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擬燃煤電站鍋爐熱流密度檢測的實驗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輻射高溫測量,特別是一種模擬燃煤電站鍋爐熱流密度檢測的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鍋爐結渣會降低水冷壁及對流受熱面的傳熱效率,嚴重影響鍋爐的正常運行。近年來隨著新疆準東煤田的開發,對易結渣煤種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為此急需一種能夠準確檢測爐內結渣程度的方法來保證鍋爐的安全穩定運行。
[0003]目前采用的鍋爐結渣程度檢測技術主要包括光學法、用火檢配套設備檢測及人工巡檢等方式。
[0004]光學法是安裝隔熱相機或紅外設備,通過爐壁形態及溫度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判斷爐內結渣情況。其優點是直觀,時效性強。但基于光學法的設備非常昂貴,而且需要增設冷卻系統,導致系統復雜,維護成本高。另一方面,直觀判斷往往受到爐內火焰特性和煤種特性的影響,且無法在爐內所有關鍵位置均安裝光學設備,往往會出現檢測死角。
[0005]火檢配套設備檢測是通過溫度傳感器等間接進行檢測,只能檢測燃燒器附近區域的結渣程度,無法對爐內所有區域的結渣程度進行觀測。
[0006]人工巡檢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方式。人工巡檢主要靠運行機組人員觀測火焰來判斷結渣程度,人力成本高,判斷時效性差,且判斷準確度與運行機組人員的運行經驗密切相關,如果人員經驗不足,則很難保證判斷的準確性。
[0007]針對上述現有檢測技術的缺陷,擬研究一種鍋爐結渣程度檢測新技術。該新技術立足于通過檢測鍋爐不同位置的熱流密度分布特征得出熱流變化情況,然后利用數學模型準確判斷鍋爐結渣程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模擬燃煤電站鍋爐熱流密度檢測的實驗裝置,為開展這項新技術研究提供實驗手段。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擬燃煤電站鍋爐熱流密度檢測的實驗裝置,包括板式加熱爐;在該板式加熱爐的爐膛前面安裝由一排水管組成的水冷壁,水冷壁的上、下端分別與進水箱和出水箱相接,高溫輻射熱流計穿過水冷壁插入板式加熱爐的爐膛前端,在高溫輻射熱流計與板式加熱爐的爐膛之間有可上下移動的熱流計擋板。
[0010]為提高熱流計的檢測準確度,所述高溫輻射熱流計由1#高溫輻射熱流計和2#高溫輻射熱流計組成。
[0011]本實用新型實驗裝置,用板式加熱爐模擬鍋爐的爐膛,用與進水箱和出水箱相接的水冷壁模擬鍋爐的水冷壁。其工作原理是:板式加熱爐通過改變電加熱功率控制其爐膛溫度變化,模擬鍋爐在不同結渣程度下熱流密度變化,由高溫輻射熱流計將熱流密度變化值檢測出來,根據已建立的傳熱模型,由熱流密度值的衰減獲得爐內結渣程度信息。
[0012]利用本實用新型實驗裝置,可以模擬燃煤電站鍋爐熱流密度檢測,為通過檢測鍋爐不同位置熱流密度分布特征得出熱流變化、然后利用數學模型判斷鍋爐結渣程度的研究提供實驗手段。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1#高溫輻射熱流計;2_2#高溫輻射熱流計;3_水冷壁;4_熱流計擋板;5-板式加熱爐;6_進水箱,7-出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本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在電熱式板式加熱爐5的爐膛前面安裝由一排(本實施例為四根)水管組成的水冷壁3,水冷壁的上、下端分別與進水箱6和出水箱7相接,在水冷壁3 一側沿中心部位的水管接縫中開設上下兩個孔(未圖示),分別將1#高溫輻射熱流計1和2#高溫輻射熱流計2從孔中穿過水冷壁插入爐膛內(用兩個高溫輻射熱流計相互對照,可以提高熱流計的檢測準確度),在板式加熱爐的爐膛上壁前端開孔,在孔中插可上下移動的熱流計擋板4,用其配合電加熱調節爐膛的溫度變化。
【主權項】
1.一種模擬燃煤電站鍋爐熱流密度檢測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加熱爐(5);在該板式加熱爐的爐膛前面安裝由一排水管組成的水冷壁(3),水冷壁(3)的上、下端分別與進水箱(6)和出水箱(7)相接,高溫輻射熱流計(1、2)穿過水冷壁(3)插入板式加熱爐的爐膛前端,在高溫輻射熱流計與板式加熱爐的爐膛之間有可上下移動的熱流計擋板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燃煤電站鍋爐熱流密度檢測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輻射熱流計由1#高溫輻射熱流計(1)和2#高溫輻射熱流計(2)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模擬燃煤電站鍋爐熱流密度檢測的實驗裝置,在板式加熱爐的爐膛前面安裝由一排水管組成的水冷壁,水冷壁的上、下端分別與進水箱和出水箱相接,高溫輻射熱流計穿過水冷壁插入板式加熱爐的爐膛前端,在高溫輻射熱流計與板式加熱爐的爐膛之間有可上下移動的熱流計擋板。利用本實驗裝置模擬燃煤電站鍋爐熱流密度檢測,為通過檢測鍋爐不同位置的熱流密度分布特征得出熱流變化、然后利用數學模型判斷鍋爐結渣程度的研究提供實驗手段。
【IPC分類】G01J5/00
【公開號】CN205015089
【申請號】CN201520710052
【發明人】高繼錄, 龐開宇, 康壯, 路軍鋒, 王智, 周興野
【申請人】遼寧中電投電站燃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