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重模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稱重模塊,其包括上頂板組件、設于上頂板組件下方的下底板、設于上頂板組件和下底板之間的傳感器組件以及可將上頂板組件相對下底板頂升起來的頂升裝置,所述上頂板組件包括用于連接被承載件的上承壓板、下連接板以及將上承壓板與下連接板連接起來的連接件,所述上承壓板、下連接板以及連接件為剛性連接,在將被承載件放置到上承壓板時,所述頂升裝置可用于調整上承壓板與被承載件接觸面之間的間隙。本實用新型的稱重模塊可以消除上承壓板與被承載件之間的間隙,避免虛接觸對稱量精度的影響。
【專利說明】
稱重I吳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稱重模塊,尤其涉及一種上頂板組件可以頂升的稱重模塊。
【背景技術】
[0002]中國專利公告第CN2872324Y號專利公開了一種稱重模塊,其包括上頂板、下底板以及設于上頂板與下底板之間的傳感器。被承載件置于上頂板的上表面上。現有技術中,一般情況下,由于被承載件與上頂板之間的間隙較小,所以間隙不容易被發現,導致虛接觸對稱量精度的影響,從而造成了稱量的不穩定以及焊接的不牢固。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稱重模塊,以克服上述稱重模塊中存在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將被承載件緊密貼合在稱重模塊的上表面的稱重模塊。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稱重模塊,其包括上頂板組件、設于上頂板組件下方的下底板、設于上頂板組件和下底板之間的傳感器組件以及可將上頂板組件相對下底板頂升起來的頂升裝置,所述上頂板組件包括用于連接被承載件的上承壓板、下連接板以及將上承壓板與下連接板連接起來的連接件,所述上承壓板、下連接板以及連接件為剛性連接,在將被承載件放置到上承壓板時,所述頂升裝置可用于消除上承壓板與被承載件接觸面之間的間隙。
[0006]優選地,所述上承壓板、下連接板以及連接件為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或者為一體式的。
[0007]優選地,所述下連接板與下底板之間設有一間隙。
[0008]優選地,所述頂升裝置為豎直方向放置的螺絲,所述螺絲與下連接板為螺紋連接,通過轉動螺絲,可以使所述螺絲的底端抵持到下底板的上表面上從而將上頂板組件頂起。
[0009]優選地,所述螺絲為四個,且分別設置在下連接板的四個角落。
[0010]優選地,還包括將下連接板連接到下底板上的螺絲,所述螺絲將下連接板限制在只能在所述間隙范圍內移動。
[0011]優選地,還包括用于限制上頂板組件在一個方向移動的導向組件。
[0012]優選地,所述導向組件包括固定在傳感器組件上的導向件以及與導向件相配合的兩平行的導向面。
[0013]優選地,所述導向面為形成于下連接板的凹孔內的兩內側邊。
[0014]優選地,所述傳感器組件包括傳感器、設于傳感器上方的上承壓件以及設于傳感器下方的下承壓件,所述導向件固定在下承壓件的下方。
[0015]本實用新型的稱重模塊可以消除上承壓板與被承載件之間的間隙,避免虛接觸對稱量精度的影響。
【附圖說明】
[0016]包括附圖是為提供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理解,它們被收錄并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附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與本說明書一起起到解釋本實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圖中: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稱重模塊的立體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稱重模塊的部分剖視圖。
[0019]圖3為圖1中A-A向的部分剖視圖。
[0020]圖4為圖3中B-B向的部分剖視圖。
[0021]圖5為圖4中C-C向的部分剖視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稱重模塊上安裝被承載件的示意圖。
[0023]圖7為圖6中D處的放大圖。
[0024]圖8為圖7中D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現在將詳細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26]參見圖1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稱重模塊100,其包括上頂板組件1、設于上頂板組件I下方的下底板4、設于上頂板組件I和下底板4之間的傳感器組件2以及可將上頂板組件I相對下底板4頂升起來的頂升裝置。稱重模塊100還包括若干個將若干部件連接起來的螺絲3。
[0027]參閱圖2所示,上頂板組件I包括用于連接被承載件8的上承壓板11、下連接板13以及將上承壓板11與下連接板13連接起來的連接件12。所述上承壓板11、下連接板13以及連接件12為剛性連接。所述上承壓板11、下連接板13以及連接件12為一體式的。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上承壓板11、下連接板13以及連接件12也可以為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通過剛性連接,可以使上承壓板11與下連接板13通過連接件12互相傳遞力。
[0028]所述傳感器組件2包括傳感器22、設于傳感器22上方的上承壓件21以及設于傳感器22下方的下承壓件23。在本實施方式中,傳感器22為柱式傳感器。上承壓板11的下方固定一個滑動銅板5,滑動銅板5與上承壓件21的上頂面接觸連接。
[0029]進一步參見圖4所示,下連接板13與下底板4之間設有一間隙a。由于間隙a的存在,當被承載件8放置在上承壓板11上時,被承載件8的重量可以全部傳到傳感器23上。
[0030]當傳感器23發生損壞時,下連接板13下移并抵持到下底板4上,上頂板組件可以輔助支撐被承載件8,提高稱重系統的安全性。
[0031]還包括將下連接板13連接到下底板4上的螺絲32,所述螺絲32將下連接板13限制在只能在所述間隙a范圍內移動。通過該螺絲32,可以構成防拔力構件。
[0032]螺絲3還包括將下支撐件23固定到傳感器22上的螺絲35、將下承壓件23固定到導向件6上的螺絲34以及將導向件6固定到下底板4上的螺絲33。在對上頂板組件I施加一定的力后,使傳感器22不受力,松掉螺絲34,即可將傳感器組件2取下,進行維修或者更換,實現了零間隙維護。
[0033]進一步參閱圖5所示,下承壓件23的下方固定有導向件6,下連接板13設有凹孔131。導向件6伸入凹孔131內。凹孔131的內部設有兩平行的導向面(1311,1312),導向件6與導向面(1311,1312)相配合,使上頂板組件I只能在一個方向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減小因摩擦而導致下連接板13與導向件6的磨損,在導向件6與下連接板13之間設有耐磨件7。導向件6設有與導向面(1311,1312)相對的平行的兩側邊(61,62)。
[0034]進一步參閱圖6至圖8所示,在稱重模塊100的上方設有被承載件8。承載件8放置到上承壓板11上。由于基底的不平、稱重模塊100放歪或者其它原因,有的稱重模塊100的上承壓板11與被承載件8之間會存在一個帶傾斜角度的間隙。當講上承壓板11與被承載件8焊接在一起時,由于間隙的存在,會造成虛焊的發生,進而導致焊接的不牢靠。該間隙還會導致測量的不準確。通過調整頂升裝置,可用于消除上承壓板11與被承載件8接觸面之間的間隙,避免虛焊的發生。
[0035]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稱重模塊100的中心軸與豎直方向有一夾角b,從而導致了被承載件8與上承壓板11之間存在一個帶傾斜角度c的間隙。頂升裝置為豎直方向放置的螺絲31,所述螺絲31與下連接板13為螺紋連接,通過轉動螺絲31,可以使所述螺絲31的底端抵持到下底板4的上表面上從而將上頂板組件I頂起。所述螺絲31為四個,且分別設置在下連接板13的四個角落。通過轉動螺絲31,可以消除帶傾斜角度c的間隙。
[0036]本領域技術人員可顯見,可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因此,旨在使本實用新型覆蓋落在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技術方案范圍內的對本實用新型的修改和變型。
【主權項】
1.一種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頂板組件(I)、設于上頂板組件(I)下方的下底板(4)、設于上頂板組件(I)和下底板(4)之間的傳感器組件(2)以及可將上頂板組件(I)相對下底板(4)頂升起來的頂升裝置,所述上頂板組件(I)包括用于連接被承載件(8)的上承壓板(II)、下連接板(I3)以及將上承壓板(II)與下連接板(13)連接起來的連接件(I2),所述上承壓板(11)、下連接板(13)以及連接件(12)為剛性連接,在將被承載件(8)放置到上承壓板(11)時,所述頂升裝置可用于消除上承壓板(11)與被承載件(8)接觸面之間的間隙。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壓板(11)、下連接板(13)以及連接件(12)為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或者為一體式的。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連接板(13)與下底板(4)之間設有一間隙。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升裝置為豎直方向放置的螺絲(31),所述螺絲(31)與下連接板(13)為螺紋連接,通過轉動螺絲(31),可以使所述螺絲(31)的底端抵持到下底板(4)的上表面上從而將上頂板組件(I)頂起。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31)為四個,且分別設置在下連接板(13)的四個角落。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將下連接板(13)連接到下底板(4)上的螺絲(32),所述螺絲(32)將下連接板(13)限制在只能在所述間隙范圍內移動。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限制上頂板組件(I)在一個方向移動的導向組件。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組件包括固定在傳感器組件(2)上的導向件(6)以及與導向件(6)相配合的兩平行的導向面(1311,1312)。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面(1311,1312)為形成于下連接板(13)的凹孔(131)內的兩內側邊。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稱重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組件(2)包括傳感器(22)、設于傳感器(22)上方的上承壓件(21)以及設于傳感器(22)下方的下承壓件(23),所述導向件(6)固定在下承壓件(23)的下方。
【文檔編號】G01G21/02GK205483229SQ201620112795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3日
【發明人】巢志鶴, 張萍, 丁成綱
【申請人】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儀器有限公司,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測量技術有限公司,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