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圓棒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棒物料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圓棒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圓棒從磨床出來后,通過機構定位,移栽帶動圓棒在激光測徑儀上檢測,檢測完成后,放到后端送圓棒機構上,通過皮帶線送到下一工位,進行攻絲處理,制作出螺紋。上述過程需要完成圓棒的外徑檢測和移栽等機械動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包括:設有軌道的夾具組件、通過夾具組件銜接的兩個輸送機構,以及位于兩個輸送機構之間的外徑檢測機構,所述夾具組件包括架體和設置在架體上的若干個夾具,其特征在于,兩個輸送機構均包括若干個輸送輥,所述軌道上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與所述架體通過導柱導套結構連接,若干個所述夾具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夾具上設置相互配合的固定端和轉動端,所述轉動端通過轉軸鉸接在架體上。
[0005]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外徑檢測機構上設置有檢測槽,所述檢測槽內設有激光測徑儀。
[0006]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輸送輥周向設置有環繞自身一圈的輸送槽。
[0007]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同一個輸送機構上的所述輸送輥中,至少有一個輸送棍連接電機。
[0008]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轉軸通過彎臂連接一夾持氣缸,彎臂一端固定連接轉軸,彎臂另一端鉸接夾持氣缸。
[0009]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同一個輸送機構上的輸送輥均位于同一條直線上。
[0010]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架體和所述固定板之間還設有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運動方向與所述導柱軸向平行。
[0011]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板還連接有一個移動模組,所述移動模組與所述軌道平行。
[0012]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移動模組為設置電機的絲桿。
[0013]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架體設有三個相間設置的夾具。
[0014]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5](I)每個輸送機構均通過四個輸送輥對圓棒進行輸送,且首尾兩個均通過電機驅動主動旋轉,中間兩個被動旋轉,這樣圓棒便能夠在輸送槽內被驅動向前移動。
[0016](2)兩個輸送機構相互靠近,可以方便圓棒靠近和遠離激光測徑儀,方便前后工序的銜接。
[0017](3)夾具組件通過移動模組的作用可以在兩個輸送機構和激光測徑儀三者之間移動,升降氣缸和導柱導套可以輔助夾具升降,將圓棒從輸送機構上取下或放到輸送機構上。
[0018](4)夾持氣缸通過彎臂的導向作用,可以將氣缸桿的伸縮運動轉化成轉軸的旋轉運動,進而驅動轉動端實現夾具開合。
[0019](5)同一個輸送機構上的輸送輥均位于同一條直線上,這樣可以實現多個夾具同時對同一根圓棒的夾持。
[0020](6)輸送槽的結構能夠保證圓棒只能夠在輸送機構上沿其軸向運動,但是不會發生滾動。
[0021](7)夾具之間相間設置,這樣相對于傳送帶的好處就是,相鄰兩個夾具之間存在間隙,激光測徑儀可以對圓棒周向進行全面測量,不會有側面被遮擋。
【附圖說明】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
[002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帶有夾具的架體的立體結構圖;
[0025]圖中:1、第一輸送機構,2、第二輸送機構,3、輸送棍,4、輸送槽,5、軌道,6、架體,7、固定板,8、導柱,9、導套,10、夾具,11、固定端,12、轉動端,13、轉軸,14、彎臂,15、夾持氣缸,16、升降氣缸,17、移動模組,18、圓棒,19、外徑檢測機構,20、檢測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27]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圓棒18檢測裝置,包括:設有軌道5的夾具10組件、通過夾具10組件銜接的兩個輸送機構,以及位于兩個輸送機構之間的外徑檢測機構19,夾具10組件包括架體6和設置在架體6上的三個相間設置的夾具10,兩個輸送機構均包括四個輸送輥3,軌道5上設有固定板7,固定板7與架體6通過導柱8導套9結構連接,三個夾具10位于同一直線上,夾具10上設置相互配合的固定端11和轉動端12,轉動端12通過轉軸13鉸接在架體6上。升降氣缸16和導柱8導套9可以輔助夾具10升降,將圓棒18從輸送機構上取下或放到輸送機構上。
[0028]外徑檢測機構19上設置有檢測槽20,檢測槽20內設有激光測徑儀。兩個輸送機構相互靠近,可以方便圓棒18靠近和遠離激光測徑儀,方便前后工序的銜接。
[0029]輸送輥3周向設置有環繞自身一圈的輸送槽4,輸送槽4的結構能夠保證圓棒18只能夠在輸送機構上沿其軸向運動,但是不會發生滾動。
[0030]同一個輸送機構上的輸送輥3中,首尾兩個輸送輥3通過皮帶(未圖示)連接,且其中一個連接電機。每個輸送機構均通過四個輸送輥3對圓棒18進行輸送,且首尾兩個均通過電機驅動主動旋轉,中間兩個被動旋轉,這樣圓棒18便能夠在輸送槽4內被驅動向前移動。
[0031]夾具10之間相間設置,這樣相對于傳送帶的好處就是,相鄰兩個夾具10之間存在間隙,激光測徑儀可以對圓棒18周向進行全面測量,不會有側面被遮擋。[0032 ] 轉軸13通過彎臂14連接一夾持氣缸15,彎臂14一端固定連接轉軸13,彎臂14另一端鉸接夾持氣缸15,彎臂14為L字形結構,彎臂14與夾持氣缸15連接一端設置腰型孔,夾持氣缸15通過彎臂14的導向作用,可以將氣缸桿的伸縮運動轉化成轉軸13的旋轉運動,進而驅動轉動端12實現夾具1開合。
[0033]同一個輸送機構上的輸送輥3均位于同一條直線上,這樣可以實現多個夾具10同時對同一根圓棒18的夾持。
[0034]架體6和固定板7之間還設有升降氣缸16,升降氣缸16運動方向與導柱8軸向平行。
[0035]固定板7還連接有一個移動模組17,移動模組17與軌道5平行,移動模組17為設置電機的絲桿。夾具10組件通過移動模組17的作用可以在兩個輸送機構和激光測徑儀三者之間移動。
[0036]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如圖1所示,圓棒18從第一輸送機構I進入,通過輸送輥3傳動作用,一根圓棒18恰好搭在四個輸送輥3上,此時夾具10組件沿移動模組17運動到第一輸送機構I,夾持氣缸15推出使夾具10轉動端12打開,然后升降氣缸16驅動夾具10上升,使圓棒18進入到固定端11的槽內,夾持氣缸15回縮,閉合轉動端12,進而實現對圓棒18的夾持,然后夾具10組件通過移動模組17緩慢從激光測距儀下方的檢測槽20通過,實現外徑的檢測,然后夾具10組件將圓棒18放到第二輸送機構2上,輸送機構將圓棒18運離出去。
[0037]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包括:設有軌道的夾具組件、通過夾具組件銜接的兩個輸送機構,以及位于兩個輸送機構之間的外徑檢測機構,所述夾具組件包括架體和設置在架體上的若干個夾具,其特征在于,兩個輸送機構均包括若干個輸送輥,所述軌道上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與所述架體通過導柱導套結構連接,若干個所述夾具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夾具上設置相互配合的固定端和轉動端,所述轉動端通過轉軸鉸接在架體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徑檢測機構上設置有檢測槽,所述檢測槽內設有激光測徑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輥周向設置有環繞自身一圈的輸送槽。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同一個輸送機構上的輸送輥中,首尾兩個輸送輥通過皮帶連接,且其中一個連接電機。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通過彎臂連接一夾持氣缸,彎臂一端固定連接轉軸,彎臂另一端鉸接夾持氣缸。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同一個輸送機構上的輸送輥均位于同一條直線上。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和所述固定板之間還設有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運動方向與所述導柱軸向平行。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還連接有一個移動模組,所述移動模組與所述軌道平行。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模組為設置電機的絲桿。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設有三個相間設置的夾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棒檢測裝置,包括:設有軌道的夾具組件、通過夾具組件銜接的兩個輸送機構,以及位于兩個輸送機構之間的外徑檢測機構,夾具組件包括架體和設置在架體上的若干個夾具,兩個輸送機構均包括若干個輸送輥,軌道上設有固定板,固定板與架體通過導柱導套結構連接,若干個夾具位于同一直線上,夾具上設置相互配合的固定端和轉動端,轉動端通過轉軸鉸接在架體上。每個輸送機構均通過四個輸送輥對圓棒進行輸送,且收尾兩個均通過電機驅動主動旋轉,中間兩個被動旋轉,這樣圓棒便能夠在輸送槽內被驅動向前移動。兩個輸送機構相互靠近,可以方便圓棒靠近和遠離激光測徑儀,方便前后工序的銜接。
【IPC分類】G01B11/10
【公開號】CN205333019
【申請號】CN201521038798
【發明人】朱燕津
【申請人】愛彼思(蘇州)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