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裝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
【背景技術】
:
[0002]透平機械零部件涉及轉子類及靜子類結構件,工作過程中轉子相對于靜子組件旋轉。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氣流損失,設計上盡量減小轉子、靜子之間的徑向間隙,轉子采用蓖齒結構、靜子零件采用蜂窩結構進行封嚴。此類機構在工作時,蓖齒會嵌入靜子蜂窩內,刮磨蜂窩,使得蜂窩局部材料磨損形成溝槽,尺寸發生變化。
[0003]零件的磨損情況對機構的運行、工作效率、使用狀態、安全性等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準確地測量零件的磨損情況,有助于正確地評定機構工作狀況是否存在異常。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可以直接測量靜子蜂窩類零件工作后磨損尺寸的測具,保證操作方法簡便,測量準確度高,能夠正確評價出磨損形成的溝槽位置、寬度、深度等相關技術參數。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包括:調整板,測桿固接在調整板一側,測桿上滑動連接測頭,所述測頭端部為長條狀,所述測桿上設置有刻度,所述測頭與測桿連接處對應設置有刻度。
[0007]所述測桿和測頭之間還設置有定位擰緊螺釘。
[0008]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9]將被測工件放置到平臺或者工作臺上,將調整板放置到零件的水平方向基準平面上,調整保證測具測頭與被測工件磨損位置位于同一高度,測具測頭前端面與零件的垂直方向基準面貼合,調整測頭和測桿的刻度線對正為“0”,沿被測量工件磨損部位滑動測頭,使得測具測頭端面與被測量工件磨損部位底部貼合,此時通過測頭和測桿的刻度差值測得被測工件磨損深度。
[0010]本實用新型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的有益效果:零件的磨損情況對機構的運行、工作效率、使用狀態、安全性等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測具能夠準確地測量零件的磨損情況,有助于正確地評定機構工作狀況是否存在異常,可測量不同零件或者同一零件不同高度、不同部位的磨損尺寸,結構簡單,經濟實用。
【附圖說明】
: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3]1-調整板,2-測桿,3-測頭,4-定位擰緊螺釘,5-被測工件。【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5]根據圖2所示,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包括:調整板1,測桿2固接在調整板1 一側,測桿2上滑動連接測頭3,所述測頭端部為長條狀,所述測桿2上設置有刻度,所述測頭3與測桿2連接處對應設置有刻度。
[0016]所述測桿2和測頭3之間還設置有定位擰緊螺釘4,用于測頭在測桿上的定位鎖緊。
[0017]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18]根據圖1所示,將被測工件5放置到平臺或者工作臺上,將調整板1放置到被測工件2的水平方向基準平面上,調整保證測具的測頭3與被測工件5磨損位置位于同一高度,測具的測頭3前端面與被測工件5的垂直方向基準面貼合,調整測頭3和測桿2的刻度線對正為“0”,沿被測工件5磨損部位滑動測頭3,使得測具的測頭3端面與被測工件5磨損部位底部貼合,此時通過測頭3和測桿2的刻度差值測得被測工件5磨損深度。
[0019]最后應該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調整板,測桿固接在調整板一側,測桿上滑動連接測頭,所述測頭端部為長條狀,所述測桿上設置有刻度,所述測頭與測桿連接處對應設置有刻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測桿和測頭之間還設置有定位擰緊螺釘。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測量蜂窩類零件磨損深度的測具,包括:調整板,測桿固接在調整板一側,測桿上滑動連接測頭,所述測頭端部為長條狀,所述測桿上設置有刻度,所述測頭與測桿連接處對應設置有刻度;所述測桿和測頭之間還設置有定位擰緊螺釘。有益效果為:零件的磨損情況對機構的運行、工作效率、使用狀態、安全性等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測具能夠準確地測量零件的磨損情況,有助于正確地評定機構工作狀況是否存在異常,可測量不同零件或者同一零件不同高度、不同部位的磨損尺寸,結構簡單,經濟實用。
【IPC分類】G01B5/18, G01N3/56
【公開號】CN205079717
【申請號】CN201520874074
【發明人】韓冰, 張友輝, 李中生
【申請人】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9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