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戰機測試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加載形式主要有:重力加載、杠桿加載、液壓裝置加載、氣動裝置加載。想要完成大負載的加載,重力加載、杠桿加載需要借助外部設備才能夠實現,不可取。傳統的大負載加載機構基本采用的是液壓作動筒或氣壓作動筒式,環境噪聲比較大,氣候、溫度變化就會漏油、漏氣出現密封問題。還有就是油壓或氣壓也不易控制,不能滿足高精度的要求。另夕卜,液壓或氣壓作動筒的維護成本比較高,需要大量的售后服務成本。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包括:
[0006]加載工夾具,用于連接掛彈鉤并為掛彈鉤加載或卸載拉力;
[0007]還包括:
[0008]伺服電動缸,與加載工夾具連接,用于為加載工夾具提供動力;
[0009]拉力傳感器,與加載工夾具連接,用于采集加載工夾具為掛彈鉤提供的拉力;
[0010]控制裝置,分別與伺服電動缸和拉力傳感器連接,用于結合拉力傳感器的采集數據控制伺服電動缸的出力。
[0011]所述加載工夾具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夾具、加載鉤和下夾具,所述上夾具與掛彈鉤連接,所述下夾具分別與拉力傳感器和伺服電動缸連接。
[0012]所述伺服電動缸和加載工夾具之間設有伺服驅動器。
[0013]所述伺服電動缸中設有防回轉機構。
[0014]所述檢測設備還包括用于顯示拉力傳感器采集數據以及各部件工作狀態的顯示器。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6]I)控制裝置采用PLC可編程控制器控制、操作維護簡單、工作穩定可靠,并可實現高精度位置控制、加載力控制,拉力傳感器可以采集加載工夾具的拉力,為伺服電動缸的處理調整提供依據。
[0017]2)上夾具、加載鉤和下夾具易于檢測設備與掛彈鉤的裝配。
[0018]3)伺服驅動器可以提供多種保護措施,超載保護、限位保護和行程保護等
[0019]4)防回轉機構可以防止設備故障時伺服電動缸倒轉,避免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包含顯示器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伺服電動缸工作原理圖;
[0024]圖5為檢測設備的控制電路圖;
[0025]其中:1、上夾具,2、加載鉤,3、下夾具,4、拉力傳感器,5、伺服電動缸,6、顯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0027]—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
[0028]加載工夾具,用于連接掛彈鉤并為掛彈鉤加載或卸載拉力;
[0029]還包括:
[0030]伺服電動缸5,與加載工夾具連接,用于為加載工夾具提供動力;
[0031]拉力傳感器4,與加載工夾具連接,用于采集加載工夾具為掛彈鉤提供的拉力;
[0032]控制裝置,分別與伺服電動缸5和拉力傳感器4連接,用于結合拉力傳感器4的采集數據控制伺服電動缸5的處理出力。
[0033]本檢測設備通過拉力傳感器4,可以O?25mm/SeC可調伺服電動缸運動速度,為檢測提供O?45kN控制拉力,其控制精度可達到I %。加載工夾具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夾具1、加載鉤2和下夾具3,上夾具I與掛彈鉤連接,下夾具3分別與拉力傳感器4和伺服電動缸5連接,加載工夾具是在充分考慮方便多種型號掛彈鉤測試需要,設計復合的掛彈鉤安裝加載工夾具。設計了掛鉤上鎖口,地面保險銷口和觀察口等,使用時裝入掛彈鉤,在固定銷孔插入固定銷即可固定。根據不同型號掛彈鉤,加載通過左右加載鉤2或中加載鉤2實現。
[0034]伺服電動缸5中設有防回轉機構,此外伺服電動缸可精密控制拉力,很容易與以PLC為核心的控制裝置連接,實現高精密運動控制。低噪音,節能,干凈,高剛性,抗沖擊力,超長壽命,操作維護簡單。伺服電動缸5可以在惡劣環境下無故障,維護等級可以達到IP66,長期工作并且實現高強度,高速度,高精確定位,運動平穩,低噪音,低成本等優點。特有伺服電機剎車功能、伺服電動缸防回轉功能、電子限位、過載多重保護等安全措施。
[0035]伺服電動缸5和加載工夾具之間設有伺服驅動器,伺服驅動器,可以工作在位置控制模式、速度控制模式或扭距控制模式。位置控制模式是脈沖指令模式,速度控制模式和扭距控制模式都是模擬量控制模式(-10V?+1V DC)。脈沖指令模式又分成脈沖+方向,CW/CCW脈沖和A/B相三種輸入模式。本實施例采用的是CW/CCW脈沖指令模式,當發送CW脈沖時,伺服驅動器按正方向旋轉;當發送CCW脈沖時,伺服驅動器按反方向旋轉。通過控制裝置發送CW脈沖或CCW脈沖,伺服驅動器就會按照CW或CCW脈沖的正或反方向、脈沖數量(快慢)轉動。伺服驅動器具有保護報警功能,過流、過壓、低壓、過載等25項報警。
[0036]檢測設備還包括用于顯示拉力傳感器4采集數據以及各部件工作狀態的顯示器6,伺服驅動器的過流、過壓、低壓、過載等25項報警由顯示器6顯示,顯示器6為人機界面。
[0037]拉力傳感器4采用輪輻式壓力傳感器。安全載荷150%。將承載拉壓力通過電橋電路輸出電信號。通過調理電路將拉力傳感器4輸出的電信號送控制裝置輸入模塊,經過A/D轉換、計算實際值。
[0038]控制裝置以PLC作為控制核心,接收人機界面發送的命令和數據,并根據測試程序控制檢測設備實現掛彈鉤的加載或卸載;同時要將測試的數據(電流、電壓、壓力和拉力等)傳送到人機界面,進行顯示、存儲或輸出(打印),完成掛彈鉤的測試。由PLC可編程控制器控制,工作穩定可靠。
[0039]檢測設備以PLC作為基本控制單元,同時擴展繼電器模塊,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通訊模塊等。PLC程序循環掃描顯示人機界面的數據指令以及輸入端開關量信號,根據變化情況改變繼電器的狀態,繼而控制后端繼電器、接觸器工作。除了系統啟動、停止以及應急按鈕以外,其他功能開關、按鈕均在人機界面上實現。操作簡單,工作穩定性高。
[0040]檢測設備采用伺服電動缸,高精度、低噪音、運動平穩,特有伺服電機剎車功能、防回轉功能、電子限位、過載多重保護等安全措施。由PLC可編程控制器控制可以選擇多種控制模式(位置控制模式、速度控制模式和扭距控制模式等),加載機構通過程控接口,由PLC可編程控制器控制,工作穩定可靠。伺服電動缸工作原理圖如圖4所示。
[0041]伺服電動缸工作時,接通后面板的開關,在人機界面上接通加載按鈕,AC220V電源經空氣開關、應急開關、接觸器到伺服驅動器;PLC的繼電器模塊與驅動器的D1、D0 口連接,以控制接通啟動、復位等信號;PLC的通訊模塊與CN3接口連接,控制電動缸的運動;在工作過程中,人機界面上顯示狀態信息;加載時通過拉力傳感器將拉力信號送至PLC。
[0042]如圖5所示,接通空氣開關-QF1,按啟動按鈕,在顯示觸摸屏按加載按鈕SB5,AC220V電源經空氣開關-QF1、接觸器KZ1、應急開關SB1、報警常閉觸點KA7,KMl接觸器工作,AC220V電源經KMl接點加到伺服驅動器R和T腳,選擇主缸進或主缸退接通脈沖信號電路,PLC可編程控制器的Y0、Yl和Y2、Y3輸出脈沖和脈沖控制信號到伺服驅動器41、43和36、37腳,Ml伺服電機按照脈沖和脈沖控制信號運行。Ml伺服電機旋轉時,編碼器將輸出脈沖信號到PLC的X00、X01,計算出伺服電動缸的位移;加載時通過壓力傳感器將壓力信號送PLC,經過處理在顯示觸摸屏上顯示。
【主權項】
1.一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包括: 加載工夾具;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伺服電動缸(5),與加載工夾具連接; 拉力傳感器(4),與加載工夾具連接; 控制裝置,分別與伺服電動缸(5)和拉力傳感器(4)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工夾具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夾具(I)、加載鉤(2)和下夾具(3),所述上夾具(I)與掛彈鉤連接,所述下夾具⑶分別與拉力傳感器⑷和伺服電動缸(5)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電動缸(5)和加載工夾具之間設有伺服驅動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電動缸(5)中設有防回轉機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設備還包括用于顯示拉力傳感器(4)采集數據以及各部件工作狀態的顯示器(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飛機掛彈鉤性能檢測設備,包括:加載工夾具,用于連接掛彈鉤并為掛彈鉤加載或卸載拉力;還包括:伺服電動缸,與加載工夾具連接,用于為加載工夾具提供動力;拉力傳感器,與加載工夾具連接,用于采集加載工夾具為掛彈鉤提供的拉力;控制裝置,分別與伺服電動缸和拉力傳感器連接,用于結合拉力傳感器的采集數據控制伺服電動缸的出力。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控制裝置采用PLC可編程控制器控制、操作維護簡單、工作穩定可靠,并可實現高精度位置控制、加載力控制,拉力傳感器可以采集加載工夾具的拉力,為伺服電動缸的處理調整提供依據。
【IPC分類】G01M13/00, G05B19/05
【公開號】CN204758268
【申請號】CN201520386644
【發明人】周寶迪, 王桂華, 韓福靖, 劉志良
【申請人】上海凱迪克航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