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包括電容傳感器,電容傳感器的頂端設置有抗凝血涂層板,抗凝血涂層板的內部設置有固定電機、移動電機、凝血儲存囊、蓄電池和無線通訊裝置,固定電機的底端設置有固定伸縮桿,固定伸縮桿的底端設置有吸盤,移動電機的底端設置有移動伸縮桿,移動伸縮桿的底端設置有移動腳輪,移動腳輪的一側設置有腳輪電機,凝血儲存囊的底端設置有凝血提取器。本實用新型的通過設置有腳輪電機和無線通訊裝置,能夠在人工器官上多出進行檢測,將多處檢測到的數據信息通過無線通訊裝置傳輸出去,進行快速的分析,提高了檢測的精準度和檢測速度,保證了病人的身體健康,適用于醫務人員。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人工器官是暫時或永久性地代替身體某些器官主要功能的人工裝置。使用較廣泛的有:①人工肺(氧合器)模擬肺進行02與C02交換的裝置,通過氧合器使體內含氧低的靜脈血氧合為含氧高的動脈血。②人工心臟(血栗)。代替心臟排血功能的裝置,結構與栗相似,能驅動血流克服阻力沿單向流動。人工心臟與人工肺合稱人工心肺機,于1953年首次用于人體,主要適用于復雜的心臟手術。③人工腎(血液透析器)。人造器官在醫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對于患有各種組織、器官的功能喪失或者功能障礙癥的患者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拓寬了疾病治療的途徑,增加了病人獲救的機會,已經并仍在繼續使越來越多的患者受益。
[0003]人工器官中,以人工心臟為例,與人體組織、血液等還存在生物相容性問題,其中人工器官表面與血液接觸造成的凝血問題,對人工器官和人體都存在很大的危害。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復雜的化學連鎖反應過程,人體內具有維持血液正常流動的機制,既不出血,也不會導致血栓形成。但是,當機體全身或局部凝血系統加強或抗凝系統減弱,纖溶(溶栓)能力下降或抗纖溶性增強,在某些誘因(例如有人工器官的存在)的作用下,就可能導致血栓形成或形成的血栓不能被清出體外,血液無處不在,血栓或栓塞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引起血管血流明顯減少甚至完全中斷的一組疾病。如果血栓發生在動脈,可導致供血的器官或組織嚴重缺血或血流中斷,如腦供血不足、不穩定性心絞痛;還可導致器官或組織因缺血而壞死,如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如果血栓發生在靜脈,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引起下肢血液回流障礙,導致水腫和靜脈功能不全等。
[0004]栓塞是心臟或血管內已形成的血栓,脫落后順血流堵塞其他重要臟器血管的綜合征。如心房纖顫病人常有左心房內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脫落,則可順血流堵在腦血管,引起腦組織壞死(腦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可堵塞肺動脈(肺栓塞),引起急性右心衰竭,嚴重的可導致患者死亡。
[0005]現有的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固定設置在人工器官上,只能檢測到人工器官上的小部分的凝血,造成檢測的誤差較大,所以反饋給醫生的信息不準確,誤導醫生下出錯誤的診斷,還有檢測到的信息不能及時的傳達給醫生,危及病人的身體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8]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包括電容傳感器,所述電容傳感器的頂端設置有抗凝血涂層板,所述抗凝血涂層板的內部設置有固定電機、移動電機、凝血儲存囊、蓄電池和無線通訊裝置,所述固定電機的底端設置有固定伸縮桿,所述固定伸縮桿的底端設置有吸盤,所述移動電機的底端設置有移動伸縮桿,所述移動伸縮桿的底端設置有移動腳輪,所述移動腳輪的一側設置有腳輪電機,所述凝血儲存囊的底端設置有凝血提取器。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電容傳感器是由激勵極板、接收極板和傳感觸頭組成,兩個所述傳感觸頭之間設置有激勵極板,所述傳感觸頭的外側設置有接收極板。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無線通訊裝置與遠程控制信號連接,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分別與電容傳感器固定電機、移動電機和腳輪電機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分別與電容傳感器、無線通訊裝置、固定電機、移動電機和腳輪電機電性連接。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移動伸縮桿分別與移動電機和移動腳輪螺紋連接,所述固定伸縮桿分別與固定電機和吸盤螺紋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通過設置有腳輪電機和無線通訊裝置,能夠在人工器官上多出進行檢測,將多處檢測到的數據信息通過無線通訊裝置傳輸出去,進行快速的分析,提高了檢測的精準度和檢測速度,保證了病人的身體健康,整個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適用于醫務人員。
【附圖說明】
[0013]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模塊圖;
[0016]圖中:1、電容傳感器;11、激勵極板;102、接收極板;103、傳感觸頭;2、抗凝血涂層板;3、固定電機;4、移動電機;5、凝血儲存囊;6、蓄電池;7、無線通訊裝置;8、固定伸縮桿;9、吸盤;10、移動伸縮桿;11、移動腳輪;12、腳輪電機;13、遠程控制端;14、凝血提取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8]實施例1
[0019]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包括電容傳感器I,電容傳感器I的頂端設置有抗凝血涂層板2,抗凝血涂層板2的內部設置有固定電機3、移動電機4、凝血儲存囊5、蓄電池6和無線通訊裝置7,固定電機3的底端設置有固定伸縮桿8,固定伸縮桿8的底端設置有吸盤9,移動電機4的底端設置有移動伸縮桿10,移動伸縮桿10的底端設置有移動腳輪11,移動腳輪11的一側設置有腳輪電機12,凝血儲存囊5的底端設置有凝血提取器14。
[0020]電容傳感器I是由激勵極板101、接收極板102和傳感觸頭103組成,兩個傳感觸頭103之間設置有激勵極板101,傳感觸頭103的外側設置有接收極板102,能夠精準檢測人工器官表面凝血的數據信息。
[0021]無線通訊裝置7與遠程控制端13信號連接,無線通訊裝置7分別與電容傳感器1、固定電機3、移動電機4和腳輪電機12電性連接,蓄電池6分別與電容傳感器1、無線通訊裝置7固定電機3、移動電機4和腳輪電機12電性連接,便于對整個裝置進行控制。
[0022]移動伸縮桿10分別與移動電機4和移動腳輪11螺紋連接,固定伸縮桿8分別與固定電機3和吸盤9螺紋連接,便于拆裝,易于維修。
[0023]具體的,通過吸盤9吸附在人工器官上,進行檢測,當一個部位檢測過后,通過固定電機3將固定伸縮桿8縮短,使移動伸縮桿10伸長,使腳輪電機12工作,使移動腳輪11移動,檢測到的信息快速傳遞到無線通訊裝置7,通過凝血提取器14提取一部分凝血儲放在凝血儲存囊5,取出整個裝置,對凝血仔細檢測分析。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通過設置有腳輪電機4和無線通訊裝置7,能夠在人工器官上多出進行檢測,將多處檢測到的數據信息通過無線通訊裝置7傳輸出去,進行快速的分析,提高了檢測的精準度和檢測速度,保證了病人的身體健康,整個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適用于醫務人員。
[0025]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包括電容傳感器(I),所述電容傳感器(I)的頂端設置有抗凝血涂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血涂層板(2)的內部設置有固定電機(3)、移動電機(4)、凝血儲存囊(5)、蓄電池(6)和無線通訊裝置(7),所述固定電機(3)的底端設置有固定伸縮桿(8),所述固定伸縮桿(8)的底端設置有吸盤(9),所述移動電機(4)的底端設置有移動伸縮桿(10),所述移動伸縮桿(10)的底端設置有移動腳輪(11),所述移動腳輪(11)的一側設置有腳輪電機(12),所述凝血儲存囊(5)的底端設置有凝血提取器(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容傳感器(I)是由激勵極板(101)、接收極板(102)和傳感觸頭(103)組成,兩個所述傳感觸頭(103)之間設置有激勵極板(101),所述傳感觸頭(103)的外側設置有接收極板(10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通訊裝置(7)與遠程控制端(13)信號連接,所述無線通訊裝置(7)分別與電容傳感器(1)、固定電機(3)、移動電機(4)和腳輪電機(12)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6)分別與電容傳感器(1)、無線通訊裝置(7)固定電機(3)、移動電機(4)和腳輪電機(12)電性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伸縮桿(10)分別與移動電機(4)和移動腳輪(11)螺紋連接,所述固定伸縮桿(8)分別與固定電機(3)和吸盤(9)螺紋連接。
【文檔編號】G08C17/02GK205450002SQ201521134755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
【發明人】牟麗莎, 蔡志明
【申請人】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