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油液檢測領域,涉及一種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
【背景技術】
[0002]粘度是油液的一個重要指標,粘度的測定無論對潤滑油還是發動機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應用都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在潤滑油方面,粘度的大小會影響機械潤滑、設備供油和發動機啟動的難易程度。粘度過大,會降低發動機的功率,增大燃料消耗,若粘度過大,會造成起動困難;若粘度過小,會降低油膜的支撐能力,使摩擦面之間不能保持連續的潤滑層,增加設備的磨損。因此,粘度是設備用油中的首選因素和油品牌號劃分的重要依據。在發動機燃料方面,粘度直接關系到燃料在發動機中的霧化程度、霧化分布的均勻性以及燃燒效果,因而粘度也是發動機燃料性能的一項重要評定指標。
[0003]目前,測量油液粘度的方法主要有毛細血管方法、旋轉粘度測量方法、落體式粘度測量方法、振動粘度測量方法等。采用上述測量方法需要嚴格遵照方法標準中所規定的儀器和試驗條件來開展測量試驗,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或者超出誤差范圍,對操作人員和測試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因此,上述方法不適用于現場工作環境,需要事先采集油液樣品再將樣品送至專業實驗室進行檢測,耗費的人力物力較大。此外,上述測量方法的設備或儀器普遍存在體積大、成本高、安裝和使用復雜、攜帶不便等缺點,進一步限制了其應用范圍。因此,設計一種攜帶方便、體積小、使用簡單、測量準確并且具有高環境適應性的油液粘度檢測儀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與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在多種場合均可實現對油液粘度參數的快速檢測。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所述檢測儀包括由穿板接頭1、閥塊、齒輪泵、穿板接頭II和液壓附件構成的內部油路、以及粘度傳感器、接口模塊、液晶顯示屏、微處理器、電源模塊和控制面板;其中穿板接頭I和穿板接頭II分別為檢測儀的入油口和出油口,粘度傳感器安裝在閥塊上;齒輪泵、粘度傳感器、液晶顯示屏、控制面板均與微處理器相連。
[0006]所述檢測儀還包括外殼、內框、提手和風扇。
[0007]內框與外殼之間為滑套式安裝,通過兩側的螺紋連接進行固定,其中內框被區域隔板、底板、微處理器板、液晶頂板劃分為多個功能區域,接口模塊、電源模塊、齒輪泵、閥塊、微處理器、液晶顯示屏均安裝在內框中,控制面板安裝于內框前端外側。
[0008]外殼上安裝有提手,提手可沿固定軸線多角度旋轉,便于檢測儀的攜帶和工作姿態的調整。
[000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使用和操作簡單,通過控制面板4即可對其進行控制,包括啟動、暫停、停止操作,同時還可以設置油液樣品檢測時間、檢測間隔、檢測次數等參數,并對檢測的數據進行編號存檔,相應的操作頁面均在液晶顯示屏5中進行顯示。除在實驗室環境下對油液樣品進行檢測之外,檢測儀還可在現場環境對設備中的油液進行檢測。檢測時僅需將PU管與穿板接頭I 6和穿板接頭II 19連接,并將PU管伸入至設備的油液中,不需要事先準備好外部油液樣品,可大幅度降低油液粘度檢測的時間和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手提式油液檢測儀整體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手提式油液檢測儀內部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手提式油液檢測儀整體安裝示意圖。
[0014]圖中:1.外殼2.接口模塊3.提手4.控制面板5.液晶顯示屏6.穿板接頭I 7.內框8.區域隔板9.微處理器10.微處理器板11.安裝板12.齒輪泵13.液晶頂板14.底板15.閥塊16.粘度傳感器17.電源模塊18.風扇19.穿板接頭II 20.電源接口 21.電源開關22.通訊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現結合附圖所示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內容及其工作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0016]參見附圖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由外殼1、內框7、提手3、液晶顯示屏5、微處理器9、穿板接頭I 6、穿板接頭II 19、齒輪泵12、粘度傳感器16、閥塊15、電源模塊17、接口模塊2、風扇18、控制面板4組成,接口模塊2與電源模塊17相連,電源模塊17與微處理器9、液晶顯示屏5、粘度傳感器16、齒輪泵12以及風扇18相連,齒輪泵12、粘度傳感器16、液晶顯示屏5、控制面板4與微處理器9相連。
[0017]參見附圖2、3,內框7上固定安裝有區域隔板8、底板14、液晶頂板13和控制面板4,其中與區域隔板8、底板14與內框7相連,液晶頂板13與底板14和內框7相連,控制面板4固定安裝于內框7前端外側。微處理器板10與區域隔板8和底板14相連。區域隔板8、底板14、微處理器板10和液晶頂板13將內框7的內部區域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域。接口模塊2、電源模塊17、閥塊15、齒輪泵12、微處理器9、液晶顯示屏5分別安裝于各功能區域中,其中電源模塊17固定安裝在底板14上,接口模塊2和閥塊15直接固定安裝在內框7上,微處理器9固定安裝在微處理器板10上,液晶顯示屏5固定安裝在液晶頂板13上,齒輪泵12通過安裝板11固定安裝在底板14上。
[0018]參見附圖3,微處理器板14上加工有多個通風孔,風扇18安裝在微處理器板14上,用于微處理器9的散熱。
[0019]參見附圖1、3,內框7滑套安裝于外殼I內部,通過兩側的螺紋連接進行固定,外殼I兩側安裝有提手3,提手3可沿其軸線多角度旋轉,便于檢測儀的攜帶和工作姿態的調整。
[0020]參見附圖2、3,所述內部油路主要由穿板接頭I 6、穿板接頭II 19、齒輪泵12和閥塊15組成,其中閥塊15上固定安裝有粘度傳感器16。穿板接頭I 6和齒輪泵12的入口端之間、齒輪泵12的出口端與閥塊15的入口端之間、閥塊5的出口端與穿板接頭II 19之間均通過管相連。外部油液樣品通過穿板接頭I 6進入內部油路,并依次流經齒輪泵12、閥塊15和穿板接頭II 19,并最終流出內部油路。當油液流經閥塊15時粘度傳感器16的探頭與油液發生接觸進而實現對油液粘度數據的采集。
[0021]參見附圖2、3,接口模塊2固定安裝于內框7內部右后側,集中安裝有電源接口20、電源開關21、通訊接口 22,其內藏式結構能夠有效防止各元件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磨損和碰撞而損壞。
[0022]所述接口模塊2上的電源接口 20、電源開關21為串聯連接,其中電源接口 20與外界220V交流電源連接,電源開關21與電源模塊17相連,用于控制檢測儀電源的通斷,通訊接口 22與微處理器9相連,用于檢測儀與外接設備之間的信息通訊。
[0023]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的具體工作方式如下:
[0024]將電源接口 20與外界220V交流電源相連,啟動電源開關21,交流電源給電源模塊17供電,電源模塊17同時給微處理器9、液晶顯示屏5、粘度傳感器16、齒輪泵12以及風扇18供電,檢測儀處于工作準備狀態。此時,通過控制面板4啟動檢測程序時,齒輪泵12開始運轉,將外部油液樣品吸入至內部油路中,粘度傳感器16的探頭與油液接觸后采集粘度數據,并將數據傳遞至微處理器9中,微處理器9將數據進行解析處理后傳遞至液晶顯示屏5中,進而實現對油液的粘度檢測,檢測后的油液樣品從出油口流出內部油路。
【主權項】
1.一種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儀包括由穿板接頭I (6)、閥塊(15)、齒輪泵(12)、穿板接頭II (19)和液壓附件構成的內部油路、以及粘度傳感器(16)、接口模塊(2)、液晶顯示屏(5)、微處理器(9)、電源模塊(17)和控制面板⑷;其中穿板接頭I (6)和穿板接頭II (19)分別為檢測儀的入油口和出油口,粘度傳感器(16)安裝在閥塊(15)上;齒輪泵(12)、粘度傳感器(16)、液晶顯示屏(5)、控制面板(4)均與微處理器(9)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儀還包括外殼(1)、內框⑵、提手(3)和風扇(18) 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其特征在于:內框(7)與外殼(I)之間為滑套式安裝,通過兩側的螺紋連接進行固定,其中內框(7)被區域隔板(8)、底板(14)、微處理器板(10)、液晶頂板(13)劃分為多個功能區域,接口模塊(2)、電源模塊(17)、齒輪泵(12)、閥塊(15)、微處理器(9)、液晶顯示屏(5)均安裝在內框(7)中,控制面板⑷安裝于內框⑵前端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其特征在于:外殼(I)上安裝有提手(3),提手(3)可沿固定軸線多角度旋轉,便于檢測儀的攜帶和工作姿態的調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提式油液粘度檢測儀。該檢測儀主要由外殼、內框、提手、液晶顯示屏、微處理器、齒輪泵、粘度傳感器、閥塊、電源模塊、接口模塊、風扇、控制面板組成。粘度傳感器安裝在檢測儀的內部油路中,當外部油液樣品在齒輪泵作用下自動流入內部油路后,傳感器探頭與油液樣品發生接觸并進行粘度參數的檢測,檢測后的油液樣品繼續隨著內部油路流出檢測儀。本實用新型可對油液樣品的粘度參數進行多次循環自動檢測,具有攜帶方便、操作簡單、結構緊湊、性能穩定、檢測精度高等優點,在油液檢測領域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IPC分類】G01N11-00
【公開號】CN204359639
【申請號】CN201420773681
【發明人】劉成材, 傅璐, 趙一超, 李帥, 李亞巍
【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長城航空測控技術研究所, 中航高科智能測控有限公司, 北京瑞賽長城航空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27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0日