[0018]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由IGN接線供電,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由啟停模塊、探測模塊和報警模塊構成。
[0019]所述的啟停模塊由啟停開關I構成,所述的探測模塊由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2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3構成,其中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2設置于車頂左側,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3設置于車頂右側,所述的報警模塊由報警器4構成,所述的報警模塊直接由探測模塊驅動。
[0020]所述的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2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3串聯連接。
[0021 ] 所述的報警器4選用為聲光報警器。
[0022]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
[0023]情景一:以高度為4m的房車,進行3.8m限高的通過試驗;
[0024]在導航系統正常的工作狀態下,車輛行駛至距離限高位置8m時,按下啟停開關,此時聲光報警器進行0.5秒的鳴叫,提示系統正常運行,且探測模塊的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對前方進行探測,于此同時前視攝像頭啟動工作,對前方實景進行拍攝并呈現在屏顯模塊上與導航形成分區顯示;當房車行駛至距離限高位置5米范圍內時,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均探測到水平反射波,此時探測模塊直接驅動報警模塊,聲光報警器進行報警,試驗結果為前方限高高度低于車身高度,不可通過,且此時的探測數據經測距MCU處理后并轉發給導航控制MCU,導航控制MCU驅動語音模塊進行人聲預警,發出“前方限高過低,不可通過”的語音提示。經過探測后得出的不可通過結論會以數字信息的形式經測距M⑶發送至導航控制M⑶并在屏顯模塊上顯示,“是一否儲存當前不可通過限高點”,在本實驗中首先選擇“是”,當第二次進行相同出發地和目的地導航規劃時,在不啟動啟停開關的情況下導航路徑直接避開此次的不可通過點,選擇其他路徑;在選擇“否”的情況下,進行相同的出發地和目的地導航規劃時,導航路徑依然規劃經過不可通過點的路徑。
[0025]情景二:以高度為3.8m的房車,進行4m限高的通過試驗;
[0026]在導航系統正常的工作狀態下,車輛行駛至距離限高位置Sm時,按下啟停開關,此時聲光報警器進行0.5秒的鳴叫,提示系統正常運行,且探測模塊的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對前方進行探測,于此同時前視攝像頭啟動工作,對前方實景進行拍攝并呈現在屏顯模塊上與導航形成分區顯示;當房車行駛至距離限高位置5米范圍內時,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均沒有探測到水平反射波,此時報警模塊不工作,聲光報警器保持沉默,試驗結果為前方限高高度高于車身高度,可以通過,且此時的探測數據經測距MCU處理后并轉發給導航控制MCU,導航控制MCU驅動語音模塊進行人聲提醒,發出“前方限高、減速通行”的語音提示。經過探測后得出的可以通過結論會以數字信息的形式經測距MCU發送至導航控制MCU并在屏顯模塊上顯示,“是一否儲存當前可通過限高點”,在本實驗中首先選擇“是”,當第二次進行相同出發地和目的地導航規劃時,導航路徑不變,在不開啟啟停開關的情況下,經過此限高點之前語音模塊提前發出“前方限高、減速通行”的語音提示。在選擇“否”的情況下,進行相同的出發地和目的地導航規劃時,導航路徑不變,在經過此限高點之前語音模塊沉默,沒有提醒。
[0027]經過以上兩個情景的試驗,本方案實現了導航系統與探測系統的互聯,實現了數據的共同展現和全面展現,使駕乘樂趣更加濃厚,完全符合現代化智能城市的理念。
【主權項】
1.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包括有導航控制MCU,所述的導航控制M⑶外連有屏顯模塊和語音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航控制MCU還互聯有測距MCU,且在導航控制MCU上還外連設置有一個前視攝像模塊;所述的測距MCU的信息輸出端與導航控制MCU的信息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測距MCU的信息輸出端還與導航控制MCU上的儲存模塊連接; 所述的測距MCU與收發控制電路連接,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的信息輸出端與測距MCU的信息輸入端連接; 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由IGN接線供電,所述的收發控制電路由啟停模塊、探測模塊和報警模塊構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啟停模塊由啟停開關構成,所述的探測模塊由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構成,其中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設置于車頂左側,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設置于車頂右側,所述的報警模塊由報警器構成,所述的報警模塊直接由探測模塊驅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聲波雷達探測器L和超聲波雷達探測器R串聯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載可視探高雷達與導航的集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報警器選用為聲光報警器。
【文檔編號】G01S13/93GK205594159SQ201620268549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5日
【發明人】王玉升, 梁瑞雪
【申請人】鄭州創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