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試驗平臺(1)以及安裝于試驗平臺(1)上的動載管夾拉壓測試工裝;所述動載管夾拉壓測試工裝包括第一反力座(3)、第二反力座(4)、千斤頂底板(5)、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力傳感器法蘭盤(7)、力傳感器(8)、力傳感器接長桿(9)、調節螺桿(10)、光柵尺連接板(11)、光柵尺(12)以及管道模擬件(13)。本實用新型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具有能夠完全模擬動載管夾實際使用狀態,能較客觀地驗證動載管夾設計的優點。
【專利說明】
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我公司研發700°C先進超超臨界支吊架,參見圖1和圖2,其中涉及阻尼器動載管夾(以下簡稱動載管夾),產品開發最終需要以型式試驗來驗證設計正確與否,因此我公司研發了一套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完全模擬動載管夾實際使用狀態,能較客觀地驗證動載管夾設計。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完全模擬動載管夾實際使用狀態,能較客觀地驗證動載管夾設計的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試驗平臺以及安裝于試驗平臺上的動載管夾拉壓測試工裝;
[0006]所述動載管夾拉壓測試工裝包括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千斤頂底板、雙作用空心千斤頂、力傳感器法蘭盤、力傳感器、力傳感器接長桿、調節螺桿、光柵尺連接板、光柵尺以及管道模擬件,
[0007]所述第一反力座以及所述第二反力座左右布置于試驗平臺的左段以及右段,所述千斤頂底板與第一反力座連接,所述雙作用空心千斤頂橫向向右布置,所述雙作用空心千斤頂的左端與千斤頂底板固定連接,所述力傳感器法蘭盤有兩個,所述雙作用空心千斤頂的右端通過第一個力傳感器法蘭盤連接力傳感器的左端,所述力傳感器的右端通過第二個力傳感器法蘭盤連接力傳感器接長桿的左端,所述調節螺桿的左端旋置于力傳感器接長桿右端的螺紋孔內,所述調節螺桿的右端設置有一個銷軸孔,光柵尺連接板的上端連接于調節螺桿上,所述光柵尺的讀數頭連接于光柵尺連接板的底部,所述光柵尺的主尺安裝于光柵尺連接板正下方的試驗平臺上,所述管道模擬件的右端連接第二反力座,所述管道模擬件包括管道模擬件底板、管道段以及上下兩塊管道段連接板,所述管道模擬件底板與第二反力座固定連接,兩塊管道段連接板的右端分別連接模擬件底板的上段以及下段,所述管道段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別于上下兩塊管道段連接板連接。
[0008]—種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的安裝方法如下:
[0009]1、在試驗平臺的左段和右段位于同一立面內安裝第一反力座以及所述第二反力座;
[0010]2、在第一反力座上安裝千斤頂底板;
[0011 ] 3、在千斤頂底板上安裝雙作用空心千斤頂;
[0012]4、在雙作用空心千斤頂右段安裝第一個力傳感器法蘭盤;
[0013]5、在第一個力傳感器法蘭盤上安裝力傳感器;
[0014]6、在力傳感器上安裝第二個力傳感器法蘭盤;
[0015]7、在第二個力傳感器法蘭盤上安裝力傳感器接長桿;
[0016]8、將調節螺桿的左端旋置于力傳感器接長桿右端的螺紋孔內;
[0017]9、在調節螺桿上連接光柵尺連接板;
[0018]10、安裝光柵尺;
[0019]11、在第二反力座上安裝管道模擬件。
[0020]所述試驗平括兩根橫向并排布置的主梁,兩根主梁的底部以及頂部分別設置有結構相同的底板以及面板,所述面板上沿其長度方向布置有兩排第一螺栓孔、兩排第二螺栓孔以及兩排第三螺栓孔,兩排第一螺栓孔、兩排第二螺栓孔以及兩排第三螺栓孔于面板的橫向中心線前后對稱布置且逐漸遠離該橫向中心線,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以及第三螺栓孔的尺寸逐漸增大。
[0021]所述第一反力座包括第一反力座底板、第一反力座左側板、第一反力座右側板以及第一反力座加強板,其中第一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一反力座右側板于第一反力座底板的頂面左段及右段縱向布置,第一反力座加強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連接于第一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一反力座右側板的中部,第一反力座加強板的底部連接第一反力座底板的頂面。
[0022]所述第二反力座包括第二反力座底板、第二反力座左側板、第二反力座右側板以及第二反力座加強板,其中第二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二反力座右側板于第二反力座底板的頂面左段及右段縱向布置,第二反力座加強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連接于第二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二反力座右側板的中部,第二反力座加強板的底部連接第二反力座底板的頂面。
[002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實用新型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具有能夠完全模擬動載管夾實際使用狀態,能較客觀地驗證動載管夾設計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動載管夾的正視圖。
[0026]圖2為動載管夾的側視圖。
[0027]圖3為試驗平臺的俯視圖。
[0028]圖4為試驗平臺的正視圖。
[0029]圖5為圖3的A-A剖視圖。
[0030]圖6為動載管夾拉壓測試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0031]其中:
[0032]主梁1.1、底板1.2、面板1.3、加強板1.4、焊接槽1.5、第一螺栓孔1.6、第二螺栓孔1.7、第三螺栓孔1.8
[0033]動載管夾2、上管夾片2.1、銷軸2.2、U型螺栓2.3、六角螺母2.4、襯墊2.5、卡塊2.6
[0034]第一反力座3、第二反力座4、千斤頂底板5、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力傳感器法蘭盤
7、力傳感器8、力傳感器接長桿9、調節螺桿10、光柵尺連接板11、光柵尺12、管道模擬件13、管道模擬件底板13.1、管道段13.2、管道段連接板13.3。
【具體實施方式】
[0035]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動載管夾2,它包括上管夾片2.1、銷軸2.2、U型螺栓2.3、六角螺母2.4、襯墊2.5以及卡塊2.6。其中銷軸2.2穿設于上管夾片2.1的上端,U型螺栓2.3的左右兩端向上穿過上管夾片2.1的左下部以及右下部后通過兩個六角螺母2.4鎖緊從而將上管夾片2.1與U型螺栓2.3固定連接,所述襯墊2.5為弧形結構,所述襯墊2.5開口向上設置于U型螺栓2.3內側表面,所述卡塊2.6嵌置于上管夾片2.1底部中間的卡槽內。
[0036]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它包括試驗平臺I以及安裝于試驗平臺I上的動載管夾拉壓測試工裝。
[0037]參見圖3?圖5,所述試驗平臺I包括兩根橫向并排布置的主梁1.1,主梁1.1為工字梁,兩根主梁1.1的底部以及頂部分別設置有結構相同的底板1.2以及面板1.3,底板1.2以及面板1.3的長寬分別為5000mm和840mm,底板1.2底面至面板1.3頂面高度為792mm,兩根主梁1.1的前側以及后側分別與底板1.2以及面板1.3之間均勻設置有八塊加強板1.4,相鄰兩個加強板1.4的間距為1000mm,其中兩根主梁1.1相接處的底板1.2以及面板1.3上開設有間隔布置的多個條形的焊接槽I.5,通過焊接槽1.5將底板1.2以及面板1.3焊接與兩根主梁1.1上,所述面板1.3上沿其長度方向布置有兩排第一螺栓孔1.6、兩排第二螺栓孔1.7以及兩排第三螺栓孔1.8,兩排第一螺栓孔1.6、兩排第二螺栓孔1.7以及兩排第三螺栓孔1.8于面板1.3的橫向中心線前后對稱布置且逐漸遠離該橫向中心線,第一螺栓孔1.6、第二螺栓孔1.7以及第三螺栓孔1.8的尺寸逐漸增大。第一螺栓孔1.6、第二螺栓孔1.7以及第三螺栓孔1.8內分別旋置有相應規格的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第三螺栓。
[0038]參見圖6,所述動載管夾拉壓測試工裝包括第一反力座3、第二反力座4、千斤頂底板5、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力傳感器法蘭盤7、力傳感器8、力傳感器接長桿9、調節螺桿10、光柵尺連接板11、光柵尺12以及管道模擬件13,管道模擬件13位于調節螺桿10的正右方。
[0039]所述第一反力座3包括第一反力座底板、第一反力座左側板、第一反力座右側板以及第一反力座加強板,其中第一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一反力座右側板于第一反力座底板的頂面左段及右段縱向布置,第一反力座加強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連接于第一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一反力座右側板的中部,第一反力座加強板的底部連接第一反力座底板的頂面。
[0040]所述第二反力座4包括第二反力座底板、第二反力座左側板、第二反力座右側板以及第二反力座加強板,其中第二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二反力座右側板于第二反力座底板的頂面左段及右段縱向布置,第二反力座加強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連接于第二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二反力座右側板的中部,第二反力座加強板的底部連接第二反力座底板的頂面。
[0041]所述第一反力座3以及所述第二反力座4左右布置于試驗平臺I的面板1.3的左段以及右段。
[0042]所述千斤頂底板5通過螺栓與第一反力座3的第一反力座右側板固定連接,所述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橫向向右布置,所述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的左端通過螺栓與千斤頂底板5固定連接,所述力傳感器法蘭盤7有兩個,所述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的右端通過第一個力傳感器法蘭盤7連接力傳感器8的左端,所述力傳感器8的右端通過第二個力傳感器法蘭盤7連接力傳感器接長桿9的左端,所述調節螺桿10的左端旋置于力傳感器接長桿9右端的螺紋孔內,所述調節螺桿10的右端設置有一個銷軸孔,所述光柵尺連接板11的頂部設置有一個缺口,將該缺口套設于調節螺桿10的左段,通過光柵尺連接板11缺口兩側的兩個鎖緊螺母將光柵尺連接板11鎖緊于調節螺桿10上,所述光柵尺12的讀數頭連接于光柵尺連接板11的底部,所述光柵尺12的主尺安裝于光柵尺連接板11正下方的試驗平臺I的面板1.3上。所述管道模擬件13包括管道模擬件底板13.1、管道段13.2以及上下兩塊管道段連接板13.3,所述管道模擬件底板13.1通過螺栓與第二反力座4的第二反力座左側板固定連接,兩塊管道段連接板13.3的右端分別連接模擬件底板13.1的上段以及下段,所述管道段13.2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別于上下兩塊管道段連接板13.3連接。
[0043]上述的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的安裝方法如下:
[0044]1、在試驗平臺的左段和右段位于同一立面內安裝第一反力座3以及所述第二反力座4;
[0045]2、在第一反力座3上安裝千斤頂底板5;
[0046]3、在千斤頂底板5上安裝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
[0047]4、在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右段安裝第一個力傳感器法蘭盤7;
[0048]5、在第一個力傳感器法蘭盤7上安裝力傳感器8;
[0049]6、在力傳感器8上安裝第二個力傳感器法蘭盤7;
[0050]7、在第二個力傳感器法蘭盤7上安裝力傳感器接長桿9;
[0051]8、在調節螺桿10的左段螺桿上旋置兩個鎖緊螺母后將調節螺桿10的左端旋置于力傳感器接長桿9右端的螺紋孔內;
[0052]9、在調節螺桿10的左段螺桿上通過兩個鎖緊螺母鎖緊光柵尺連接板11;
[0053]10、安裝光柵尺12;
[0054]11、在第二反力座4上安裝管道模擬件13。
[0055]—種動載管夾的拉壓測試方法,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0056]步驟一、安裝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
[0057]步驟二、將動載管夾2安裝于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上
[0058]動載管夾2橫向布置,松開U型螺栓2.3和六角螺母2.4,將U型螺栓2.3套裝于管道模擬件13的管道段13.2上,襯墊2.5緊貼管道段13.2的右側壁,鎖緊U型螺栓2.3和六角螺母2.4,卡塊2.6卡住管道段13.2的左側壁,銷軸2.2與調節螺桿10右端的銷軸孔配合連接。
[0059]步驟三、測試
[0060]加載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由于動載管夾2幾乎為剛性,變形量非常小,加載方式采用手動栗加載,而不選用電動栗加載,電動栗速度加載速度快,無法把握加載值的準確性,手動栗雖然加載緩慢,但能準確的加載到預計設定的載荷值,當力傳感器8輸出的加載力接近預計設定載荷時,放慢加載速度直至測試出準確的待測拉壓載荷值。
[0061]當加載雙作用空心千斤頂通過手動栗拉(壓)輸出載荷時,載荷通過力傳感器法蘭傳遞給力傳感器,再通過調節螺桿傳遞給待測的動載管夾,最后通過管道模擬件作用在第二小反力座上。上述的一種動載管夾的拉壓測試方法滿足了動載管夾拉、壓兩個方向的測試,與實際使用狀態完全一致,能客觀地驗證動載管夾設計的合理性。
【主權項】
1.一種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試驗平臺(I)以及安裝于試驗平臺(I)上的動載管夾拉壓測試工裝;所述動載管夾拉壓測試工裝包括第一反力座(3)、第二反力座(4)、千斤頂底板(5)、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力傳感器法蘭盤(7)、力傳感器(8)、力傳感器接長桿(9)、調節螺桿(10)、光柵尺連接板(11)、光柵尺(12)以及管道模擬件(13), 所述第一反力座(3)以及所述第二反力座(4)左右布置于試驗平臺(I)的左段以及右段,所述千斤頂底板(5)與第一反力座(3)連接,所述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橫向向右布置,所述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的左端與千斤頂底板(5)固定連接,所述力傳感器法蘭盤(7)有兩個,所述雙作用空心千斤頂(6)的右端通過第一個力傳感器法蘭盤(7)連接力傳感器(8)的左端,所述力傳感器(8)的右端通過第二個力傳感器法蘭盤(7)連接力傳感器接長桿(9)的左端,所述調節螺桿(10)的左端旋置于力傳感器接長桿(9)右端的螺紋孔內,所述調節螺桿(10)的右端設置有一個銷軸孔,光柵尺連接板(11)的上端連接于調節螺桿(10)上,所述光柵尺(12)的讀數頭連接于光柵尺連接板(11)的底部,所述光柵尺(12)的主尺安裝于光柵尺連接板(11)正下方的試驗平臺(I)上,所述管道模擬件(13)的右端連接第二反力座(4),所述管道模擬件(13)包括管道模擬件底板(13.1)、管道段(13.2)以及上下兩塊管道段連接板(13.3),所述管道模擬件底板(13.1)與第二反力座(4)固定連接,兩塊管道段連接板(13.3)的右端分別連接模擬件底板(13.1)的上段以及下段,所述管道段(13.2)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別于上下兩塊管道段連接板(13.3)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試驗平臺(I)包括兩根橫向并排布置的主梁(1.1),兩根主梁(1.1)的底部以及頂部分別設置有結構相同的底板(1.2)以及面板(1.3),所述面板(1.3)上沿其長度方向布置有兩排第一螺栓孔(1.6)、兩排第二螺栓孔(1.7)以及兩排第三螺栓孔(1.8),兩排第一螺栓孔(1.6)、兩排第二螺栓孔(1.7)以及兩排第三螺栓孔(1.8)于面板(1.3)的橫向中心線前后對稱布置且逐漸遠離該橫向中心線,第一螺栓孔(1.6)、第二螺栓孔(1.7)以及第三螺栓孔(1.8)的尺寸逐漸增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力座包括第一反力座底板、第一反力座左側板、第一反力座右側板以及第一反力座加強板,其中第一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一反力座右側板于第一反力座底板的頂面左段及右段縱向布置,第一反力座加強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連接于第一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一反力座右側板的中部,第一反力座加強板的底部連接第一反力座底板的頂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動載管夾拉壓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力座包括第二反力座底板、第二反力座左側板、第二反力座右側板以及第二反力座加強板,其中第二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二反力座右側板于第二反力座底板的頂面左段及右段縱向布置,第二反力座加強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連接于第二反力座左側板以及第二反力座右側板的中部,第二反力座加強板的底部連接第二反力座底板的頂面。
【文檔編號】G01M13/00GK205483522SQ201620079509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7日
【發明人】王勝利, 高文明, 張小峰, 趙志飛, 游文宇
【申請人】江蘇電力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