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表面應變計適用于長期布設在水工結構物或其它結構物的表面,測量結構物表面的應變量,并可同步測量布設點的溫度。結構物或支撐的應變直接反映了受力的情況,受力情況往往都是實際工程中十分重要的觀測項目,若觀測數據出現較大的誤差,將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巨額經濟損失。
[0003]現有的表面應變計安裝完成之后,在受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表面應變計主體與支座之間的滑動,較大的滑動將造成所觀測的數據偏小,將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安全冋題和經濟冋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上述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包括表面應變計主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互配合分別固定在表面應變計主體的兩端,所述的表面應變計主體包括表面應變計核心和分別設于其兩端的第一螺紋端和第二螺紋端,所述的第二螺紋端處引出觀測電纜,所述的第一支座上設有與第一螺紋端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的第二支座上設有與第二螺紋端相配合的內螺紋通孔。
[0007]所述的第二支座沿內螺紋通孔的孔壁上設有開口,在開口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設有用于鎖緊開口的鎖緊裝置。
[0008]所述的鎖緊裝置為內六角螺絲。
[0009]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過焊接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
[0010]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過膠結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表面應變計主體的第一螺紋端與第一支座的卡槽相接,第二螺紋端與第二支座的內螺紋通孔螺紋連接,極大地減小了在待測結構物受力較大時表面應變計主體與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間的滑動,降低了觀測數據的誤差,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性。
[0012]所述的第二支座沿內螺紋通孔的孔壁上設有開口,在開口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設有用于鎖緊開口的鎖緊裝置,通過鎖緊裝置和開口的相互配合,可以加強第二支座的固定效果。
[0013]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過焊接或膠結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操作方便簡單。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表面應變計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第一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第二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1、表面應變計主體,2、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表面應變計核心,5、第一螺紋端,6、第二螺紋端,7、觀測電纜,8、卡槽,9、內螺紋通孔,10、開口,11、鎖緊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20]如圖1所示,一種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包括表面應變計主體1、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所述的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相互配合分別固定在表面應變計主體I的兩端,所述的表面應變計主體I包括表面應變計核心4和分別設于其兩端的第一螺紋端5和第二螺紋端6,所述的第二螺紋端6處引出觀測電纜7,所述的第一支座2上設有與第一螺紋端5相配合的卡槽8,所述的第二支座3上設有與第二螺紋端6相配合的內螺紋通孔9。
[0021]所述的第二支座3沿內螺紋通孔9的孔壁上設有開口 10,在開口 10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設有用于鎖緊開口 10的鎖緊裝置11。
[0022]所述的鎖緊裝置11為內六角螺絲。
[0023]所述的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通過焊接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
[0024]所述的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通過膠結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
[0025]在操作過程中,首先用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固定試棒,該試棒與待使用的表面應變計主體I差不多大,然后把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上,最后取下試棒,再把待使用的表面應變計主體I安裝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上。
[0026]安裝時:先將表面應變計主體I的第一螺紋端5螺旋通過第二支座3,然后與第一支座2的卡槽8相接觸,此時第二螺紋端6正好與第二支座3的內螺紋通孔9相互配合固定連接,最后擰緊第二支座3上的內六角螺絲鎖緊開口 10,固定住表面應變計核心4,該方法可以有效的固定住表面應變計主體I。
[0027]市場上整套的表面應變計主體I都配有與其差不多大小的試棒,此試棒起到控制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之間的距離的作用,同時也避免了安裝表面應變計主體I時因焊接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溫度太高而損壞表面應變計核心4。
[0028]總之,本實用新型通過表面應變計主體I的第一螺紋端5與第一支座2的卡槽8相接,第二螺紋端6與第二支座3的內螺紋通孔9螺紋連接,極大地減小了在待測結構物受力較大時表面應變計主體I與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之間的滑動,降低了觀測數據的誤差,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性。
[0029]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包括表面應變計主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互配合分別固定在表面應變計主體的兩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應變計主體包括表面應變計核心和分別設于其兩端的第一螺紋端和第二螺紋端,所述的第二螺紋端處引出觀測電纜,所述的第一支座上設有與第一螺紋端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的第二支座上設有與第二螺紋端相配合的內螺紋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座沿內螺紋通孔的孔壁上設有開口,在開口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設有用于鎖緊開口的鎖緊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緊裝置為內六角螺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過焊接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通過膠結固定在待測結構物的表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的表面應變計裝置,包括表面應變計主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的表面應變計主體包括表面應變計核心和分別設于其兩端的第一螺紋端和第二螺紋端,所述的第一支座上設有與第一螺紋端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的第二支座上設有與第二螺紋端相配合的內螺紋通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表面應變計主體的第一螺紋端與第一支座的卡槽相接,第二螺紋端與第二支座的內螺紋通孔螺紋連接,極大地減小了在待測結構物受力較大時表面應變計主體與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間的滑動,降低了觀測數據的誤差,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性。
【IPC分類】G01B21-32
【公開號】CN204439059
【申請號】CN201520139952
【發明人】曾垂昌, 吳躍東, 馬天宇, 刁紅國, 吳鴻昇, 劉力燁
【申請人】河海大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